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战国霸业之燕昭王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架空历史  王朝争霸 

邯郸对(4)

战国霸业之燕昭王

随着是否要夷夏融合这个核心问题被姬职一锤定音,西河三人组开始给姬职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三人中一直沉默寡言的姬开站出来说道:“既然公子有混一夷夏之心,愚兄不揣冒昧,愿为公子讲解蛮夷之事。”

姬职对这个给自己弄来东北地图的远房亲戚还是很有好感的:“大兄不必拘礼,但讲无妨,姬职愿洗耳恭听。”

姬开朝众人拱手道:“公子日后若经营塞外,必先从辽东入手,那在下就先来说说辽东的情况吧,辽东之地西接燕国,北通肃慎,南邻朝鲜,此地鱼龙混杂,有燕山和太白山的山戎,有部分在草原上被斗败的东胡部落,有被东胡人从燕赵抓过去华夏奴隶,还有一些箕子朝鲜的百姓在靠近太白山的平地上耕种。

这些人中,东胡以游牧抢掠为生,战力最强,民怨最重。他们手下的奴隶都是中原抓过去的善耕之民,这是公子日后用得着的。

朝鲜山民老实巴交素来为各方势力所欺,公子若愿意为他们提供庇护,他们必定从善如流。

两山山戎则以渔猎为主,常以大山中的野兽皮毛和老参跟来自中原的商旅交易粮食布匹。因这些人在大山中围猎为生,所以他们的部族民众号令严明,配合默契,就连东胡骑兵也不敢轻易冒犯,公子若能得之,必如虎添翼。然山戎与燕国恩怨颇深,燕人过去常欺骗羞辱他们,公子要取信山戎,恐怕不易。”

姬职听完心中盘算着,辽东这块生地的开发需要天量的人口,箕子朝鲜的山民和中原奴隶都是必须拉拢的统战对象,至于东胡这个作恶坏分子要坚决铲除,在征服漠北前这群人都是祸害。

倒是这山戎不好收拾,是敌是友全看操作水平,燕国在春秋时差点被山戎灭了国,若非齐桓公出手相助燕国早就没了,喘过气来的燕人在往后几百年没少对山戎反攻倒算,两族之间可谓是苦大仇深啊!该怎么跟山戎化敌为友呢?

姬职:“箕子朝鲜情况如何?”

姬开:“自箕子立国后,该国已历36君,王位一直由子姓箕氏传承,当今朝鲜王子翊宽厚仁慈,百姓归心,朝鲜虽不修武备,取之甚易。但愚兄认为取朝鲜应当和战为上,攻战为下,他们君主未曾失德,强兵灭国,恐有今日齐军在燕之祸。”

对姬开的话,姬职深表赞同:“大兄良言,姬职牢记在心。请问东胡之情!”

姬开继续说道:“化外诸夷,东胡为大。据传东胡发源于西哈林山,自殷商之时便已立国,胡人为首者唤曰可汗,因其国内由大小部落组成,诸侯林立,与西周之时颇为类似,故所谓可汗不过是势力较大的周天子而已。

数百年来东胡的势力不断扩张,向东染指辽东之地,使肃慎秽貊臣服。向西占据千里大漠。向南侵夺匈奴林胡的牧场,国势强盛,称雄域外。

但今日之东胡,已不复当年雄风,塞外胡族多实行兄终弟及制,如今他们在位的可汗是丹林汗,自他从其叔父手上接过汗位后,他那些堂兄弟们便叛乱不休,王族的直系部落实力大损,原先臣服于东胡王族的部落酋长们开始蠢蠢欲动。

如今的东胡虽然看起来疆域依旧庞大,但内里早已是四分五裂一团散沙。公子只要纵横捭阖,扶持其弱小者,打击其强大者,使其内乱不休。待时机成熟,便可一鼓而下。”

田单好奇地问道:“兄终弟及制度后患无穷,待兄弟一辈传完,子侄一辈便要自相残杀,毕竟谁的父亲都当过王啊!那些胡人为何不效法中原的嫡长子继承制?”

姬开解释道:“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草原弱肉强食,生存之迫切远非中原可比,一个成年的酋长比一个小毛孩更有可能带领部族生存下去。故他们多传位给弟弟而非儿子。”

姬职问道:“那肃慎秽貊又是个什么状况?”

姬开说道:“肃慎秽貊情况复杂,大致可分为三部,秽貊居于小西哈林山及山地周边的平原上平时渔猎为主耕种为辅 ,自给自足,少与外人往来。肃慎可分为南北两部,嫩江在肃慎之地穿行而过,冲出2000里平川,占据大片平原的江北肃慎多以游牧为生,平日跟东胡关系最为紧密,各部落酋长以东胡可汗为尊,时常为虎作伥,但这些年开始变得不怎么听话了。

嫩江以南靠近太白山的江南肃慎与箕子朝鲜来往紧密,学习了不少农工技艺,平时半游牧半农耕,很少侵略周边部族,这些部族在大周鼎盛时曾派人来朝见,献上楛(hù)矢石砮,他们的楛矢制作精良,春秋时深受各国贵族喜爱。只是东胡崛起后隔绝道路,传入中原的楛矢也就少了。”

姬职:“东胡肃慎秽貊等族有多少人?”

姬开面露难色说道:“这事无从知晓,只是凭借多年行商经验估算,东胡最多不过50万,江北肃慎大概在30来万上下,江南肃慎人口稠密,起码有70万。至于山戎跟秽貊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

乐毅说道:“据我所知,齐军乱燕前燕国人口不过180余万,现在只会更少,燕国人口有半数在老世族手上,将来公子能迁移到辽东之地的最多不过30万,现在那化外之地人口五倍于我,要统治这么庞大的疆域,可以做得到吗?”

姬职说道:“所以我才跟赵王讨要中山国山中之民嘛,乐君你是中山国人,你估计能有多少人?”

乐毅沉思片刻后说道:“中山国能建国复国,多赖太行山,历代中山王都很重视对太行领土的经营,就连国都中人都建在太行东麓,山中之民约占国中人口三成,中山国人口150万,如果顺利,公子可招揽45万人。至于赵国其人口320万,山中之民连十一都不到,公子能招来20万人已是万幸了。还是不够!”

庄乔说道:“我等既然献策于公子,人口之事,自然有应对之法。”

这是姬职最头疼的问题 ,在这个地广人稀的时代最稀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看庄乔成竹在胸的样子他急忙问道:“请问庄君有何良策。”

庄乔并没有直说而是问道:“请问公子,天下诸侯哪国最富?”

姬职答道:“齐国。”

田单心中生出一丝不祥的预感,只听庄乔继续问道:“哪国人丁最旺?”

姬职:“楚国。”

庄乔略带不忍地说道:“公子明见,正是楚国啊!诸侯列国中韩国有口200万,魏国有口230万,秦410万,齐220万,但齐国宗室隐匿人口颇多,真算起来不会比秦国少。楚国表面有口470万 ,可楚国正如吴起所说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这些人藏匿的人口远多于国家在册人口。在下是楚人,对这群人知之甚深,楚国真正的人口绝不下千万。”

这数据让众人久久不能回味过来,晋鄙叹道:“果真如此,天下哪个国家打得过楚国?”

作为一个即将上任的君王,姬职对这些贵族深恶痛绝:“丁口再多, 那也是贵族的而非国家的。楚国有这群忠臣在,哪能不衰弱啊?”

庄乔深有同感,若非有这群人的存在,他自信凭楚国的家底加上自己的才能,统一天下也不是难事:“一头猛虎死了,那些弱小的野兽们将要分食他的尸体,现在的楚国即将面临这种情形,这正是公子趁虚而入的大好时机。这便是取人于楚。”

无盐女说道:“迁徙百万民众开垦辽东,所花费的财物难以计量,以燕国的底子很难承受。”

庄乔笑道:“经营塞外,绝非朝夕之功,我们可以先迁20万民众戍守辽东,先占据一块立足之地,待立稳脚跟后便化军为商,以商养军,打通被东胡阻隔的商贸之路,届时肃慎的弓箭赤玉,胡人的骏马牛羊,朝鲜的山货皮毛都可通过我们的手流入中原,其中利润小姐自当知晓。”

顿了顿语气,庄乔话锋一转:“待大燕经营辽东有成,必能跻身强国之列,到时就伐齐而取其财。得其财,我便可征伐漠北,吞并肃慎。

肃慎既灭,当化胡为夏,招徕移民,开垦沃土 ,组建新军,变法图强。管他中原风云变幻,我自默默耕耘于塞北蛮荒之地。

如此,不出30年,燕国便能据河山之险,得天府之富,拥胡骑之利。

待中国有变 ,则携厚积之势,兼戎狄之众。南下燕山,必能平乱世而定天下!”

“壮哉!庄子宏图,甚慰我心!君等大才,必能振兴燕国。务请诸君助我!”姬职听罢忍不住击节长叹,这番谋划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就连自己原先所想都没有他来得精细啊。

三人齐齐行礼作揖,庄乔开口道:“我等此来便是欲助公子成就大业,蒙公子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姬氏集团总算是有员工入职了,空头董事长姬职高兴得拉过他们的手臂肉麻地说道:“我得君等,如商汤得伊尹,文王遇姜尚,燕国定可大出于天下。”

上一章 邯郸对(3) 战国霸业之燕昭王最新章节 下一章 令尹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