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那十年没有灰飞烟灭
本书标签: 现代  亲身经历  真实经历     

汉正街的辉煌 1

那十年没有灰飞烟灭

汉正街,相信你一定听说过。

小时候母亲拿着总说自己是在汉正街买回来的。

汉正街是天下第一街。

汉正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当时汉水改道,沿着新河道的北岸形成了新兴的汉口镇。这里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港口,也是中原和西南地区的贸易中心。

码头林立,并相互连接,形成了横贯东西的十里长街。这条长街就是汉正街的前身 。

汉正街最初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名称,而是由多个不同的正街组成,每个正街都有自己的名称和特色。

自西向东,分别称为玉带门正街、杨家河正街、武圣庙正街、石码头正街、五彩正街、永宁巷正街、沈家庙正街等。这些正街都是以当地的地名、建筑或行业命名的 。

汉正街上有各种各样的商品,从粮食、布匹、药材、瓷器、茶叶、香料到珠宝、金银、玉器、字画等,应有尽有。汉正街上也有许多文化娱乐场所,如戏院、茶馆、书店、报馆等。汉正街上还有许多名人故居,如清代著名学者王夫之、清末民初著名诗人黄遵宪等 。

汉正街在清代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了汉口乃至全国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清代的汉口镇东西狭长,但仅有2条贯穿全镇的街道,即汉正街和长堤街。汉正街上除了开满了各种店铺以外,还设有汉阳府通判署、淮盐局、仁义巡检司署等官署。主要的行业有8种:银钱、典当、铜铅、油烛、绸缎、布匹、漆货、纸张,称为“上八行”。

附近居民则大多为各省移民,分别来自山西、陕西、四川、湖南、江西、浙江、江苏等省 。

汉正街上商贾云集,货物往来,繁荣无比。

清同治三年(1864年),汉阳郡守钟谦钧等修筑汉口堡,沿堡辟出玉带、居仁、由义、循礼、大智、通济等八座堡门,外有深壕环绕,桥梁相连,既便于布防守卫,又可抵御洪水。

清道光14年修建的保寿石乔现仍存原处,它是石乔口之为"石乔口",而非"桥口"的唯一历史见证 。汉口堡在太平天国战争和甲午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保卫了汉口的安全。

1923年改夏口县为汉口市,将原来分散的多个正街统一命名为汉正街。这一年也是汉口租界被收回的一年。

在租界时期,汉口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和商业活力强劲而吸引了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和日本等列强在此设立租界,并在沿江大道上建造了许多西式建筑。

这些建筑给汉口增添了异国风情,也促进了中外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汉正街也受到了租界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和商品,如电器、汽车、自行车、照相机、唱片等。

1938年10月25日至12月1日,日军对武汉发动了空袭和轰炸,造成了汉口的大规模破坏。

汉正街也遭到了严重的损毁,许多商铺和建筑被毁,商业活动几乎停止。抗战胜利后,汉正街逐渐恢复了生机,但由于战争的创伤和社会的动荡,汉正街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

上一章 繁华的汉口步行街 那十年没有灰飞烟灭最新章节 下一章 汉正街的辉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