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综穿之蝴蝶效应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同人小说  影视剧     

清穿皇长孙日常(十六)

综穿之蝴蝶效应

木兰,满语,汉译为“鹿哨子”或“哨鹿围”。原本是捕鹿时使用的一种工具,以桦皮或树木制成,长二三寸,状如牛角喇叭。用嘴吹或吸,发出“呦呦”鹿鸣之声,引诱鹿来。有人说是学牡鹿声,唤牝鹿来,将其捕获。清代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境辟出专门的地方,供皇帝打猎,久之便称这个地方为木兰围场,简称木兰。

中国古代早就有的习俗。春天打猎叫搜,秋天打猎称狝。

康熙帝即位之初,比较朴素,仅规定皇帝行围驻所设护军统领、营总各一人,率将校先往度地势,或备院设行营,建帐殿。缭以黄髹木城,立鹿门,覆以黄幕。其外为网城,宿卫屯置,不越其所。十年,罢木城,改黄幔。十六年,康熙帝首途内蒙,以巡阅边外调喀喇沁郡王扎什、公乌忒巴喇并塔布囊西达等率兵丁一千五百名为向导。二十年确定了木兰围场的地点。二十一年制定行猎纪律,康熙帝下令每年派兵一万二千人,分三班,一次四千人,于四、十、十二月,赴口外行猎。部院衙门官一并参加“娴习骑射”。二十二年,康熙帝出古北口行猎,至木兰围场,置行官,张黄幔,举行盛大宴会,宴请和赏赐蒙古王公台吉、蒙古众官兵及管领围场的蒙古王公台吉等。二十三年,由黑龙江将军选送精骑善射的满洲兵四十人,分隶上三旗,组成虎枪营,置总统、总领管辖,扈从皇帝围猎,所谓“大狩行田,遇有猛兽,列枪以从”。从三十四年起,康熙帝一行出古北口外巡历,命大学士阿兰泰留京处理章奏,从此有“留京”之说。至四十二年热河避暑山庄建立,木兰秋狝的行程就先期由北京出古北口,到热河。至中秋后,再到围场,渐趋固定为成例。

康熙帝之所以决定每年秋天在木兰举行行围活动,并非为了狩猎娱乐,而是具有重大的政治、军事意义。这一点,从康熙设置木兰围场的时间上也可以看出,当时正是平定漠北蒙古之时。通过行围活动,不仅可以使八旗官兵既习骑射,又习劳苦,用以保持八旗官兵传统的骁勇善战和醇朴刻苦的本色,抵御骄奢颓废等恶习的侵蚀,做到安不忘危、常备不懈。同时,皇帝可以借每年的木兰行围,在那里定期接见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以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满蒙关系,加强对漠南、漠北、漠西蒙古三大部的管理,这对于北方边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所以说,木兰围场之选定在内蒙,并不单纯是因为那里地形好、兽类多的缘故。

四月的春蒐,弘暂没去成,因为当时京城里流行起了天花,弘皙收服了太医院的院士刘声芳,让其将牛痘预防天花的事情研究了一下,最终取得成功,刘声芳到是因此获了个爵位不说,还升官了。刘声芳也没隐瞒弘皙提醒自己之事,康熙觉得此事弘皙虽是随口一提,可是却收货这么大,觉得弘暂也有功劳,只不过弘皙年岁小,不好给爵位,不过康熙给弘皙开自己私库权利,弘皙得了不少好东西,也不亏。

而弘皙随后就被安排种痘去了,因此春蒐没去成,而这次秋弥,康熙打算带着弘皙前往。

上一章 清穿皇长孙日常(十五) 综穿之蝴蝶效应最新章节 下一章 清穿皇长孙日常(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