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清国虫叹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东方玄幻  原创小说   

第六十八章:石碳林海(其二)

清国虫叹

正想到此处,忽见一条长约盈尺的苔藓色蜥蜴匆忙路过,它采用的是完全匍匐爬行的运动姿态,爬行时躯干也在随着步伐左右摆动,与守宫之流相类,有别于寻常巨蜥的幼体。此物本属寻常,但紧随其后的一幕则让周德乐目瞪口呆——一只仅躯干便接近常人头颅大小的棕色蜘蛛型生物随后而至,它步足粗短,一对粗大的猩红色毒牙向下垂落,尤为醒目,此物形态特征仿若巨大化的活门蛛,但从其现身后向蜥蜴发起的冲刺追击来看,又有好似狼蛛的狩猎方式。

“好家伙,这地方究竟什么鬼,不会掉进异世界了吧?”周德乐坐于包子之上暗中吐槽着,同时开始思索是否应该上树瞧一瞧,或许身居高处,便会拥有新的发现。但就在这时,他突然看见玉锦笙协同金妙萁向此处走来,与他接近后,玉锦笙首先开口道:“此间甚是古怪,弟子适才命连松然四处查探,据他汇报,此间方圆千里林荫蔽日,丛林连绵若汪洋一般,更无一户人家,亦不知林海尽头所在,不知师尊有何见教?”周德乐闻言,微感震惊,尚未答话,便听金妙萁说道:“师尊、师尊,这片林子很奇怪誒,既没有果子,也没有鲜花,萁儿与锦笙师兄在这里居然没有发现任何好吃的!嗯——对啦,这片林子真的很大、很大的,即便飞在空中,也总瞧不见尽头……萁儿自从与女公子他们出庄学习,便再也没有看见这种情况啰。”

周德乐并未理会金妙萁,心中仍在思索适才玉锦笙所言,暗道:“好家伙,要是按你这么一说,那简直就是亚马孙雨林了啊?毕竟东南亚地区的雨林总体面积加起来也不可能太大,又被多个岛屿分割,以此为基准的方圆千里,怕不是都得跑到南海中去了。”想到此处,他问道:“汝等且与本大仙言明,抵达此间所用何法?共有几人来此?”玉锦笙答道:“说来确有些古怪,先前弟子尚在海上驱使瑗和舰返航,岂料突有一道冰蓝色环形气浪掠过,将那海面覆上一层白霜,似是刹那之间万里冰封,弟子不知其故,然正欲勘察,未曾想竟被数根旋转的剑状巨柱所围困,一时间方位莫辩,待得那奇景消散,便已身在这丛林之中。”金妙萁也随之点头附和道:“对啦,萁儿所见的场景也差不多呢!并且呀,在那些巨柱旋转的时候,天色也变啦,有好多星辰,真的很亮的,与平日所见的都不一样,不知是否可以摘下来吃呢?”

周德乐心道:“嗯,那大概是跟我的情况差不多,全是因为时光之钟的异动导致的,不过这究竟是哪儿?只是热带雨林?只怕没有那么简单,怕不是真的进入了异次元空间之类的地方?”当然了,他也料定,以汉朝人的思维理解不了“异次元空间”这个名词以及这种假说的,索性并不说出,而是问道:“本大仙料定,尚有旁人失陷于该丛林之中,汝等可知否?”玉锦笙随即答道:“不错,弟子亦可凭借灵能感知他们,只是距此尚远,以弟子之能,无法确定其位。师尊既有此问,当有助弟子找寻之意?”周德乐点了点头,道:“正有此意。”

实则他自然不知林中还有几人,更不知他们的具体方位,之所以答应玉锦笙寻找,也是为了多搜集些线索,来确定自身所在处,毕竟眼下不知那系统有何故障,给出的地图过于离谱。不过沿途所见一些与巨蜥似是而非的爬行类、巨大的活门蛛、绵延不绝却又缺乏鸟兽的湿地雨林以及某些不知名的鲜嫩“野菜”,让他本能的生出一个荒谬念头,并且,该想法在不久之后似乎进一步得到了佐证。

且说途中周德乐将不久前在玉琼庄经历的战争在脑中回忆了一遍,忽地向玉锦笙问道:“本大仙倒有一事未明,金卉、玉琼不过两庄之众,为何那孔倾儒与李儬馨多对汝以‘逆贼’相呼?若非他们有心相助清廷,则可谓言过其实,甚是不通之理。”玉锦笙闻言微露苦笑:“师尊岂不知前圣居士尊汉厌清久矣,虽不满弟子复汉伐清之举,但若因此呼我为‘逆贼’,那便好似清帝还政于前明,实属无稽之谈。”顿了一顿,又道:“那日师尊指点弟子制作战舰时,曾提及仙界有一‘泰伦帝国’,那么今容弟子斗胆一问,师尊可曾听闻‘昆甲帝国’之名?”“那却不曾。然可想而知,绝非吾仙界之国。”周德乐如实答道。他乍闻其言,甚至不解其意,丝毫不解其意,更不知‘昆甲帝国’四字如何书写,总之必是一处岌岌无名之所。

玉锦笙闻言不语,转而取出一幅画卷:“师尊尤记此图否?”周德乐一见此图,正是昔日在玉琼庄时,玉锦笙时常携带的昆虫绘图,那时他常携此类图画向周德乐请教一些有关中文学名的问题。而眼下这幅图的左侧已然添加了名称,一个熟悉的名词呼之欲出,周德乐一时竟忘记了装相,将心中所想脱口而出:“好家伙,这不就黑翅大白蚁吗……?”一言出口,他也是悔之不及,这句话未经丝毫润色,便如平日闲暇,与微信群友调侃之言,且不说与他所谓“入世大仙”的身份不符,甚至可能使旁听之人产生误解。

玉锦笙闻言似乎并未表现出什么错愕的神情,仅是微一沉吟,而后郑重其事地说道:“那么师尊是否已通晓弟子之……”一语未尽,便被金妙萁打断道:“呀!锦笙师兄快看,那里有道车辙呢,所以林中一定还有旁人对不对?我们跟随车辙一同瞧瞧好不好?或许可以寻到出路呢!”“嗯?”玉锦笙有些不解道:“先前连松然汇报,此地方圆千里绝无一户人家。由此得知,定是偏远蛮荒之地,料想纵是猎户、樵夫也不当至此,车辙从何而来?”金妙萁答道:“可是真的有誒,就在那呀?哦,应是向东北方去啦,虽然有些古怪,但跟随车辙或许真的可以出的去呢,试一试好不好?”说话间,探出右手食指指向远方地面。

她所指之处并无植被覆盖,乃是一片裸露在外,松软潮湿的泥土,由于此地湿度爆表,故而那片露天泥土的部分区域已然宛若泥浆,浊泞难行,但在这泥地之上,确然有一道醒目的,似是车辆行驶的痕迹。玉锦笙眼见此景说道:“还请稍等。”说完取来若干树枝,并不断使它们再度拼装改造乃至重组,堪称瞬息万变,约摸30秒后,即制成长约一丈、宽近三尺的枣核型小舟,继而补充道:“萁师妹既有心一探自无不可,然前路污浊泥泞,还请登舟而行。”“好呀!”金妙萁欢喜道:“萁儿还未坐过陆行的舟船呢。”玉锦笙微一点头道:“此舟依如庄内海船,皆可自行移动,只是仓促间欠了精工,其速定然不尽人意。”“没关系的。”金妙萁说着,已然轻轻跃上船身,笑道:“以锦笙师兄的才能,所制出的东西定然不会差哒。”

伴随那如同水果软糖般甜美可爱的语声,置于地面的一叶小舟果真自动行驶起来,但时速方面仅与周德乐先前与罗慕清赴日所乘海船相仿,对于眼下乘坐赛车模式包子的周德乐而言,与二人同行可谓走走停停,甚至停歇的时长反超过了行驶。

沿途无聊,周德乐便打量起湿地中醒目的车辙,起初不以为意,而后便觉蹊跷,他虽未对各类车辆留下的轨迹进行细察,但眼前的车辙似乎有些熟悉?火车?不对,火车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上半叶,且无论似清代亦或当代的火车均需依赖铁轨,还不至随意驶入泥地之中,且该轨迹多有蜿蜒不谐之状,倘若行车路线如此奇葩,那么不是临时故障就得是酒驾司机。如此说来,该轨迹的制造者,是否另有其物?想到此处,周德乐忽地灵光一闪,在脑中呼叫系统道:“对了,再报个时听听?”系统回复道:“叮呜——目前处于3.1268亿年前,地球转速有变,与传统时钟出入较大,无法精确报时!”周德乐眼下听闻如此消息,已然不再表现的过度惊讶,只是心中暗道:“嗯——果然,虽说‘包子’又作妖了,但是这离谱的‘车辙’以及在这片雨林中所见的景物、现象,还有那系统提供的劣质地图倒是都能够解释了。”

于是他转而对身旁二人道:“适才本大仙已然查明,眼下处在三亿年前的世界,尚无天庭玉帝,亦无三皇五帝,故而眼前所见‘车辙’绝非车马行人所留,而是源于……”正说道此处,便被金妙萁打断道:“咦?师尊,三亿年……究竟有多久呢?”周德乐尚未答话,玉锦笙便已取出一本《康熙字典》,开口道:“此中有言:大数者,万万曰亿。师尊所言,料来便是此意。”金妙萁“哦”了一声,而后道:“三万万年——是啦,师尊方才是说此时尚无女娲娘娘,所以世间众人更未被……造出,对不对?”说完环顾四周,又道:“天地依旧好好的,盘古一定存在过啦,果真比玉帝还要早呀!可是师尊,万物皆为天生地长,那么——盘古大神初时又是如何诞生的呢?”周德乐闻言先是一愣,而后说道:“你既知有盘古时尚无玉帝,自当料到,即便仙界亦无对盘古诞辰的记载。”“这样吗……?”金妙萁若有所思,一时默然。

片刻后,玉锦笙问道:“师尊适才所言,此处轨迹应当源于何物?莫非便是远方之虫所留?”周德乐初时一愣,而后取出望远镜随声望去,果见前方数百米处,一处“野菜”之后,有一赭石色巨虫匍匐于地,身形宽阔,长七八尺,宽有尺余,上覆坚厚骨板,身侧密排狭叶状步足,向左右延伸,但并不甚长,整体好似马陆与鼠妇的结合,眼下该虫正俯身低头,专心致志的啃食着“野菜”。

上一章 第六十七章:石炭林海(其一) 清国虫叹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石炭林海(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