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
本书标签: 历史  中国历史  架空历史 

楚灭秦之战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

楚灭秦之战

历史背景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统治残暴,民不聊生。

秦二世元年七月(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发动反秦起义,史称大泽乡起义。随即起义波及整个关东地区,六国贵族相继加入起义,纷纷复国。

秦二世元年九月,楚国旧贵族出身的项梁带领侄子项籍在江东杀死秦国会稽郡守,号召楚国遗民起兵反秦。

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陈胜败于秦军章邯之手,失败被杀。

秦二世二年六月(前208年),项梁率军渡江北上,在薛邑召集楚地豪杰,在范增的建议下,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楚王,仍叫楚怀王,定都盱眙,于是楚国复立,项梁自号武信君。

秦二世二年九月(前208年),项梁在定陶之战被秦军章邯击杀,章邯以为河南反秦势力不足为虑,于是移师北上攻赵。

在项梁死后,楚怀王熊心迁都彭城,收拢了项籍、吕臣等人的兵权,乘机掌握了实权,领导楚国,做出决策,准备出兵灭秦。

战争筹划

秦二世二年九月(前208年),在项梁被杀、秦将章邯移师北上的情况下,楚怀王熊心从后方的盱眙迁都到前线的彭城,收拢了项籍、吕臣等诸将的兵权,亲自统率,执掌楚国,成为实权领导人,并且提拔重用了宋义、刘邦、共敖等人,封吕青为令尹,吕臣为司徒,刘邦为砀郡长、武安侯,项籍为长安侯、号为鲁公。

于是楚国复振。

当时秦军章邯和王离围攻赵国,赵国数次向诸侯求援,于是楚怀王做出决策,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籍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领英布、蒲将军等人北上救赵。又派遣武安侯刘邦率领楚军西进入关,并收陈胜、项梁散卒。再派遣柱国共敖率军南下进攻南郡,收复旧都——郢都。

楚怀王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灭秦者封王,史称怀王之约。

在楚怀王的领导下,楚国出兵三路,以宋义、项籍、刘邦、共敖等人为将率,君臣一起努力,救赵、灭秦、入郢。

战争过程

秦二世二年九月,在楚怀王的领导下,楚国决策出兵救赵灭秦。

楚国上将军宋义率军北上救赵,行至安阳的时候停留了四十六日,计划坐山观虎斗,让秦赵互争,坐收渔人之利,结果遇到天寒大雨,士卒冻饥,次将项籍乘机矫诏杀死宋义,使人报命于楚怀王,楚怀王出于大局考虑,任命项籍为上将军,继续按照救赵的命令率军北上救赵,于是英布等诸将听从项籍的军令。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前207年),楚将项籍率领楚军在巨鹿大破秦军,歼灭王离军,史称巨鹿之战,几个月后逼降了章邯军,于是秦国主力覆灭。

另一路楚军在楚将刘邦的率领下,奉了楚怀王的命令,一路西进,击败秦将杨熊,招降南阳郡,攻破武关,在蓝田击败秦国最后的抵抗力量,成功的杀入咸阳。

还有一路楚军在楚将共敖的率领下,攻入南郡,夺取楚国的旧都——郢都。

战争结果

汉元年十月(义帝元年,前206年),楚将刘邦率军至霸上,派人约降秦王子婴,最终秦王子婴出城投降,秦朝宣告灭亡。

在楚怀王熊心的领导下,大将刘邦、项籍等人的努力下,楚国成功的灭亡了秦国,实现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战后影响

汉元年十月(义帝元年,前206年),楚国成功的灭亡秦国后,十一月,楚将项籍在新安坑杀秦军降兵二十万,十二月,项籍率领诸侯联军进入关中,杀死秦王子婴,屠秦国宗室,烧咸阳秦宫室。

史料记载

《史记·高祖本纪》:秦二世三年,楚怀王见项梁军破,恐,徙盱台都彭城,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

《史记·高祖本纪》:赵数请救,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二世)三年,章邯等将其卒围钜鹿,楚上将军项羽将楚卒往救钜鹿。

《史记·项羽本纪》:义帝柱国共敖将兵击南郡,功多。

《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

上一章 陈仓之战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垓下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