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历史英雄见真章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历史  古代传说   

宋襄公图霸

历史英雄见真章

周襄王九年(前643),七十三岁的霸主齐桓公身患重病,把立太子昭为君的大事托付给宋襄公。但桓公一死,竖刁和易牙就立公子无亏为君,并发兵捉拿太子昭。

太子昭逃到宋国,请宋襄公做主。宋襄公曾接受过齐桓公的重托,想乘此机会联络诸侯,继齐桓公之后称霸,便答应了太子昭的请求,于周襄王十年(前642)联合卫、曹、邾等国,共同护送太子昭回国。

齐国的一些大臣杀公子无亏和竖刁,轰走易牙,投降宋国,迎立太子昭即位,是为齐孝公。其他几位公子不干,便联合起来对付太子昭,同宋军在南瓦地(今山东济南历城)大战,结果遭到惨败。

齐原是霸主国,现依附于宋,宋襄公认为自己就是当然的霸主了。

于是准备约请诸侯会盟,成就宋国的霸业,但他又担心大国不理,就先约请曹邾、滕、酆四个小国在曹都会盟。滕国犹豫不决,宋襄公就把滕宣公扣押起来以示警告;酆国没有按时到会,襄公就把他作为祭物,投祭睢水。

襄公的残暴激起了诸侯的不满,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在陈国的倡议下,鲁、蔡、齐、楚、郑、陈诸国在齐集会,名为缅怀桓公的霸政,实为结成一个与宋对立的集团。

襄公见形势不妙,便企图借齐、楚两国来压服中原诸侯他先派使者带着礼物去见楚成王,约请楚国前来与宋、齐聚会,商议会合诸候、扩大联盟的办法。周襄王十三年(前639),三国会盟于鹿上(今安徽阜阳南),请许宋为诸侯盟主,楚王佯许,并约定秋天在盂地(今河南睢县)再会诸侯。

到了盟期,宋襄公驾车与会,公子目夷劝他带些兵马,防止楚人不讲信义。襄公不听。

宋、楚、陈、蔡、郑、许、曹会于盂,齐孝公因宋将齐视为属国,不愿露面;鲁僖公根本不愿与“蛮楚”交往,所以未来。七国聚会,宋襄公是主人,不料楚成王在会上与宋襄公争盟主,楚国事先布下的伏兵,一拥而上,将宋襄公抓了起来。

公子目夷从会上逃回,立即与司马公孙固商议对策。公孙固建议请公子目夷先即位,以安定人心,号令全国,随即调兵遣将,固守宋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市南)。

等楚国大军兵临城下,宋国内部已经一切就绪。楚大将斗勃挟襄公企图迫使宋国投降,宋司马公孙固表示,新君已立,旧君就送与楚国,坚决不投降。楚国无奈,发兵攻城,一连三日,士卒损丧不少,睢阳城依然如故。

楚见捉一国君无用,想拉拢鲁国,厕足中原,就把宋襄公送给鲁国。鲁僖公趁机出面说情,襄公得释,与诸侯盟约,然后楚成王和各国诸侯才各自散去。

宋襄公在被擒期间,郑文公曾提议推楚成王为盟主,襄公获释,回到睢阳,重新做了国君,他咽不下这口气,首先便向郑文公头上泄去。周襄王十四年(前638),宋襄公联合卫、许、滕几个小国攻打郑国,想借机让楚国难堪。

楚国于是发兵救郑,襄公便准备直接与楚军交战,公孙固极力劝阻,襄公不听。冬十一月初,宋军与楚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宋军已排列好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河。司马子鱼认为,楚军人多,宋军人少,趁楚军还在渡河之时发起攻击,一定能胜。

襄公不同意。当楚军过河之后还未排好阵势时,公子目夷又建议襄公下令攻击,但他仍不同意。等到楚军把阵势排好。一切准备充分时,宋襄公才命令宋军向楚军进攻,结果宋军大败而溃,死伤惨重,连他自己的腿上也被击伤。不久便因此而亡。

上一章 晋楚城濮之战 历史英雄见真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田氏代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