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舜元帝国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归天命洪国终亡

舜元帝国

公元425年,经过郑安国多年的经营,赵国具备了消灭的洪帝国的实力,于是众诸侯再次会盟,对洪国展开进攻

在赵国十多年北伐的路程中,平国的插手使得消灭洪国非常艰难。所以郑安国下令,此次北伐首先要不惜一切代价,彻底消灭平国。

平国听说联军来攻,朝堂大乱,平王葛伦溪立刻命人去洪国搬救兵。

洪国派出魏如皋前去抵御联军。清晨,天气还有些寒冷,魏如皋的战船靠岸,甲士纷纷走下船来,魏如皋站在比较高的山坡上,作着战前动员。

魏如皋将士们,平国有难,我们必须援助,甲兵齐备!

就在这时,魏如皋身边的侍卫王世突然举起长矛,用力刺向魏如皋!就听“噗哧”一声,长矛的尖头进入魏如皋的胸口。

魏如皋瞪大双眼,不可置信地看向王世,这位五短侍卫竟然有刺杀他的勇气。魏如皋脸上青筋暴起,仍保持微笑,紧紧抓住长矛,王世一时间无法把长矛移动半寸。身边的人想要来帮忙,被魏如皋拦住。

魏如皋慢!我来斗他!

魏如皋紧紧盯着王世,双手紧紧抓住刺进胸口的长矛。王忠也不甘示弱,双脚用力向后蹬。王世一发狠,一咬牙,用力向前推进,又是一声“噗哧”,长矛深深刺进魏如皋的心脏。魏如皋再也坚持不住,跪在地上。

魏如皋你……你为何刺杀我!

王世天下百姓需要一个安宁日子了!我潜伏三年,只为取你一条命啊!

魏如皋听罢,无力地苦笑,咳出一地血。他看着冉冉升起的初阳,再看看紧插进心脏的长矛,他知道他活不到清晨了。这一刻,他也不再惧怕死亡,他知道天意不可违抗,他甚至用满是鲜血的双手紧紧把长矛插进更深的地方。

魏如皋未曾想,我的大业就毁在你这种人的手里!也罢,也罢……就用我魏如皋的人头,去建立你大赵的宗庙吧!

魏如皋把长矛用力插向自己,猛然倒地,一代名将,死于匹夫的刺杀。魏如皋的死,让平国化为灰烬,也让韩林一夜白头。不久,刘钧被赵军活捉,韩林也渐渐独木难支。

国不可一日无主,韩林又立刘钧弟弟刘御为帝,史称洪烈帝。

洪雄光元年,公元426年,韩林带兵四十万,分兵三路,欲图光复马恒,改变局面。

洪军在强大的战胜欲望下,很快先后攻占了魏郡,散先,马上就要攻克天陵。

郑安国进入联军大营,却见两人正对门口兵士拔刀相向,郑安国一看,原来是辽王和兰可汗。

郑安国怎么回事?辽王,兰可汗,为何与小卒动怒?

忽祝戈丹盟主,我二人要进大帐吃酒,这厮竟然鄙夷我二人,给我们在帐外摆上木桩当椅子,把下人喝的酒给我二人!

阿日邪哼!这就是你们中原人的待客之道吗?

郑安国怒视士兵,士兵毫不在意,郑安国一刀砍了此人,朗声道,

郑安国我盟军兄弟,无论天南海北,皆以手足相待,岂敢以种族异之!边荒之人尚出兵讨贼,我等更要敬之,两位大王,进帐吃酒!

两位大王拜倒在地,

众人盟主大义,我等当以死相报!

韩林攻打天陵,兰可汗,辽王主动请缨出战,两人守城多日,听人来报韩林欲图从城后小路偷袭,两人当即带蛮兵前去守株待兔。

却是韩林用计,二人身陷重围,两人在阵中血战,身边的洪军纷纷倒地,此时,两人看到徐宗就在阵中,两人手持板斧冲去,徐宗大惊,就在此时,两把长矛刺出,兰可汗和辽王应声倒地。

兰可汗见辽王奄奄一息,大笑着拔剑自尽。

却说韩林夺下天陵,看到人群中熟悉的身影,赵文!赵文连忙求饶,韩林还是斩杀了他。天陵内凯歌高奏,士气高昂,却听洪帝派人前来,让韩林撤兵。

韩林忧郁了,身边众人劝说韩林发兵,韩林却走出大帐,洪军整齐排列,身边将官说“一切皆已齐备,随时出发攻克魏郡。”

韩林正要发兵,洪帝却连续派人传旨,韩林长叹一声,退兵。

韩林让前军改为后军,高奏“得胜归”,以免被赵军知道洪军撤兵。却不知道圣旨是孙建贿赂洪国太监下的。很快赵军杀到眼前,徐宗勒马,带领手下断后,与赵军厮杀。刘兰山见到徐宗,立刻飞扑上去,一脚把徐宗踹下马,用刀指向徐宗。

刘兰山我今日就给两位蛮王出口气!为蓝铁、何俊出口气!

刘兰山把宝剑刺进徐宗的后心,徐宗顿时被定在地上,徐宗苦笑着擦了擦嘴角的血,最后望向洪城的方向,思绪又回到了当年,自己苦心教导刘钧,一点一点让洪国强大。渐渐地,他看到了刘桐,看见了魏如皋,他们正缓缓向自己走来,向徐宗伸出手,视线越来越模糊,周围一切静止了,转瞬变得轰鸣。就这样,徐宗不甘地死在了天陵城外。

有渔者歌曰“天陵夜夜寒凄骨,多少壮士陨此处?举酒英雄皆落泪,身虽异处志不灭。”

回到洪城,韩林才知道,圣旨是宦官下的……不久,韩林再次发兵。出发前,洪国的大臣们纷纷前来相送。韩林出发前最后看了眼洪城,那是他此生守护的地方,然后头也不回地骑马而去。

韩林正快马加鞭赶向天陵,却突然眼前发黑,摔落马背。众人前来搀扶,韩林吐出一口黑血,黑色的血流了一盔甲。

韩林没事,自从羡水大战后经常这样。

将领莫不是感染了瘟疫?

韩林没关系,我就是爬也要爬到天陵!

韩林起身再次快马加鞭奔向天陵,一路上,眼睛越来越肿,视线越来越模糊,韩林迎着风淌泪,他清楚自己活不到洪国复兴的时候了。当晚,韩林坐在溪水边,望着夕阳西下,阳光一点点褪去,阴影从他的战靴一直延伸到他冰冷的脸,他不动了,像沉重的石头雕像一样一动不动。手下人上前给韩林披上袍子,才发现韩林睁着眼睛,嘴唇却已经紫黑,他死了,死在了去天陵的路上。洪国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韩林最终没有完成他的使命。韩林的尸体在洪军的哭声中送回了洪城,韩林后来被郑安国追封为魏王。

洪雄光元年,公元426年,联军围困洪城,洪主刘御率兵死战。

赵军爬上城墙,洪国的士兵,百姓纷纷抵抗,很快城墙上布满尸体。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高大的洪城城墙已经烧的崩裂,化为焦炭,赵军用投石机投出火球,不断砸向洪军,最终,“轰”的一声,洪城主城墙应声倒塌。

此时只剩下洪王宫还在。刘御和众大臣,以及两千名太监,一万禁军,三万百姓正在大殿中,王宫已经中已经尽是武器,物资,没有了往日的辉煌。

刘御正在等,他在等最后的忠臣:齐国,泽国的援军。大殿中时间一分分过去,所有人都呼吸急促,空气凝固了。所有人饱受煎熬。

有快马前来,众人以为是援军,喜出望外,却听到:洪城大门被攻破了。

刘御所有人关闭王宫大门,准备应敌!

这时,一口血喷出,刘御的肺病又犯了。

刘御再让我活一年,一年就好,一年我就要反攻,让赵王……

刘御晕了过去。

再次醒来,刘御已经躺在床上,却听将军带着哭腔而来。

洪国士兵陛下!王宫被攻破了,赵军杀进来了!

刘御瞪大双眼,不可置信。

刘御援军呢?两个月了援军呢?

#洪国士兵他们见洪国大势已去,全反了!

刘御来不及悲伤,穿上盔甲拿起宝剑杀了出去,他每次冲杀,赵军就会军心大乱,他振臂一呼,赵军就会为之撼动,刘御最终杀到皇宫,身边不足十人,刘御换好皇帝的锦服,赵军也纷纷杀进皇宫,刘御被赵军包围,手下纷纷阵亡。

赵军上前,刘御举起宝剑,

刘御此乃洪王剑!尔等谁敢上前!

赵军面露惧色,纷纷后退,刘御死死盯住赵军,坚定地把宝剑放在咽喉上,干脆利落地自刎于龙椅之上。一瞬间,暴雨倾盆,雷雨交加,伴随着洪朝最后一位皇帝的死,这个中原的庞然大物彻底轰然倒塌。

公元426年,洪国灭,国祚七十二年。历一王,二帝。

郑安国进入宫殿,看到死不瞑目的刘御,对着他深深一拜,而后他又祭奠了刘桐,十多年里双方死难将士以及李庄、韩林、魏如皋、徐宗、两位蛮王等人。祭祀过程中,郑安国突然听到有人言道,

熙洪帝君刘桐朕乃熙洪帝君刘桐,有片言告知郑将军。

#郑安国谁?谁?!洪王,您不是已经离世了吗?

熙洪帝君刘桐怎么,二十多年前我给你一块烧饼把你这个逆子救活,忘了?吾非昔日刘桐,而是天神帝君!吾归天后,率众神算凡尘之命。算得若洪朝统一天下,汉人将有灭种之灾,故而降一龙子于地上,担当覆洪朝、兴华夏之使命,此人正是你!

#郑安国原来是您救了我,郑安国感激万分!帝君大义灭亲,有如此气度,安国佩服!安国当如何才能治理天下呢?才能对得起上天给我的使命呢?

熙洪帝君刘桐洪殷两朝二百年来天下纷争,百姓流离,宗庙崩裂。你既然受命于天,又出身农民,就更要时刻牢记这十余年里的苦难,方能将大业传至千秋万代……

言罢,刘桐消散而去。郑安国听后沉思良久。

郑安国你们听到有人说话了吗?

#众人丞相,没有人说话。

郑安国望向祭坛,对着远方深深一拜。

上一章 歃血为盟讨洪朝 舜元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章 宴楚王笑里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