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实力护短  爽文   

第345章:逼皇帝惩处李佑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

李世民身子猛地摇晃几下,脸色瞬间变白。

“朕杀了你这逆子!”李世民弯腰拔剑。

“陛下,陛下息怒……”王德连忙跑过来,抱住李世民的手,带着哭声劝说道:“陛下,事情还没有弄清楚,吴王正在赶回来的路上,一切还是等吴王回来,查清楚再做处置吧。”

李世民这才稍微冷静下来。

他厌恶地看了眼跪在地上的李佑,愤怒命令道:“把这禽兽给朕关押在内侍省!不要给他吃的喝的!”

哈哈……

李佑被王德拉着走出宫门,终究还是哭了,大笑着,眼泪止不住地往下落。

李世民的脸色也变得格外难看苍白,唇角出现一丝鲜血。

这世界最大的痛,恐怕莫过于父子反目。

“爹,儿子的报应,儿子的报应啊!”李世民拄着剑,纵使帝王又如何,他现在真切的体会当,当初他父亲听闻玄武门之变消息,看着他领兵,提着染满鲜血的龙泉剑进入太极宫,是怎样的心情了。

所以他把龙泉剑赐给了李恪。

他希望能用李恪的仁恕,化解那把剑上的手足之血,终止这种残酷之事再次发生。

太极宫内父子的争吵,很快在宫中传开。

长孙无忌等人得到消息后,微微松了口气。

戴胄看了看周围无人,笑着说道:“辅机,成了!”

长孙无忌沉默片刻,询问道:“杨老大人应该差不多到了陇右了吧?”

“差不多!”

官房内,杜如晦等人忧心忡忡。

王珪、唐俭冷眼旁观,等着李恪回来,与他们合作。

“听说了吗,齐王李佑承认自己造反了。”

“不是还在等吴王回来查清情况吗?怎么齐王就承认了?”

“千真万确,齐王真的承认了。”

……

长安城,在李佑回到长安,暖阁父子拧巴争吵之后,谣言就在长安泛滥。

陇右。

李承乾坐在雍州府衙大堂内,将手中的折子扔在桌案上,吩咐道:“岑文本,今年户部的审核要有些变动,不再单单是审核你们纾解朝廷的粮赋数额是否正确。”

“还要对你们历年来的账簿进行审查。”

岑文本不由得微微皱眉。

郝瑷拱手作揖:“太子,这种审查是只有陇右呢,还是天下各州府刺史衙门都要审查呢?”

李承乾厌恶地看了眼郝瑷。

不过郝瑷胸前挂着金丝带勋章,让他不愿意对郝瑷发作。

这勋章可是父皇在去年年节,亲自给郝瑷颁发的。

很明显,郝瑷这家伙整日带着,到处显摆!以此为荣。

看着这勋章,李承乾就生出深深的厌恶。

李恪提出勋章的建议。

现在这勋章已经成为官场上人人都想得到的东西。

“当然!”李承乾孤傲说道:“此番征西结束,孤要清查你们地方府衙的账目,今年先从刺史一级开始,明年会逐年向郡守、县令铺开,没有特例!”

郝瑷心中冷笑,暗道:可别把太子爷您的自己人查办了!

如是笑着,郝瑷拱手作揖道:“臣一万个赞同,臣建议在恪报陇右地方副刊刊发太子的决定!”

“让陇右上下都知道,太子的决心。”

岑文本不由暗笑,不过他也紧跟着拱手道:“臣也赞同!”

李承乾不由得微微皱眉,扭头看了眼站在旁边的杨宏礼。

……

洛阳。

“大哥。”

“怀玉,你怎么来洛阳了?”李恪诧异道。

秦怀玉看着左右无人,说道:“我是假借处理洛阳工坊上一些事情来等大哥你的。”

说着,秦怀玉不由苦笑道:“长安的事情出了点意外,齐王和陛下拧巴起来了。”

“陛下很愤怒。”

“就在这几日早朝,朝臣不断弹劾齐王,请求陛下惩处齐王,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李恪无奈地摇了摇头。

“还有呢?”

秦怀玉犹豫一下,说道:“还有就是长安谣言四起,说大哥你为了保齐王,而善杀士族,栽赃嫁祸给士族,对大哥你很不利,对你回去帮衬齐王也很不利。”

李恪想了想,拿出一封信递给秦怀玉:“用我们生意上的信鸽,把我这篇文章传回长安,让长安书局马上刊发!”

“是!”

秦怀玉没有问什么,接过信就立即去办。

“我们也不要休息了,大家累一点,回长安再休息。”李恪扭头吩咐下去,然后策马冲出去。

……

“陛下,辽东之事长安、关中已经物议非非,此事需尽早定夺。”

早朝时间,戴胄站出来,耷拉着眼睛,仿佛没睡醒,实则一副倚老卖老之态,声音不高不低启奏进言。

可这话说出口后,所有人都感觉殿内变得有些寒冷。

“臣赞同!”

“陛下,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臣建议传唤齐王来大殿内,当堂由陛下审问。”

“陛下,权万纪等多名辽东官员士族人家连日来在皇城外哭泣,请陛下为他们做主!”

“陛下……”

……

哗啦一下,站出一大片人谏言。

杜如晦拧眉瞥了眼没有任何动静的长孙无忌。

这是要提前彻底给李佑把罪名定下来呀!

“诸位大人,辽东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们谁都不清楚,还是等吴王回来,讲述清楚辽东的情况再说吧。”

杜如晦开口沉声说道:“昨天得到的消息,吴王已经在洛阳了,最迟明天就可以抵达长安,一天时间……”

“报!”

急促的声音打断了杜如晦的话,皇城校尉急匆匆出现在殿外,大声回禀:“启禀,陛下,权万纪之父在皇城外撞墙自尽,只求陛下给权氏一个公正的结果!”

哎!

底底的叹息声不由响起。

高季辅和魏征对视一眼,满脸无奈。

这些人是一定要在今天就齐王李佑的事情做出一个最后的决断。

至于原因,无外乎是要抢在吴王李恪回来之前。

这种反应,恰恰证明了那位吴王给某些人们形成的压力多么大。

竟然用这种血谏的方式来逼宫。

“报!齐王府典军,韦文正之父在宫门前自刎,高呼求陛下给韦氏一个公平公正的对待。”

又有御林军前来汇报。

李世民放在膝盖上的手不由得颤抖起来。

愤怒。

同时还有心痛!

别看他在李佑当日回来,父子拧巴得很厉害。

可终究虎毒不食子。

那是他李世民的亲子!

他这些时日在朝堂上一直勉力压着,拖着,不就是希望李恪赶回来能够让事态出现转机吗?

只要保住那个混账一条性命。

惩罚的底线也是保命。

天下绝大多数的父亲,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儿子,被自己逼死。

可现在有些人终究还是不给他这个机会。

他们要通过李佑定罪,来将正在赶回来的混球拉下水。

至于皇城外这些人,为什么会连死都不在乎,是因为他们很清楚,现在死,逼着李佑认罪。

他们证明清白,可以保全整个家族。

士族人家,为了保全整个家族,该抛弃,就绝对不会犹豫。

他身为皇帝,李氏江山的天下共主。

他不单单是一个父亲。

他还要考虑天下的稳定。

李世民不能任由城门外的流血不断发生,给百姓造成巨大影响,动摇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和威信。

“玄龄,褚亮你二人去城外宣旨,让在皇城外的士族同仁入皇宫,一同旁听对李佑的审判!”他终究必须做出选择。

现在他只能寄希望于李佑能够不要胡闹。

“臣遵旨!”

戴胄等人相视一眼,眼底闪过一抹激动。

血谏用上后,总算是让皇帝动摇了。

“太惨了。”

“是啊,听说权万纪等人是阴谋造反,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王可信,还是这些士族人可信呢?”

“不清楚,吴王有可能想要保齐王,而这些士族人为了保全一大家子人,牺牲几个人,也是做得出来的。”

……

皇城广场外,寒风凛冽,男女老少跪下大片,百姓围观,两具尸体倒在血泊之中。

吱呀!

坚寒中,皇城城门开启的艰涩声传出。

房褚二人走出来。

他们看着倒在血泊中的韦氏、权氏二人,不由皱了皱眉头。

韦文正这支韦氏,虽然不是京兆韦氏的主支,只能算是旁支。

韦氏因为当初开国站队选错,这些年一直在蛰伏。

但是谁都不敢小觑了京兆韦氏的能量。

关中人口口相传,什么韦氏,望出京兆,源自高阳;历是四帝,勇麾三星;一经教子,五世扬名……

关于韦氏的历史评说,实在是太多了。

京兆这一支韦氏,其祖西汉韦成玄位列三公,开韦氏一宗后,王朝更替,始终能够牢牢的扎根在京兆。

虽然现在蛰伏,却没有人敢小觑韦氏一族。

这可是比他们这些南北朝时期,发展起来的郡望底蕴更加深厚的千年世家。

房玄龄扫视一眼周围百姓,朗声宣旨:“陛下旨,宣韦氏、权氏等各家人入太极殿旁听审判齐王李佑!”

“我就说嘛,陛下一定不会包庇齐王的。”

“朝廷要审出一个公理了。”

……

房玄龄听着百姓的议论,唯有苦笑。

这些人入内后,就再也没有公理了。

齐王李佑造反之事,其实隐约大家都推测到一些端倪了。

可那又如何,没有过硬的证据,就连皇帝也不得不顾忌民间非议,不得不妥协。

公理在这皇城之内,很难!

很多时候,公道是要给大局让步的。

皇城门再次关闭,韦氏等士族跟着入内,百姓则久久不愿离开,在寒风中等待着。

他们等待的是朝廷的公正公平。

一边是士族,一边是皇子。

虽然与他们没有关系。

作为局外人的他们,所渴盼的也就是一个公平公正,公义公理。

这是质朴百姓对一个政权最大的渴盼和期许。

房玄龄带着韦氏等一大群人进入太极殿中。

李佑已经跪在殿内了。

“齐王你换我儿子的命来!你换我韦氏一门的名誉来!”

“陛下,请陛下为我们做主!”

……

当这些人看到李佑后,男女老少,妇幼老弱,忽然变得十分激动,声音悲恸,情绪激动的指着李佑。

李佑扭头看着这些人,冷笑道:“他们该死!”

“闭嘴!你个畜生!”李世民听到儿子这话,气的抓起御案上的砚台就往李佑的方向砸去。

不过砚台却越过李佑,砸在了韦氏等‘苦主’和李佑之间。

当啷!

砚台碎裂的声音,让所有人浑身一个激灵。

不过当他们看到砚台的位置时,悄悄的抬头看了眼坐在上面的皇帝,然后低下头,面色诡异,唇角不停的抽搐。

韦氏等‘苦主’们被吓得连忙跪地。

上一章 第344章:嘴硬的李恪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46章:我的傻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