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愿有执伞并肩人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张睿  五阿哥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顺妃)

愿有执伞并肩人

顺妃,满洲镶黄旗人,总督艾必达之女。她的伯父策楞、叔父讷亲都是乾隆名臣,姑祖母是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十九岁时,初封常贵人。去年因孕诏晋顺妃,并入住储秀宫。因皇太后崩逝世而未举行册封礼。

沁娘顺妃娘娘年近三十,此番有孕,实属不易。再说皇上今年都六十有六了,他对惇妃的十格格就稀罕的不得了。我听胡太医身边的小太监说,从脉案上看,顺妃怀的必是个阿哥。到时候这惇妃是要受冷落了。可撞上这么个时候,希望她能顺顺利利生下孩子,千万别出了什么岔子。你有没有听我说话?从半个月前回来就心不在焉的。

王佳韵我只是在想养心殿出事了,所有人员都不得进出。看起来很严重的样子

沁娘这哪是你该操心的事!十五阿哥活不活得成,就要看他有没有那份福气了。我以为你会跑到养心殿门口等消息呢!你没进宫之前,我就打听到你和十五阿哥那些风花雪月的事。

王佳韵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我对他是存有戒备之心的。我有一段弥足珍贵的回忆,任何人都不能让我走出来。

沁娘这就怪了。难道你进宫不是为了逃避十五阿哥的?我看你入宫后,他对你不闻不问的,你也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你和他何以生疏至此啊?

王佳韵茫茫人海中,我承认我对他有过一霎那的动心。可那完全是出于一个错误。我已经不是那个不顾形势、一腔蛮勇的小丫头了。我不再执着于情爱,只想着“在其位,谋其政”。

沁娘我想在最好的年纪,应该活得热忱些、勇敢些才是。都说无欲则刚,可我们终究不是圣人。刘大人服丧期满,刚入京,皇上就封了他为内阁学士,任职南书房。你要探听什么消息,不妨托人去找他。他这人,写得出锦绣文章,也能掀得起朝堂风云。他这个文弱书生,就是铁了心要和珅过不去,两个人在官场上且有的斗呢!

王佳韵仕途和情义之间,该如何取舍呢?或许刘大人真能赢过那个和珅,毕竟他是个谈吐不凡、重情重义的人。

沁娘何以见得?

王佳韵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宦海沉浮,只有他初心不改。他是个运筹帷幄的角色,亦精通权谋。习惯了独来独往,又耐得住寂寞,这样的人才,必得善终。而和珅看起来就俗不可耐,一心扑在权势上,培植自己的势力,其心可诛!

沁娘那些肮脏和不堪,你倒看得挺透彻。你不会成为利欲熏心的人,但也阻挡不了任何人的路。朝堂和后宫,都是一个理:每个人都斗得遍体鳞伤,鲜血淋漓,可没有永远的赢家。你不顾一切地去反击,人家也是破斧沉舟,誓要与你同归于尽。无论是刘墉还是和珅,他们都有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他们都是真英雄!千军万军灰飞烟灭,史笔如刀字字诛心。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后世怎样看待他们,我们也管不着,不是吗?现下形势不明,他们两个成为盟友,是最好的出路。

王佳韵任何关系的本质背后都是利益。点头哈腰去讨好他人,那么这个人不仅差劲,还没骨气!

沁娘我们也无法做到坦然无怯地面对主子们挑剔的目光。愉妃娘娘毫不吝啬对你的赞美,那么,你就真的没有隐忧了?愉妃一生寂寞,你也要效仿她去拆穿皇室的谎言?皇上泥足深陷般爱上了愉妃,两人最后还不是遗憾收场?

两个小太监抬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十一阿哥所书的“潇湘小影”四字。一块石碑而已,换来了大量物资:几百担白面,五千颗鸡蛋,数十斤猪肉,几千袋大米。皇上龙心大悦,民间也对十一阿哥感恩戴德,愉妃一如既往地淡定从容。

愉妃佛家常说,无论是善待谁,都是温暖在流转,都是爱在延宕。施及别人,惠泽自身。十一阿哥用一块石碑,就拯救了城内无数饥寒交迫的百姓。此举甚妙。

沁娘十一阿哥有智慧、有能力、有学问,又得了民心,前路会好走的多。

王佳韵圣意尚不得而知,作为臣子,为君分忧,理所应当。但愿他坚持到底

李嬷嬷奴婢请愉妃娘娘安。奉皇上旨意,请愉妃即刻赶往重华宫

愉妃又是重华宫?当年永琪就是在那走的。这么多年了,皇上从未让人进去过。这次又轮到谁了?

眼前这个六十三岁的妃子,脸上尽是疲惫之态。她缓缓合上双眼,双手无力地撑在紫檀小炕桌上,她在等待皇上身边伺候的老嬷嬷说出那个名字。嬷嬷没有立刻回复,而是眼神忧伤地望向我

王佳韵不会是十五阿哥吧?

李嬷嬷十五阿哥高烧不退,还在养心殿休养,并无大碍。太医诊断只是劳累过度,加上心情郁结,所以病势来得凶猛,并不是染了瘟疫。眼下养心殿进出自由,是...

沁娘是四阿哥?

李嬷嬷正是。皇上已经坐软轿赶了过去。

王佳韵四福晋呢?

李嬷嬷女眷们留在府中不得进宫,姑娘若是想去,也可一同前往。四阿哥病势沉重,撑不过今日了。

愉妃他好好的在府里待着,怎么会突然进宫?

李嬷嬷是皇上看上了他府里的一个婢女,派和珅去接进宫,四阿哥拦着不让,嘴里说着“只要此女”,惹得皇上盛怒。后来那婢女被和珅强行拽进宫,当夜就被宠幸了。四阿哥那夜在乾清宫长跪不起,可是木已成舟,挨到快天亮时,嘴里涌出了几口鲜血,就昏厥过去了。皇上把他安置在重华宫养病,实际上...是无人照拂啊....

沁娘皇上又没去履郡王府,哪里会看到哪个女子?

李嬷嬷是一幅画像。侧福晋王佳氏带入宫中的,本是给颖妃娘娘看的,哪里想撞上了皇上!

愉妃就是皇上新封的静贵人?

李嬷嬷是。她还在承乾宫禁足,皇上亲自调了几名御前侍卫去守着。都到最后一刻了,静贵人不哭不闹的,还在房里做刺绣。反倒是顺妃,一听履郡王病重,挺着八个多月的肚子被人搀扶着几乎一路小跑的进了重华宫。她有身孕,侍卫们也不好拦着。

沁娘顺妃这是逾越了本分呐。

愉妃备轿,赶去重华宫便知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情形

一路上,我莫名的心悸,和珅善于曲意逢迎,这我是知道的。只是这次,未免做得有些出格!皇上加倍地给予静贵人恩宠,到底是为什么?

重华宫中,偏殿里宫女忙着端热水进去,又有嬷嬷递出一盆盆血水,血腥味瞬间弥漫开来,浓烈而刺鼻。愉妃拿帕子捂了捂鼻子

愉妃她这是早产了?怎么没有叫喊声?

嬷嬷询问了一名端热水的宫女,很快便得到了事情的答案

李嬷嬷顺妃进殿看到了四阿哥奄奄一息的模样,想上前叫醒他,皇上摔碎了茶盏,责怪她不该来这。顺妃苦苦哀求皇上让她跟履郡王说几句话,皇上更加怒不可遏,令侍卫把她送回宫,谁知顺妃违抗圣意,在和侍卫拉扯时动了胎气。皇上即刻命人去请产婆和太医,已经一个时辰了,产婆说孩子的胎位不正,加上早产两个月,情况不好。

沁娘顺妃是昏过去了吗?怎么一点声响都没有?

李嬷嬷皇上说履郡王命悬一线,听不得声响。命顺妃咬着白布生产,里头的宫女看着她满头冷汗,也是心惊。只盼着顺妃平安生产,否则她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愉妃忻贵妃就是难产,母子俱损。希望祖宗庇佑,她能无事

也不知道顺妃是抱着怎样的精神信念,硬是咬牙忍住了那份撕心裂肺的痛苦,真的无法想象。

汪如蕖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只是这顺妃妹妹忒不把自己的孩子当回事了,都快生了,还跑出来瞎晃悠。要是皇嗣出了什么问题,她有几条命来赔!

玬儿姐姐,你这话就不对了。人家好好的在储秀宫待产,偏偏有个不懂事的小太监多嘴了,未免也太巧了吧!

汪如蕖你哪里懂得奴仆们的心思!嘴长在他们身上,我虽奉旨协理六宫,也不能把下人的嘴都缝上吧!

三个时辰后,履郡王薨。殿内唯有父子二人做着最后的告别,其余人等一概在殿外候着。繁华落尽君辞去,从此王府里只剩下女眷们艰难度日。屋里嬷嬷颤巍巍地抱着一个裹了白布的东西去向皇上复命,远远望着上面还沾了几块新鲜的血迹,并没有婴儿的啼哭声。想来顺妃醒来也会精神崩溃吧。

愉妃 好孩子,你在这儿等着。

说罢,愉妃、惇妃和其余几位妃子进到里屋哭丧,外面的宫女太监也一律下跪,伏在地上鬼哭狼嚎。

乾隆皇帝皇四子履郡王永珹、秉性醇良。持躬端谨。朕诸子中次序最长。昨因遘疾。竟至不起。著派八阿哥永璇穿孝。与金简办理丧仪。所有一切典礼。加恩照亲王仪注行。顺妃因皇太后崩逝,悲痛难抑,不幸早产,孩子夭折。念其秉性柔嘉,孝心至诚,即日起搬入安华殿,为太后守孝三年。

下一章:缺月重圆会有时(隔离)

上一章 无拘无束亦无碍(潇潇) 愿有执伞并肩人最新章节 下一章 缺月重圆会有时(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