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收集民间故事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都市传说类 

民间故事之太岁传说

收集民间故事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太岁头上动土”,这给本就神秘的太岁,更增添了几分令人敬畏的色彩。

在我国古代早期的地理著作和神话史书《山海经》中,将太岁称为“肉芫”和“视肉”,书中记载:“聚肉有眼而无胃,与彼马勒颇相仿佛,奇在不尽,食人薄味。”,并记上古尧、舜、禹等帝王皆过百岁,就是因为他们都食用过“视肉”、“聚肉”的缘故。后世晋代学者郭璞,在注释《山海经》时,对这个所谓的“视肉”做的解释是:“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唐代学者虞世南的《北堂书抄》中,转录了《临海异物志》关于“土肉”的记载,文中说:“土肉,正黑,大如小儿,臂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大如钗股,浚克食。”到了明代,一代名医李时珍在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中,则把“肉芫”称为“本经上品”,对“肉芫”是这样描述的:“肉芫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俱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黄者如紫金。”

根据汉代王充的《论衡》,至迟在西汉,人们就已经认为动土起宅、迁徙嫁娶等必须避开太岁所经过的方位。“太岁头上不可动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尊崇。古书中亦有不相信这句话而遭报应的记载,如唐代《酉阳杂俎》一书记载:有个叫王丰的人,“于太岁头上掘坑,见一肉块,大如牛,蠕蠕而动,遂填,其肉随填而长。丰惧,弃之。经宿,长塞于庭。丰兄弟奴婢数日内悉暴卒,唯一女存焉。”

  《续夷坚志》也有个故事,说许州人何信叔,(金章宗)承安中进士。崇庆初年,以父忧居乡里。曾率童仆掘地,深丈余,得肉块,如盆大,家人大骇,急急埋之。不久何信叔病亡,妻子及家属十余人相继病故,识者谓“肉块”,太岁也。

  古代关于太岁的传说,多如以上两则一样带着恐惧色彩,也使得古人对太岁十分畏惧,民间对于难缠的人,常称之为太岁,而对于相貌长得丑恶的人,就说他长得像太岁一般。

  而从前城乡如果需要破土建房,相地选址,则也一定要小心翼翼,以求避开太岁,还要搞些禳避仪式,以免遭致不测,如浙江淳安地区有“踏地歌”:“吉日良辰,天地开张,凶神太岁,退避远方,焚香燃烛,祭拜土地,新造房屋,万古流芳。”江苏一些地方,破土前要用鱼、肉、糕点供奉太岁神、土地神和宅神,以求平安吉祥。

雪皎祭祀太岁原来并不见记载于国家祀典中,大概到了元代,才成为一种国家祭祀行为,明代还专门设置了祭坛。

雪皎到了后来,太岁成为道教神明之一,并被引用为“神煞论”来推断人的运程。

雪皎比如,一般人的年庚,若与值年太岁相同,民间称为犯太岁,年庚对冲者,则叫冲太岁,这就是“太岁头上不可动土”的由来。

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神煞释义曰:太岁,人君之象,率领诸神,统正方位,干运时序,总成岁功。若国家猎狩省方,出师略地,营造宫阙,开拓封疆,不可向之,黎民修营宅舍,垒壁筑墙,并须回避。

《黄帝内经》曰:太岁所在之辰必不可犯。太岁者,岁星也故木星。

通俗的说,当令太岁所在的方位,不论集体还是个人,做大小建筑,都不可动土。主要是指不可深挖土,如挖沟、井、塘、坝、坑、洞、墙基地等等,一切地上深挖之事,必有人受伤害,轻者伤经断骨,重者必死无疑。

太岁是什么?

太岁是时间,是方位,是属相,是当年属相所在的方位。一年一太岁,还有太岁月,太岁日,太岁时。

现代有一种说法,要想贵修太岁,斗赢太岁发富贵。从古至今易学书籍,没有哪里讲到太岁可以用。实践中太岁方真的不能随便破土修建,会出大事,害人害己。

在《灵魂摆渡》中有一个片段提到了“太岁肉”,剧里说“太岁肉十分难得,故十分昂贵。

传说中,只要吃掉太岁身上的一片肉,就可以长生不老。”

在传说故事中,太岁有着堪比唐僧肉的功效。太岁是一种“三不是”生物,它是一种非植物、非动物、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再生能力很强,即使切成10000份,也可以自由生长。

太岁,又称肉灵芝。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肉灵芝,并把它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

《山海经》称之谓“视肉”、“聚肉”、“太岁”、“封”,乃古代帝王养生佳肴。太岁十分稀有,是百药中的上品。有典籍记载,太岁性平,苦,无毒,具有补脾润肺补肾益肝等价值。

《本草纲目》中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东晋道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是古人认为的长生不老仙药。

现代科学家认为太岁是一种大型粘菌复合体,在几十亿年沧海桑田的变迁中,许多物种都湮灭了,绝种了,而太岁却能繁衍至今,可见其生命力的强大。它生长于地底20-100米的厌氧环境中,生活于土壤中,靠水存活,所以放在水中不会腐烂、变质。同时,这种粘菌主要靠孢子、菌丝繁殖,活性很强,随意切割都能够再生。但是绝非大家传说的无止境生长,如果能够快速生长就自然不会稀有了。

千百年来,由于太岁十分罕见且极其珍贵,无数人对它趋之若鹜,即使到了现在,仍有很多人对它感兴趣,因此能卖出百万高价也并不稀奇。

2015年辽宁的王德成在山上发现了一个140斤的太岁,售价10000元/斤,他便一夜暴富。2017年山东的魏学农在自家的池塘里发现了约重50斤的太岁,售价至少是20000元/斤。

上一章 民间故事之民间传闻 收集民间故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民间故事之山海经山魈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