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唐朝贵公子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大唐  架空历史   

第九章 水浒问世

唐朝贵公子

“好,好,好哇!留守大人,这是何人所作?真是精妙绝伦呐,堪称前后200年来之奇书哇!”留守司长史汪存说道。

“是啊,留守大人,这是何人所作,堪称自前隋以来第一奇书啊,是啊”留守司官吏纷纷附和道。

“看什么呢,这么热闹”说此话的真是西京(长安)正留守张灵纪(正二品)。

“张留守,我等正在观摩王留守带来的读物”。

“哦,是何读物,竟能让武德三年的状元,汪长史如此赞不绝口”张灵纪打趣似的说道。

“啊,哈哈,实在是此书太过精妙,此时,大人不妨也端详一番,定能大有所悟”汪存对张灵纪说道。

“噢,即如此,那就拿过来让本官看看”说完张纪灵便伸出手接过了汪存递过来的三章水浒传,说道:

“第一章 洪太尉勿开伏魔殿,第二章 史进火烧史家庄,第三章 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

“这鲁提辖是何人?竟能三拳打死镇关西,真是厉害”,说着便拿起第一章看了起来”。

“宋朝嘉佑年间,天下忽然发生强大的瘟疫,百姓苦不堪言,军民死伤无数……”。

“哼!这洪太尉真的误国误民的奸人,此等贪生怕死,趋名附利,满口谎言的小人,竟然能混上太尉的名号,可悲可泣呀!”张灵纪一巴掌向桌子咬牙切齿的说道。

“不过写的确实不错”,随即,意犹未尽的说道:

“只可惜,怎么才三章啊,那怕那续二章也可呀,王留守,此书你是从何处得到的?”张灵纪问道。

“禀张留守,此书正是犬子所作,是在下在府中抄录的,目前只有这三章,还望张留守见谅”王父回道。

张灵纪表情微微有些惊讶,在心里暗想道:

“什么,又是王策这纨绔子,他竟能写出如此奇书,虽只短短三章,却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同乐共愤那,看来秦王殿下说的没错,王策胸有大才,却不显山不露水,大隐于世,坐观天下大势,不行,此物必须速速献与秦王殿下”。

“啊,犬子真是大才啊!不仅前此日在卢侍郎府中诗会上辩倒了当朝状元,如今又写出此等奇书,此书本官甚是喜爱,不知王留守,可愿忍痛割爱呀”张灵纪问道。

此时的王父已经被夸的找不着北了,在一声声赞美中迷失了自我,想起自己儿子混账了八年,终于望子成龙,于是高兴的说道:

“张留守既然喜欢,尽管拿去就好,何必多言”王父说到。

“好哇!王留守果然豪爽,那三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张灵纪说完便拿起了那三章水浒传,对折了一下塞入袖中,说道:

“诸位,本官忽然想起来还有一点事,就先告辞了,若是没有公务,诸位也就下值吧!”说完,张灵纪转身便走。

“若,诸位,张留守说了,有什么有公务便可自行下值,眼下所有的公务均已处理完毕,诸位都下值吧”王父说道。

“若,那王留守我等告辞”留守司官员纷纷说道。

“嗯,告辞”。

而此时秦王府中,李世民拿着张灵纪带来的那三章水浒传,止不住的点头称好:

“这王策,真是能给本王创造惊喜啊,短短三章就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好,很好”。

随机话锋一转冷酷的问道:

“此事太子知道吗?”。

“太子殿下并不知道,现在知道这件事的,只有留守司上下大小官吏,旁人并不知道,”张灵纪回复到。

“但,你不能保证留守司上下大小大官吏,里面没有太子的人吧”李世民问道。

“这,臣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张灵纪面露愧色的回复到。

“罢了,王策此人,本王定要将他收入麾下。

而此时的王府,王策却并不知道,自己老爹将自己给卖了,还在为写完后三章水浒激动的时候,忽然,王富还没来得及禀报,便传来了一声尖锐的声音说:

“王策接旨”!

听到声音的王策,不敢怠慢,便着急忙慌的跑了出来,说道:

“臣,王策接旨”

“门下,西京副留守王宗邦之子王策,深得朕心,聪慧智敏,朕心甚悦,令王策,即任长安县县令一职,后日就任,钦此”。

“王大人,接旨吧!”。

说着,王策便接过了圣旨,随即王策看向王富说道:

“王富去拿个荷包给公公拿点茶水钱,快点”。

片刻后,王富便拿着荷包跑了过来,对着王策说道:

“少爷,你要的荷包”。

王策接过荷包后从袖子里抓了一把金豆子,塞了进去对着那来传旨的公公说道:

“公公远道而来,辛苦了,一点茶水钱不成敬意”说着便朝那公公塞去。

“哟,王大人,你这是干什么,”那个来传旨这个公公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身体很诚实,接过了荷包。

“王大人,不愧是年轻一代中的俊杰呀”那公公奉承的说道。

“不敢不敢,敢问公公在长安县地方怎么样啊?在下后日就要去赴任,所以想提前得知一下那里的情况”王策问道。

那公公听到后说道:

“长安县在京都附近,自是富庶,可前些日子出了一起悬案,上一任知县就因为这个悬案罢官还乡了,陛下就下令让你去长安县,务必探破此案,得了,时间也不早了王大人,奴婢告退”。

“啊,公公慢走”。

“长安县,究竟是谁保举我当这个县令的?老爹?三叔?大伯?嗯,看来是大伯,毕竟我是世家子弟,得混混资历进入官场” 。

但王策并不知道,保举他当这个县令的不是任何人,正是当今陛下唐高祖李渊!

“陛下,您为什么要让王策去当长安县的知县呢?吏部侍郎裴坚问道。

“前几日的大朝会上,太子和秦王都想要王策这个人,我想看看他到底有几斤几两,若是平平无奇,就让他在长安县呆一辈子吧,倘若他真的能让这个悬案告破,那就将他调入北衙六军,亦或者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或者进入六部”李渊说道。

“原来是这,陛下英明,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看清楚王策是否有大才,而且避免了太子与秦王相争”裴坚说道。

上一章 第八章 朝会党争 唐朝贵公子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章 长安县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