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秀英
本书标签: 古代 

无题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秀英

孙氏(1399年-1462年),山东省济南府邹平县(今山乐首邹平市)人,明宣示朱瞻基时弟二任皇后,明英宗朱祁镇生母,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孙皇后与明宣宗朱瞻基朝夕相处,感情很深。明宣宗即位之后,册封孙氏为贵妃。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废胡皇后,改立孙贵妃为皇后。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驾崩,朱祁镇继位为帝,孙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刺所俘。孙太后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让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化解了危机。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复位,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孙太后崩逝。全谥为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葬于景陵。(原本孙氏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继皇后,理应不能系帝谥,不过由于宣宗的元配皇后胡氏被废,故而得以系帝谥也)

姓名:孙氏

出生日期:1399

去世日期:1462年

享年:64岁

籍贯:山东省济南府邹平县(今山东省邹平市)人

家世: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明英宗朱祁镇生母,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

丈夫:朱瞻基

谥号: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

人物生平

选入禁宫

明宣宗孝恭皇后孙氏,是山东邹平人。孙皇后少年时期就颇有美色。她的父亲孙忠,是永城县的主簿。明仁宗张皇后的母亲彭城伯夫人,也是永城人,她时时出入宫廷,说孙忠的女儿非常贤德,所以孙皇后才得以入宫。孙皇后刚刚入宫的时候年方十余岁,当时明成祖朱棣命太子朱高炽的正妃张氏(即明仁宗诚孝张皇后)教育她宫中礼仪。永乐八年,明成祖朱棣认为皇太孙已成年,当择配。彭城伯夫人经常出入宫廷,称孙氏女贤德,因张皇后告诉了明成祖,明成祖遂令孙氏入宫。后来,皇孙朱瞻基大婚,下诏选妃,以司天奏故,最后册立济宁胡氏为正妃,而孙氏只能为嫔。彭城伯夫人经常为此跟张皇后唠叨,而张皇后贤德,不言此事。宣德元年(1426年)五月初九日,朱瞻基即位之后,孙氏被被封为贵妃。按照旧时的宫廷礼制,皇后被册封后赐金册宝(印),贵妃以下有册无宝。孙氏与朱瞻基从小朝夕相处,感情很深。朱瞻基特地为孙氏破格,向张太后请示,制金宝赐与孙氏。此后,明朝诸帝贵妃都被册封,均册、宝俱备。

册立中皇

明宣宗即位之后,胡皇后生下女儿顺德公主、永清公主,孙贵妃生下女儿常德公主。宣德二年十一月,孙贵妃生了明宣宗长子朱祁镇,明宣宗愈发宠爱孙贵妃,以胡皇后无子所以理应让贤,逼胡皇后上表逊位。明宣宗为了废后,召见大臣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商议,声称:“朕年过三十了还未有儿子,现在孙贵妃有子,母从子贵,古亦有之。但皇后应该何如处置?”于是明宣宗列举了胡皇后多次过失。孙贵妃假装推辞说:“皇后病愈之后肯定能生下皇子,我的儿子怎么能先于皇后的儿子呢?”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废黜胡皇后,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三月初一日,册立孙贵妃为皇后。明宣宗之母张太后怜悯胡废后,经常召居清宁宫。内廷朝宴,张太后命胡废后位居孙皇后之上,孙皇后亦为此感到不快。

尊为太后

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1435年1月31日),明宣宗朱瞻基逝世。同年二月初九日,张太后立皇太子朱祁镇为皇帝,张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孙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亲征瓦剌,孙太后命王朱祁钰监国。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之后,孙太后和钱皇后立刻筹措一批珍宝作为赎金送出,以使皇帝获释。八月十八日,孙太后命王朱祁钰监国。二十一日,升任于谦为兵部尚书,把备战御敌的重任交付给了于谦。九月初,群臣请皇太后立王朱祁钰为帝,以安人心,孙太后准议,王却惊让再三,最终朱祁钰得以即位,为景泰帝(明景帝)。同年十二月初四日,孙太后加上尊号“上圣皇太后”。

明英宗被俘居于漠北之后,孙太后数次给明英宗寄去御寒的棉衣。明英宗还朝之后,被明景帝幽禁在南宫,孙太后多次前去探视。

主要成就

明朝前期发生过震惊朝野的“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孙皇后以丰富的政治经验及无可替代的皇太后之尊,力挽狂澜驾驭两“变”,对维护明朝统治和国家安定发挥了作用。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明朝五十万精锐兵和朝中各部重臣在土木堡遭瓦刺骑兵围歼,率军亲征的年轻皇帝朱祁镇被俘,并被挟持继续攻明朝北方重镇,京师告急,明朝陷入空前危机。经过短暂混乱后,孙太后果断摈弃了部分朝臣的南逃主张,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相继采取了让皇帝之弟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立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太子,积极调兵遣将坚守北京等一系列正确决策,终于化解了危机。在打退瓦刺进攻后,景泰帝恋栈皇位,幽禁被遣送回京的太上皇朱祁镇,废除孙太后所立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儿子为太子。作为“上圣皇太后”,孙太后任凭景泰帝废立太子,悉心保护好被幽禁的太上皇朱祁镇和被废的小太子朱见深,维护明朝政治相对稳定的大局,静观时势之变。

景泰帝命途多舛,儿子与妻子杭皇后相继死去,且再无子嗣。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在景泰帝病重且又执意拒绝朝臣重新立太子的奏议、明朝皇位面临传承危机的关键时刻,孙太后又明确支持部分朝臣实施“夺门之变”,拥戴作为皇室嫡长的太上皇朱祁镇重新复位从而消除了明朝政治上的又一次危机。《明史》中“石亨谋夺门,密白于太后,许之”,则充分说明了孙大后的作用。另外孙大后督促她的儿子明英宗下诏,果断地废除了嫔妃殉葬制度。

早年逝世

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将领密谋发动夺门政变,复立明英宗,他们先秘密告知孙太后,得到了孙太后的同意。正月十二日,明英宗复辟为帝,废景泰帝朱祁钰为王。为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明代后宫的徽号自此开始。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初四日,孙太后崩逝。上尊谥曰“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与明宣宗合葬于景陵,衬太庙。

上一章 无题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