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浮光不等人
本书标签: 古代 

1.两小

浮光不等人

“你不为你自己想,也要为阿娇想。她的性子若不与尊贵的身份相匹配,如何自处?别人又如何看她?你若只想叫她自持一个小小的翁主身份,便不该教她脊梁如何板正刚硬,下巴昂的如何高傲。”

皇太后的眼睛已然不大好了,可她眼盲心却不瞎。刘嫖一开始就是把阿娇往皇后培养的,她与刘启都知道,也均均默许。可刘嫖现在受了气,又嚷嚷着说想让阿娇自由些。

哪儿有这么不靠谱的母亲?

深知自己将这唯一的女儿太过宠溺,以至于她不知天高地厚。皇太后在心里叹息着,面上吓唬起馆陶公主,浑浊的眼睛不见眸光,无神的眸子却锋利的宛若刀子,“你这样是要害死她的!”

“母后,儿臣绝无此心!阿娇是我身上掉下的骨肉,儿臣怎么忍心,如何舍得?”馆陶公主被这话吓坏了,她连忙摆手表示自己绝无此意,一张芙蓉玉面吓得更显苍白,只着急地追问接下来要怎么办。

皇太后目的达成,微不可见地勾起了嘴角,气定神闲地端起早先放在桌上的茶盏,徐徐慢饮。馆陶公主也不敢插话,只能端坐着等她的母后出言教导。

说来无奈,她都二十几岁的人了,自认也懂不少心机,可面对她的母亲与弟弟却还是如小儿般鲜明易懂。至少她从来看不穿他们在想什么,可他们总能看穿她在打什么主意。

馆陶公主揪着自己的手指,毋自出神,也没注意到什么时候皇太后已经放下茶盏静静地注视着她。

“你们姐弟俩性子都一个样子,急躁。偏生你还没被我教好,又想求成又拉不下面子,要不是启儿与我都晓得你什么脾性让着你,你当那么容易就予取予求?”皇太后忍不住吐槽了一番,将馆陶公主吓得一激灵,“皇后之位又不是街上随便捡的烂菜叶子,你想要就拿,不想要就扔?”

“可它就是个金疙瘩,不也要看我想不想要么?”馆陶公主小声嘀咕着。

“嗯?!”

皇太后的脸上一丝笑模样都没了,她板着脸说道:“若你还是这个德性,索性就把阿娇托到宫里来,你这么个母亲跟着她,纵然她是个玉质玲珑的孩子,我都怕你给污浊了。”

“宫里?”

馆陶公主根本不在乎皇太后说的气话,她只眼眸发亮的问道:“是让阿娇长住在宫里么?”

“自然。怎么样?”皇太后本意只想让馆陶公主靠谱些,可这话就犹如一个打开缝儿的魔盒,提起就收不住了,越说越觉得可行,“让阿娇住在宫里,我教她。”

“可是万一有人欺负她…..”

这话一出,馆陶公主掐住话头,自己都笑了。

皇太后也跟着笑了起来,“虽说她的身份不如你尊贵,可奈何她有个好母亲,与天子同胞,皇太后亦是她的外祖母,谁敢欺负她?“

“母后!”馆陶公主歪缠着黏在皇太后的身边,嗓音甜腻。

皇太后点了点馆陶公主的鼻子,笑道:“小机灵鬼,会投胎。”

“那您现在就派人跟启儿说,让他弄个名正言顺的宫牌出来。”

“跟启儿闹脾气了。”

“哪有!”

馆陶公主是绝不承认的。

可皇太后太了解她的两个孩子,她只听语气便确认了刘嫖在介意什么。

“你去找他,他不会不见你的。这世上只有疏远的夫妻,万万没有疏远的姐弟,你俩打断骨头连着筋,分不开的。”

“那也不及某些人的枕头风有用。”馆陶公主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皇太后微皱眉头,“你弟弟床帏间的事,你这个做姐姐的少插手。”

“儿臣可没有。”

馆陶公主摆弄着手里的扇子,摆明就是听不进去。皇太后也不紧逼,让她自己栽个跟头就晓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只是她既然能打听到这个,宫里便是起波澜了。

不管是好是坏,总绕不过她们的。

“你就作吧,小心启儿攒着脾气与你发大火气。”皇太后隐晦地提醒着,“别搂不住,又找我断你们姐弟俩的官司。”

“不提不提,儿臣先告退了。明日便将阿娇送到您这儿来!”

馆陶公主适当的转移了话题,笑着起身告退。皇太后疲惫的摆手道:“是了,你去吧。”

看着馆陶公主在阳光下仿若烫金的芙蓉罗裙,皇太后阖眼叹道:“怪我没教好她。”

“太后娘娘,依奴婢的拙见,公主的小脾性虽多,可总是听劝的。”

伺候了皇太后二十几年的老妇从门外走进,轻手轻脚的倒好茶水递到皇太后手边,柔声道:“陛下待公主亦是手足情深。”

“哼…..”手足情深。

那四个字在皇太后嘴里咀嚼半天,她想起很多,不管是先帝,还是历朝帝王。手足情深那也是在不威胁利益的情况下,一旦扯到利啊、权啊之类的,那是情谊也记不起了,血缘也不顾了,只想着如何致人于死地。

皇太后吐出郁气,神情逐渐缓和下来,“罢了,她如今这样刚好。”

不算太聪明,也不算太蠢笨。刚好在一个刘启能容忍,也肯忍让的份上,就算之后两人闹起来,估计也是小打小闹,多半被轻轻放过,不伤其筋骨。

“阿娇才是重头的,你待会儿去议政殿传话,陛下不会不答应的。”

“是。”

提到阿娇皇太后的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纵然她有很多的孙子孙女,可其中最爱,还是馆陶公主所出的阿娇翁主。

老妇也瞧见了皇太后脸上的神情,她顺水推舟的提起在这场龃龉中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翁主。

“皇太后最喜欢翁主了,一提起都是笑模样。”老妇徐徐半蹲,将皇太后扶起走入内室。自先帝去后,皇太后日日哭泣,眼睛便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如今半点强光都见不得,于是长信宫里挂上了许多帷帐纱布。

将能透光的窗户都牢牢盖住,虽是白日,但也点了灯。皇太后借着老妇的胳膊坐下,一群宫婢撩开帘子犹如鬼魅般的走出,昏暗中有序地为她宽衣解带,又将沉重的珠钗卸下,做完这一切后又像来时那样,“飘”出去了。

皇太后半靠在扶枕上,花白的长发披散,未施粉黛的脸上疲态尽显。老妇跪在地上开始为她捶腿,低眉顺眼的看起来很规矩——也对,规矩的人才能在宫里活下来。

皇太后只说:“阿娇心性不错,有时虽然随了她母亲经不住外头的风言风语,但总是一点就透的。出昏招不要紧,就怕有的人不撞南墙不回头,还不觉得自己蠢。”

老妇一听,抬手比了个手势。皇太后虽然看不清,但依稀分辨出了模样,忍俊不禁道:“你这人,促狭!”

“那位最近闹着呢。”

“小门小户出身,”皇太后摆了摆手,“成日里蹦跶也不到点子上,只肚皮争气,生的都是儿子。”

“毕竟是太子生母。”

“皇后倒是不错,可惜启儿不喜欢她。”

“都是缘分。”

皇太后怅然道:“是啊,人与人相处,不就缘分二字。可惜了(liao),那孩子自入宫以来也没能和启儿有过什么好时候,先是栗姬,又是王美人后来居上。只能叹,时也命也!”

“陛下待皇后娘娘也是不错了。”

“皇后的出身……”

皇太后沉吟片刻,蓦地说道:“你说,栗姬与馆陶两人相处如何?”

老妇倒是被问住了,捶腿的动作一顿。倒也不是答不出来,反而是个极好答的问题,恨不得满宫皆知,这宫里墙里墙外有什么风吹草动都是瞬息之间传遍全城。只是皇太后明明也晓得,怎么还问她?

皇太后是有大智慧的人,她这样问肯定是另有玄机。于是老妇也不敢自作聪明的断言一二,呵呵笑着模糊不清的答道:“万事皆有缘法。”

“缘法…..”皇太后喃喃着思索其中关卡,却也只能

头疼的扶额叹息,“此彼甚远,倒是我想岔了。你去跟启儿传话吧,记得也替馆陶说几句好话,他晓得意思便也顺坡下驴了。”

“陛下仁德。”

“快别逗我笑了。”

两人四目相对着笑了笑,皆想起了刘启小时候拿棋盘砸吴太子的事情。要不说他与馆陶是对亲姐弟呢,脾气都是一样急躁,只是前者随着年岁渐长越发沉稳了,后者在母亲弟弟的庇护下脾气倒是半点儿没变。

浮光不等人最新章节 下一章 2.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