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唐荣耀之北临长公主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十一章

大唐荣耀之北临长公主

沈府珍珠看到了没有呼吸的父亲、母亲还有视若家人的下人悲痛欲绝晕了过去,醒来后

安庆绪珍珠你醒了

红蕊小姐

安庆绪水,喝一口

沈珍珠(广平王妃)安儿呢他是不是还活着,安儿在哪儿安儿在哪儿

素瓷小姐别急,小少爷定是还活着只是暂时失了行踪,我们已经派人四处去找不过暂时还没有消息,怕只怕被那群丧尽天良的歹人给掳了去

沈珍珠(广平王妃)歹人,什么歹人,知道是什么人做的了吗

红蕊刚刚正要告知小姐巡按大人说奉了陛下的旨意来查咱们家的案子,已经结了案说是山上流寇所为

沈珍珠(广平王妃)流寇

官府解释沈府的人是被流寇所害,珍珠不相信她仔细查看了父亲的书房,发现很多东西散落在地一片狼藉,珍珠无意间触碰到了机关书房的暗室被打开了,发现一封信紧接着找到了一个玉哨

素瓷小姐

沈珍珠(广平王妃)素瓷你看这是什么

素瓷这好像是一支玉哨子以前没见过,可是老爷才买给小少爷玩的

沈珍珠(广平王妃)爹最忌讳玩物丧志了又是这等上好的血玉,这绝不是家里的东西这一定是凶手留下的

沈珍珠又来到院中查看尸首

沈珍珠(广平王妃)不对这绝非流寇所为组织严密、无声无息、一刀毙命,是武林高手

大街上

沈珍珠(广平王妃)为什么巡抚大人如此荒谬断案如此草率,罔顾我沈家二十余冤魂

安庆绪这么多天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么多衙门从吴兴到州城每个狗官都在推卸责任,所以才会说沈家是遭了山贼,依我看他们根本就查不出什么想草草结案

沈珍珠(广平王妃)我绝对不会放弃

安庆绪你放心我会陪着你的帮你查明真相,只是这些日子以来你不吃不喝申冤我是担心你支撑不下去

二人回到沈府,沈珍珠在一处角落里发现一块令牌的缺角

安庆绪这是一块令牌看这纹路倒像是宫廷的令牌,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对沈家下手之人实力十分强大甚至能左右巡按御史,我知道你很想弄清楚事情真相,不如你同我北上去范阳

安庆绪寻求父亲的帮助,珍珠你放心我绝不让你独自受委屈

沈珍珠(广平王妃)我去之前要先去趟公主府,爹在信中说若沈家遭遇不测就让我去找北临长公主,寻求她的帮助

安庆绪好,我陪你一起去,不过现在天色已晚明天天一亮就去

沈珍珠(广平王妃)

广平王府

风生衣殿下

李俶(广平王)怎么回事

何灵依又名灵儿殿下

李俶(广平王)免礼快坐,到底怎么回事

何灵依又名灵儿属下失职令沈大人一家遇害致麒麟令不知所踪,坏了殿下的事

李俶(广平王)连你也受了伤,看来对方是数一数二的高手

何灵依又名灵儿属下带人按照殿下的指使一直暗藏在沈府附近以保护沈大人的安全,也不知中间出了什么破绽竟被对方暗算,若不是属下凭借往日经验将身子挪了半寸,恐怕此时也

何灵依又名灵儿只可惜属下重伤难行不能阻止沈家人遭遇

李俶(广平王)连你也无法推断出对方的身份

何灵依又名灵儿我们遭对方暗算还未来得及出手就已经

李俶(广平王)看来这麒麟令的半块已经落入其他人的手里了

何灵依又名灵儿那也未必,属下重伤之后还曾靠近过沈府,曾听到沈大人说就算死也不会把麒麟令交给对方

李俶(广平王)麒麟令的一半下落不明着实是朝中的一大隐患,风生衣

风生衣

李俶(广平王)让人注意着云南独孤家,若真有人得了麒麟令想必会有动作的

风生衣

何灵依又名灵儿殿下,沈家人虽遭血洗但沈珍珠从长安未曾回到吴兴躲过一劫,属下心想或许沈珍珠知道麒麟令的下落

李俶(广平王)是,只可惜了沈易直本是朝中难得的清流

沈珍珠按照父亲的意思来到公主府找宗政凌薇

汐瑶长公主,沈小姐和安庆绪求见

情客这沈小姐来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安庆绪也跟着来啊

宗政凌薇(李俶正妃)只见珍珠不见他人

汐瑶

院中

汐瑶长公主说了只见沈小姐不见他人

安庆绪要见一起见

汐瑶要想见到长公主,先问过我的剑同不同意

沈珍珠(广平王妃)安二哥,公主如果只见我应该有她的想法,安二哥你现在这儿等着我去去就来

安庆绪好,我在外面等着你

沈珍珠(广平王妃)

汐瑶沈小姐请

沈珍珠(广平王妃)多谢

宗政凌薇处

沈珍珠(广平王妃)珍珠见过长公主

宗政凌薇(李俶正妃)你我之间不必客气,你找我是为了

沈珍珠(广平王妃)我来是为三件事

宗政凌薇(李俶正妃)三件,哪三件事

沈珍珠(广平王妃)第一你为何知道宋雨桐这个名字,第二为何我会在我爹爹的书房里看到这封信

情客接过递给宗政凌薇

沈珍珠(广平王妃)第三我沈家为何一夜之间被灭门

宗政凌薇(李俶正妃)我可以回答你,第一我的假名就是宋雨桐,第二三件事我之后再告诉你

沈珍珠(广平王妃)那好吧,多谢长公主

宗政凌薇(李俶正妃)请你把沈大人在采选之时给你的交给我

沈珍珠(广平王妃)您是说这个吗

宗政凌薇(李俶正妃)你在沈府还找到了什么线索

沈珍珠(广平王妃)一块令牌的缺角和一个玉哨

宗政凌薇(李俶正妃)玉哨,给我看看

沈珍珠给情客,情客转交给宗政凌薇

宗政凌薇(李俶正妃)汐瑶,你马上查明这个玉哨是何人所持

汐瑶

宗政凌薇(李俶正妃)你的半块就交由我来保管

沈珍珠(广平王妃)为何

宗政凌薇(李俶正妃)你也看到了沈家因为这个血流成河,我必须要帮你保管,你若不想也行等你嫁入广平王府我自会给你,你切莫不要在别人面前说起麒麟令否则会引来杀身之祸

沈珍珠(广平王妃)

李俶处

李隆基吴兴沈易直的案子你们都知道了吧

杨国忠(宰相)陛下,此案残忍至极、骇人听闻,江南乃是富庶之地竟还有流寇作乱,依臣之见这本就是身为湖州太守沈易直查管不力、渎职所致

李俶(广平王)淮南治理流寇已有数载,少数的流寇藏匿在山中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这些可都是礼部尚书郑大人任淮南监察使时奏书中所言,杨相国还以此作为郑大人的政绩力荐其升任为吏部尚书

李俶(广平王)这只不过是半年前的事情难道杨相国都忘了,还是因为郑尚书的政绩根本就不可信只因是杨相国的表兄

杨国忠(宰相)正三品的官员任命要经历重重考察又乃陛下钦点岂是臣能左右,殿下仅凭臣的只言片语便质疑臣对陛下举荐有才识臣子的一片赤诚之心,这不仅是陷臣于不忠更是对郑尚书郑大人名誉的诋毁

李俶(广平王)不过皇爷爷刚刚相国无凭无据就对沈大人做出渎职的论断,这不就是对已故的沈大人的诋毁了吗

杨国忠(宰相)陛下,臣不过是看了巡按御史对沈家凶案的结案呈词中所言推断而已

李亨(太子、皇上)杨大人,沈太守也曾是陛下钦定的翰林,调任湖州太守后也是清廉公正当地百姓有口皆碑,为此还受过陛下的嘉奖,可是刚才相国大人的这番推断

李隆基太子所言极是,这次沈卿遇害又祸及满门朕真是极为痛心哪,杨爱卿切不可妄自推断毁坏沈卿身后名

杨国忠(宰相)臣知错

李俶(广平王)皇爷爷,既然如杨相国所言郑尚书在任职淮南监察使期间剿灭流寇政绩可考,沈家灭门血案为流寇所为那这事就说不通了,杨相国您觉得呢

杨国忠(宰相)细细想来流寇作案证据确实不足

李俶(广平王)皇爷爷,孙儿认为巡按御史对于沈家灭门惨案的调查有不足之处,这个案子还不能定案

杨国忠(宰相)陛下,臣也以为如此负责调查沈家灭门一案的巡按御史大人何大人草草结案应一同彻查

李隆基我看这件事情就交给大理寺吧,至于吴兴沈家那边新任的湖州太守即将就任,就让他去查个清楚查个明白,残害朝廷命官又祸及家眷是根本不把我大唐律法放在眼里

杨国忠(宰相)陛下圣明

李隆基朕今天找你们来还为了另外一件事就是沈家的女儿沈珍珠,听闻还活在人间只是面前下落不明,当初朕按照北临长公主所言把珍珠还有崔家的孩子一道指给了俶儿,可是当下

李俶(广平王)皇爷爷,沈家遭此横祸已是大不幸但皇爷爷不难因其家变更改先前所诺,抚慰孤女失去至亲之苦实乃皇恩浩荡

李亨(太子、皇上)父皇,恳请父皇多派些人手去寻找沈珍珠的下落

李隆基杨爱卿你意下如何

杨国忠(宰相)陛下,太子殿下和广平王殿下所言甚是,臣无异议

李隆基俶儿,你与北临长公主的婚事照常举行

李俶(广平王)

过了一会儿

杨国忠(宰相)太子殿下、广平王殿下,太子殿下、广平王殿下,老臣听闻广平王殿下和北临长公主还有沈珍珠私下有些交往,想必要找到沈珍珠的下落并不是什么难事

李俶(广平王)不知杨相国是从哪里听到的传闻,本王连北临长公主和沈珍珠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本王倒是奇怪了这沈家案发的时候杨相国不是正在吴兴吗

杨国忠(宰相)臣奉圣旨前往淮南查一桩走私盐案确实在吴兴逗留了两日,沈易直还请老臣到家中小叙,沈家出事的时候老臣正在回京的路上,到了京城以后才得此噩耗

上一章 第十章 大唐荣耀之北临长公主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