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收集民间故事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都市传说类 

民间传说、古怪故事、奇闻异事(5)

收集民间故事

(1)

京城有位弱冠少年常公子,长得貌比潘安,常常引得街上少女驻足观看。常公子喜欢养狗,有一只爱犬叫花儿,对他忠心相随,常公子去哪里,它便也跟到哪里,一人一狗,感情十分好。

这几日,丰台有百花盛开,观看的游人多如蚁,常公子是个爱花的人,自然也去了丰台看花。芳香醉人,他看得很入迷,在这里待了许久,直到周边的人渐渐都散了,常公子才发现日近黄昏,到了该回去的时候。

花儿还在花丛中跳来跳去,偶尔扑扑蝴蝶,咬咬虫子,玩得很开心,常公子唤了唤它的名字,它吐着舌头很快就跑到身边来,跟在后面一起回家。

今日赏花,一人一狗心情愉悦,走着走着,看到三个纨绔少爷正坐地欢饮,常公子看出三人面相不善,唤着花儿准备绕道走开。

但三个恶少瞧见他相貌比女子还标致三分,起身拦住了他的去路,涎笑着道:“哟,这位小公子,来陪爷几个喝杯酒。”

常公子低了头走开,道:“我家中还有事,现在就得回去。”

三恶少见他粉面细语,更加看痴了,哪里还会放人离开,直接强拉了人坐在地上,抱着道:“你跟着爷几个,将来自有你的好处。”

常公子尚年少,性情温弱,明白过来他们几人的意思,不由得羞红了脸,急急挣扎道:“三位爷还请放开,不然我要喊人了。”但他转眼一看,这里人群散尽,根本没有人可以来救,只能恨自己贪花迟归,被恶人给盯住了。

三个恶少色心起意,也不和他多废话,压着他的身子就开始撕扯衣服,一件一件全部脱光,又俯身亲嘴,口水滴了常公子一脸。

常公子根本没受过这等侮辱,乱打乱踢都推不开恶少,身上衣服也没一件,羞得眼泪直掉,绝望哀哭。

一旁的花儿看出他们几个对主人的恶意,便目露凶光地咆哮起来,叫了数声三恶少还不放人,它使劲一跳,跳到其中一人脚边,张口即咬,下嘴毫不客气,一恶少的脚已被撕咬烂了。

恶少痛嚎出声,气得不行,想一脚踹开花儿,但花儿锋利的牙齿紧紧咬进肉里,就是不放嘴。恶少又痛又怒,叫另两人搬来一块大石头,二话不说就狠命往花儿头上砸,砸了几下,花儿呜咽一声死去,死时白色脑浆迸裂,十分惨烈。恶少消了心头之恨,随意将花儿扔在树下。

这一幕让常公子看得美目血红,几番挣脱不得,嘴里直喊着:“花儿,花儿......”

领头恶少哈哈地笑了,解开腰上带子绑住常公子的手脚,四肢叫人按住,让他不能动弹分毫,接着又脱了自己的裤子,摁住他的臀部,欲行不轨之事。

就在恶少要进去的时候,突然有只癞皮狗从林子里急速冲了出来,恶少没留意背后的情况,当时只觉腰上一凉,痛至骨髓。癞皮狗咬一口,腰上的肉掉一块,再咬几口,恶少的腰可见铮铮肋骨,癞皮狗最后一咬,拖出一个血红的肾来。这时恶少早已昏死过去,癞皮狗又跳到另一边,照着腰再咬,另一个肾也掉落在地。

两个恶少被突然跳出来的这只狗给吓呆了,终于反应过来,仰头哭嚎几声,驾着重伤的友人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常公子也很害怕,奈何手脚被绑根本没法逃,但奇怪的是,那只癞皮狗两眼闪光,摇着尾巴看他,一点没有要伤害他的意思,看了几眼,又摇尾跑开了。

过了一会,有人经过这里发现常公子,帮忙解开了带子,还给了他衣服穿。常公子惊魂一日,抱着花儿的尸体回到家,为它立了一个坟。

当天晚上,常公子梦见花儿会说人话,说:“主人对我有大恩,但来不及报答就被恶人打死了,我刚好有一魂未散,就附在豆腐店癞皮狗身上,杀死了不轨的恶人,虽然我死了,但也可以心安了。”说完这些,花儿哭着离去了。

另一天常公子到豆腐店那里一看,果然有只癞皮狗蹲在墙角。那豆腐店店主说:“这只狗年纪很大身上还有病,一直都是老老实实的,从不咬人,但昨日回家时满嘴是血,不知道怎么回事。”

常公子当然知道是花儿在天之灵保佑着他,现世现报了那恶少,他还遣人去打听了,那恶少一到家就死了。

(2)

早年间,在钧县北,有个叫小六的闲汉,生性懒惰,除了正经事不做,别的都干。父母活着的时候,尚且能啃啃老,父母一驾鹤西去,他生活就没了依靠,几亩薄田被他卖了个精光,到后来,连三间老宅连同地契都转给了别人。

却还是不愿扛麻袋卖力气糊口,整日东悠悠西逛逛,跟个讨饭的没啥两样。

这日,实在饿得慌,去田里偷刨了几根番薯,也不擦干净,三下五除二,进了肚,瞅瞅天色尚早,还没到酉牌,地头处有个破庙,于是身子一裹,钻到里面睡觉。

迷迷糊糊中,有一片黄云飘然而至。小六周身动弹不得,这团黄云自报家门,说自己是黄老祖,见小六落难,特来梦授神物,助小六渡过难关,做为回报,小六须立牌上香,每逢初一十五,敬上供品。

说罢,一支笔掉落到小六身上。

黄老祖解释道,这支笔用的是狈毛精制而成,只有在夜里才能发挥奇效,施术者挥动狈毛神笔,墙上画一扇门,念动咒语,虚门成真,门户大开,就可趁虚而入,所以此术又叫遁墙法,叩门术。

接着黄老祖又传了他十二句咒诀。梦里传术有个好处,因为是神魂相交,饶是脑筋不好使的傻缺,也能记得清楚。所以他只念了一遍,小六便记牢了。

最后,黄老祖叮嘱道:“此遁墙法不可觅寻富户,这些人家里运势好,十有八九叩不开他们的墙门,你可以找一般家境或者底子贫薄者施术,虽然不至于大富大贵,但也不会像现在饥一餐饱一顿的。千万慎记,施此仙术时,若是逢到男女欢好,这狈毛神笔就废了。”

交待完这些,黄云忽拉消失了。

小六从梦里醒来,果然看到一支黄毛笔压在胸口,顿时喜得手舞足蹈。

此时,已是月悬中天。小六心痒难耐,揣好狈笔,回了村镇,打算试试遁墙奇术。

时近四更,人都睡了,他溜达到一处农宅,心里寻思,好,就你了。

这是王寡妇家,此人也是个奇女子,三年前丈夫病卒,没留下一儿半女。家族里的叔伯们觊觎家产,碍于老脸,不好明说,就怂恿家婆们,一天到晚劝王寡妇改嫁。王寡妇不为所动,任她们磨破舌尖,她铁了心不改嫁,立誓要为亡夫守节,到了最后,还找到老木匠,刻了个丈夫模样的六尺木偶,摆于床前。

大家一瞧都这样了,也不好再劝。

此事街谈坊议,传到县衙,邑令老爷大喜,上报州府,准备给王氏立个贞节牌坊。

小六之所以会选择她家,一来对方家境不算贫困,也亦非大户,不至于潜入宅屋捞不到什么便宜,二来王寡妇人单力薄。

打定主意,小六对着院墙画了个门,念动咒语,只见虚画的墙门变成了真的,闪身入院后,墙门自动闭合。

小六摇摇头,心里说道,等会还得再画一道门,方能出来。

王氏家里没养鸡犬,是以没有动静。他探身来到王氏房前,又画了一道墙门,进了卧房。

哪料到,刚进屋,耳中却听到一男一女苟合之声,木床吱吱呀呀响得不亦乐乎。

“栽了!”小六失口大叫。

“何方贼人?”黑暗中有个男人喝问。

小六浑身上下没有四两肉,连只大鹅都斗不过,何况是男人,手忙脚乱,就想逃窜,可手里的狈毛神笔像炉灰一样,扑簌簌成了碎渣。

与此同时,灯点亮了。

那王氏的幕里宾客,并非旁人,却是隔壁村子赫赫有名的乡塾先生。

乡塾先生每言必及子曰,修身守心不离口,忠孝忍悌挂嘴边,是乡民们的道德典范,平时只要见到小六,必训导一番。

这三位既然相互都认识,也不用自我介绍了。

六只眼睛不约而同地咕噜噜转着。

小六瞅瞅王寡妇床边的亡夫木偶,瞧瞧手里已经破碎的神笔,心疼欲死,血往上涌,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边厮吼一边揪着乡塾先生拳打脚踢。

乡塾先生也急了,“你一个落魄户,讨饭的闲汉,谁给你的狗胆撒野!”

两人在寡妇房里打得热火朝天,早惊动了四邻,闻讯赶来。

大家起初还以为有人欺负王氏,寻个梯子,爬到院里,但房门内闩着,进不去,呼了多声王氏,王氏嘴里应着,却不开门。

僵持到天蒙蒙亮,小六,乡塾先生和王氏才蓬头垢面、垂头丧气从房里出来。

虽然三人都不情愿,但好几十双眼睛盯着呢,不得不闹到县衙。对了口供,吃瓜群众无不大笑。

县官老爷咂咂嘴巴,心里十分不痛快,驱散了旁观诸人,直呼可惜,对师爷说道:“本来咱县里能立一座贞节牌坊的,这倒好,成了笑话哩。”

师爷人老成精,嘿嘿一乐,“大人,当初您要上报时,我就劝您再等等看,要闻其言,观其行,过个三年五载,再上报不迟。”

县官老爷叹气道:“年后本县任期便满了,有了个贞节牌坊,传将出去,说本县治理有方,正气蔚然,岂不美哉?”

师爷又道:“但凡常人,身上缺失什么,便要拼了性命炫耀什么,用标榜自己的伎俩掩饰。那心劣性恶之徒,会把自己塑成磊落君子,见到同样恶行者,切齿痛骂,那千字文都写不周全之辈,偏偏充得自己熟读经典,还往往出言讥讽同类,岂非乡塾先生之流?再瞧王氏,亡夫再嫁,本就平常人伦,她却大张旗鼓,非要在外人方面装成贞节烈妇,还刻夫为偶,立誓守节,实则放不下自己的姘头罢了,若非西洋镜拆穿,还不知沽名钓誉到几时呢。”

县官老爷点头道,“不错,不错,本县一向爱民如子,两袖清风,一心一意为百姓,可惜这方黔首不争气哩。”

(3)

据说,上吊死的人往往不能超生,非要找一个替身。

  有天,有个媳妇和婆婆吵了一架,自己回到了屋里,越想越委屈,心想,活着真没意思。想着想着,就想上了吊得了,就找绳子,找凳子。

  这时候,他老公不放心,来房里看她,又怕惹她生气,就从窗户里看她再干吗,这时候天已经黑了房里也没点灯,他老公仔细一看,倒吸一口冷气。

  话说她老公向窗里一看,倒抽一口冷气:在屋里,他女人正在绑绳子,他女人身后,似乎还有一个女人,不停的对着他女人的耳边念叨什么,看摸样却又看不清楚。男人心知不好,当即来到房门前,一脚踹开房门,大喝一声,干啥呢!

  这时候,他女人正在把脖子往绳套里放,被他一喝,一下子从凳子上掉下来,男人再找,哪有别的人,只有他老婆自己在房里。

  后来,这个女人说,当时,一有死的念头,似乎就有个声音不断在她耳边说,死了吧死了好死了一了百了……她也就身不由己的开始找绳子了。

  有老人说,人一起死念,多半会招来找替身的野鬼,在你耳边撺掇。这时候人要心境清明,对抗自己的念头,可以大骂或大喝,走开!我活的好好的,才不想死!邪道就可自然而解。

【本篇文章来自知乎🔎】

上一章 民间传说、古怪故事、奇闻异事(4) 收集民间故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民间故事之夜间乘坐网约车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