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关于花
本书标签: 现代   

木樨花

关于花

木樨花 (木樨、桂花)

花语:收获、吉祥、美好、忠贞之士(可将其送给朋友,有着吉祥如意、幸运的意思,也可摆放在家中,代表年年有丰收;木樨花的寓意是:胜利、友好、飞黄腾达、高贵、友谊,可将其送给父亲,希望父亲的事业节节高升,也可送给朋友,有着祝愿我们友谊长青的意思。)

木樨花的小知识:

木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干高数丈。叶椭圆形,花簇于叶腋,黄色或黄白色,有浓郁的香味。可制作香料。通称桂花。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原产我国,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

木樨花原产中国西南喜马拉雅山东段,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中国西南部、四川、陕南、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均有野生桂花生长,现广泛栽种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其适生区北可抵黄河下游,南可至两广、海南等地。

主要价值:

营养成分

每100克含水分63克,蛋白质O.6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8克。还含有多种芳香物质。花蜡含碳氢化合物、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等物质。

1.化痰止咳 桂花中所含的芳香物质,能够稀释痰液,促进呼吸道疾液的排出,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2.行气止痛,散血止痢 桂花辛香,具有行气之功,能够缓急止痛,散血消瘀,并促进肠道秽浊物质的排泄,下肠风痢血。

3.祛口臭 桂花馨香,能祛除口中异味,并有杀灭口中细菌的功效,是口臭患者的食疗佳品。

保健食谱

1.桂花赤豆粥:赤豆100克,糯米150克,糖桂花10克,白糖适量。将赤豆、糯米分别去杂洗净;锅内放入适量水,加入赤豆,煮至皮破裂,再加糯米煮至成粥,投入糖桂花和适量白糖稍煮,出锅即成。此粥清香,浓馥,具有健补脾胃,和血散瘀的功效。适用于体虚乏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水肿,营养不良,疗疮肿毒,牙痛等病症。

2.桂花元宵:糯米粉500克,桂花酱25克,熟面粉50克,白糖、红绿丝、猪油各适量。将熟面粉、桂花酱和白糖、红绿丝、猪油拌匀做成40个馅坯;糯米粉放在簸箕中,再将桂花馅坯蘸少许水,放到糯米粉中滚动,边滚边蘸水,滚成乒乓球大小即成元宵;锅内放水烧沸,下入元宵,烧至元宵漂起,点2次生水,将元宵煮熟即成。本食品甘甜糯口,清香宜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具有健脾胃,散瘀血的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虚瘦弱,四肢乏力,痰饮咳喘等病症。

3.桂花山药:山药750克,糖桂花5O克,白糖适量。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段,竖码在盘内,放入笼中蒸30分钟取出滤出汤汁;将白糖与桂花拌匀,撒在山药上即成。本食品香甜爽口,具有健脾固肾,补肺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痰饮喘咳,肺结核低热,慢性支气管炎,泄泻等病症。常人食之能强壮身体,益寿延年。

4.桂花核桃仁:核桃仁100克,糖桂花10克,白糖、花生油各适量。核桃肉放入大碗内用沸水浸泡后,随即倒去沸水,去掉

核桃衣待用;糖桂花加进清水,捏出桂花计;锅内放油烧至三成热时,放入核桃肉,炸至金黄色时捞起沥油。锅内放水、白糖,在温火上炖至水分于时,即放入桂花汁和核桃肉,颠翻几下,即可离锅冷却,装盆即成。本食品具有壮腰补肾,敛肺定喘的功效。适用于咳喘,腰腿痛,小便频数,阳病,遗精等病症。

5.桂花延寿酒:桂花120克,桂圆肉、白糖各500克,白酒约5000毫升。将桂花、桂圆肉、白糖一并放入白酒中,封固1年,越久越好。每日1次,每次服50毫升。酒尽后,取桂圆肉分多次嚼食。此酒甘甜适口,清香舒心,具有补血养心,健脾益气,安神定志的功效。适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引起的心悸不宁,遇事善忘,失眠多梦等病症。

【注意事】 桂花辛温,体质偏热、火热内盛者慎食;桂花宜密闭贮存,以防香气逸散及受潮霉变。

文献植物价值

《本草汇言》:“散冷气,消瘀血,止肠风血痢。”

《食鉴本草》:“益阳消阴,平肝补肾。”

《药性考》:“窨茶造酱,调食芬馨,开胃生津。”

《国药的药理学》:“除口臭及视物不明。”

木樨花的传说:

①吴刚伐桂:

汉朝河西人吴刚,学仙修道时触犯天条,被罚在月宫砍桂树。但是,不论他怎样砍伐,树总是随砍随合,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每天都在辛勤地伐树,那棵神奇的桂树,依然如旧,生机勃勃。吴刚也只好长期过着“金风玉露伴素月,徒然销魂”的生活了。

但据说每逢中秋佳节,吴刚可以在树下稍稍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所以中秋节这一天,人们赏月时看不到吴刚弯腰举斧伐桂的影子。

②桂花仙女;传说故事八仙中的仙姑到南岳山挖药,将金簪埋在山里长出桂花树,化作仙女。一位秀才善于画桂花,結果打动仙女,与其说结为夫妇。湘河流中的龙子听闻这事,十分妒忌,派龟相谋害她们。结果,仙女将龟相化作石龟,压在南岳庙御碑亭的大石碑下边。又提到一只石鼓,压在湘江龙宫的出入口,化作石鼓山。

关于木樨花的诗词歌赋:

《山海经》:“招摇之山,其上多桂。”

屈原《离骚》:“援北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酌椒浆”。

南朝梁·范云。《咏桂》:“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朝。”

宋·李清照。《拥鸽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清·许飞云。《瓶中丹桂》:“西风萧瑟透芸窗,金粟凝香吐嫩黄。只恐秋光易凋绝,胆瓶深护一枝芳。”

上一章 天女花 关于花最新章节 下一章 香雪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