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清国虫叹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东方玄幻  原创小说   

第五十五章:赴日观美(其二)

清国虫叹

此后十余日间,周德乐依旧在这18世纪最先进的地方无忧无论的享受着上宾级待遇,只是甚少与人交流,玉锦笙忙于制造战舰;金妙萁虽然隔三岔五还会出庄买些点心,但是似乎也不似之前那般活跃了;连松然这个“贼厮”闲来无事便会四处乱窜,每逢外出,均不走空;万苍凌、明白和面纱女虽对周德乐恭敬有加,但并无甚私交,故而亦无甚话题;至于玉锦芸则丝毫不必考虑,单单她冷厉的目光便给予了周德乐莫大的压力,而且她自身对于周德乐也并未高看一眼,故而双方倘若相遇,均会本能的选择从速远离,若非周德乐那特殊的身份,可能已经被这位冷厉的“女军长”放逐庄外了。“唉,此时此刻如果能够有个聊天群就好了。”周德乐如此想着。

这一日,似乎是玉锦笙自周德乐处取走战舰图片的第十二天,前者终在巳时再次来到后者的居所进行拜访,并将图片送还,他提出,巨舰已经制成,明日即可投入使用,并计划将这艘战舰命名为【瑗和号】,并欲邀请周德乐明日前去检阅,提出不足之处以便自己加以改进。但周德乐对此丝毫没有兴趣,他也不知如何鉴别战舰的优劣,真若进行点评,只怕反会露馅,他随即想到,或许该去找罗慕清再坑一笔钱财了,遂向玉锦笙辞行,谎称自己有急事须得赶赴京师,后者并未阻拦,于是他便在脑中询问系统。关于此时罗慕清的具体位置,得到答案后,默念三遍,消失不见。

他离去后,玉锦芸走上前来,对玉锦笙说道:“我仍以为此人不甚可靠。”玉锦笙微微转身,望向玉锦芸道:“你今日仍觉如此吗?他或许,便是化解金玉两家最终之战的关键所在。”玉锦芸不解道:“此言何意?”“阿芸,你是否有想过,我在那方天下有着自己的封国,却又为何定要在此间建立旭汉?”玉锦笙解释道:“前圣居士不耻于清国之治,应当成为我等之幸。这方天地间,自商周至明清,逐渐由分封建设转至中央集权,并仍在逐步加固,而在这之中,西汉帝国于我看来,实可谓一个转折点,倘若前圣居士取清制以代汉制,你我乃至玉家的地位则难免一落千丈。若延汉制,玉家也当另寻出路,如今我们的天下,中央皇室衰微,殃及天下,为确保异姓诸王无力喧宾夺主,颠覆千年社稷,故而七大封国的势力屡遭削减,但父王素来对疆域的缩减耿耿于怀,逢当前一代金衰玉盛之际,意欲凭借我这个小有盛名的长子,恢复昔日疆域,然若真如此,必将予中央落下口实,尽而削藩,依此发展,难免一战。那么,倘若我借此番学习之际,实现此方天下归于一统,非但可以使父王得见更大的疆域,更可避免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事。乃至对于此间数亿常人而言,也可让他们脱离鞑虏百年的控制,并见证自己的国家达到另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再无一人为衣食住行而担忧。”玉锦芸闻言道:“但即便如此,我相信以笙哥你的才干,当丝毫无需那人相助才是。”

且说周德乐抵达北京,准确无误的找到了罗慕清,发现后者竟是又换了枪支,这是一支黑中透蓝的后膛式步枪,相对于先前所见枪支短粗少许,料来并非18世纪的类型,应是前番剿匪所获。果不其然,罗慕清说道:“识得此物否?听那些高密悍匪所言,这玩意叫做什么‘水连珠’,经本公子前日实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子弹的装填与激射均与本公子以往所见枪支大不相同,或许还得练习一些时日才行。不过本公子倒也了解到,前番那匪首口中的小鬼子竟是东瀛倭寇,这便奇了,虽闻倭寇最是反复无常,自前明立国之初,便常有袭扰闽浙沿海之举,但他们却说‘小鬼子侵占了东三省’,这不是痴人说梦一般吗?”

周德乐闻言反问道:“哦?却不知你罗大公子对那东倭国有何见解?”罗慕清笑道:“数十年前,圣祖康熙爷已然给予明断,称:‘倭子国,最是反复之国,人甚卑贱,无知世上有恩意,只道一味摄于武。’本公子亦是深以为然。”周德乐又问:“不知你是否有意前往倭国?”罗慕清答道:“呵,弹丸之地,孤悬海上,若去那种地方,只怕得不偿失。”他说到此处,顿一顿而又补充道:“但那些倭寇也正因如此,方敢于蔑视天威,昔日我朝曾命东瀛依如朝鲜安南一般,为我大清藩属,岂知那倭王不识抬举,竟予以拒绝,哼,若非海路难行,又常起飓风,且圣祖爷顾忌往昔蒙元之鉴,或在数十年前,已将倭寇斩草除根了!”周德乐随即道:“那么如今本大仙可助你安然过海,你可愿去吗?”罗慕清答道:“你若当真有此本领,不妨待本公子这几日调集些人马,一举荡平倭国,也算圆了昔日圣祖之意,当今圣上素来视圣祖爷为楷模,若闻此功绩,势必也将龙颜大悦。”“不可。”罗慕清话音未落,周德乐便加以否定道:“倘若凡人过多,自有浊气冲天,仙法也不灵了。”“此话当真?”罗慕清又是一问未了,便被周德乐打断道:“那是自然,仙法自非无所不能,你罗大公子但凡有仔细研读《西游释厄传》,便绝不会有此一问。”周德乐说到此处补充道:“非但不可召集大军,亦不可将此事告知当今天子,只因他此番南巡不该有此一扰,否则必将平添灾厄。”罗慕清闻言道:“怎的有这许多禁忌?如此前往倭国还有何益?!”“益处自然有之。”周德乐得意道:“倭寇觊觎中华久矣,近千年来,犯境之举愈发频繁,须得本大仙出手予以教训,方可永久认清自身斤两,不再异想天开以致双方国民不睦,来日本大仙回转天庭,你罗大公子亦可因今日之事而得一功。”

罗慕清微一思索后,笑道:“也好,本公子或可瞧瞧那倭国对天朝来使的态度,如有可能的话,便再去与那倭王商讨臣服于我大清之事,若不成,还得看你这位入世大仙的能耐了。”周德乐点了点头,而后罗慕清提出需要回府稍作准备,申正时分在东城门外汇合。

简短节说,周德乐凭借“包子”的速度,不过一刻便自东门出了京城,眼见为时尚早,天气晴好,便在京郊捉了一只三龄的暗褐蝈螽若虫,北京城一带有多种野生蝈螽的分布,这些对于祖居皖北地区的周德乐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收获,可惜时节未到,此刻的若虫过于渺小,可玩性还不高,虽说蝈螽一类,生长迅速且对食物需求并不严苛,但这跑一趟日本,以清朝的交通工具,还不知需要多久,途中蜕皮出意外的可能性并不小,故而观察了一番便任它跳跃而去。

到了申正时分,果见罗慕清骑乘巧乐兹如约而至,装束依如初见之时,倒是与之同行的那位随从,此刻背负一个长约二尺的朱红色匣子,手中则持有一柄拂尘,时而如牛尾般甩动。

双方见面后,罗慕清笑道:“本公子忽然想起一事,那先前的匪首曾有提及,东洋鬼子那边有种叫做38大杆的家伙事儿,十分好用,让一个姓李的什么团长?还是什么的人垂涎三尺,不过可惜的是,事后审问他,便也没了下文,不知是否仍有所隐瞒,倘若属实,本公子此番便要瞧一瞧,那究竟是个什么物件。”周德乐闻言,心道:“好家伙,我估摸着你应该是听错了,或者理解方面有些问题,团长我倒是知道,38大杆什么的我也不懂啊……”罗慕清见他并不接话,遂道:“既是不调兵不上报,那我们索性来场如江湖中人一般的秘密行动,事不宜迟,今晚便星夜兼程,务必在明日辰时前,赶至盛京!”罗慕清话音未落,自身已在数丈开外。周德乐闻言心道:“这不又是当初从开封跑北京的哪一出吗?哦,是了,还是存在一些差别的,上次是白天,这回变成夜间了,由于宵禁的关系,遇见城池无法直接入内,须得绕路才行,不过对我而言倒也没有关系啊,坐包子上又不累,看你满鞑子表演就好。”想到此处,忙唤包子赶上。

【盛京】即当今沈阳市,明末时作为后金的首府,自顺治帝入主中原后改作陪都,清代在东北的首要城市之一,乾隆时期进行了初次扩建。盛京与北京相距近七百千米,以巧乐兹的脚程,理论最佳状态约摸十小时即可抵达,但实际行进中则是根本不现实的,其一夜间行走时常需要绕过城池,无法走捷径;其二巧乐兹虽是战马,在夜间亦无法发挥最佳状态,况且它更不是汽车,不可能保持最高时速连续奔跑十小时,故此周德乐猜测这次罗慕清那是得“翻车了”。

且说半夜三更,路途约摸行了一半,忽闻一阵诡异风声,其中伴随破空之声,随即一团白亮亮冰盘大小的物事裹挟旋风,在三人头顶飞旋一圈,而后落入西南一片丛林之后,消失不见。周德乐只觉面部生疼,犹如刀割,再看身旁二人,罗慕清微露讶色,而那随从则神色如常,如此横向对比,倒显得自己这位“入世大仙”过于大惊小怪了。他口中不言,心中暗自宽慰道:“唉,我有‘包子’我怕啥?再说了,我现在倒也不是当初了,恐龙、怪物以及土匪我都见过了,枪林弹雨、炮声震天的场景也都经历了。况且我还有改形火枪和灵能子弹呢,也不是战斗力0.5的渣子了,嗯,即便当真有鬼,应该也奈何我不得。”想到此处,神态归于平静,岂知转目光一瞧,那二人又已去的远了,周德乐再度震惊:“啊?遇见这事都不去追查的吗?真就是把去沈阳这事当赛跑呢?不过若是单论速度,我这边让‘包子’起飞,莫说你满鞑子骑着一匹宝马,纵使开着一辆宝马,那也只能是望尘莫及。”想到此处,暗中发笑,操纵‘包子’赶上。

说来也是凑巧,三人当真在辰正十分抵达了盛京外城,罗慕清来到【大西边门】处。跳下马来,长出一口气,道:“呵,总算未曾迟晚,今日我等便在这盛京住宿一宿便了,明日自有他人来接,如今咱们进入那盛京皇城游览赏玩一番如何?”说话间,取出一枚刻有不明图案且被近百个小字覆盖的金牌,并唤来圣代,对于这块金牌,周德乐昔日在烟馆之前就曾见罗慕清取出过,其上应是雕刻有一幅图案,只是由于被众多小字覆盖而瞧不真切。此刻只见罗慕清像圣代示意间,白羽巨鹰抓起金牌,振翅冲向东南,顷刻便不见了踪影,而后他牵着巧乐兹与另外二人一同步入盛京城内。

上一章 第五十四章:赴日观美(其一) 清国虫叹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赴日观美(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