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风雪西域
本书标签: 古代 

九、汉奸赵友朋

风雪西域

转眼就到了五月头上,乌英公主带了两个士兵去了柳中城已半月有余,还是没有一点音信,乌雅王妃担心妹妹,从乌英公主走后的第十天起,就带着两个侍女每天来到西门城墙上观望一阵。耿恭心里也惦记着这个漂亮的异族女子,他知道乌英公主对他有意,可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十八岁时就由父母做主,给他娶了妻子,儿子生下不久,就和同乡好友赵友朋一起投笔从戎。还有婚姻大事得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没有父母之命,如果某一天他带着一个异族女子回去,家里人会怎样看待他。一天他又去西门城墙巡视,见乌雅王妃又带着一个侍女在城墙上张望,他也走了过去,默默的注视前方,隐隐约约中,三骑飞驰而来,“王妃你看公主他们回来了”。侍女高兴的叫了起来。

“乌英回来了!乌英回来了!”王妃喃喃的说着,

走近,果然是乌英公主,那个汉兵的马上还反绑着一个匈奴。王妃命赶快打开城门迎接,公主进来后,姐妹俩深情的拥抱在了一起,王妃捧起妹妹的脸,爱怜的说:“瘦多了,也黑多了”。看到耿恭走来,公主推开王妃,调皮的说:“耿将军,末将完成任务,前来交令,回来时还顺便抓到一个匈奴探哨”。耿恭赞许的点了点头。

从匈奴探哨口中得知,左谷蠡王并不甘心失败,撤兵准备粮草,并训练了一批攻城部队,准备再次围攻金蒲城。到了五月半,耿恭心想给玉门关的敌报已近两月了,还不见探哨回来,心里不免着急起来。盼来盼去,没有盼来朝廷的援军,五月二十下午,西门外三里处又扬起了滚滚飞尘,黑压压的匈奴铁骑四面围来,不到半天功夫,就又将金蒲城围得跟铁桶似的。一个匈奴探哨兵飞马到城楼底下大声喊叫:“大匈奴左谷蠡王殿下、右贤王殿下、赵王殿下请汉戊校尉耿恭答话”。

“去禀报你们王爷,本将等候多时了”。耿恭回答完,探哨兵飞马驰去。不一会,匈奴骑兵让开一条道,出来三个士兵摆上三把椅子,左谷蠡王先坐中间,右贤王和一个匈奴王爷打扮的青年汉人分坐两边。“城楼上是戊校尉耿恭吗?故人大匈奴赵王赵友朋有礼了”。汉人王爷喝问。左谷蠡王和右贤王耿恭先前见过了,因此他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汉人赵王身上,乍看有些面熟,听他喊话,耿恭一切都明白了,窦固将军和匈奴大单于决战天山,是这个叛徒知道汉军的战略方针以及在西域的布防,料定战后汉军不可久待,让大单于隐匿了两万主力,等战后汉军撤离再出击西域,今天的局面都是这个人造成的,他的表情也由惊讶变为愤怒。这还是那个和他一起投笔从戎,立志报效国家的同乡好友赵友朋么?

“你这个汉奸”。耿恭愤怒的骂道,

“校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想我赵友朋当年一堂堂七尺男儿,也想为国家效力,博个封妻荫子,不想就因为违了军规,被窦固逐出军营。如今我摇身一变,成了大匈奴的赵王,锦衣玉食,良屋美妾。你耿恭才能不在我之下,为大汉效命十余年,才混了个小小的校尉,何日才能出头,大单于说了,只要你肯投降,就封你为白屋王”。

“你真无耻,就不怕遗臭万年,就不怕家人受你连累”。耿恭大骂,

“校尉你也知道,我家里就一个糟糠之妻,给我连个孩子都没生下,官府爱咋整就咋整去,自古成王败寇,等大匈奴铁骑问鼎中原,踏平洛阳,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赵友朋狡辩,

“无耻之极,我耿恭瞎眼了,交了你这么个朋友”。耿恭说,

“校尉莫怒,我还有一件礼物要送给你,来人,押上来”。他说完话,出来两个匈奴兵,五花大绑着耿恭派往玉门关报信的报信兵出列。耿恭立时傻眼了,他估算着朝廷接到敌情,即使不立即出兵,也会派来信使,没想到送信兵被俘,这会朝廷还蒙在鼓里呢。

“校尉,我就料定你会派出送信兵飞报朝廷,三月初我就在金蒲城周围派出散骑游勇,还真让我猜准了,这下希望破灭,听我一言,还是投降吧,大匈奴不会亏待你的”。赵友朋继续说,

“我就是血染沙场,也不和你这个汉奸同流合污”。耿恭说,

“看来你是吃了称砣—铁了心了,别怪我赵友朋不讲朋友情面”赵友朋说,

“卖国求荣,你不得好死”。耿恭大骂,

“那就看谁先死,别以为你有毒箭,就能守得住这孤城,我已建议左谷蠡王制作了三百把云梯,还有特大盾牌,专门对付你的毒箭,你就等着城破之日领死吧”。赵友朋威胁,

“那你可得当心了,中汉家‘神箭’者,断无生还之可能”。耿恭针锋相对。耿恭嘴上虽然这么说,但他明白出了赵友朋这个汉奸,以及他对汉军的了解,云梯在攻城拨寨中的作用,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上一章 八、宫廷宴会 风雪西域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十、二守金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