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秀英
本书标签: 古代 

无题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秀英

方氏(1516年-1547年),南直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明世宗朱厚熄第三任皇后,初为德嫔。嘉靖十三年,张皇后被废,方氏被册立为皇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宫女杨金英等人因为炼丹药一事刺杀喜靖皇帝喜靖皇帝全依赖方皇后才没有受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方皇后去世,谥“孝烈皇后“。明穆宗即位,于隆庆元年二月,上尊谥曰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别祀弘孝殿。

姓名:方氏

出生日期:1516年

去世日期:1547年

享年:31岁

籍贯:南直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

家世:嘉靖帝第三任皇后

丈夫:嘉靖帝朱厚熄

谥号: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

人物简介

孝烈皇后,方氏,明世宗嘉靖帝第三位皇后,江宁(今南京)人。嘉靖帝继位十多年一直没有儿子,大学士张孚敬建议说:天子册立皇后,应该同时建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样才能广为储嗣。陛下正值青春年少,应该广求淑女,这样才能有可能多留子嗣。可能也是被明武宗弄怕了,万一明世宗再没有儿子,大明朝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于是,皇帝按照张孚敬的建议,在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才把方氏连同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卢氏、沈氏、杜氏等九人同册封为嫔。头冠九翟冠,身穿大彩鞠衣,册封的圭用次一等的玉石,谷文,册用黄金涂,其余用度比皇后低大概五分之一。册封典礼上,皇帝身穿衮服和皮弃告祭太庙,并且驾临华盖殿,派大臣对九位嫔妃行册封礼。册封以后,带领皇后朝拜奉先殿。礼节完毕以后,皇帝仍然穿皮,接受大臣的朝拜。

嘉靖十三(1534年),张皇后被废,方氏被立立为皇后,沈氏封为宸妃,阎氏为丽妃。旧的制度,册立皇后,就拜谒皇宫内的祖庙就行了,但是这次,皇帝特地让礼部的大臣商议讨论册封的礼节。于是群臣根据天子立三位皇后为了广承子嗣的事实,按照礼经有庙见之文,并且参考大明礼集,制定了相关的礼仪程序。于是,皇帝率领皇后拜谒太庙,世庙,相关活动超过了三天,并且昭告天下。不同于一般。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宫女杨金英等谋逆,刺杀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全依赖方皇后才没有受害。为了表示感激,把皇后的父亲方泰和叔父方锐都进封为侯,起初,曹妃颇有姿色,皇帝很宠爱她,册封为端妃,日夜宠信。杨金英等因此利用机会,用绳准备勒死皇帝。结果把绳子打成死结,刺杀皇帝未遂。一同谋逆的张金莲害怕了,就去报告方皇后,方皇后急忙赶到,把绳子解开,皇帝才得救。皇后命令太监张佐逮捕叛乱的宫人,说杨金英等人是按照王宁嫔指示进行刺杀,又说曹端妃虽没有参与,却知情不报,罪加一等。当时,世宗惊慌不能言语,方皇后遂传帝命,将曹端妃、王宁嫔及杨金英等人全部处死,并且诛其亲族十茶人。然而实际上,曹妃具买开不知杨金央等人的谋杀。后来世宗才得知其冤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孝烈方皇后去世。记载皇后被火烧的是出自明末清初毛奇龄编的胜朝彤史拾遗记。明朝进士何乔远所写的《十三朝遗史》也记载说,西宫大火,世宗不准许大监救火致使方皇后被烧死。事后感慨“后救我,而我不能救后”。世宗下诏:“皇后救过朕的性命,奉天济难,应该以元配皇后的礼仪入葬。”于是称方皇后葬地为永陵,谥号孝烈皇后。

嘉靖皇帝亲自制定追谥的礼节,并且等待礼仪完毕,还颁诏天下。等到出了丧期,礼部的大臣按照制度应该把孝烈皇后的神主安放在奉先殿的东侧室,皇帝说,东侧室,不是正殿,孝烈皇后应该衬太庙。于是大学士严嵩等请求把孝烈皇帝神主设位于太庙东,皇帝母亲献皇后的神位旁边,明宪宗邵皇太后明世宗亲祖母右册,以从衬于祖姑之义。皇帝说衬礼是很正式隆重的事情,不可以随随便便,皇后不是皇帝,是陪从皇帝的,要有一定次序,哪里有随便衬礼在其他皇后旁边的道理,应该按照朕的次序衬礼,不能随便乱来。严嵩说,衬礼的顺序,不是臣下随随便便说的,所以还是按照先朝惯例比较妥当。还是衬礼在明世宗母亲献皇后旁边。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皇帝还是想把孝烈皇后衬礼在太庙,尚书徐阶说,这不可行,给事中杨思忠同意尚书徐阶的意见,其他人都不说话。皇帝默默无语。后来大臣上疏说,孝烈皇后位居中宫,按照礼仪制度可以衬礼太庙,但是涉及到皇帝的数位皇后次序,这样我们臣子的意见,还是应该遵照先祖惯例,不应该破坏这样的规定。皇帝震怒。这时徐阶、杨思忠惶恐进言,周代建立天子九庙,三昭三穆,本朝的祖庙,是一个宫堂,但是不同宫室,跟周礼不同,今天太庙九个位置都满了,如果按照当今皇帝的辈分,明仁宗皇帝应该当桃,因为明仁宗是陛下的五世祖,如果在太庙增加两个位置,那么仁宗神位可不必桃,孝烈皇后的神位也能安放。这样陛下也就没有为了安放孝烈皇后神主而仁宗皇帝神主的嫌疑了。皇帝说,当桃当衬,臣子可以根据礼仪规定提出请求,何必犹犹豫豫呢?于是首辅大臣徐阶说,今仁宗为皇上五世祖,以圣躬论,仁宗于礼当桃,孝烈皇后于礼当衬。请桃仁宗,衬孝烈皇位置,那么仁宗神位可不必桃,孝烈皇后的神位也能安放。这样陛下也就没有为了安放孝烈皇后神主而仁宗皇帝神主的嫌疑了。皇帝说,当挑当衬,臣子可以根据礼仪规定提出请求,何必犹犹豫豫呢?于是首辅大臣徐阶说,今仁宗为皇上五世祖,以圣躬论,仁宗于礼当桃,孝烈皇后于礼当衬。请仁宗,衬孝烈皇后于太庙九室

后来,涉及到忌日祭祀的问题,皇帝依然坚持原来的建议,把方皇后按照元配皇后对待,大臣说孝烈皇后是后续皇后,不是元配,不能按照元配皇后的规格祭祀。皇帝大怒,对严嵩等人说,礼官当初按照朕的意思,把皇后衬在太庙,是很勉强的,如今他们不忍桃仁宗,就像安置皇后神主在别的宗庙,将来由臣下议处。皇后忌日,祭奠一杯酒,又能怎么样呢?于是礼部的大臣也不敢坚持了。后来,坚持反对意见的杨思忠因为贺表的事情,得罪了皇帝,被廷杖免职。隆庆初年,跟孝洁陈皇后一天上尊谥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不系帝谥,别祀弘孝殿。

上一章 无题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