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实力护短  爽文   

第326章:无君无父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

小年临近。

吏部。

吏部属官进进出出的忙碌着。

裴炎和袁恕己敲响了李恪的官房门。

李恪抬头看到二人,放下手中的毛笔,笑着说道:“以后不要拘礼,来了就直接进来。”

二人笑着走了进来。

然后各自将一封文卷放在李恪面前:“王爷,关中、益州的考核评定已经出来了。”

“好。”李恪笑着夸赞一句:“不到十天时间完成,这段时间大家都累了,我已经在醉仙楼给大家订了餐,中午你们两个带着这段时间吏部的下属去。

话中李恪已经打开文卷看了起来。

他的眉头渐渐皱起来,自言自语道:“结果不甚好啊,我带着这样一份结果去中书省,恐怕不受欢迎。”

闻言,裴炎和袁恕己都不由得笑了。

袁恕己郑重其事保证道:“王爷,这份结果没有任何的问题,经得住任何考验!”

“行,就冲你袁恕己这句话,本王可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去中书省!”李恪合上文卷起身。

“皇兄!皇兄……”

他刚出吏部衙门,就被骑马冲来的李佑拦住。

李恪瞧着兴致冲冲的李佑,不由皱了皱眉头:“今年你怎么这么早回来了?现在到述职,还有三天呢?”

“皇兄,这次我带了大批钱回来,你让怀玉在我离京之前,做好蒸汽发电机组,我要在明年离京之前带走,带回辽东城去。”

李恪不由笑骂道:“你哪来的钱?”

“原高句丽贵族投献的,还有我卖了一些自己王府家当,凑出来的。”李佑一脸自豪地说道。

李恪忙着去中书省,他说道:“自己去跟怀玉说,就说我说的,给你免费提供满足辽东城所需的供电设备,你的家当自己留着,什么时候要你卖家当了。”

“我要先去中书省,你也先别去找怀玉,去给父皇请安去!”

“嗨嗨,皇兄知道了,我们顺路,我跟你一起去。”李佑笑得十分灿烂,皇兄还是那个皇兄,对他们这些弟弟妹妹,还是如以前一样关照。

“看来吴王给咱们送来好消息了。”

中书省官房门口,刘洎捧着一杯茶,远远注意到李恪后,浅笑说道。

闻声,大家不约而同地起身。

关中、益州的考核结果,别看他们这些中书省的宰辅们议论起来风轻云淡的。

实则许多人都暗暗牵挂着此事的结果。

杨宏礼踱步来到刘洎身边,他注意到了李恪身边的李佑,笑着说道:“咱们这位齐王今年回来够早的,他在辽东,可是最远的,回来最早,看来也是想要在陛下面前有所表现嘛。”

后面长孙无忌坐着没有起来,听到李佑的时候,长孙无忌的面色不由发生轻微变化,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长孙无忌也随后起身,捧着一杯茶来到窗边。

他看着谈笑风生走来的两位皇子。

相较还有一段距离,就能听到李佑的声音了。

“皇兄,你现在做这个吏部尚书,是不是有更多别有用心的人,看你不顺眼?”

李恪听着李佑故意说给中书省某些人听的话,他没好气地瞪了眼李佑。

他知道,李佑明白,中书省许多人看他李恪不爽,想要替他挤兑挖苦,出口恶气。

不过这种口角之争于他而言,有些小孩子气了。

口角之争赢了也不过是一时的痛快,于事无补,于当先朝廷现实的沉疴弊病也没有任何的补益。

相反李佑还会因此而给他自己树敌。

他不怕明枪暗箭,身边这混账做事毛毛躁躁,不知道有多少漏洞把柄。

“闭嘴!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李恪压着声音训斥一句,已经临近中书省官房了,他催促道:“赶紧滚到父皇那边请安去。”

“知道了皇兄。”

李佑讪讪一笑,应了一句跑开,一段距离后,扭头大声说道:“皇兄咱们是皇子,有些人不开眼,就要狠狠地抽打教训,让他明白,现在这天下咱们李家终究才是主子!”

哎!

“这混账糊涂蛋!”李恪瞧着李佑说完后,小跑着离开,又气又好笑地嘀咕一句。

这话与其说是说给他的,还不如说是,说给中书省某些暗暗和他较劲儿的宰辅呢。

“年轻人好啊,年轻人可以无所畏惧。”戴胄抚须笑呵呵说道,似乎很羡慕李佑的年轻一般。

“是啊,我们年轻的时候,不也是此等肆意,笑过,闯过、哭过最后在品出这世界真道吗?”刘洎小抿一口茶水,自言自语说道。

……

房杜褚三人听着几人议论,相互对视一眼,这些话后面的哑谜他们自然是知道。

李佑那句现在咱们李家终究才是主子,刺激到了许多人。

长孙无忌看着李佑走到太极宫门口的背影,唇角不由得微微上扬。

“吴王!”

“参见吴王!”

……

李恪连忙扶住率先在门口处给他作揖的戴胄:“诸位宰辅,这些虚礼就免了,你们这么做,可是折煞小子了。”

“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数是不能废的。”刘洎一脸严肃地说道:“吴王是皇子,我等为臣,尊卑有序。”

李恪唇角依然带着笑容,眼底却闪过一抹冰冷的杀意。

刘洎这话,分明就是柔中带刺,冲着刚才李佑说的那句主子的话而来的。

大家很明显地察觉到,中书省的气氛变得有些不一样。

吴王面态神色依旧如同以往一样和煦,笑容也是一样,带着一丝散漫、玩世不恭。

可却让人感觉有些微微寒意。

“殿下,应该是吏部的综合评定结果已经出来了吧。”长孙无忌开口打破了僵局,他很清楚,刘洎被李恪惦记上了。

刘洎那些话,对其他皇子说,哪怕是对太子说,也只会让太子一时不高兴。

或许很快就会忘记。

但是李恪不同。

这是个致力于将士族踩在脚下,实现其理念的人,这个人越是表现得平静,他的报复就越是强烈。

有句老话说得好,咬人的狗不叫!

所以他不能看着刘洎不知死活地继续去惹李恪,随着长孙无忌开口,气氛顿时笑容,那种无形中的碰撞消失。

李恪苦笑着摇了摇手中的文卷:“舅舅,只怕是我这个结果,会在中书省不受欢迎。”

咯噔!

刘洎等人不由脸色变了变。

从李恪的话中不难听得出,恐怕考核的结果,并不如他们想象中那么理想。

“不碍事,考核嘛,就是要看一看地方百官的真实水准,如果我们朝廷中枢不能正视面对,一味地自欺欺人,一团和气,这天下如何能够治理的好。”长孙无忌笑着说道,招了招手,往官房里面的办公处走去。

“大家都坐下来,听一听殿下的结论。”

众人落座之后,李恪打开问卷,抬头说道:“那先从益州开始说起。”

长孙无忌和煦一笑,点了点头,其他人也连连点头。

“益州丁级总计十一人,其中县令八名,郡守三名。”

“按照吏部和中书省制定的升迁规则,八名县令罢黜,三名郡守降职,如不愿意,革除官职。”

“应该的,规矩就是规矩,既然定下来了,那就要遵守。”刘洎表态赞同,益州算是半个李恪的势力范围,现在李恪处理益州,对他们而言,当然是件好事。

若是整个益州官场都沦陷了,那才是喜闻乐见呢。

长孙无忌瞥了眼刘洎,无奈叹了口气,李恪把益州先拿出来,得到刘洎这样一句规矩就是规矩的表态。

恐怕关中更难堪。

不过他想到关中丁级只是由朝廷发文函训诫,并不做罢黜、降职处理,他又不由得有些轻松。

李恪看了眼刘洎,心中冷笑,这老而不死之贼,敢信誓旦旦说这句话,他知道就是源自于关中处理宽松的结果。

戴胄迫不及待询问:“吴王,关中的结果呢?怎么样?”

“不好。”李恪低头看着文卷说道:“关中丁级三十名、丁级以下总计三十四人,其中县令十五人,郡守三人。其他郡丞等各级主官十六人。”

“怎么可能!”刘洎惊呼质疑。

杨宏礼也紧接着开口:“殿下,是不是弄错了?不算丁级,单单是丁级以下的郡县主官,都占了关中三分之一了!”

李恪严肃地说道:“对这份结果,本王当初看到的时候也十分惊讶,所以特地询问了吏部的两位同僚。”

“他们负责做最后的综合评定。”

“本王当时说,拿着这样一份结果,本王去中书省见各位老大人,是不受欢迎的。”

“裴炎、袁恕己一位侍郎,一位郎中对本王说,这份结果经得住任何的考验。”

长孙无忌看着李恪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睛始终盯着刘洎,无奈叹了口气,这分明就是在敲打刘洎。

刘洎如果沉不住气,觉得被一个年轻人压着,出口反驳,继续质疑这份结果的真假。

李恪就会调来吏部存档,用结结实实的结论再敲打刘洎一次。

他看着刘洎面色渐渐变红,无奈叹了口气,冷肃道:“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给了他们一年时间,丁级以下竟然还有这么多人。”

“这已经不是不作为,而是连一丝廉耻之心都没有!”

他不能让刘洎上当,而自己人不争气,也让长孙无忌十分懊恼。

“不错,是该严肃处理。”杜如晦点头赞同道。

“我同意,规矩就是规矩。”刘洎听到房玄龄这句规矩就是规矩,老脸不由火辣辣的。

李恪紧接着拿出一道折子:“几位宰辅,这是吏部拟定的一份人员名单。”

“是科举之后中举的士子,有些在京师充任底层官员,有的在地方担任副手,根据他们的表现,吏部综合考量拟定了一份备选人员名单。”

“我以为这些年轻的士子,不应该浮在上面,这一次最低一级的县令出现大量空缺,应该把这些人放到下面去锻炼。”

李恪这种让年轻人到最低一级锻炼的理念,大家都很清楚。

倒也并不感到惊讶。

长孙无忌点头说道:“吏部这么用心做出这份名单,量用人才的时候,中书省会慎重考量的。”

“另外本着挽救同僚和人才之心,我们吏部很快会呈交一份关于关中丁级三十人的训诫文函,为官一人,上不思君恩,下不恤黎民百姓,眼中心中无君无父,与禽兽无异!”李恪最后一句话,面露愤怒,咬字极重,刘洎听了后,脸色青红交替。

无君无父,与禽兽无异,这不就是李佑那些话的翻版吗?

上一章 第325章:太子又要搞事情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27章:松赞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