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修身养性
本书标签: 古代 

诗经(上)

修身养性

学习小助手今天给大家带来诗经中的六大修身处事大智慧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305篇。“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诗经》具有“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教作用。孔子对《诗经》的道德教化作用推崇备至,曾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所说的温柔敦厚,正是中国古人修身养性所追求的目标。多读读《诗经》,体会和学习《诗经》中在修身处世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对于今天的我们提高素质和修养具有一定意义。

有物有则 守礼有仪

天下万物皆有其法则、规律,而做人则要守礼仪、守规矩。《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生万物,秉性而有则。人与生俱来的品性则是追求善美。

《烝民》诗中赞美了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仲山甫的守礼有仪,“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仲山甫贤良具美德,温和善良有原则。仪态端庄好面色,小心翼翼不出格。遵从古训无差错,勉力做事合礼节。仲山甫内守礼,外有仪,是我们为人处世的理想典范。

《国风·曹风·鸤鸠》中云:“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德行美好的君子,他的外表仪态始终如一,内心坚定有操守。《诗经》中有很多首诗篇都在倡导人们讲原则,守规矩。《大雅·抑》中有“温温恭人,维德之基”,温和谦恭,是高尚品德的基础,倡导为人要谦恭。《小雅·鹿鸣》:“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示人宽厚不轻薄,这样的君子才是学习的楷模。

孝思不匮 心怀感恩

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儿女,儿女对父母的养育恩德不能忘,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能忘。

《小雅·蓼莪》中言:“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孝思或子女思念父母的心情。

《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对待父母的态度,藏着儿女的修养,对待父母要有一颗恭敬的心,敬重他们,要做到和颜悦色,即要“色悦”而不要“色难”,心怀感恩之情,多想想长辈们的付出和哺育之恩。

琴瑟和鸣 埙篪合奏

琴瑟和鸣、埙篪合奏,意即夫妻和谐、兄弟和睦。

《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篪。”毛传:“如埙如篪,言相和也。”个人在道德修养方面,要注重夫妻恩爱,兄弟和睦,这是家庭和睦的基础和保障。

上一章 名人小故事 修身养性最新章节 下一章 诗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