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
本书标签: 历史  中国历史  架空历史 

野狐岭之战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

野狐岭之战

战争背景

蒙金世仇

女真族原来是在辽朝统治下的弱小民族,但女真人向来以能征善战著称于世,“人一满万,天下无敌”,这是世人对女真人的评价。后来完颜阿骨打率领数千人起义,领导了对辽朝的反抗斗争,只用了几年时间就灭辽朝,建立了金朝。随后又南下攻宋,俘虏了徽、钦二帝,中国北方出现了一个富庶强大的金朝政权。直到成吉思汗南下时,金朝人口已经发展到近5000万,比当时的蒙古多40余倍;军队也在百万以上,比蒙古多出10倍。因此当时有人曾说:“金国如海,蒙古如一掬细沙。”

蒙古与金朝,结怨仇甚久。金朝长期推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使蒙古人对金统治者怨入骨髓。金熙宗时期,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曾被金国以反叛罪钉在“木驴”上处死。金世宗时,金不仅要蒙古纳贡,还每3年遣兵向北剿杀,谓之“减丁”,激起蒙古人的怨忿。

1206年(金泰和六年、蒙古成吉思汗元年),铁木真被选为成吉思汗后,蒙古统一。经过数百年内战的蒙古,全国上下全部是充满战斗经验的斗士。成吉思汗即借为祖先报仇之名,决计攻金。

经过五年的准备,蒙古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了。

1210年(金大安二年、蒙古成吉思汗五年),成吉思汗正式断绝和金国的岁贡。

1211年(金大安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六年)二月,在怯绿连河誓师,亲率大军南下,蒙金战争开始。

金朝准备

而当时,金朝对蒙古以长城为防线,以堡镇为防御要点,以屯驻军为机动打击力量。近十万人的行动必定有大量蛛丝马迹,但金国对待此事的态度一直很松懈,甚至禁止百姓谈论北方边事,得知这一消息金主才开始仓促布置,他一面调集军队向北方布防,一面求和延缓时间。金国的主力,也就是这时候开始调动的。

卫绍王以平章政事独吉思忠(独吉千家奴),还有完颜承裕(完颜胡沙)行省事于西北路,率领金国主力向中都北的桓州、昌州、抚州(内蒙河北交界处)运动,并授予西京留守胡沙虎(胡沙虎)行枢密院事,西京也就是现在的大同,打算依托界壕边堡在中都西北和西南跟蒙古人打防御战。独吉思忠率领主力抵达北部后,第一件事就是加固界壕修筑边塞,他看300公里界壕虽然有城墙,但没有女墙副壁,所以组织军兵调集民夫大修土木工程,打算用这种办法来阻止蒙古军南下,号称“用工七十五万”。但是,这种消极防御法除了劳民劳兵降低战斗力和挫伤士气外一无所获,重新修缮长达300公里的界壕边塞费时费力,而实际上只要集中兵力突破一点,整条300公里的防线就会全落空。成吉思汗就是这么干的:分兵三万给三个儿子去打西京牵制胡沙虎,自己集中七八万的兵力重点突破乌沙堡后发挥机动作战的优势继续迅猛推进又夺乌月营,独吉思忠苦心构筑的300公里界壕就这样泡了汤。

蒙军攻势

乌沙堡陷落的消息传到中都,卫绍王解除独吉思忠指挥权,改由完颜承裕主持军事。因为蒙古军推进的速度迅猛无比,所以完颜承裕被迫仓皇撤退,他被蒙古军队的机动灵活震慑,担心成吉思汗可能绕过金军主力径直袭击空虚的中都,所以主动放弃桓、昌、抚三州的坚固城墙,径直退往野狐岭一线,打算凭借山势来阻挡蒙古军。成吉思汗的倒土跑马上城,也就是这时候在兵力空虚人心惶惶的桓、昌、抚三州实行的。其实这法子其笨无比,充分说明了当时刚出草原的蒙古军队缺乏器械的攻坚能力之弱,但同时也很能凸现出蒙古将士一往无前的锐气和坚忍不拔的斗志。

完颜承裕没有以大兵力跟蒙古人决战,也不敢困守城市让出通向中都道路的做法是有道理的,但他若是能一面以相对优势的兵力譬如十五万左右来防御野狐岭,同时在三州留下数万兵力打城池防御战,不难给蒙古人造成重大伤亡,那样成吉思汗前进仍有金军主力横路,同时三州不克后路堪忧,有可能就退兵或者改道。而完颜承裕率退守野狐岭的做法,实际上是把三个富裕殷实满是粮食和人口的城池白白送到了蒙古人的嘴里,让成吉思汗下一步的进攻再无后顾之忧。且桓州是金国牧监之地,完颜承裕不战而退使成吉思汗轻易拿下桓州,取牧监的军马数百万分给诸军,从此蒙古军势大振,而金人骑兵自此几乎枯竭。完颜承裕弃城退守也没有实施坚壁清野,以致于很多物资被蒙古军所获。

战场介绍

河北张北野狐岭,位于北京西北方向二百公里左右的一带,古人称之为"无穷之门",认为那是没有边际的未知世界,意欲停止开拓的脚步。

《战国策·卷十九·赵二》记载,赵武灵王说服大臣同意他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时说:“昔者先君襄王与代交地,城境封之,名曰‘无穷之门’,所以昭后而期远也”。战国时期赵国开国国君赵襄子为防止东胡的侵扰,保障边界安定,在代国北边修建了名为“无穷之门”的军事要塞。

据考证,“无穷之门”就在今河北省张北县境内的野狐岭这一北连漠北、西通西域、南接中原的天然屏障上。

战争经过

自掘坟墓

成吉思汗抓住时机,扫荡三州后,向野狐岭进兵。此时金机动兵团四十五万。完颜承裕让他们分据险要,严防死守。这个主意貌似不错,山地作战小兵力凭借地形就能抵挡大军,同时也让蒙古骑兵陷入无用的境地,但其实是犯了跟独吉思忠修300公里界壕同样愚昧的错误。

山势地形虽然能加强军队防御能力,但同时也是分散自己的兵力,将领指挥传达的速度,还有军队互相救援的速度都大打折扣,敌人只要一路重兵突破下去,其他险要的己方兵力相当于全部闲置,因此绝不是大兵力决战的好地方。完颜承裕在野狐岭一线分据险要的做法其实是自己分散了自己的兵力,自掘坟墓。

聚而众策略

八月,金军以胡沙虎主军、完颜兀奴为监军、定薛为前锋、完颜承裕继后,合军30万,外加15万机动部队,一共45万精锐部队,至野狐岭(今万全区西北)防御。

契丹军师建策,当乘蒙古军方破抚州,正纵兵大掠,马牧于野之机,以轻骑攻其不备,定能获胜。胡沙虎不纳,认为只有步骑并进,才是万全之策。次日,挥军北进。石抹明安临阵降于蒙古。

蒙军中路突破

成吉思汗发现了完颜承裕布局上的致命缺陷,马上采取重兵一路突破的做法即率中、左二军十万集中迎击于獾儿嘴(野狐岭北山嘴)。同时,蒙古万户木华黎认为,在敌众我寡形势下,必须死力拼杀,方能取胜。即率八鲁营敢死队,挺枪策马,冲入金军阵中;因为山势险要,蒙军全部下马步战,凭借高昂的斗志和锐气杀得金军大败,木华黎部一路冲杀,直向完颜承裕的中军指挥部突过去。成吉思汗挥中军继进,往来冲杀。

完颜承裕这时可以说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军事指挥能力,大部分的军队分散在野狐岭各个山口险要,根本来不及联络调动,更别提支援了。而前方兵败如山倒,蒙古人来势太快太猛,他只得拉起手头能调动的部队向宣德方向逃走,主将下落不明,兵力再庞大也没用,金兵军心涣散,纷纷逃走,被蒙古人漫山遍野追杀,死者蔽野塞川,蒙古军乘胜追击,伏尸百里。

浍河堡决战

完颜承裕手头还有数千人,在逃亡的路上不少溃散的兵马又跟他汇合,到了浍河堡时总算重新集结了数万人,但他来不及喘息,成吉思汗亲率追兵赶到了。

最后的决战地就是这个浍河堡,围困和又激战了三天后,金兵丧失了最后的抵抗能力,成吉思汗亲率3000精骑突入敌阵,随即数万蒙古军对金兵发起全面总攻,鲜血染红了浍河川,完颜承裕只身逃走。

从此,金国的中央机动兵力已不复存在,中原成了蒙古人来去自如的屠宰场。

继续推进

胡沙虎经飞狐(今涞源)遁入紫荆口(今易县西北紫荆关)。蒙古军遂拔宣德。

九月,蒙古军进克德兴(今河北涿鹿)。成吉思汗遣哲别率前锋军攻破居庸关(今北京西北),进攻金中都。完颜永济企图逃南京(今河南开封),遭将士反对。金军精锐守城,殊死奋战。蒙古军屡攻受挫,伤亡很大,乃引军退。时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分将右军破奉(今河北尚义)、净(今内蒙古兴和西北)诸州,下武(今山西五寨北)、朔、忻(均属山西)、代(今代县)诸州。

十月,蒙古军袭金云内群牧监,获得大量马匹。十一月,成吉思汗率中、左二军下弘州(今河北阳原)、妫川(今河北怀来东南)、缙山(今北京延庆)、青、沧(今河北青县、沧州)、丰润、抚宁、滦平(均属河北)等地大肆掠掳,经临潢(今内蒙巴林左旗南)而归。屯于金朝北。

战争结果

八月间野狐岭大战结束,蒙古军顺势拿下德兴府后一直冲到延庆境内,居庸关守军直接弃关跑了,蒙古军于是顺利越过居庸关直抵中都。后来成吉思汗不断改变战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辽西地区。

1214年(金贞祐二年、蒙古成吉思汗九年)三月,成吉思汗集兵中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时难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献岐国公主、金帛和马匹,引兵退出居庸关。六月,以金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而"违约"为藉口,乘金国人心浮动及憋军哗变降蒙之机,遣部将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军,会合降蒙乣军进攻中都,以围城打援和招降之策,于次年五月克城。

这场大战后,曾经不可一世的女真人元气大伤。不久后,就在蒙古和南宋夹击下灭亡。

战争评价

蒙古方面各方面人才济济,军事上都是一批批的战争天才。军队都是多年战争经验的斗士。而金国的君主卫绍王完颜永济昏庸无能,战前对蒙古军那么明显的调动一点都没有反应,用人也不行。而手下尽是庸才,象独吉思忠、完颜承裕这样同样的简单错误犯了又犯。比如完颜承裕早在守备野狐岭的时候他就开始盘算着退路,当时三州和周边的地主豪族联络他,说愿为和蒙古交战的前驱和眼耳,却只顾向他们盘问去宣德的路程不问其他,于是诸豪帅失望而归,后转投成吉思汗。在成吉思汗席卷口外三州后,他变得相当怯懦,已经早在心理上被打败了,事先就留好了退路准备溜号了。最糟糕的是,金国的庸将绝不止他一个。就连战绩比较显赫的完颜天骥,也就是蒙古第一次围攻中都时的金国中都守将,其实也是个顾头不顾尾的家伙。

野狐岭之战是金朝失败、蒙古胜利的大转折,又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由于金卫王永济的用人不当,一仗输了金国的元气,但他反过来却把责任推在徒单镒的身上,对败军之将胡沙虎等却赏罚不明,结果养痈遗患,反受其害。

战争影响

此战,金军坐失战机,将士离心,招致失败。蒙古军则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充分发挥骑兵优势,采取强击战法,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最关键是蒙军采取了击打金国有生军力的方针,所以金国防不胜防,最后导致大败,一步步走向最终的灭亡。

不久,金将胡沙虎发动政变,杀死卫王永济,改立金宣宗。随后铁木真乘胜进攻金朝的首都中都,金帝被迫献出公主和500童男、500童女求和,成吉思汗撤兵。新皇帝害怕蒙古再次进攻,不顾徒单镒和太学生的反对,决定迁都南京(今开封)。成吉思汗包围了中都。

1215年(金贞祐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十年),中都被攻破。成吉思汗下令将中都城府库的财物运往蒙古草原,随后又下令允许蒙古将士入城抢劫。金中都陷入一场灭顶之灾,大火月余不息,一座繁华的都城变成了废墟。

1229年(金正大六年、蒙古窝阔台汗元年),成吉思汗的三子窝阔台即汗位。他率蒙古军队从南宋的统治区内通过,绕过金朝的军事重镇潼关,一举攻占了汴京。

1234年(金天兴三年、蒙古窝阔台汗六年),南宋和蒙古联军攻破蔡州,金朝灭亡。蒙古贵族占领了黄河流域。在金朝灭亡后,蒙宋战争揭开了序幕。

上一章 边堡寨之战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