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胡乱而作
本书标签: 短篇 

周诚,周冉后日谈

胡乱而作

周诚一直觉得父母收养周冉给家里增加了负担。毕竟本来家里就不够富裕,还收养了一个不太聪明的妹妹,更是让这个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所以周诚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没有血缘的妹妹是有些不满的。

何况在周诚年纪尚小的时候,这种因为家中多了一口人而导致的生活质量降低更是明显而直接——父母带着去小卖部的次数少了,零花钱少了,连原先自己一个人的零食也要掰成两份。

更何况周诚更大一些,明明大了只是五岁,却莫名因为有了妹妹而要背负上更多责任,在他甚至不明白什么是责任的年纪。

而孩子又是最没有同情心的一群人之一,他们在无人引导的时候完全不会感知他人的痛苦,并给予正确的反馈。周诚想不到周冉是个跟着老乞丐捡东西吃的可怜孩子,他只知道,他被迫长大了,总要管一些家里的麻烦事。

那名为家庭的现实里的,都是和芝麻一样的小事,可满地的芝麻足实让人拾到崩溃。尤其对于一个贫穷的家庭来说,从来,也只有捡芝麻的份。

毕竟穷人会更加怀疑那些生活中的机会,怀疑其生活产生任何根本改变的可能性。他们的行为常常反映出这样一种想法,即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要花很长时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只关注当前,尽可能把日子过得愉快。

但这种精神上的穷困在年轻人身上很难看到,所以往往当孩子们长大一些,他们会发现,他们的思想已经不允许自己再留在父辈身边,父辈的经验已经无法钳制他们。周家兄妹本来也应该像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一样,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并因此认为他们的渺小。

这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孩子们认识到父母不总是对的,但又在生活中明白父母有些话在特定情景下的合理性,并在中年时完成两代人的和解,生命的传承。

当然,本应该是这样。

周诚和周冉的父母死于妹妹周冉考上大学后两年。周冉没有来得及意识到家庭中代表权威的父母的错误,就迅速地进入分离的阶段。比起怀疑父母的言语,她更害怕亲人的离去,对此她可以忽略生活中很多细节。

所以很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明明只差了五岁,大一些的哥哥情感淡薄,对父母的话比没有放在心上,把妹妹当作责任,爱自己,有着对他人不利但是对自己有利的自私品质。

而妹妹周冉呢,好像还停留在十八岁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不信人间有别离,把想念和爱意全都说满,直到不得不离别了,才稍微懂得人生是场离别席。

她从不躲避哥哥的一些冷漠,就像月亮从不躲避黑夜,她拥有像玫瑰一样最稀有的本质——活在刺里,而且依旧愿意对生活充满善意。

可对于哥哥周诚来说,周冉的善意和对生活的期待来得莫名其妙。比起周冉那莫名其妙难以理解来源的快乐,他更能明白散场之后,有限温存,无限心酸的道理。

但说白了他们都还没有长大。对于生活的理解都还停留在懂了一半道理,懂了一半辛酸的阶段。

但死亡来得太快,没有给人太多时间。他们的命运就是佛桌边燃烧的红蜡,火焰向上,泪流向下。

结局:一半火焰,一半余灰

没有人愿意理解真正的哲学,因为那是练习死亡。但如果思念的尽头是重逢,也许会让人感觉安慰一些。

上一章 无题 胡乱而作最新章节 下一章 邵玲后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