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古风  穿越古代 

附:历史战争()昆阳之战(中)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

战役过程:1.前期。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刘玄更始元年)五月,王邑、王寻统帅的大军与严尤、陈茂会合后,即由颍川向昆阳前进,两三天即有十余万军队到达昆阳。统帅王邑立即下令围攻昆阳。纳言将军严尤根据以往作战的失利教训,认为不可把兵力用于昆阳这个既坚固又无碍大局的小城,大军应当直趋宛城,击破围攻宛城的汉军,则昆阳将不攻自破。

王邑听不进严尤的建议,傲气十足地说:

龙套“我以前围攻翟义时,就因为没有能生俘他而受过指责,现 在统帅百万大军,碰到敌人城池,竟绕道而过,不能攻下,这怎么能显示我们的威风!应当先杀尽这个城中的军民,全军踏着他们的鲜血,前歌后舞而进,岂不是更痛快吗!”

于是王邑仍然坚持以十万大军围攻昆阳。

王凤、王常等见新莽大军逐渐云集昆阳,形势十分严重,刘秀所率三千骑兵在颍川西北遇见新军后,也引兵退回昆阳,加上汉军其他退入昆阳的一些零星部队,昆阳守军共约一万人。王凤等鉴于双方力量十分悬殊,对坚守昆阳信心不足,一些退入昆阳城中的官兵也惊惶失措,担心妻子儿女,想分散回去,各保存自己的地区。

刘秀看到这种情况便对大家说:

青年刘秀“目前我军兵粮缺,而城外又有强大之敌,如能集中力量抗击敌人,还有取胜的可能;如果分散各自回去,势必都不能保全。况且刘縯等攻打宛城,尚未得手,也无力挽救我们。昆阳一旦失守,不出一天,各部也必将被敌各个击破歼灭。现 在如果我们不同心协力,存亡与共,同立功业,反而贪生怕死,能只顾各守自己的妻子财物吗?”

诸将领等听到刘秀这些话,大怒说:

龙套“你怎敢教训起我们来!”

刘秀听了便笑着站起来。

恰在这时侦察员回来,报告说:

龙套“王寻大军即将到达城北,军队连绵百里,还看不见后卫。”

王凤等向来轻视刘秀,见当前情况急迫,才互相商量决定,请刘秀计划破敌之策。

这时刘秀经过分析情况,便做了决策,以王凤和廷尉大将军王常率人坚守昆阳城,自己当夜和宗佻、李轶等十三骑,出昆阳城南门到外面去调集部队,准备对新军内外夹攻。

新莽大军进到昆阳,即按照统帅王邑、王寻的命令,开始围攻昆阳城。

新军为了显示其作战威力,把昆阳包围十层以上,设置了一百多座军营,军旗遍野,锣鼓之声于数十里之外都可以听到。新军挖地道,使用冲车和棚车攻城,集中了所有的机弩向城内狂射,箭矢像雨水倾泄。城中的军民不能外出行动,连出门打水也要头顶门板,以防中箭。

战斗最艰苦时,守将王凤等人一度动摇,向王邑乞降,但王邑、王寻认为攻克昆阳指日可待,不许他们投降,否则,便不算建功立业,因而,决心非要踏平昆阳不可。这使守军认识到只有拼死坚守,以待援军才能有生路,于是更加顽强地与新军搏杀。

这时严尤看到昆阳难以在短期内攻下,便又建议王邑说:

龙套“兵法讲围城要留一面,我们应当让昆阳之敌逃跑一些,使他们传播失败的消息以震撼宛城之敌。”

严尤,本姓庄,后王莽曾一度赐姓征,字伯石,新朝大臣、将领,官至大司马,封武建伯。

但王邑等依仗自己兵多粮足,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又一次拒绝了严尤的建议,继续加紧硬攻昆阳,使自己几十万大军,屯兵坚城之下。

(未完待续……)

上一章 附:历史战争()昆阳之战(上)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最新章节 下一章 附:历史战争()昆阳之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