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实力护短  爽文   

第335章:李佑被迫造反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

啪!

“说什么!再说一遍!”辽东府衙,李佑眼睛瞪大了盯着韦文正。

韦文正心中叹了口气,尽管他为权万纪胆大包天的计划而感到害怕,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韦文正拱手郑重重复一遍:“齐王,卑职奉命追捕权万纪,权万纪在逃跑中不慎落入辽水之中,参与追捕的所有兄弟都看得清清楚楚。”

“齐王现在怎么办,你等同于间接地杀死了王府长史,这是陛下派来的……”

“闭嘴!”不等韦文正说完,阴弘智已经冷着脸呵斥道:“是权万纪自己跳入辽水中的,与齐王有什么干系!”

“倒是权万纪怎么从监牢逃出,并且在夜间出城需要调查清楚!”

阴弘智眼神犀利审视着韦文正。

“权万纪落水之事暂时不能向朝廷汇报。”

李佑有些手足无措地缓缓坐下,权万纪是长史,因他而死。

这个消息传回朝廷,就是他杀了父皇派给他的长史,没有人会为他辩解,他也百口莫辩。

“怎么会,怎么会变成这样?”等韦文正离开后,李佑失魂落魄的自言自语说着。

双手紧紧地拽着头发。

……

阴弘智想要瞒住这个消息,可从一开始这就是个局,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历数李佑过失,阴弘智图谋不轨的弹劾折子,在十日后出现在中书省。

“齐王杀了权万纪?”安静的中书省,忽然因为王珪的一声惊呼打破沉默。

长孙无忌的眼皮跳了跳,这道折子巧妙的出现在王珪的案牍上。

近期所有辽东来的公文、折子不是在房玄龄等人案牍上,就会在王珪和唐俭的呃案牍。

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镇住。

相继抬头错愕地看向王珪。

王珪下意识地看了眼长孙无忌,然后扬了扬手中折子,面色严肃说:“这是齐王府典军韦文正的弹劾折子。”

“权万纪回到辽东,齐王狠其得到陛下褒赏,而自己得到的却是惩戒,认为是权万纪在陛下面前说了他的坏话,出卖他,所以将权万纪抓起来。”

“并且言称要杀了权万纪。”

“权万纪不知如何逃出辽东,却在追捕中,走投无路跳入辽水,不知所踪,生死不明,韦文正判断已经溺死的可能性有九成。”

“韦文正在这道折子中,重点阐明了阴弘智在辅佐齐王治理辽东的这段时间,私自瞒报朝廷送去辽东的粮食、军备,秘密囤积了大批的军备。”

“并且在军中安插亲信,他担心阴弘智在这种情况下有不臣之心。”

“另外他提醒,阴弘智不断地与高句丽的上层贵族见面,有传闻,阴弘智想要得到高句丽上层贵族。”

“辅佐齐王称帝,割据辽东!”

嘶!

惊吸凉气的声音响起,官房内所有人的面色均都变得十分凝重。

韦文正这道折子中的种种言论,无不表明,辽东有割据的危险。

房杜褚三人隐晦地看了眼长孙无忌。

王珪怀疑,他们也怀疑。

韦文正是京兆关陇集团的人。

只是长孙无忌的神色惊讶、凝重、忧虑,让人看不出任何端倪。

“此事太过于严重了,涉及皇子,更关乎辽东十数万精锐,那可都是关中最为精锐的兵马,而且还有高句丽郡兵。”

长孙无忌开口沉凝道:“你们不要忘记,高句丽当初数十万大军被遣散,如果阴弘智真的得到高句丽上层贵族的支持,这数十万大军很有可能在短短时间内,迅速的重新武装起来。”

“辽东割据,朝廷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兵力来再次平定?”

“战乱一起,朝廷之前向辽东源源不断地投入,就都白白浪费了。”

话中长孙无忌已经起身,其他人也都相继起身,这件事情太大了,根本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

十一位宰辅,很快出现在太极宫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坐在软塌上。

他双手握着折子,手隐隐间在颤抖,脸色十分的难堪。

“传李绩!”

啪!

声音响起之际,李世民将折子重重拍在案牍上。

“陛下!”长孙无忌忽然开口,大声说道:“陛下,臣觉得此事还是调查清楚为好。”

“擢刑部崔仁师进行详细的调查,如果可能的话,辽东最好还是不要有太大动静的好。”

“否则朝廷前期对辽东的投入就全都白费了。”

杜如晦三人相互隐晦暗示一眼,长孙无忌似乎真的不希望辽东发生动乱,这件事情似乎真的与关陇系无关。

“陛下,齐王李佑乃吴王举荐,齐王与吴王素来交好臣以为为避免辽东在其战事,应该遣吴王亲自前往调查。”刘洎忽然发声建言。

李世民渐渐控制住愤怒,手指敲击着案牍,询问道:“李恪这段时间有什么消息?”

“启禀陛下,河东的考核已经结束,按照最新的消息,吴王现在在荆襄地区。”杜如晦汇报道。

“现在传令吴王,恐怕会耽误时间。”就在此时,外面有声音传来。

只见长孙无垢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

“参见皇后。”

“免礼。”

长孙无垢坐下后,柔声缓和说道:“陛下,通知吴王再去辽东,太耗时间了,怀玉就在长安,因恪儿的关系,佑儿也不会对怀玉怎么样,让怀玉陪刑部崔大人去一趟辽东把事情了解清楚。”

“同时可以宣旨阴弘智,让他回京述职。”

长孙无忌不由看了眼妹妹,阴弘智回京述职,这就是要把阴弘智从辽东调出来。

“臣妾擅自做主,把这个消息告诉阴妃了,她会写一封信给阴弘智,劝说他回京的。”

房杜褚三人相互对视一眼,连忙作揖道:“臣等赞同皇后的处置意见。”

“臣附议。”

“臣附议!”

王珪和唐俭紧随着表达同意。

“臣附议!”就在刘洎等人还在犹豫的时候,杨师道开口。

李世民选择中书省宰辅的十二人,筹谋布局,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增相扩充中书省之后,他虽然不能够像以前一样,更好地掌控中书省。

可通过这些巧妙的人选安排,各方出于各自利益的诉求,不会使他完全失去对中书省的干预。

“臣等附议。”

“那就按照这个布置去做吧。”李世民吩咐道。

杨宏礼作揖道:“陛下,臣建议还是要有所准备,潼关以东,幽州、河北、洛阳兵力十分的空虚。”

“阴弘智此前还是幽州刺史,虽然我们不愿意看到最坏的情况发生,但也不能不防。”

“否则一旦情况有变,潼关以东的中原州府,恐怕会顷刻间陷入兵乱之中。”

“臣建议朝廷秘密下达命令,对这几地秘密做出准备,同时派遣李绩将军快马加鞭前往洛阳全权指挥几地为数不多的兵马。”

“同时关中应该调动兵力,向潼关靠近。”

长孙无垢不由微微皱眉,这么大的动作,很有可能会让辽东方面惶恐的做出蠢事。

阴弘智如果听闻风声,还敢回来吗?

可是杨宏礼的建议也没有错。

为了稳定辽东,潼关以东各州府的精锐大量被抽调到了辽东。

现在辽东滞留着十数万朝廷精锐,还有高句丽的降兵。

防患于未然也是应该的。

“关中的兵马不用动,派李绩去洛阳全权指挥洛阳、河北、幽州兵马。”李世民冷冷说道:“朕不相信,大唐的将士,会将刀剑对准中原!”

“是!”

朝臣们离开后。

李世民看着妻子,询问道:“观音婢,你是在担心什么?”

“担心刘洎那个建议。”长孙无垢看着窗外宰辅们离开的背影,说道:“一旦辽东真的有变,刘洎建议恪儿去辽东,岂不是让他去送死?”

“建言言之有物有道理,可从刘洎的口中说出,我就不得不怀疑他包藏祸心。”

“还有,二哥你不觉得奇怪吗?”

“佑儿有些毛毛躁躁,可这几年事事都要向他皇兄李恪看齐,在处置辽东的事情上虽然有些纰漏。”

“可是我们不能否定那孩子,真的在辽东做了很多的事情,有利于稳定同化辽东。”

“为什么一下子事情就的这么糟糕?”

李世民不由微微拧眉,当他初看完弹劾的折子之际,他对李佑充满了失望和愤怒。

若非妻子提醒,他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父子之间的不信任竟然如此之深。

那个混球以前不成器。

可最近几年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李世民眉头渐渐紧皱,他感觉有一只无形的手,似乎在影响左右着所有人的事情。

“希望那个混账不要做出更混的事情,否则就无法收场了。”李世民自言自语说道。

长孙无垢也不由面露担忧之色。

无法收场的事情,他们都知道是什么。

真的谋逆造反,那真的就把父子都逼到了无法下台的对立面了。

忽然间,长安的百姓感觉气氛有些压抑。

消息还死死的控制在朝堂之内,百姓并不知晓,但是百姓却从朝廷的一些动作,感受到了异样。

……

秦怀玉与刑部尚书崔仁师动身赶往辽东的同时。

朝廷的消息,却被有心人提前送往辽东。

秦怀玉刚刚进入幽州之际,就收到了阴弘智调兵进入营州的消息。

“贤侄,其实这件事情,吴王来处理才是最合适的。”赶路途中,崔仁师随意说着,继而询问道:“不知贤侄有没有将辽东的消息通知吴王。”

秦怀玉眼底闪过一抹寒光。

这种试探的话,崔仁师已经不知问了多少遍。

在临行前他曾被招入宫中。

皇后当着他的面直接告诉他,这一次派他去,而非大哥,就是担心有人包藏祸心。

所以辽东的消息,他严令京城的兄弟绝不可告诉大哥。

只是崔仁师的话,让秦怀玉担心,他们保守秘密,其他人会吗?

别有用心之人难道会放过这个机会。

大哥知道了,能不来辽东?

一定会来!

“世叔没必要如此风声鹤唳,齐王是陛下亲子,他怎么可能做出谋逆之事。”

“齐王不会,可不代表阴弘智不会,营州忽然布置重兵,就是最好的证明,要我说,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辽东了。”

上一章 第334章:狄仁杰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36章:吴王启程去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