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腹有詩書气自華
本书标签: 现代  精选好书 

《明月何时照你还》上

腹有詩書气自華

宝帘听说谢家书院又来了位新老师。这已经是第三个了。

第一任老师是谢老太爷的知交好友,头发花白,颌下蓄着一把长须,看上去仙风道骨,仿佛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夫子。老师上了年纪,读起书来慢慢悠悠摇头晃脑。谢子砚坐不住了,每每老师上句还没读完他就跟和尚念经一样读完了后面的二三四五句,把老师气得胡子都要翘起来。第二任老师是个中年儒士,脾气出奇地好,任他谢子砚怎么翻腾也不恼。宝帘当时还想,这下谢子砚没辙了吧,还不乖乖读书?没想到不久老太爷亲自辞了他。后来在教室听谢子砚吹牛,她才知道这个老师脾气好是有原因的。谢子砚背地里总给他点小恩小惠,他就对谢子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就算那时候谢子砚不背书,文章写了三句话就写不下去了他也不追究。文人没有傲骨怎么能行呢?老太爷对此很愤怒,放出话来,再找老师他要亲自把关。

谢子砚是宝帘的堂哥,也是老太爷最喜欢的孙子。谢家三世同堂,从上到下还保留着那种深宅大院严谨而又古老的传统,全家族住在一间大宅里,大宅上下以老太爷为尊。谢老太爷年过古稀,威严不减半分。他在自家宅子里辟了间屋子做教室,又亲自写了块牌匾挂在院子门头上,匾额上书:谢家书院。

谢家一群十来岁的孙辈都被他赶进了谢家书院,周末和寒暑假时,外面的孩子都在上美术、钢琴之类的培训班,谢家的孩子却在书院学习诗书礼仪。

宝帘是个文静爱看书的姑娘,对此没什么不满。她的那几个堂兄弟却叫苦连天,其中属谢子砚闹腾得最厉害。平时在学校学习就够累的了,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却被老太爷关在这里,被迫学习古人遗留下来的精华,宝帘听说谢家书院又来了位新老师。这已经是第三个了。

谢子砚是宝帘的堂哥,也是老太爷最喜欢的孙子。谢家三世同堂,从上到下还保留着那种深宅大院严谨而又古老的传统,全家族住在一间大宅里,大宅上下以老太爷为尊。谢老太爷年过古稀,威严不减半分。他在自家宅子里辟了间屋子做教室,又亲自写了块牌匾挂在院子门头上,匾额上书:谢家书院。

今天大雪,是新老师上任第一天。宝帘抬头往外看了一眼,窗外一道修长清俊的身影正不疾不徐地走来。他撑了把伞,大衣下摆迎风飞舞,那张娃娃脸上稚气尚未脱尽,但并不影响他俊逸出尘的气质。谢家的先生是越来越年轻了。也是,上了年纪的,谁经得起折腾?宝帘又不动声色瞟了谢子砚一眼,后者正和一众唯恐天下不乱的兄弟跑前跑后将教室所有门窗紧闭。

新来的老师吃了闭门羹,若是沉不住气扭头就走了,那他明日也就不用来了。

几个小霸王趴在窗户上观察,谢子砚竟然还掏出几个红薯招呼着大家:“来来来,任他外头大雪纷飞,咱们只管逍遥自在。”

雪越下越大,屋子里烤红薯的香气直扑脑门。宝帘终于忍不住了,站起身就去开门。

谢子砚抹了把嘴,也站了起来,嚷嚷:“开门看看,我就不信他还在。”

门开,冷风裹挟着雪片呼呼往里钻。真冷啊,宝帘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屋外大雪纷飞,果真是一个人都没有。谢子砚哈哈大笑:“我就说嘛,你看——啊?”

他话还没说完,一个人从门边走了出来。他似寒山劲松,身姿挺拔,一双明眸乌沉沉,不见怒色,亦无半分谄媚。

——————————

新来的老师姓关,年纪看上去也就十七八岁,文化底蕴却不浅,举手投足皆有古代名人隐士的风范,也难怪谢老爷相中他了他。

谢子砚早就摩拳擦掌了,他悄悄对宝帘说:“你等着看吧,这个也不长久。”

宝帘有些疑惑。谢子砚又说:“你看看他穿的衣服。”

宝帘也注意到了,关老师身上穿的那件毛呢大衣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底下都秃了边,还有他那双皮鞋,脚后跟已经磨薄了不少。这个人从上到下,明明白白写着“寒酸”两个字。可宝帘看到的不止这些。她看到他穷困至极,举手投足却无一丝潦倒之气。他站着时像挺拔的青松,走路时步履稳健,不疾不徐如清风,读书时饱含深情,时而如泉水叮咚,时而像大雁飞天而啸。他的衣服虽旧却整齐,衣领伏贴,就连那双风里来雪里去的皮鞋也不见脏污。他和宝帘身边的人都不一样,宝帘对他充满了好奇。

谢子砚很快就出招了,他的招数很直接。他包了个很厚的红包悄悄塞进关老师的课本中。一连三天,关老师都没有动静。谢子砚胸有成竹,跟宝帘说:“狐狸尾巴已经露出来了,老太爷还不把他揪出来?”

正说着,老太爷就来了。

宝帘心中“咯噔”一声。说实话,她很信任关老师的人品。难得碰上这样学问品行很得她心的老师,她并不想关老师被谢子砚整走。这一瞬间,她想了很多种可能:关老师没看到红包,或者他正打算将红包还回来,再说他要是急需一笔钱,收下这个也没什么吧?

老太爷进来了。他的手里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红包。他说:“这是谁放在关老师那儿的?关老师不知道是谁放的,托我来问一问。”

宝帘咧开了嘴,差点笑出声。她就知道关老师的人品绝对过硬,岂是谢子砚那种不入流的手段能打倒的?她畅畅快快呼出了一口气,得意扬扬地看向谢子砚。谢子砚黑着脸,似乎是不服气。

软的不行,谢子砚来硬的

了。

古文课时,关老师会挑选一些古代先贤的经典著作讲解,有时候讲孟子,有时候是庄子,还有的时候是荀子。谢子砚又想了一招。他说:“老师,荀子的主张是人性本恶,孟子却相信人性本善,今天读孟子,明天却读荀子,是不是自相矛盾?”

关老师放下课本,走到谢

子砚身边:“你看看教室外的花坛里有哪些花?”

谢子砚不以为意:“梅花、山茶花、水仙和迎春花。”

关老师又问:“你觉得哪种花最好?”

谢子砚皱了眉:“各有千秋,没法评比。”

关老师微微笑道:“答得不错。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相异者很多,就像这花园中的百花,百花齐放才是盛景。每一家之言皆有可取之处,很难评比哪个更好。我们学习并非是为了成为某位先贤的拥趸,能够明辨善思,有自己的观点才最可贵。”

太给力了,宝帘情不自禁噼里啪啦鼓起了掌。落针可闻的教室,睁大双眼的同学齐齐回头,宝帘后知后觉,一下子红了脸。她偷偷看了一眼关老师,而后者给了她一个安慰的微笑。

从关老师上任第一天到如今,谢子砚和他过了三招,招招皆输。他也不得不托着脑袋,哼哼唧唧:“嗯,这个老师……是有些不一样。”

————༜未完待续༜————

上一章 《两生花开时》 腹有詩書气自華最新章节 下一章 《明月何时照你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