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前传)
本书标签: 历史  中国历史  架空历史 

塞王 明朝藩王 九边重镇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前传)

一、塞王

塞王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在捕鱼海之战后,因鞑靼辽王、会宁王叛逃,他总结西周以来的历代统治经验,施行汉唐郡县制与元朝分封制相结合的统治体制,即设立官府管理百姓,分封藩王拱卫朝廷。当时,残元势力虽已退回岭北行省,但仍很活跃,时常南下侵扰,对明朝构成严重威胁。于是明太祖效仿春秋战国诸雄侵夺夷狄土地,尊崇周室天子的做法,实行“诸王靖边”的策略,这样游牧民族就无法击破像秦、晋、赵、齐、燕这样的前线尊王攘夷诸侯来实现对中原的征服,岭北行省的游牧民族反而要时刻面对来自诸侯侵夺牧场领地的威胁。

塞王护卫

先后分封北平燕王、大宁宁王、太原晋王、大同代王、广宁辽王、西安秦王、宣府谷王、甘州肃王、宁夏庆王、平凉安王、开平齐王、沈阳沈王、开原韩王,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北的漠北边防线上。因为他们拥有三个护卫军权,镇守着边塞,故称之为塞王。每个王府约配备三个护卫指挥使司、二个围子手所、一个仪卫司,约有万余人。王府中设有自成体系的官属。具体指:

十三塞王

秦王朱樉:明太祖二子,建藩国于陕西西安府。

晋王朱棡:明太祖三子,建藩国于山西太原府。

燕王朱棣:明太祖四子,建藩国于北平,后为帝系,是为明成祖。

齐王朱榑:明太祖七子,初建藩于青州府,后命出镇开平。

代王朱桂:明太祖十三子,初封为豫王,后改封为代王,建藩国于山西大同府。

肃王朱楧:明太祖十四子,初封为汉王,后改封为肃王,初建藩国于平凉府,建文内迁移藩甘州府,

辽王朱植:明太祖十五子,初封为卫王,初建藩于广宁府,后被明成祖移藩于湖广荆州府。

庆王朱栴:明太祖十六子,初建藩韦州,建文三年迁藩于宁夏。

宁王朱权:明太祖十七子,初建藩国于大宁卫,后建藩国于江西南昌府。

谷王朱橞:明太祖十九子,初建藩国在上谷宣府(今河北宣化区),永乐后改建藩国于长沙。后阴谋政变,获罪削去谷王爵位,废除封国。

韩王朱松:明太祖二十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韩王,建藩国于辽东开原,后其子就藩开原。永乐二十二年因弃大宁三卫地,开原逼塞不可居改封平凉。

沈王朱模:明太祖二十一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沈王,建藩国于辽宁沈阳,永乐六年(1409年)改封山西潞州。

安王朱楹:明太祖二十二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安王,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就藩平凉。永乐十五年暴薨,无子,安封国除,韩王迁平凉。

塞王游牧

洪武年间朱元璋置亦集乃旧城、镇番卫、宁夏卫、者者口守御千户所、东胜卫,大宁都司、安东卫、吉林船厂。明军逻戎着“北去不拘几千里”的辽阔疆域。朱元璋效仿元朝“朔方铁骑纷如蚁”,“西北广莫无一城,控弦百万长横行。”欲利用漠南养出肥美的牛羊及战马。为此朱元璋推动北部卫所游牧化,漠南民众除粮产区不许放牧,漠南荒闲平地及山场,“听其牧放樵采”。诸王敢有称说是“自己草场山场者,其论非轻”,并叮咛要长远的牧养,军户要有自己的牧群,和鞑靼一般挤奶吃。

塞王总结

这些漠南塞王起先权力很大,有三个护卫的兵权,战争时期可以调动地方部队,任命王府官吏。朱棣本身就是十三大塞王之一,深知塞王军队的强大,朱棣造反之后,将塞王南迁,整个北部边境就出现了巨大的危机,而朱棣又不放心有边将镇守漠南诸卫所(担心他们造反,这是所有独裁者的通病),甚至后来为了削弱他们,或者内迁,或者削爵,在明永乐之后,被朝廷控制极为严格,只剩一个显赫的身份和富贵,并无实权。

久居边疆的大将吴高、何福屡次上书永乐,请复洪武时期的边卫,但朱棣仍然不以为然,朱棣觉得撤漠南诸卫集中兵力消灭北元才是一劳永逸,只在此年九月给何福的批复中写道:“尔奏欲立东胜卫,此策甚喜,须俟镇虏、定边,诸卫皆定然后立之,则永远无虞。”朱棣认为设置卫所是要等到明军消灭岭北行省的残元势力继承确定元朝的北方边界后再办的事情,但是由于明成祖病死在北伐的路上,当年洪武帝在漠南设置的诸卫所皆未来得及恢复。宣德时,北方游牧民族通过卫所旧地对明朝的威胁日增。而后世的藩王人口反而成为明朝人民的负担。

塞王指明朝在尊王攘夷思想下制定的镇守边塞扩土开疆的藩王,即从东到西是指韩王、沈王、辽王、宁王、齐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秦王、庆王、肃王。“皆塞王也,莫不敷险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将,权崇制命,势匹抚军,肃清沙漠,垒帐相望。”同时,还经常派遣宗王出边巡狩。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命齐王槫率护卫骑兵于开平近地围猎。”在开平卫(上都城)周边地带围猎,时间大约在当年的三月至八月,名为围猎,主要为了围剿残元军队继承元朝岭北行省,这是朱元璋宗王出镇制度的一个具体表现。既“我若征你,不胡乱去,一程程筑起城子来,慢慢的做”的打法,洪武三十年夏四月,朱元璋敕谕晋王“备边十事”,包括检阅开平地区的驻军情况,设置斥候,开展屯田生产等边务,并交由晋王等全权负责。

二、明朝藩王

历史沿革

明洪武三年四月七日(1370年5月2日),明太祖以封建诸皇子为王告太庙,正式册封第二子朱樉为秦王,第三子朱棡为晋王,第四子朱棣为燕王,第五子朱橚为吴王,第六子朱桢为楚王,第七子朱榑为齐王,第八子朱梓为潭王,第九子朱杞为赵王,第十子朱檀为鲁王,从孙朱守谦为靖江王。皆授以册宝,设置相府官属及诸礼仪已有定制。

明洪武十一年正月初一(1378年1月29日),明太祖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第十二子朱柏为湘王,第十三子朱桂为豫王,第十四子朱楧为汉王,第十五子朱植为卫王,改封吴王朱橚为周王。

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十四日(1391年5月18日),明太祖封第十六子朱栴为庆王,第十七子朱权为宁王,第十八子朱楩为岷王,第十九子朱橞为谷王,第二十子朱松为韩王,第二十一子朱模为沈王,第二十二子朱楹为安王,第二十三子朱桱为唐王,第二十四子朱栋为郢王,第二十五朱㰘为伊王。[5]

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庚寅(1392年4月1日),明太祖改封豫王朱桂为代王,汉王朱楧为肃王,卫王朱植为辽王。

藩王简介

秦藩

秦藩自初代秦王朱樉于明洪武十一年就藩西安府,历十六王,享国274年。

封号

姓名

在位时间

简介

秦愍王

朱樉

1370—1395

初代秦王,明太祖朱元璋嫡二子。

秦隐王

朱尚炳

1395—1412

第二任秦王,秦王朱樉嫡一子。

秦僖王

朱志堩

1412—1424

第三任秦王,秦王朱尚炳嫡一子。

秦怀王

朱志均

1424—1426

第四任秦王,秦王朱尚炳庶二子。

秦康王

朱志𡐤

1428—1455

第五任秦王,秦王朱尚炳庶三子。

秦惠王

朱公锡

1458—1486

第六任秦王,秦王朱志𡐤嫡一子。

秦简王

朱诚泳

1488—1498

第七任秦王,秦王朱公锡庶一子。

秦昭王

朱秉欆

1500—1501

第八任秦王,临潼王朱诚澯之子子。

秦定王

朱惟焯

1509—1544

第九任秦王,秦王朱秉欆庶一子。

秦宣王

朱怀埢

1548—1566

第十任秦王,奉国将军朱惟燫之子。

秦靖王

朱敬镕

1569—1576

第十一任秦王,秦王朱怀埢庶一子。

秦敬王

朱谊澏

1581—1586

第十二任秦王,秦王朱敬镕嫡一子。

秦肃王

朱谊漶

1587—1617

第十三任秦王,秦王朱敬镕嫡三子。

秦景王

朱存机

1639—1641

第十四任秦王,秦王朱谊漶庶二子。

秦王

朱存极

1641—1644

第十五任秦王,秦王朱谊漶庶三子。

秦王

朱存木釜

1649

第十六任秦王,秦王朱谊漶庶四子。

明朝藩王,是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正式确立。洪武一朝,朱元璋共有二十四个儿子被封为亲王,一个从孙被封为郡王。其中朱樉为朱元璋次子,在当时的藩王中年龄最长,兵权最重,又担负着拱卫西北边疆的重任,所谓“首藩者,宗盟之长”也,故秦藩国被称为“天下第一藩”。

三、九边重镇

九边简介

明朝建国,设十三大塞王,统辖漠南诸卫所,以山河固险。对此明朝统治者颇为自诩,宣称“我国家驱逐胡元,混一寰宇,东至辽海,西至酒泉,延袤万里。中间渔阳、上谷、云中、朔、代,以至上郡、北地、灵武、皋兰、河西,山川联络,列镇屯兵,带甲四十万,据大险以制诸夷,全盛极矣”。

这一段话中虽全用秦汉旧名,但洪武朝卫所的全貌勾画得还是比较清楚。明朝人士把新的卫所描述为“于是设东胜城于三降城之东,与三降城(四守御处)并。东联开平、独石、大宁、开元(安东卫);西联贺兰山(宁夏卫)、甘肃北山(威虏卫、白城子守御千户所、威远守御千户所、亦集乃旧城),通为一边。地势直,则近而易守”,“图本一本,到家与你王看,只依着我这图本,自东胜以西至宁夏、河西、察罕脑儿,东胜以东至大同,又东至宣府,又东至开平,又东南至大宁,又东至辽东,又东至鸭绿 ,北去不拘几千里。”

其中东胜卫非常重要,被认为是“大虏之警,守在东胜”。明朝人士对东胜极为重视,除了增置军卫,扩建城垣,调军戍守屯田外,更向东胜守军配备了火器,明朝人士评论其优点:

洪武:“谕若能依训,机无暇时,虽不能胜彼,彼亦不能害我。”;

丘浚“洪武、永乐之盛,所守不过数处,然皆据其总会扼其要害人聚而力全。而彼之来,有以待之,得以全力而制胜也。”;

魏焕:“东西延巨,指臂相依,称全盛矣。故合边卒之数不过四十万,较之宋人备西夏一路犹七十万者,盖徙倍也。”

明军逻戎着“北去不拘几千里”的辽阔疆域。朱元璋效仿元朝“朔方铁骑纷如蚁”,“西北广莫无一城,控弦百万长横行。”欲利用漠南养出肥美的牛羊及战马。

为此朱元璋推动北部卫所游牧化,漠南民众除粮产区不许放牧,漠南荒闲平地及山场,“听其牧放樵采”。诸王敢有称说是“自己草场山场者,其论非轻”,并叮咛要长远的牧养,军户要有自己的牧群,和达达一般挤奶吃。诸子夺嫡时永乐内徙东胜镇、大宁镇。

仁宣时期漠南诸卫所逐渐废除或内迁。嘉靖二十一后随着防务加重,明朝又在九边母体上析置众多新镇。崇祯年明朝军队编制是330万六千,北军是八十七万人,四十万匹马分布于辽东镇、甘肃镇、宁夏镇、蓟州镇、大同镇、宣府镇、延绥镇、山西镇、固原镇、密云镇、昌平镇、保定镇、井陉镇、永平镇、临洮镇、山海镇、天津镇、广宁镇、东江镇、通州镇、柳沟镇等以及山海北口、山海南口、宁远、前屯、锦州、大凌、花马池、关内、涿州、登莱、山东、德州、临清等。

重镇介绍

辽东镇

总兵初驻广宁(今辽宁北镇市),隆庆后冬季驻东宁卫(今辽宁辽阳市)。管辖的长城东起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南麓的鸭绿江畔,西至山海关北锥子山,全长970余公里。

蓟州镇

总兵初驻桃林口,后移迁安寺子峪(也称狮子峪),天顺年又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县境内)。管辖的长城最初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城(原名灰岭口),自增设昌平镇后,西改至慕田峪(今北京怀柔区境)。管辖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全长880余公里。

宣府镇

总兵驻宣府卫(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管辖的长城东起慕田峪渤海所和四海治所分界处,西至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境),全长510多公里。

大同镇

总兵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管辖的长城东起镇口台(今山西天镇县东北),西至鸦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口子村东山),全长330多公里。

太原镇

总兵初驻偏头关(今山西偏关县),后移驻宁武所(今山西宁武县)。管辖的长城西起河曲(今山西河曲县旧县城)的黄河岸边,经偏关、老营堡、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东至太行山岭之真保镇长城,全长800多公里。

因该镇在大同、宣府两镇长城的内侧(南边),故又称为内长城,而偏头、宁武、雁门三关也就合称为内长城的“外三关”,在东边的蓟州镇与真保镇的居庸、紫荆、倒马三关就为“内三关”。山西镇长城城墙多为沉重大石。

延绥镇

总兵初驻绥德州(今陕西绥德县),成化以后移治榆林卫(今陕西榆林市)。管辖长城东起黄甫川堡(今陕西府谷县黄甫乡),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全长880多公里,在大边南侧另有“二边”,东起黄河西岸(今陕西府谷县墙头乡),曲折迂回,西至宁边营(今陕西省定边县)与大边墙相接。延绥镇长城遗迹多被积沙掩埋,局部地段被推平做了公路,尚有夯土墩台存在。

宁夏镇

总兵驻宁夏卫(今宁夏银川市)。管辖长城东起花马池,西至宁夏中卫喜鹊沟黄河北岸(今宁夏中卫市西南),全长约1000公里。宁夏镇长城遗迹大部分埋于流沙之中,仅贺兰山段石砌城垣有断续残存,并保存一段因断层地震活动而造成的错位现象。

固原镇

总兵驻固原州(今宁夏固原市)。管辖长城为东起延绥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临洮,全长约500公里。明朝后期改线重建,西北抵红水堡西境与甘肃镇松山新边分界。固原镇长城遗迹除景泰县境的“松山新边”保存较完整外,其余地段城墙圮坍严重,仅保存夯土。

甘肃镇

总兵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市)。管辖长城东南起自今兰州黄河北岸,西北至嘉峪关讨赖河一带,全长约800公里。甘肃镇长城遗迹,虽经风沙剥蚀堆埋,仍大段保持连贯的墙体,在山丹境内还保存着一段两条间距10余米的平行墙体。

昌平镇

总兵驻昌平(今北京昌平区)。管辖的长城是从原蓟州镇防区划出的渤海所、黄花镇、居庸关、白羊口、长峪城、横岭口、镇边城诸城堡长城线,其东北起于慕田峪关东界,西至紫荆关,全长230公里。

真保镇

总兵驻保定,管辖的长城北起紫荆关,经倒马关、龙泉关、娘子关、南至故关,全长390公里。

建设战事

明太祖北伐将元军赶出了长城以北地区。元朝的残存势力虽然经常互相残杀,有时强盛有时衰弱,但一直侵扰明朝的边境,企图卷土重来。因此,明朝自建国起,其国防就一直以北方边镇最为重要,而有明一代,北方的边患也从未停止过,直到亡于李自成。

洪武年初,朱元璋即在北方设韩王、沈王、辽王、宁王、齐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秦王、庆王、肃王。“皆塞王也,莫不敷险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将,权崇制命,势匹抚军,肃清沙漠,垒帐相望。”

朱元璋又在长城以北建立吉林船厂、安东卫、大宁卫〔今赤峰〕、开平卫〔今内蒙古多伦〕、东胜卫〔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亦集乃旧城等军事重镇,作为十三塞王的外围据点。于要害之地,如紫荆关、芦花领、古北口、居庸关、喜峰口、松亭关等处,也都置兵戍守。于是东起辽阳,西经大宁、开平、兴和、独石、东胜,抵大同,数千里间,各边镇卫所都驻军队、开屯田,声势相连,形成了一条牢固的防务线。

其中,亦集乃、东胜、开平、大宁、开原、吉林、山海关乃关内外交通枢纽,地势最为重要,女真兴起后,以此地驻兵最多,设总兵和经略负责镇守。驻守边镇的军队称为边兵,总兵官总镇正兵,副总兵领三千人作为奇兵,游击 也领三千人往来防御,为游兵,恭将分守各路要塞,东西互相策应,为援兵。

永乐年间,成祖自动放弃大宁卫,把大宁所辖边地赏给兀良哈,从此北边失一重镇,辽东与宣府、大同的联络也因此阻绝。成祖又徙东胜左卫于永平,右卫于遵化,宣宗更因开平卫孤远难守,徙于独石,三卫尽失,边防的形势大为削弱。

以前是边防第二线的宣府、大同也逐渐变为最前线的要塞了,北方的国防线因此步步南移。

不过成祖对边防还是相当重视的,自宣府以西,直至山西边缘,“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凡通车马的隘口,设百户防守,只有樵夫牧民的隘口,也安置边兵十人戍守。

英宗正统元年,因为宁夏所辖的屯堡均在河外,旷远难守,由总兵史昭建议,在花马池筑哨马营,以便策应。宪宗成化七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大筑边城,东起黄甫川,西至定边营,共一千二百余里。而在墙内,自偏头至宁固,堑山堙谷,称之为夹道。这些边城,非常坚固,守卫的将士也英勇顽强,北人称之为骆驼城,一时之间,西北防务颇为振饬。

九边荒废

由于边防的驰坏,也是从成祖时逐渐开始的。洪武时,平时只让出生本地的士兵和有罪谪戍者守边,边境有事才调动内地的军队,称为客军。

成祖却命内地的军队都要轮流戍边,称为边班,从此边兵逃亡的人数逐渐多起来。

而边军的屯田制度,从宣德、正统时起也开始遭到破坏,分驻各边镇的亲王、太监、军官等都争相侵占屯田,役使军丁为他们耕种,军丁不堪虐待,逃亡的就更多了。

当时的正派官吏,象山西、河南巡抚于谦,宣大巡抚罗亨信深知问题严重,对宦官及其私党的所为极其不满,为维护屯田制度不废余力,象于谦就曾“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而罗亨信也迫使明廷停止征收军丁私垦田的田税。

边军屯田还不能做到粮食自给,朱元璋便下令盐商只能拿边境的粮食来换盐引,于是富商大贾纷纷出钱召募农民到边境开荒垦田,边境的粮仓也因此充足了。

但是到了孝宗弘治年间,户部尚书叶淇却让盐商纳银换引,而由太仓供给边境用粮,盐商们自然不再管边境的粮仓是否装得满,边地日见荒芜,边境的粮价越来越贵,边军用粮也越来越困难了。

武宗以后,边将冒饷,边兵逃亡,诸如此类的事已司空见惯,边备日渐废弛。直至明朝灭亡。

〔参考《明史》“兵志”、“于谦传”,《明会要》“边防”〕

九边,又称九镇、明朝九边,是明朝弘治年间在北部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

1368年明朝建国,设十三大塞王,统辖漠南诸卫所。诸子夺嫡时永乐内徙东胜镇、大宁镇。仁宣时期漠南诸卫所逐渐废除或内迁。从开平卫内迁到嘉靖二十一年,九边重镇是指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嘉靖二十一年,《皇明九边考》称其为“九边重镇”。

嘉靖二十一后随着防务加重,明朝又在九边母体上析置众多新镇。九边重镇是明朝同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重要战线。

上一章 京军三大营 五军营 三千营 神机营 明朝水师 下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前传)最新章节 下一章 明征安南战争 明缅战争 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