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乐醉其间
本书标签: 现代  已断更 

追忆(2)

乐醉其间

第二日,天气晴朗,太阳羞红着脸,半敛妆容。所以我为什么在虞大娘家啊!想起来了!咋天虞大娘一直叮着自己,哪怕自己答应了她,也依旧不放心,生怕自己做出什么伤害自己的事,最终无奈住在了虞大娘家。起床?算了吧,才六点多不急,再躺会儿。

  思绪渐远,说起来,从自己有记忆起,虞大娘就已经和自己家是邻居了。当时,虞大娘和娘亲被赞为苏州双子星,喻意两人似像星星般耀眼夺目,叫人挪不开眼。在虞大娘还被叫虞夫人(或虞美人)时,就经常听娘亲提及这位虞夫人,原因无他,自是因为虞夫人帮了我们家许多。比如,我们刚搬来时,人生地不熟的自是不晓得些风俗的,是虞夫人给我们讲解了许多风俗习惯,如晒书,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苏州都有晒书习俗。在这一天,图画书在法庭上晒太阳,昆虫和蟑螂被腐蚀,这是特别有效的。修道院和寺庙将西藏经文移到阳光中暴晒,僧侣们借此机会给村里的妇女开“翻经祷告”。他们在炎热的太阳下,声称“经文可以翻过十次,世界可以回归世界"。又比如如何过乞七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乞七节,又名女儿节。民间传说今晚,喜鹊成群地飞到银河系,他们建造了一座桥梁,让牛郎和织布工在银河桥上相遇。民间习俗,在七夕之夜祭祖织女,并恳求她的智慧和技巧,被称为“乞巧”。)在这一天中,吃巧果是一大乐趣,而巧果其实并不是水果,而是用面粉或者米粉制作成的油氽点心。据《吴郡岁华纪丽》记载:“吴中旧俗,七夕,市上卖巧果,以面和糖,绾作苎结形,或剪作飞禽之式,油煮令脆,总名巧果。”吃巧果,以此寄托让食用者心灵手巧的美好愿望。苏式巧果酥脆爽口。其外还有染指甲这一事,因为七夕又是女儿节,妇女会借此展示自己的美貌。所以就有染红指甲的习俗。染指甲用的涂料并不是指甲油,而是用凤仙花捣成碎末,再加明矾和水做成的,涂在指甲上晾干,做出来的红指甲颜色特别鲜艳,而且能保持几个月不掉色呢!

  (凤仙花是一种极易种植的花卉,有红、白两色。初夏至深秋,次第开放。这种不怎么起眼的草本小花,却受到历朝历代年轻女子的喜爱。因为用它来染指甲,可以使自己显得更加妩媚靓丽。花汁有杀霉菌、癣菌的功能,可治疗顽固的甲癣、灰指甲等病症。)而第三件事便是乞灵巧(吴地乞巧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祭拜织女,家家户户入夜后在庭院内摆上供桌,桌上要放瓜果,如果有蟢子爬上去,人就会变巧,反之则变笨。第二类是缝针或浮针乞巧。相传这天妇女们都要事针线,谁穿针引线多,就代表谁比较聪慧。而浮针则比较有趣,用一只容器把井水和河水合起来,放在太阳下面晒,时间一长,水面上就会结起一张膜。在膜上放一枚针,这时候倒影会呈现出动物或者花草等各种形状,就预示人会变聪明。如果影子是直的,像一根棒,就预示人会变笨。)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

  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吃兰花豆也是必不可少的。俗说每年的七夕节这一天,太仓的姑娘们都要洗头发。据说,在这一天取的河水或井水是圣水,用圣水洗发,可以获得圣女的保佑。七夕还要举行庙会,苏州人认为,织女和牛郎一年才能相会一次,因此,牛郎庙被搬到了其它地方。每到七夕这一天,庙会就会非常热闹,人们借此祈求风调雨顺。以及送健绳这一事(传说喜鹊因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急需大量绳子,当初为这对情人说媒的老黄牛,想起民间在端午节给小孩手腕拴彩绳以求健康,取名“健绳”的风俗,就发动人们献绳。于是大家相约在七月初七的前一天晚上,解下孩子手腕上的健绳扔到屋顶或窗台,让喜鹊衔去搭桥。)

  当时娘亲听的很认真,甚至还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来,而我呢,边玩边听,听到有趣的故事了就认认真真的听一下,随后便自顾自的找起趣儿来。

  虞夫人给我们讲完这么只觉口干舌燥,娘亲是个细心的人,自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于是起身去为虞夫人倒水。娘亲一走,我就有些不安,也想跟着去,没想刚迈出一步就被虞夫人给揪住了,显然她之前就注意到了我这个矮萝卜头,只是碍于娘亲不好意思逗我。只见虞夫人说到:"你娘亲不要你了,她把你卖给我了,所以你再也不能跟着娘亲和爹爹了″。我在她怀中挣扎着,口中不断呼唤着娘亲,眼中泛起晶莹的泪花。一看我哭了,虞夫人连忙来哄,只是丝毫不起作用,后来还是虞夫人说我娘亲没有不要我才止住了哭泣,只是眼眶还是红红的,一副被人欺负了的可怜模样。心里不放心,一个劲的问:"娘亲没不要我?″虞夫人见我这样心都快化了,轻声细语的安慰我,道述娘亲没有不要我这一事。

  不久娘亲回来了,我悬着心这才真正放下,连忙从虞夫人怀中跳下来,扑进娘亲怀里。娘亲看见我眼尾泛红,便询问我发生了什么,我指着虞夫人说:"念秋,坏,骗我″。我只知道娘亲常叫虞夫人为念秋,于是我也跟着叫了念秋,后来娘亲弄清了事情原由,哭笑不得的看着我说:″小如儿不能直接叫虞夫人为念秋哦,要叫虞夫人,还有娘亲不会不要小如儿的,知道了吗?虞夫人是在和小如儿闹着玩呢!" "是这样吗?"我眨巴着眼睛望向虞夫人,虞夫人连连点头。

  回忆就此结束,现在想来,只觉有些丢人,竟因为一句话就被人给整哭了。不过,像过去那样快乐的日子却是今时所没有的。母亲和父亲的过逝如同巨石般压得我喘不过来气。

(作者发言:晒书、乞七节等匀来源于百度)

(别人:想抱虞美人 我:去梦里抱虞美人去了咯)

上一章 追忆(1) 乐醉其间最新章节 下一章 四岁墨世如小朋友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