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问君能有几多愁后传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为惊蛰而来  影视同人     

第七十五章:江南二三事

问君能有几多愁后传

其实,意欢没对赵匡胤说实话,她其实打小就和李从善相熟。只不过当时她不叫周意欢,而是周庭芝。

她还有个同胞弟弟,两人前后脚来到这个世界,或许因为母亲冯氏不再年轻,两人生的都有些弱。但庭芝虽然瘦弱,仍然坚强地活了过来,而那位叫庭兰的弟弟,尽管得到了母亲的百般照顾,还是因为吐奶,未到满月就夭折了。

或许因为如此,母亲对她亲近不起来,隔一年又有了小妹嘉敏,就更顾不上她了。所以庭芝从小就是又长姐娥皇带大的。娥皇出嫁的时候她才五岁,对家里发生了多么大的变故不得而知,只一味地拉着她哭道:“长姐别舍了阿芝去。”

娥皇也是哭的妆都花了,只不过她当时的泪水不全是为家人不舍而流,这些,也是庭芝后来才知道的。

当时,她的师父释雪松就说:“缘起缘灭,都是定法。”前文已表,周宗与夫人不同,尽管也伤心儿子的离去,但更不想连女儿也没了,遍寻名医不得,女儿长到四岁上还是病怏怏的,心里着急地不行。倒是友人劝他道:“你何不去瓦官寺寻个武僧,叫这孩子拜了师。说不得就成了。”

周宗也是本着死马当成活马医,就去问了,他当时官拜宰执,住持哪里敢不给他面子。也是庭芝命不该绝,时值周世宗柴荣灭佛,少林寺首当其冲,被大量裁减僧人,不少僧侣不愿意还俗,就只得南迁到唐国来。释雪松就是其中之一,更巧在他于武学一道精通,是以对经络气血很是了解。周宗本人也是佛教信徒,与他交谈几句就知深浅,当下遍托付道:“小女幼弱,若得大师怜悯收入门下,不胜感激。”

释雪松也不矫情,讲什么少林寺不收女弟子,人都到这里避难了,还不得态度好一点吗?不想收徒之后,他每教,庭芝领悟都十分到位,后来竟然能举一反三,身体越来越好,到八、九岁上,就能爬树能下水了。纵被母亲再三斥责,她也敢顶嘴说:“是风筝挂在树上,七大王非要自己上去拿,上去了又下不来,我才爬树的。”

七大王,就是李从善。

两个人相识很简单,庭芝去郑王府姐姐家做客的时候,正好见着了这个姐夫的弟弟,和能聊一聊佛经,她又是个极为聪明的,很快就熟了起来。但是熟归熟,两个人性子并不相同,年纪也差了好几岁,是以要说有多么深厚的感情,那是哄鬼呢。

那时的她除了父亲病逝之外,没有任何忧虑,朝代更迭那是朝廷的事,姐夫意外当上皇帝对她来说只是见姐姐更加麻烦了一些而已,她在家里,母亲看她再别扭,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断没有克扣薄待的道理。她所做的就是每天跟着师父习武学佛,偶尔被母亲逼着练练管家和刺绣。直到自己的小妹进宫一趟,回来这个家就变了天。

庭芝从小就很嫉妒小妹,凭什么一母同胞,相差只有一岁,两人得到的母爱就是天差地别,但小嫉妒归小嫉妒,她可从来没想过害人,反而觉得她真是自己见过最活泼可爱的女孩子,长得漂亮,游戏过人,就是有时候任性了一点。

哪知道她那不是任性了一点,简直是自私任性妄为都占全了,她好不后悔向大姐揭发了她是假怀孕——这还不好办吗?当着所有人的面往她肚子上轮了几拳头人没下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为此她被自己亲娘打了一耳光并且骂道:“你高兴了,现在你小妹没脸见人了。”

“她自己做的事,自己丢的脸面,难道要怪我!”不能跟父母还手还不能还嘴了吗?

上一章 第七十四章:一路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后传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再无琅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