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北周明敬皇后-d636
本书标签: 古代 

无题

北周明敬皇后-d636

王皇后(628年-655年)唐高宗李治原配皇后

贞观年间,选为晋王妃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治被立为太子,因而册封太子妃

永徽元年(650年),册立皇后。

永徽六年(655年)李治废王皇后为庶人,不久之后,被武则天缢杀

本名

王氏

别名

晋王妃,王皇后

所处时代

唐朝

出生地

并州邳州

出生日期

约628绵

逝世日期

655年

家世

唐高宗李治原配皇后

丈夫

唐高宗李治

谥号无

人物平生

家世背景

电视剧(太平公主秘史)蓝燕版王皇后

王氏,名不详,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出身太原王氏,北朝名门。祖父王思政,曾任西魏尚书左仆射。父王仁祐,贞观年间担任罗山(今河南罗山)县令。王氏与唐朝皇室系旧亲,唐高祖李渊之妹同安大长公主(同安公主)是王氏的叔祖母。因此王氏出身显赫,既是西魏重臣的后裔,其父母两族亦都是唐朝皇室的姻亲,属于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封妃立后

王氏因貌美,经同安公主告知唐太宗李世民,于是成为晋王李治的王妃。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废黜太子李承乾,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册到王氏为太子妃,开提拔县父士—祐担任陈州(今河南淮阳)刺史。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唐高宗李治继位。永徽元年(650年),正式册立王氏为皇后,其父王仁祐为特进,封魏国公;其母柳氏,封魏国夫人。王仁祐死后,追赠司空。

争宠被废

起初,王皇后无子,萧淑妃得宠。而武则天于唐太宗驾崩后入感业寺削发为尼,王皇后劝唐高宗将其纳入后宫,欲以离间萧淑妃之宠。武则天因此再次入宫,成为唐高宗李治的昭仪。

武则天宠遇日厚,王皇后惶恐不安秘密与其母柳氏求巫祝以“厌胜之术”诅咒武则天。事发之后,唐高宗大怒,解除柳氏门籍不许进宫,罢免王氏的舅舅柳奭中书令之职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最终下诏废黜王氏、萧淑妃皆为庶人,不久之后,被武则天缢杀。王氏族人、萧氏族人全都流放岭南,并追改王氏的姓氏为“蟒”,萧氏为“枭”。

死忙真相

关于王氏死因,《旧唐书》记载“缢杀”。但在后世史料中被穿凿附会《史记》的“人彘事件”。对这件事情仔细分析,便可发现许多不合常理之处:第一,后世史书中均有提及“数日而死”。先仗一百,然后去掉四肢,肯定立即死亡。《史记》有一段记载:“曰人彘,居数日。”欧阳修、司马光等人由于生理常识欠缺,抄袭造成明显错误。

记载时间越靠后越偏离事实原版《旧唐书》记载“缢杀”《太平御览·皇亲部七》只是记载:“武昭仪令人皆缢杀之。”而后来的《新唐书》与《资治通鉴》描写绘声绘色,所以纯属捏造。

第三、武则天当时没有必要也不敢这么做。武则天刚成为皇后,处理事务必须考虑高宗感受。且王、萧二人早已失宠,武则天没有过多嫉恨。因为后人知道武则天称帝,所以将汉代吕后之事附会给武则天。第四、骆宾王的《讨武墨檄》没有提及此事,有人猜测“弑君鸩母”中“鸩母”指国母王氏。毕竟赐死不是缢杀就是鸩杀,骆宾王这句“鸩母”,侧面印证没有“人彘事件”。

上一章 无题 北周明敬皇后-d636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