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留给未来的我的纪念品
本书标签: 校园 

算了放弃吧

留给未来的我的纪念品

我现在心态是几乎摆烂的,因为我目前父母态度租房不太可能。退学也不可能就干脆在这里待个两年吧,爱咋地咋地吧。

不过这两年我得找一个可以让我产生精神依赖的人。

说实话吧,我真的是个很依赖别人的人。

初中跟高中的时候我都会找一个让我产生想招有感想的人,然后就几乎是粘在她们身边的。

那时候我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是集中在她们的身上。有很多事都是看她们的意见来决定的。

其实有时候挺恨我的父母的。他们好像什么都教了,我又好像什么都没教,然后就把我扔下来了。

如果他们教了我什么的话,我只能知道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还有一些问题很难解决,是因为需要的钱很多,根本达不到。

我很小的时候也对这世界的特别好奇过,想往家远一点方向走一走。

但是那时候我的父母是不太允许我自己去太远的地方的,我都是在规定的路线上行驶的,然后又在规定的大致时间内回到家,要不然的话他们又在那里着急。

他们不允许我自己走太远,而他们又没有时间陪我走远一点的地方。

也不算特别远吧,就在一个镇上。假如画一条线,然后标注三个点abc。

假设b是学校,c是我家。那么我只能走b跟c这段线。A到b那头是很少能够走的,根本不允许我自己走得父母跟着。但是这样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

然后那个时候几乎都不被允许去同学家玩。

当时是住在镇上的嗯,可能是出于他们的保护吧,但不管怎么样,我对这世界探索欲跟兴趣确实也在那一次次想去却不得去的过程中磨灭掉了好多好多。

然后我就特别安于现状,但是呢,我父母又要把我从我熟悉的环境里面一次次弄出去。

光是小学的话,我就读过三所,最让我无语的是读着读着又读回原本那个学校,这导致我觉得中间转学到底在转什么?多此一举,还是闲的慌。

一开始是在镇上的中心校读的书,得到二年级的时候,父母他们不想在镇上做生意了,回乡下种田。然后就把我转到了村里面的中心校。你要是说这是因为父母工作或者什么方面的改动,也不至于那么难接受了。但是后面的话,让我觉得一开始就是个笑话。

因为父母让我转校,于是我在村里面的这个学校读到了三年级还是四年级的时候,就和我父母他们说他们要出去打工,于是就把我甩给了我外婆,然后我就拽到了我外婆村的一个分校。这就算了,叫外婆去那个分校,我读了差不多半个学期,一个学期吧,我还没完全适应这个环境,我妈又觉得我在那里学不好,又重新把我转到了镇上的中心校去。当时她还特别认真的帮我找一所托管。

然后我要重新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当我知道转来转去又转到原先那个学校的时候,我简直是无语到底了,你怎么不一开始就直接给我找个托管,让我在那里一直读呢,转来转去,有意思吗!

然后上到了初中,初中之后又上到了高中,高中之后就上到了大专。

他们好像保持了我的物质生活。但是多余的东西,他们好像什么都没教。

谁能想象到我多缺乏常识啊?你能想象到一个18岁的人,刚上大专的时候,到大专的时候,门都不敢出去一下,为什么?因为连公交车都不懂得坐。

最后怎么样?是之前的那个初中的同学来找我,教我坐的公交车。

就感觉无语到底了,从小到大他们什么都替我安排好了。他们偶尔问我一下意见,也不是真的参考我的意见,反正不管我答不答应该找谁时候都得转,我没有决定的权利,只不过是象征性的问一下而已。

我其实现在都搞不懂,明明没有给我决定的权益,却还象征性的问我一下到底在干什么?为了彰显他们作为家长是多么的民主吗?还是告诉我,这是我自愿的选择,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反正我也不是学习那块料就烂在这吧,爱咋地咋地。

从小他们就有意识的,无意识的把我培养成一个没有主见,听别人安排,然后安于现状的人。现在他们又突然把我抛下,说离得太远,他们有事也帮不到我了。他们现在又希望我变成一个有主见,能够安排自己人生,勇于突破现状的人。不是,他们把我培养成这种人,为什么要希望我成为那种人呢?

我永远都搞不懂我的父母在想什么。

上一章 日常吐槽加迷惑 留给未来的我的纪念品最新章节 下一章 找不到真的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