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浑元剑经
本书标签: 短篇  短篇完结 

十二连城法

浑元剑经

圈拿、拦提、搅拭、穿绷、功按、飞檐、跳涧、钩点、问献、左闪右闪、拖贴围转、叶里偷花人罕见,侧身斜飞左右揭,何畏他人剑乱颤。

【阐释】

十二连城法之精义,是运用具体攻防招式的攻防技术方法,非是固定的具体的招式。以此十二法交互变化运用各种功夫招式,守固如城,壁垒森严之意。又是攻人之法。此乃传统手战之道中的攻防技法法式的双重性的特点。即攻击法式,可为防守之用;防守法式,可有攻击之用。对于攻守法式的认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十二连城法”之精髓妙义。才能练之纯熟,用时十二法相互变化精纯入妙,可胜劲强之敌乃成易事了。然其虽曰十二连城法,是约简之言,而在每法之中又有具体之攻防招式的方法相连而成之。分别略述如下:

圈拿:圈法和拿法的相互配合,故名“圈拿”。权者何?亦如拳法中的单鞭手之防手的下勾动作,便是圈,谓之圈拦手。可知环绕而能控制对手的方法名之圈拿。而圈拿法有由上入下和由下入上的两种环绕之入手法。以成控制之势,是名圈拿。亦有左入右圈,右入左圈之分别。皆谓圈拿。

拦提:手上肘下外开势为拦;手下肘上外开势为提。故知“拦提”乃两种入手法势。以应接对手上下攻击的连续防守方法,故拦提并论。

搅拭:搅者,绞也。如黄龙三搅水式,可与对手手臂或兵器相搅,乱其节奏,乘隙而进之法。有里搅、外搅之分。不管里搅、外搅,皆可从对手里、外、上、下、中门而入,即之攻击对手。是接应变化及入手进门的破门而入之方法。拭者,掠也。劲势为“擦”势,是入手进击之法。即搅法乱其节奏,乘隙以拭法进击,如谚云:“凤凰浪翅乾坤少,掠膝连肩劈两旁”。“中直八刚十二柔,上剃下滚分左右,打杀高低左右接,手动足进参互进”。此中的“掠法”、“剃法”皆为“拭法”之描述。故知“搅拭”乃即防即进之方法。又是不改变惊扰对手进法。

穿绷:穿者,属穿骨法。敌自上路来,吾将全局极力一伸向前穿之,彼之劲自破。八卦掌中有“好汉怕三穿”之说。为何“彼之劲自破”?因穿法之中有“绷”劲。“绷”者何?即伸筋拔骨之穿法中,自有一种猛然弹起的横向之劲势为“绷”劲。穿是直去,是拉伸之法,拉伸之中自有“绷”劲存焉。物之情理,如将绳拉直,绳中间自有绷劲之势产生。故“穿绷”为一法中之两势尔。一法两用自在其中。而于掌法中的“横拳”利用“斗骨”的竖横变化产生绷劲,即可有直穿打之劲势,又同时有横绷之劲势。故有“出手横拳不见横”,自有遇横破直、遇直破横的双重妙用。而“绷拳”之穿,乃身中天地骨之横和身弓同时发出的“绷劲”之势,产生了“穿绷”的效果。而绷拳与横拳又自有区别之处,只在穿绷上略同而已。细心者可自身证验之。但穿绷只直中拉伸之绷,是以绷劲之势破敌之击,以穿击之法击敌之上部。乃顾打同时之法。所谓何谓顾?顾即打,打即顾,发手便是处。就很好地说明了“穿绷”之法的妙用了。

功按:按者,由上向下按住之劲势的方法。而按在腰攻。腰攻及按劲,需要一定的功力,是攻防用劲之技术技巧的功夫,简名“功力”。非力量之大小也。有功夫之按法,可按定对手之根,以腰攻之,彼必跌翻。此法乃“功按”之精义。按在拇指。拳法,兵器,皆此义也。大拇指乃“按指”也。土性敦厚,故按劲浑厚沉实,以此为“功”,故联名曰“功按”。

飞檐:环绕反跳之法也。即曲中求直之法的过程。名为“飞檐”。拳招名“燕子穿梁”。常说的“飞檐走壁”,飞檐以解释了。何谓走壁呢?拳法中自我两手的交手法,以左手承接对方的手臂头门手腕,复交于自己的右手控制对方的肘部,再以左手击其面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两只手犹如在对方的手臂上行走一般,古曰:“走壁”。与飞檐的燕子穿粱之环绕手法结合论述,就成了飞檐走壁的说法了。

跳涧:腾挪之法。飞檐为避免碰撞的环绕腾挪法,是上下之势。跳间亦为避免碰撞的环绕腾挪法,是左右之腾挪的起落势。此皆为曲化直发的曲中求直之法势。

钩点:钩者,回手如钩之钩也;点者,点击破解之点法也。钩点皆为破门而入之法势。拳中自有“手勾、肘勾、脚勾”的三勾之法。而“点”法却可无处不能用之的方法。点击法乃自我“交手法”的过门之方法。适应范围广泛,可谓无势不可用点法破之。而此点法,只用于过门之点。故“钩点”合用自成破门而入之法。然“钩法、点法”,又可作为破敌之势、击敌之法而用。故不能单纯以破势入门之法待之。钩法可跌摔人;点击如钉钉之击打,都可为致胜之法势。

问献:问者,试敌应手之法,又名“引手”“虚惊”之法,就是问彼虚实之法。献者,现出之义。又有“现底”之义。问献之献,乃让对手现出虚实之底而拿出来的问招之目的。揭献之献,乃攻击对手,对手落败之象。同一献字,在本经谱中有两处用法,问献之献,对己而言;揭献之献,对敌而论。两意自有分别,故不可混之。

左闪右闪:身法也。闪法也。凡防守之招式皆闪法之用也。闪法,避实之上法。具体而言,有手法、身法、步法,及各部位之闪法。故有“八切闪”之说。乃弱能胜强之妙法。贯彻善战者不争的策略。诀云:“偏闪空费拔山力,乘虚而入好用机”。是闪法至用之妙处。但施闪法之时,应持“让,中不让”才得闪法之精髓妙义。取近打远巧妙尔。即左闪右进、右闪左进,方可落实“闪即打、打即闪”。胜敌在瞬间。

拖贴围转:拖者,缠绵之法也。沾连之义尔;贴者,不撄人之力的粘随之法,不离敌,亦不使之离去尔。敷者为尚,细腻蕴贴,敌不能知我,我独知敌矣!围转者,不远敌也。敌亦不能远去也。全在一转字,圆转如轮,圈敌之法。虽曰“圈敌”,然敌时刻又在我之圈外,故敌不能击我,而我随时随处可击敌尔。故拖贴围转四法连施乃圈敌与敌纠缠,寻隙破敌之策略方法。然圈敌之法,又不单纯以拖贴围转为法,其中又有上述诸法掺互为用,方见其妙。如以拳法论之,乃“沾粘连随不丢顶”之法,但要与步法的贴步闪合用,即可达到“拖贴围转”的圈敌击之之目的。

叶里藏花人罕见:此乃拖贴围转的“明招暗手”之法。诀云:“出手不见手,见手不为能”之妙义。明招为叶,暗手为花。上述诸法皆可为明招之叶,又可为暗手之花。即皆可化敌之攻势与敌周旋,又可攻敌至胜立败对手之用。此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施招用手之精义,即见景生情之妙趣处。此句又显现出:“拳花一片,真打一线”这条拳谚之妙趣了。

侧身斜飞左右揭:揭者,顺其力以变截也。截者,随其起落领而挫之。可知“揭”者,乃“逆力”之打法,虽有叶里藏花的明招暗手之顺势的四两拨千斤的方法;也要有侧身斜飞的左右揭献的逆力的借力打人之方法。

何畏他人剑乱颤:身备上述十二连城法的功夫,胸有成竹,法法精纯,守则固若金汤,攻则无坚不摧,全在顺势进退中的四两拨千斤,逆力以为揭献的借力打人中体现。自然能见景生情随机用势。怎么还畏惧他人的剑乱打乱攻呢?此正“回家不忙”之精义。

十二连城法的略解如上,正如本经所言:“胜在一时,三年功夫”,平时将十二连城法演练精熟,得心应手,明白顺从以为进退,逆力以为揭献的“顺逆”之用法,哪还怕对手强劲呢?真乃一语道破天机了。此十二连城法,应与十二形的具体攻防招式的概念分别开来。

上一章 剑要窍精言 浑元剑经最新章节 下一章 剑力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