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动漫同人小说 > 围棋少年之惊雷乍引雨玲琅(上卷)
本书标签: 动漫同人  雷凌云  原创女主   

第十五章 巾帕结

围棋少年之惊雷乍引雨玲琅(上卷)

迎着天正七年的钟声,漫天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在西州城铺出一地洁白。

玲琅随父母兄长去老家村里吃了顿年夜饭,呆上两天各处拜了拜年,就忙不迭赶回了西州城,还是跟着师父在西金棋院练棋。雷凌云本就高堂早亡、举目无亲,西金众弟子不少也是个光身,大家伙一块聚在棋院里,点上几桌硬菜吃上个三五天,相互间换换礼物、说说吉祥话,年味儿倒颇足。

将近年尾,戴松年夫妇为了感谢雷凌云这般尽心教护自家闺女,专门邀请他来家中共度元宵佳节。

这些日子过来,雷凌云眼瞅着玲琅的棋力愈发长进,又想起江流儿首战即胜李慕清的战绩,心底那点斗胜的火焰烧得更旺,便日日捉着玲琅练棋,一门心思要自个的徒弟胜过江流儿;偏偏玲琅也是个好强的,雷凌云越严厉,她还越来劲,不下到雷凌云投子认负、不肯再下绝不罢休。

这不,傍晚等着开元宵家宴的空当,师徒俩又在后院的亭子里杀了一局快棋。

雷凌云手!

雷凌云如今下慢棋往往难胜玲琅,就喜欢凭着自己从前赌棋下快棋的底子,在快棋局上“欺负”一波小徒弟,找找自己当师父的威风。玲琅偶尔下错了子,雷凌云就要拿小竹尺打她手心。反正她二哥说过——

戴珏我这妹子没别的,就爱下棋,棋下好了就高兴。只要能让她棋力上来,您看着教训,我们不管。

这局棋玲琅似乎出师不顺,连连落错了几个子,被雷凌云吃住了一条大龙,手心也尝了几回“竹片炒肉”。

瞧见雷凌云那两道刷着亮眉粉的眉毛一竖,玲琅扁扁嘴,还是乖乖伸了右手出去……

戴玲琅(13)嘶!

竹尺打下,发出“啪”地一声脆响,早就红肿起来的右手手心又隐隐胀大一圈,眼看要破皮了。

戴羽成(3)坏大(蛋)!不君(准)吃💦……欺乎(负)小姑姑!

雷凌云板着脸,正要开口教训玲琅,桌下突然窜出一只轻飘飘的小团子,死死抵住了雷凌云的小腿。

雷凌云???

戴玲琅(13)羽成?!你怎么跑出来了?

雷凌云还没从迷惑中回过神来,玲琅已经抢先一步,把小团子抱在怀中。

早在玲琅还没进西金棋院时,雷凌云就听玲琅说过,她大哥戴琪有三个儿子——

长子戴羽渐,只比玲琅小半岁,现下跟着戴琪在军营里历练,当当打杂的伙头兵;

次子戴羽丰,眼下九岁,打小就坐不住,喜欢跟外头的艺人浪子、土匪游侠厮混,练得一身轻功,七岁上下被老爹塞进学堂读书,经常一溜就是一天,每回课业考校却总能混个通过,戴琪打也打过,劝也劝过,都没用,戴松年夫妇只要孙子隔段时间能全须全尾地回家报个平安,也就随他去了;

幼子戴羽成,去年八月底才满三岁,他是早产儿,生下他没多久,戴琪的妻子邵宝姑就因气血亏虚早早撒手人寰,戴琪一人照料不来这个体弱多病的小儿子,就把他托在父母家。

雷凌云(戴羽成?这小娃娃不是一直呆在房里,一点风都禁不得吗?)

雷凌云正想着,果然,就见玲琅将羽成严严实实地拢住,一边搓着他的小手,一边轻声细语地问:

戴玲琅(13)这么冰……外边冷得很,怎么不呆在屋里烤火呀?

羽成挣开一只手,指指棋盘,指指自己:

戴羽成(3)姑姑……呸(陪)……

又一指雷凌云,

戴羽成(3)不呸(陪)……坏!😡

末了揪揪玲琅毛茸茸的袖边,一双大眼睛里乘满了委屈。

玲琅笑了,把羽成的小手再一次捞在掌心,一字一句慢慢地说:

戴玲琅(13)他不坏。

戴玲琅(13)他是姑姑的师父,教姑姑下棋。

戴羽成(3)打姑姑,坏……

戴玲琅(13)那是姑姑下错棋了,师父要罚姑姑呀。

戴玲琅(13)诶,

玲琅仿佛想到了什么,往上抱了抱羽成,让他能看见棋盘,

戴玲琅(13)要不……羽成帮姑姑看看,这边要怎么吃?

雷凌云他看得懂?

雷凌云又一皱眉,只当玲琅想借个机会糊弄过去。

戴玲琅(13)师父你别小瞧他。

玲琅冲雷凌云扬扬脸,又看向怀里的小人,

戴玲琅(13)羽成平时出不了门,家里能玩的都玩遍了,我就教他下棋。

戴玲琅(13)也就上个月在家准备过年那时教的,他很聪明,一学就会,虽然很多时候要吃药睡觉,不能像咱们一样经常打谱,但现在玩吃子已经很有一套了,正经对局还没教,看着我下也能看懂个大概。

雷凌云感觉自己的脸有点抽抽,如果不是这大冬天,他很想打开折扇遮一把。

雷凌云(难不成又来个围棋天才……)

戴羽成(3)吃这里!

小家伙马上来劲了,往棋盘上一个点位一戳。

玲琅帮他落好一粒黑子,又拿过雷凌云的白子,在旁边的点位落下:

戴玲琅(13)那,我抢这边的地呢?

戴羽成(3)吃掉!

羽成好像不管别的地方,只一味要吃子,吃掉一颗子后,就拍手大笑起来。

雷凌云(看来也不是什么天才。)

雷凌云轻松不少,好整以暇地看着玲琅逗小宝宝。

戴玲琅(13)这块要被我占了哦……咦!?

玲琅正在比划自己左手边一块棋,突然惊讶地发现,右手边黑棋竟吃出了两个眼,只要将两眼连上,自己这条原本被吃住的大龙就做活了!

雷凌云进了我雷凌云斧头底下的大龙,还想逃?

雷凌云才懒得陪小孩子玩家家酒,他拈起一颗白子,重重“断”在黑棋孤立的两眼间。

黑棋大龙生机尽断,霎时一命呜呼了。

戴羽成(3)呜……

本以为小屁孩输了棋要哭,雷凌云一抬头,却见羽成一眨不眨盯着自己,两眼亮晶晶的:

戴羽成(3)……好噫(厉)嗨(害)!

戴玲琅(13)我们羽成别的不服,就服有真本事的人呢。

玲琅搂着羽成,笑嘻嘻地跟雷凌云解释完,又低头逗小侄子:

戴玲琅(13)羽成,我是你姑姑,他呢,是姑姑的师父——你该叫他什么呀?

羽成嘬了嘬指头,一下子咧嘴笑了:

戴羽成(3)丝(师)爷爷~

雷凌云?o_O

戴玲琅(13)师父,快开饭了,咱们收拾一下,一会儿再复盘……嘶!

玲琅腾出右手去收棋子,肿起的手心不小心刮到棋盘一角,渗出几粒血珠来。

雷凌云……手。

戴玲琅(13)不是吧,还要打啊?

玲琅顿时苦起一张脸,

戴玲琅(13)师父,我小侄子还在这呢,给我点面子吧……

雷凌云不打你,给你上药!

雷凌云一个倾身,捉住玲琅的右手拽到桌上。

西金棋院的弟子们逞勇好斗,身上总备着几瓶内外伤药。自打玲琅进了西金、跟在自己身边,雷凌云还把原来随手买的几瓶粗糙的药粉,换成了更加精致细腻的玉容膏。

雷凌云并起右手食指和中指,从瓷罐里挑出一小团玉容膏,点在玲琅手心。

冰冰凉凉的药膏抹开,掌心热辣辣的胀痛消散大半。拈棋子久了,雷凌云中指指腹结了薄薄一层细茧,茧子摩挲过细嫩的肌肤,“沙沙”的触感起自掌心,攀着小臂一路溯上,玲琅悄悄垂下眼,耳垂泛起点不易察觉的绯红。

雷凌云还得包扎一下……先用这个凑合吧。

雷凌云取下腰间的月白色素面汗巾,这巾子用极轻极薄的冰鲛縠织成,是他几个月前去成都衣市上看到图样,托人专门订制的,今日一早才到西金。他将巾子沿对角线折起,轻轻覆在玲琅手心,再将垂落的巾角挽至手背,松松打了个结。

戴玲琅(13)师父,这……

雷凌云你爹娘哥哥一会儿问起你的手,怎么说?

戴玲琅(13)……知道啦,就说捏雪球砸师父冻伤的~

雷凌云……

戴羽丰(9)哎呦呦——今儿个是元夕,怎么就送帕子过七夕了?

一道影子“刷”地溜下屋脊,稳稳扎在雪地上。只见一个小童,青袄青裤,看年纪有近十岁了,还剃个娃娃的半光头,只齐眉留了一圈碎发,头顶竖一根小辫儿,面皮、头皮都冻得通红。

雷凌云(这应该是那个在外边跑的老二……)

戴玲琅(13)戴羽丰!!!

雷凌云还在猜来人身份,玲琅早把羽成往他怀里一塞,爆喝一嗓,抄起桌上的竹尺就扑了上去。

#戴羽丰(9)不会说中了吧……哎你来真的啊?!

戴羽丰脚底抹油飞向前院,玲琅跟在后头紧追不舍……不一会儿,碗盘碎裂声,戴珏的喝骂声,搅着戴羽丰的哀嚎声悠悠荡来:

#戴羽丰(9)爷爷奶奶救命啊!二叔小姑要对你孙子图谋不轨啊——

雷凌云默默看向怀中的羽成,小家伙依旧满眼孺慕地望着自己。

雷凌云(……还得抱他进去。)

吃过晚饭,戴家人又邀雷凌云一同去逛灯会——当然,戴羽成照例是不准去的。他一不哭二不闹,就勾定雷凌云脖子不撒手,玲琅哄了他好久也不起效;还是戴羽丰故意嚷着要去把他的围棋偷走,他才望地上一扑,手脚并用地爬回了房间。

雷凌云收拾完,在前院等了半刻,就见玲琅打扮一新,遥遥走来。值此上元佳节,玲琅罩一件镂银百蝶穿花纹白绫袄,底下系着桃红织金襕棉裙,足蹬雪青色细羊皮靴;面上淡淡地敷了香粉,点了朱唇,丱发垂下的青丝留长了,披散在肩头,两团发包上各别着一片银纸裁成的“月光蛾”,发带下坠着两颗小小的琉璃灯球,衬得她愈发明媚娇艳。

待玲琅走上前,雷凌云忽然发觉,原先那个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如今已长成齐自己肩高的少女了。

戴玲琅(13)师父,等下我们逛完灯会,还要走三桥——人多得很,你别走丢了。

玲琅所说的“走三桥”,又称“走百病”,是大明女子一年一度的盛会。正月十五或十六日晚,妇女们穿着白绫袄或白绫裙,成群结队走过三座名号吉利的桥,以期“度厄”,也即祛除灾病;随后来到城门下,在黑夜中举手摸门钉,摸中者得吉兆。姊妹、玩伴少的女子,也可能由家中父兄或丈夫陪同。时人有诗曰:“白绫衫照月光殊,走过桥来百病无。再过前门钉触手,一行直得一年娱。”“风俗传来走百病,夜妆夜服相宜称。女郎行径英雄心,卦头论采不论命。”

醋栗(12)他走啥子走?小姐别担心,有醋栗在,包你丢不了!

雷凌云刚想拿玲琅在桃花县的“惊魂一夜”说事,醋栗就把他挤到一边,挽起玲琅出了大门。

雷凌云感觉有道目光粘上了自己——

雷凌云(山雀已经出去候着了,那这是……)

——他一低头,正好对上戴羽丰同情的眼神。

西州城的元宵夜,街头巷尾、商户人家都张起了一盏盏花灯,游人如织,沐浴在灯光的浪潮里。

戴羽丰(9)看——那边有粘梅花的!

戴羽丰这头凑凑,那里钻钻,忽地发声喊,醋栗眼睛一亮,就丢开玲琅的手凑了上去,把看顾小姐的铮铮誓言抛在了脑后;戴松年看中一尊合为灯壁、拆为画屏的琉璃美人屏风灯,要给老婆买,戴珏照应着爹娘,一时管不到玲琅这边;山雀立在众人中间,头顶一座“火杨梅”灯树,活像个路标,他虽机敏,一双眼也盯不着所有人……果然,不出半条街,戴家一帮人就——

走散了。

虽然身在熟悉的西州城内,雷凌云一直牢记着桃花县的教训,紧紧贴在玲琅身边,生怕冒出个拍花子的拐跑了她。

玲琅倒是优哉游哉,一路开开心心地看过来——

沿街的商铺牌子下,最常见的是一串串圆鼓鼓的大红纱灯笼,还有六角、八角型的宫灯,纸的纱的琉璃的都有,灯面或画或雕着斑斓的图案,有的还题上一首雅俗共赏的竹枝词;铺子门对街大开着,里头挂起的花灯式样更为丰富:鲤跃龙门、鹊登梅枝、金蟾望月……千姿百态,勾得路人一个个进店销金。

今年推出的一种花篮灯最是紧俏。此灯骨架扭结成花篮形状,腹内中空,用以燃烛,篮顶做出个碗状凹槽,放上各色花形河灯;青年男女结对儿买来,在河灯花瓣上写下心愿祝福,寄与穿城而过的河流清波间。

几个小孩嬉闹着,手上牵了安有四个轮子的兔子灯、车舆灯,从玲琅和雷凌云身侧一溜烟跑过。兔子灯“三头一体”,看起来颇为“诡异”;车舆灯内可以放进面果儿,借烛火保温或加热,玩饿了就从空开的“车窗”拿出来吃,还是暖酥酥的。

街角那座茶馆兼棋馆“润明楼”,在二楼支起了一方大戏台,有人在台上拎着盏大腹便便的官员灯,搭配其他人形花灯,上演起“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滑稽戏。

万能角色(掌灯人)……这做了大官的,哪里看得起个小小棋手?他上去就是一巴掌:“你说‘点灯’?!——犯了老爷忌讳啦!”“唉哟老爷,小的是说您才高八斗,那才学只消花上一‘点’,‘登’科皇榜上就见着您大名啦。”“放你的驴屁!老爷我这官是使银子买的!”

掌灯人口舌生风,逗得楼上楼下的观众哈哈狂笑,玲琅笑得直往雷凌云胸口倒。他俩不知道的是,西州县知县和县丞藏在人群里,不住地咬牙擦汗;他们拥着的那个西州知州倒看得乐呵,直说要在地方多办这种戏。

道旁还架设了不少僧道法场,摆满了鬼子母灯、佛塔灯等样式精巧的花灯,吸引路人投上几文香火钱。有一家道场立起一面高架,上面疏疏落落放着几盏张牙舞爪的妖怪灯;看客只需花一文钱,就能挽上一条披帛扮作“仙人”,拿到一把弹弓、三粒泥丸,去射架上“妖怪”;若是三发皆中,即为“降妖”成功,道场送上一颗现炸的、滚得拳头大的元宵作奖品——南方多吃秀气软糯的煮汤圆,这种炸元宵大团子却见得少,因此来挣奖品的人排起了长龙。

架子最顶上一盏灯是只披头散发的灰狼怪,两爪各拎一柄大斧,肚里灯焰腾起热气,带动机巧,牵引两条臂膀并爪中斧头,一上一下,摇摇挥砍。玲琅一指那灯:

戴玲琅(13)师父,那个像不像你?

雷凌云认真思考一阵,给出了答案:

雷凌云像我师父。

金威远(灵魂回归限定)❓

玲琅带着雷凌云一径走到了河边。河岸游人更盛,河水已被灯火映得通明。河面宽阔处,漂浮着一座巨大的鳌山——其上山石竦峙,林木丛生,琼楼玉宇,次第层列,每座楼阁俱是一盏小灯;仙人腾云驾雾,穿行其间,手中所捧日月,或足下所伫莲台,亦透出明明灯火;周身环绕着一白一青两条飞龙长灯,白龙口喷水瀑,青龙吞吐一颗浑圆的深碧色琉璃珠,白色属金,青色属木,金生水,水生木,此“双龙戏珠”之灯景,便是对西州来年风调雨顺、谷木蕃实的祈愿;顶端托举出一只七彩凤凰焰火灯,凤凰引颈朝天,口喷焰火,在空中绽开一朵朵流光绚烂的烟花。

玲琅看得呆了,扯起雷凌云袖子就要靠过去。雷凌云虽然被扯了个趔趄,紧绷的眉眼终于放松了些。

雷凌云(可算记得你还有个师父了。)

前面忽地一阵人潮涌动——原来是福建来的一个杂耍团,正一面迎头走来,一面耍全套的文武关刀灯。伴着队伍乐手们热闹喧天的锣鼓唢呐,高照,朱笔,铜锤,令旗,令箭,关刀,月斧,各式花灯依序排出,在耍灯人手里舞得虎虎生风,灯中火烛竟无一倾倒熄灭;耍灯人们踩着鼓点,变幻出令人应接不暇的阵法:一字长蛇阵、三山月儿阵、八门金锁阵……愈来愈多的游人聚拢来,叫好一声叠着一声。

队尾一个耍月斧灯的,招起旁边的游人一同玩闹。玲琅也想凑近去瞧瞧,雷凌云怕人挤着她,展臂环住玲琅,不让她就这么往前蹿,嘴上却说:

雷凌云猴急什么——我斧子不比他耍得好?

万能角色(摊主)来来来!瞧一瞧看一看喽——猜灯谜赢花灯啊!

玲琅吐吐舌头,刚想埋汰回去,就听旁边摊位传来一嗓子吆喝。她眼睛亮了亮,招呼雷凌云:

戴玲琅(13)走,师父,咱们去赢一盏。等会走桥人多,提一杆长把灯好开路。

两人来到猜灯谜的摊前,每盏花灯下挂着不同的灯谜,猜中了就可以把灯带走。当然,要是相中了灯却猜不中,隔壁还支了个小店棚,摊主会推荐你去那买一样的。

玲琅挑着灯,忽然,一盏灯映入她的眸底——

那是盏走马灯,核桃木灯架雕成一座方方正正的六角亭,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糊上白纱,看上去并不惹眼;

然而,寻常走马灯大都选用武将剪纸贴在轮轴上,灯燃气动,轮轴旋转,“武将”随之而行,好似跑马追逐、持戈跃进,任挑一面看过去,就是一场精彩的武打皮影戏;

这盏灯居然……把武将剪纸换成了六张棋局!

戴玲琅(13)师父你看,那像不像咱们的屠龙术?

这六张棋局前后衔接,从第一张白棋并、黑棋冲,黑棋向白棋挑动对杀后,每张白、黑都各走一手,仅十二手,黑棋就干脆利落地屠了白棋大龙。

对于不懂棋的人来说,这顶多是六张找不同的图;可落到玲琅和雷凌云眼中,这无异于一场极激烈的战场厮杀!

双方“战士”用的还是西金绝学——屠龙术!

戴玲琅(13)快快快,看看它的灯谜!

玲琅催促起雷凌云。两人一起细细地看灯下悬挂的灯谜纸——

好好正与家人闲,官人叫奴离身边;

扭住他来又把手推开;

水儿不见了,演出百般态;

柳腰斜倚栏杆外,将那木棉花儿摘下来;

振精神不讲那秀才;

已盈书斋,那绣鞋儿不敢抬;

许佳期悔前言又把相思害;

朱门半掩无聊奈;

神前发誓永和谐,任你脱去衣衫戴;

酒醉心狂,没有水来解;

成亲后心中无疑猜;

刻骨铭心,为何不把刀拿来?

情诗打十二字。

雷凌云呃……

雷凌云其实见过甚至吃过不少荤的,也知道西州地方偏远、民风开放,过年过节商家们多会放点荤的出来吸引人,但……

雷凌云(……现在捂她眼睛还来得及吗?)

玲琅却面不红容不改,歪头想了想,轻轻戳戳雷凌云,踮脚够到他耳边:

戴玲琅(13)一句对上一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雷凌云依言朝摊主报上答案,摊主见有人猜中了,连忙拿杆子挑了灯,递给雷凌云,口里热络道:

万能角色(摊主)恭喜这位郎君——您的灯拿好!祝您和您……

摊主是邻县人,趁元宵节来西州城摆摊卖灯的,不认识雷凌云和玲琅,他想说两句吉利话,一时间却犯了难——

这小娘子看起来年纪不大,可若说两人是父女,又把雷凌云说老了些;

若说是兄妹,两人实在长得不像;

若说是普通的邻里朋友……哪有邻里朋友刚才那样亲亲密密咬耳朵的!

那……

摊主想到,西州是朝廷在西南“改土归流”的先行地,汉民与当地土民杂居于此,生活习俗上也渐渐趋近;土民尚指腹说亲、早行婚嫁,常常见到两家定好亲事,却都生下男孩或女孩,等了几年才等到双方可以婚配的孩子,所以,一方年纪偏小的“哥哥妹妹”“姐姐弟弟”式夫妻,在西州一带并不少见。他豁然开朗——

万能角色……祝您和您夫人琴瑟和谐、白头偕老!

雷凌云

雷凌云她是……

“我徒弟”三字还没说出口,玲琅早提溜上灯跑远了。

雷凌云慢点!——

雷凌云急急追上去,只留下摊主在原地感慨:

万能角色啧啧啧~真个是蜜里调油呐……

#戴玲琅(13)师父快来——我占了个空位,这里好看灯!

玲琅一口气跑上桥,钻进桥栏边一个空当,左手挽定烛光明灭的走马灯,冲赶到桥头的雷凌云挥挥右手。

晚风过,扬起玲琅手上素面巾帕的一角,在浓墨泼染开的夜空中历历分明,一如那盏走马灯灯心黑白两色的棋子。

雷凌云忽然觉得,是她提着灯,为他照亮了另一条风景绚烂的路,也划破他迷蒙含混的过往,让那些浑沌渐次沉降,析出历历的黑白。

—— 分 割 线 ——

作者·梦君后续重要角色、定情信物登场!🎉

作者·梦君下一章开始国手大赛,猜猜第一个写到的玲琅对手和雷哥对手分别是谁?(ps.前面都出场过)

作者·梦君戴羽成(3岁)、戴羽丰(9岁)人设图(背着羽成的可以当作有胡子的戴琪,不过不是他,他的人设图后面再放)↓

作者·梦君“白绫衫照”一诗为明代张宿《走百病》,“风俗传来”四句节选自明末清初王邦畿《走百病行》;

作者·梦君另外还有:“郎莫看灯去走桥,白绫衫氅撒娇娇。”(明代蔡士吉《元宵曲》)“白帢裁衫玉满头,短詹髽髻学苏州。”(明代公鼒《都城元宵曲》)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作者·梦君“粘梅花”语见《金瓶梅》第十五回描写元宵节风物一句:“卖元宵的高堆果馅,粘梅花的齐插枯枝。”据说为绍兴元宵古俗,指把梅花剪下插于草捆之上叫卖,像卖糖葫芦一样。

作者·梦君“火杨梅”见载于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京师上元节以熟枣捣炭丸为弹,傅之铁枝而点火,谓之‘火杨梅’,亦以插从卒头上。又作莲花牡丹灯碗,从卒顶之。”指将干枣磨粉、捣炭为屑,把枣粉、炭屑拌在一起,浇上油蜡,团成圆球,一一串到铁树上,点着后让仆从放在头顶,跟着主人上街;也有的头顶莲花或牡丹等形状的灯碗。

作者·梦君屏风灯、车舆灯、鬼子母灯、佛塔灯亦载于《岁时杂记》,卷十《上元·州郡灯》载:“灯夕,外郡唯杭、苏、温,华侈尤甚。……浙西(路)大率以琉璃灯为主,苏州卖药朱家灯烛之盛,号天下第一。以琉璃肖物之形,如牡丹、莲花、曼陀罗;又盆中莲荷、车舆、瓶钵、屏风、帐幔、柱衣、佛塔、转藏、鬼子母等像,皆以琉璃为之。”本章对屏风灯、车舆灯等做出了一些个人的小设计。

作者·梦君所谓“三头一体”的兔子灯,指的是兔子灯的“兔头”是由两张侧面的“兔脸”拼接而成,从两侧和正面看上去,就像三个不同的头,如图↓

作者·梦君兔子灯中间的头很大,俗称“兔婆”,两边的头较小,故称“细兔子”(之前看到这段解说,还以为兔子灯是一个身体三个头,不过没找到这么鬼畜的2333)。

作者·梦君官员灯可以参照《明宪宗元宵行乐图》里小皇子手上拿的人形花灯↓

作者·梦君鳌山灯出现于北宋、发展于明清,是一种模仿“鳌负仙山”神话造型的大型灯景,有的上设机关。《水浒传》中就描写了鳌山上“口喷净水”的龙灯。

作者·梦君明代匠人运用热力学原理等制作可活动花灯的技术已较成熟,如《金瓶梅》中描写:“师婆灯,挥羽扇,假降邪神;刘海灯,背金蟾,戏吞至宝。”本章挥斧头的狼怪灯、吞吐琉璃珠的青龙灯就由此而来。

作者·梦君会放烟花的凤凰灯是一种“架子焰火灯”(焰火与彩灯相结合的一种工艺制品,架子即为彩灯,焰火五颜六色),这个灯种是“汴京灯笼张”清末民国时可制出的花灯种类之一。

作者·梦君“池氏文武关刀灯”是留存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治平乡高地村的特定祭祖仪式,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江西赣州,南宋淳祐二年随池氏先祖迁居福建传入;

作者·梦君其中的朱笔灯、铜锤灯因灯体过大、舞动不便和文饰繁缛、制作复杂,目前已失传,现存的高照灯看起来是整个灯组里最大最繁复的一盏,因此个人猜测,朱笔灯、铜锤灯应当为一“文”一“武”,护卫引路的高照灯而出,文中就让这两种灯紧随高照灯出场,去掉朱笔、铜锤后,剩下的就是现在池氏文武关刀灯的灯种出场顺序;

作者·梦君本章将现实中关刀灯较为庄重的“祭祖”改为动作性、观赏性更强的“杂耍”,可以理解成大明艺人对家乡文化的一种创新性传播吧~

作者·梦君灯谜是网上找的巴蜀民间猜谜歌,部分字词有改动,如“没有水来解”原句是“没有水来改”,个人感觉是方言音转记录有误,因为我们长沙话里“解”音“改”,湘、蜀方言又有相近之处,故改之。

作者·梦君老金魂兮归来是动画传统了,比如大雨天坚持来看徒弟江流儿vs黑木🤪↓

上一章 第十四章 生辰醉 围棋少年之惊雷乍引雨玲琅(上卷)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国手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