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反诈民警李秋萍和她的同事们
本书标签: 现代 

第一章:一声惊雷号角响

反诈民警李秋萍和她的同事们

我们这里是舟海市公安局,女士,你刚刚是不是接到了一个境外电话?请不要相信他们,更不要给他们转账。还没等舟海市公安局民警李秋萍继续说完,电话那头已经挂断了。

李秋萍出于职业本能,感觉到不对劲。赶紧放下电话,招呼上其他同事出发,时间紧迫,如果不能尽快找到这个接到境外电话的市民,这个城市或许又会多一个“悲剧”。

在出发路上,李秋萍的同事已经找到了这个机主的小区地址。此刻他们每个人内心焦急万分,因为他们深知,机主接到的这通境外电话,已经在反诈系统里被标记多次。

砰砰!李萍在门外敲了两下,但是没人回应。我们是舟海市公安局民警,你在家吗?请开门。据小区保安说;今天没见到这户居民出大门,我们认为她应该还在家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说着,也试着敲门。

一众人在门外经常这样焦急等一个人开门,这就是李秋萍这些反诈民警经常遇到的情况。

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你们居委会能不能联系到她的家人?李秋萍建议到。

又等了许久,终于门开了一条缝。这是我们的证件,我们是公安局民警,开门的女人看了一眼,嘭的一声,又把门关上了。

她怎么回事?李秋萍的一个同事,实在忍不住抱怨了一声,

这下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看不下去了,再次联系了这女人的家人,把她不配合反诈民警的情况,以及包括可能会导致被诈骗的后果,通通说了一遍。

女人不情不愿的开门,出来跟着李秋萍等人下了楼去属地派出所,

原以为正常的一次出警程序就应该到此告一段落,没想到,才刚刚开始。

女人一上车,她的电话就响起了起来。听到电话响,李秋萍和同事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

开门我要下车,车上的女人瞬间激动起来,用脚踹车门无果,又去拉车门。而此时警车正行驶在城市快速路。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我们民警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我们对待普通老百姓的不配合,是尽可能的包容。我们是在尽自己的职责。这是李秋萍把车停在一个快速路出口的辅道上,确认环境安全以后,拉开后面车门的第一句话。

这时,女人的电话还处于接通状态,很明显是这个电话导致她的情绪突然反常。

警察,“我假警察被上门绑架了,怎么办?他们把我绑到半路”,我拼命挣扎,他们才把我放下来。

李秋萍一行人,听到这句话,顿时哭笑不得。但警察这个职业是严肃的,没有半点玩笑可以开。

你看清楚我的证件,这上面有我的名字,有我的警号。你现在立刻马上把电话挂断,我不知道对方和你说了什么。但是请相信这里是中国,我们是货真价实的民警。我敢说,到迄今为止,这座城市,还没有人敢大白天开着警车,穿着警服,去上门搞所谓的“绑架”。

女人听李秋萍说完,蹲在路边哭了起来,浑身颤抖。

安抚一阵后,女人的情绪,终于缓了过来。

我今天上午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那头说自己是某某地方的税务稽查,和我们公司合作的一个带货主播涉嫌和我们共同偷逃税款。数额巨大,已经把此案件移交给当地公安经侦大队。要求我们提供银行账户流水给当地公安局经侦大队做调查使用,并且要保密。让我给一个他们提供的账户汇款200万,作为保证金。案件查清楚以后,会返还给我们。否则要查封我们公司,立案批捕法人。

李秋萍听这女人说完,立刻反应过来。“条件反射”的问到:那你转款没有?刚刚给你打电话的人,是不是说我们是“冒充的警察”?

女人摇摇头,又点点头。

还没来得及转账,你们就上门了。对方说让我不要相信你们,你们是“冒充的假警察”。当时我是真的害怕,我谁也不敢信,因为和我们有合作的那个女主播偷逃税款,我们公司之前为此投入的营销费用,包括和她合作定做的产品,到现在都没有收回投入的成本,整个公司已经举步维艰。

众人听到这,终于松了一口气。今天的所有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李秋萍和同事回去以后对此事复盘,他们发现,这起诈骗未遂案件,不像是一起普通的案件。

首先,对方很清楚该女士名下的公司和某个已经查证属实偷逃税款的带货主播有合作关系。并且知道她的电话,住址,包括公司规模,经营情况等信息。

而且对方对税务稽查内部的一系列操作流程也非常“专业”,以至于让该女士接到电话以后,宁可相信我们是“假警察”,也要相信他们。

一定找到出现问题的源头,否则后果难以想象。李秋萍和同事把这些资料初步整理以后,提交给主管的丁局,等待下一步的批示。

此事过后的十多天,李秋萍和同事正在出勤的路上,突然接到局里紧急电话,让他们赶回来开会。

李萍和同事急匆匆赶了回来,局里会议室已经坐满了人,他们找了个空位坐下,翻开笔记本,准备做会议记录。

局里党委成员,依次入场坐下,会议正式开始。

投影仪开始播放今天上午发生的一起新闻,新闻里,一位男士虽然在各方不停的劝解下,却依然从楼上一跃而下,这一幕场景,让在现场的人饱受震撼,也让此刻坐在会议的人神情严肃。

投影播放完毕,局里领导开始讲话。

大家看到刚才播放的新闻短片,是不是感觉这是一起非常普通的个人轻生案件?

我来告诉大家:视频里轻生的这个人,是我市著名企业家,他的企业有几千员工,为我们市经济发展,就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还好他被在下面的消防人员用气垫救了下来,目前已无大碍。

他为什么会这样?据我们汇总的初步信息,他的公司就在前段时间遭遇了“定点网络电信诈骗”。

有人冒用他的信息包括伪造的个人公司印章,趁他和助手去外地招投标现场需要暂时关闭手机的空隙,他助手手机被某种特殊手段劫持。导致财务和他们联系不上,财务在公司邮箱里收到他和某外国贸易公司签署的合作协议,这份协议在他去外地招投标之前,财务是知道这份协议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签署了,协议上的印章,签字,当时看来都没有问题。财务按照协议上面的要求,当天去银行进行了转账。

等他们的通信恢复正常,财务和他们联系上,这时才知道这份协议是伪造的,于是立刻报警。

'突如其来的噩耗,瞬间打垮了他。公司的账户已经空了,之前招投标已经无法按时履约,面临天价违约金,就连公司的日常经营也陷入崩溃。

于是大家看到了开头视频的这一幕。

事件发生以后,省,市各级部门高度重视此事。并为此派出工作组,在全力保障该企业度过难关。

企业是社会的血脉,我们舟海的经济,百姓就业和这些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警方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仅要破案,还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追回这些被诈骗的财产。

现在我宣布,立刻由各部门抽调人手组成专案组,全力侦破。侦破需要的人力,物力,只要合理合规,局里会联系上级有关部门全力支持。

请散会以后,大家抓紧时间,做出一个方案和思路汇总报上来。

让李秋萍到我办公室来一趟,丁局会后叮嘱身边的人。

咚!李秋萍敲了一下门。

进来,丁局说到。

李秋萍缓缓走进丁局的办公室

先坐下,我给你接杯水,丁局招呼着李秋萍,去饮水机接了一杯水,递给了李秋萍。

会议以后,你对此有什么初步想法和思路?丁局问到。

丁局是一个具有从警几十年经历的警察;从部队侦察兵退伍,再到地方公安局任职。他一直保持着军人身上特有的品质和精气神,来地方以后亲身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刑案破获。

丁局深知之前这些经验,已经不能完全用于现在这种集合多手段,多种技术融合的犯罪侦破。他历来很重视年轻警察的培养,特别是刑侦技术骨干的培养。

你之前提交的资料我已经看了,就说说这个吧!

我认为这次案件和我们之前及时介入,让诈骗份子没有得逞的那起案件,从手段,到整个过程是有关联的。这是提前精心策划,专门针对我市民营企业的财务,法人,公司管理人员的诈骗案件,不是个案。并且这帮人在境外策划指挥。诈骗的资金,也通过蚂蚁搬家式的方法流向了境外。

我们当警察的,最不希望发生这样的大案要案发生。但是一旦发生了,我们责无旁贷,一定要让这帮人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

我之所以找你来,还有一个原因,你是外语专业毕业,研究生是刑侦专业,长期从事反诈工作,有一定的实战经验。

经过我和局党委研究决定,派你和技术组成员去境外侦查。境外不像国内的环境。而且由于我们和这些窝藏诈骗份子的境外国家暂时还没有建立警方双边合作关系,你们前期只能以普通公民入境。

情况我和你沟通完了,我现在征求你的意见,李秋萍同志你可以回去想清楚以后,再答复我。

不用回去思考了,我去,李秋萍说到。

那好,这是上级部门提供给我们一部分的资料,你在这里看完,不能带出这个办公室。丁局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密封的文件袋,

刘立,东南沿海某市人,之前就读于国内一所顶级电子信息大学。毕业后去了国外进修。他的签证和护照信息早已过期,和国内失联至今。

刘玲玲,刘立的亲妹妹,前段时间回国在海关因为持伪造的证件入境被抓获。

据刘玲玲交代,刘立在国外某大学进修期间,被几个诈骗集团高薪聘请为通信网络技术指导顾问,并已经获得东南亚某国永久居留资格。而刘玲玲此次回国是想把他们父母接出去,顺带找一批年轻人,为境外诈骗集团补充“新鲜血液”。

看到这,李秋萍彻底瘫坐在沙发上。刘立,刘玲玲两兄妹,恐怕这个局里除了丁局知道他们和李秋萍的关系外,再无第二人知道。

李秋萍和刘立是高中同学,更是大学期间的恋人关系。高考志愿,刘立选择了某地的电子信息大学,李秋萍也选择了和他同一座城市的外国语大学。

两人大学毕业,他们的爱情也面临着考验。这一年舟海市公安局因为工作需要,招录具有外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到警队工作,李秋萍通过层层选拔,顺利入选。后面又考上刑侦专业的研究生。而刘立通过学校推荐考试,被国外某大学录取研究生。就这样两人从此一别。

本以为她和刘立从此会再无瓜葛,没想到会这样知道他的后续情况。

几天后,具体方案出来。由李秋萍和教导员负责带领挑选出来的五名队员出国,李秋萍负责特情,利用刘玲玲此次回国招募新人的机会打入境外诈骗集团窝点。这五名队员分别是:擅长电子通信专业技术的王小乐,擒拿格斗枪械技术一流的王兵,林华。精通外事法律专业的秦云,翻译武月。

人员和小组确定完毕,丁局这次担任总指挥。

这些人来自各部门单位,经过几个多月的业务培训,磨合,彼此间已经非常熟悉。时间不等人。上级决定,明天他们将正式出发。

临行前,丁局来到培训中心,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此刻他是一个领导,也是在座年轻人的长辈。

我希望大家通力合作,铲除这些藏在幕后的犯罪份子,但我更希望你们都能平平安安回来。从明天起,你们将暂时脱下自己热爱的警服,远离自己的家人去异国他乡。请大家记住:身上虽然没有警服,但是要把警服时刻放在心里。

就这样,李秋萍等人组成的一个国外小组,和专门成立的国内对接小组。两组人马形成的大网,已经向这些诈骗份子铺开。

反诈民警李秋萍和她的同事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