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有凤来仪一代女相
本书标签: 古代 

傅府

有凤来仪一代女相

傍晚,傅府

一家人吃年夜饭,喝辞岁酒,围炉而坐,说说笑笑。

傅家的媳妇妯娌们请过老太太和老太爷的示,不再站在身旁伺候婆婆,坐下来有说有笑地用着膳食。

老太太喜爱孙辈,便招呼几个孙儿围着她坐了,愉欢由乳母抱在怀里,坐在老太太的身边。男人们围坐一桌,一间屏风将他们与妇孺儿童隔开。这些个大人们高声谈论着朝廷政事,不断夸赞着西征回来的功臣。

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大少夫人郭氏悠闲地磕着瓜子,将瓜子皮轻轻从口中吐出,一扭头,身边的奴婢连忙拿起痰盂为自家夫人接着瓜子皮。

郭氏地眼神无意往屏风一瞧见,看见老太爷和傅乾的背影,其他兄弟们都顺着父亲的话陪着笑脸,简直要把傅乾吹上天了。老太爷脸上那欣慰的笑更是让她心中一酸。

不过一个嫡幼子,如今居然要和长子抢未来族长的位子了。

再一撇眼看向杨氏

那杨氏是太医院掌院之女,精通医术,诗文也是名满京城,细细算下来还是傅家姐弟的表妹,与傅乾青梅竹马。

杨氏的母亲是罗老太太娘亲的母家姐妹,两人一母同胞。她母亲出身梁家,早年梁家位列公爵,与傅家旗鼓相当,后来被革了爵位落魄了,到了先帝登基才复爵。虽说赢得先帝信任,几个叔叔伯伯也官复原职,但是家底却大不如从前,没有豪门愿意与梁家结亲。梁老爷看中了太医院杨家,杨家虽说是太医世家,但家族里的小辈们中很多人中了进士,未来不可小觑。一介公侯嫡女这才下嫁医家。梁家父母又为了让家族快速兴起,把罗老太太她娘培养的极为出色,后来将她嫁给了孟公爷六子——孟公爷嫡幼子。

一个花花公子,把庶长兄亲娘侄女儿的肚子搞大了,孟老夫人为了找人来收场便看上了贤良淑德的杨家大小姐。想来杨家大小姐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好在罗大公子袭爵后争气,一路熬到内阁首辅退休。

傅家见罗家如此风光便上门提亲,罗家那一辈也就罗老太太一个女儿,而且罗老太太从小由伯父婶母抚养长大,母亲名声在外,由此顺顺利利嫁到了傅家。梁氏与傅家老夫人罗氏一对表姐妹,便让儿女结了亲。杨氏样样都好,父亲是太医院院使,祖母是名医章太炎之后,几个叔伯科考中了进士,嫡亲的叔叔是国子监祭酒,三叔是三品奉朝大夫,几个堂兄也有的中了翰林院庶吉士,虽然不是豪门显贵,但也是京城闻名的勋贵清流人家。杨氏本人医术在京中妇人里都是一流的,不仅宫里的女眷们有时请她医病,就连宫里娘娘们的病,她也看过。杨家嫁给傅家这样如日中天的武将世家,一来可以获得皇帝信任,不参与世家党争,二来可以帮助傅家多出几个文官清流,不在武将的道路上走死。

本来傅乾夫妇在家中也不过就是幼子幼媳,培养文官之后的备胎地位,家族的担子还是要由长子武将们抗。这出厂配置就没有跟她相争的资本,她也丝毫没有忧虑的必要

结果没想到这傅乾是越发上进了,从小习武还考了进士不说,年纪轻轻一路飞升到礼部侍郎,入文渊阁。五年前梁川之变,率军出兵一举得胜,封忠勇公。今年又胜了,真是好运连连。

那杨氏与夫君在京城贵眷里也算是极为恩爱的,成婚快十年,自己亲生了长孙大公子和唯一嫡出的小小姐,受尽老夫人宠爱,还拿过老宅的对牌钥匙。虽然家室不显,但是管家能力一流。况且唯一的长孙嫡小姐都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更是一举巩固他们一房在家族里的地位。

想到自己,多年无子,天天跑到庙里祷告,可就是生不出孩子,老夫人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有介怀的。

夫君多年驻守边关,虽然立了不少战功,可终究是比不上幼弟。

今年边关传来喜讯,说大爷的一个妾怀孕了。

本想着是个儿子,没想到是个丫头。

大房地位更加保不住了。

看着杨氏那张脸,大少夫人就来气。

不过,三奶奶过得也不是那么风调雨顺。这三爷虽然跟她恩爱,但房内也是有几只小蹄子的,尤其是那个周氏。

杨氏生育小少爷后身体就大不如从前,能够怀上女儿都是个奇迹。太医说她以后不便有孕,老夫人为了给儿子开枝散叶便赐了几个妾室给他。其中只有一户盐商的女儿周氏怀孕,并生下了二公子。昨个三爷回来时晕倒了,太医过来一看说她肚子里还怀着个双胎,已经三个月了,可把老夫人高兴坏了。

杨氏表面不说,心里肯定是难受的紧。

想到这里,大夫人郭氏笑脸盈盈地看向杨氏:“弟妹真是好福气,夫君争气,膝下又有欢儿灵儿两个孩子,还有周姨娘帮忙开枝散叶,生了二小少爷,还有双胎马上就要落地了,弟妹又要当母亲了。而且,灵哥被弟妹养的才学俱佳,弟妹嫁到我们家,真真是我们家的福星啊!”

儿子是杨氏心中最大的痛,虽说大少爷是傅家的长子嫡孙,如今养到六岁,身体却不大好,是不是发烧咳嗽。本来丈夫是幼子,她出身清贵,孩子就是冲着文官培养也没错。但是如今傅乾是武将,傅家的未来,继承家业的嫡长子自然也要文武双全。她就大少爷一个儿子,大少爷作为家族未来的掌舵人也理应习武上战场。可是这孩子的身子差,让她担心得紧。而周氏的儿子却是身体健康,活泼机灵,深得公婆喜欢。甚至公公对他的喜爱高过了嫡长孙。要是以后继承爵的是一个庶子...这个庶子即便不继承爵位也比长子嫡孙要能干,那她的儿子女儿要怎么办?经常有奴才在背地里嚼舌根说她身体差,害了大少爷,可是她身体赢弱恰恰是因为生大少爷导致的。丈夫注定要扛起傅家重担,可是体质柔弱,没有生育嫡子的她却不是个合格的宗妇。公婆对女儿宠爱之下掩盖的失望,丈夫回来时看向女儿的眼神都让她心寒。

杨氏脸上的笑容一僵,迅速做出反应:“大嫂哪里话,大嫂膝下的安儿才是钟灵毓秀,活泼可爱呢。我们家那些个泼猴儿怎么能与安儿比较,还是大嫂的功劳大。”

安儿,大爷的庶女

大夫人一听,气得满脸通红,正要开口继续这场战争,二夫人关氏及时开口把话题转移到长安街东南角的珍宝阁开了这个无聊的贵妇问题上,才阻止了一场战争。

京城里的高门大户之多,不胜枚举。如果一定要在这些名门望族里做一个排名的话,那么傅家无疑高居榜首,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以在景泰年间与傅氏并肩。人们常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傅家在经历了四代帝王后经久不衰,甚至更进一步,欣欣向荣。

傅家先祖傅嬴,在先帝北伐时期便在先帝左右,立下赫赫战功。后先帝登基,封承恩公。

如今的傅家可是一门两公一皇后的武将世家。

这样的担子,可不是一个文弱书生能担得起的。

屋内

宴会结束后,杨氏与夫君回到房里。

杨氏伺候丈夫脱了外袍,又端了一碗茶给他:“灵哥儿今年已经七岁了,总是养在内院,也不合适。”

傅乾抬起头,望着妻子:“搬去前院是肯定的,灵儿的先生也该换一换了。改明儿起就让他去族学读书,下午回来和弟弟一起习武。”

族学先生学问当然是一流的,就是学童子弟每天三更就要起床,一学不好就要挨戒尺。

杨氏心疼儿子,忙说:“要不等来年开了春,再叫他去族学读书,灵哥儿毕竟体弱些…”

傅恒打断了她的话:“慈母多败儿,他身为长子理应文武双全。如今倒是老二瞧着比嫡长孙还要好些。”

杨氏听了丈夫对自己的不满,眼圈发红,低下头来不敢说话。

傅乾瞧见妻子脸色,心一软,连忙为自己的话找补:“灵哥是体弱,不过再怎么样都是咱俩嫡出的孩子 自然是尊贵非常。即便真的从文,也没什么,将来出阁拜相,依然是咱们傅家最优秀的子孙。”

杨氏看着丈夫,含着泪一笑:“但愿吧。”一回头,又看见了躺在摇篮里的女儿:“欢儿虽然小,但是以后注定是皇家媳,这教习嬷嬷和掌学先生也得早早请好。”

傅氏对子女教育极为严苛,傅家代代儿郎都在军中历练,又精通诗文儒家之道。不少人在科举中了进士,入朝做官。女儿也个个出类拔萃,才情名满京城,德言容功,样样在行。傅家大小姐淑君就是在选秀时被先帝选中,成为了太子楚桓的正妃。先帝驾崩,楚桓称帝,她也成为了当朝皇后。 

傅乾正色道:“这你不用担心,我会留意的。”

杨氏笑着打趣说:“咱们欢儿可真是聪明呢,满月宴抓阄一抓就抓了笔和宝剑两个物什,将来没准是个文武双全的女公子呢。”

“是啊,聪明可爱,随你。”傅乾笑着将妻子揽入怀里。

杨氏幸福地躺在丈夫怀里,又扭头望了一眼睡得酣甜的女儿,在心中默默叹息道:“就是可惜了,是个女儿。”

上一章 老爹归来 有凤来仪一代女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