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赏景色品味人生
本书标签: 现代  原创日更金币  旅行   

苏州3

赏景色品味人生

黎里,名黎川、梨花里,又名禊湖。

春秋时期,黎里在长水(今浙江嘉兴)境内,吴越槜李交战后,黎里御儿滉为吴越分界之一。唐时黎里属嘉兴范隅乡,为村。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黎里始属吴江县。北宋时,黎里已形成东、西两个村落。明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年),黎里居民千百家,为吴江大镇。清宣统二年(1910年),吴江县设9镇,黎里为镇。

民国元年(1912年),吴江、震泽两县合并为吴江县,全县共设18市、乡,黎里为市。民国18年,吴江县调整区划,县以下设区,区以下设镇,黎里为第四区,市镇分为黎东、黎西两区属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十月,黎东镇、黎西镇合并为区属黎里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五月四日,黎里解放,设黎里区,黎里镇为区属镇。

1953年1月,黎里镇升格为县属镇。

1953年,黎里镇由区属镇升格为县属镇。

1956年3月,黎里区与芦墟区合并为芦墟区。

1957年10月,吴江县撤区并乡,黎里农村合并为县属黎里乡,黎里镇仍为县属镇。

1958年9月,黎里农村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

1959年2月,黎里镇与黎里人民公社合并,由黎里人民公社管辖。

1965年,镇社分开,恢复黎里镇建制。

1983年7月,黎里公社并入黎里镇,实行镇管村新体制。

2003年12月,北厍镇与黎里镇合并为黎里镇。

2006年10月,撤销黎里镇建制,与芦墟镇合并为汾湖镇。

2013年5月28日,汾湖镇正式更名为黎里镇。更名后原行政区域、政府驻地及隶属关系均不变。 

2021年7月,黎里镇景点推出暑期夜间开放。(全年)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吴江县行政单位沿袭都图制度,黎里市辖11都,领36图。

民国十八年(1929年),吴江县调整行政区域自治和变更行政单位名称,县以下设区,区以下设乡、镇,乡镇以下的行政单位为闾、邻(5户为邻,5邻为闾)。黎里为吴江县第四区,辖2镇、23乡,编为320闾,1595邻。市镇辖黎东镇、黎西镇;农村辖:珍珠、杨墅、鸭湾、黑龙甸、大义、沈家港、长田、长葑、梓树下、大平、朝霞、黄杨、乌桥、角里、大港、尤家港、池亭、东西阳、张村、史家甸、施家港、西陵港、奇源湾等23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八月,吴江县自治区划调整,黎里仍为第四区。同年十一月一日起,实行保甲制(10户为1甲,10甲为1保),废除闾邻制。黎里区辖2镇11乡,市镇依旧,农村辖珠湾、大义、九龙、南参、长田、黄杨、四港、尤港、六里、池树、东阳等11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十月,吴江县撤并乡镇,黎里区辖1镇8乡。黎东镇、黎西镇合并为黎里镇,农村合并为东阳、黄杨、九龙、长田、南参、池树、四港、尤港等8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二月,吴江县撤并乡镇,黎里区辖1镇3乡:黎里镇、黎东乡、黎西乡、黎北乡。

1950年2月,黎里区辖1镇10乡:黎里镇、章湾乡、大阳乡、黑龙乡、乌桥乡、藏龙乡、天福乡、南莺乡、新参乡、新珍乡及平林乡。废除保甲制,建113个行政村,黎里镇划分为9个街道。黎里镇街道设置:东亭街、平楼街、九南街、建新街、中心街、浒泾街、梨花街、西新街、南新街等9个街道,各街道建立读报组等组织。

1956年3月,黎里区与芦墟区合并,定名芦墟区。新珍乡13个行政村划归北厍,其余9乡合并为4乡:平林乡并入乌桥乡,章湾乡并入藏龙乡,天福乡并入南莺乡,黑龙乡、新参乡并入大阳乡。

1956年底,全区成立27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藏龙乡建有第一高级社、第四高级社、第五高级社、第六高级社、第七高级社、第八高级社、民丰高级社和雄丰高级社;南莺乡建有汾湖高级社、新峰高级社、黎星高级社、黎明第一高级社、黎明第二高级社和黎明第三高级社;大阳乡建有富联高级社、建丰高级社、大联高级社、新联高级社和三联高级社;乌桥乡建有第一高级社、黎锋高级社、新锋高级社、明丰高级社、益丰高级社、建丰高级社、新方高级社和新联高级社。

1957年10月,吴江县撤区并乡,原属黎里地区的乌桥乡、藏龙乡、南莺乡、大阳乡合并为黎里乡。全乡20个行政村划归北厍,12个行政村划归八坼,7个行政村划归平望,1个行政村划归同里。

1958年,黎里镇区9个街道分别成立街道委员会(后改称街道)。1958年9月,黎里人民公社成立,23个高级社(此前已有4个高级社划归北厍)分别合并或单独组建成黎阳、先丰、雄锋、红星、明丰、新方、益丰、勤丰、建新、新华、黎星、大联、富联等13个生产大队,同时将分散的渔民组织起来成立捕捞大队。

1959~1960年,黎里人民公社调整大队行政区域,先丰大队分置为先丰、建民大队,红星大队分置为红星、新星大队,大联大队分置为大联、群联大队,新华、黎星两大队划出6个自然村组建南星大队。

1961年,大队的行政区域再次调整:黎阳大队分置为复兴、黎泾、东阳大队,建民大队分置为建民、黎东大队,雄锋大队分置为雄锋、新民大队,黎星大队分置为黎星、黎明大队,新方大队分置为新方、新联、黎锋大队,勤丰大队分置为勤丰、何扇、汤角大队,益丰大队分置为益丰、建丰大队,先丰大队分置为先丰、新丰大队。全公社大队数增至29个。1962年,吴江县对部分公社进行行政区域调整,黎星、黎明、富联大队划归北厍公社。

1963年,新华大队、建新大队划出6个自然村组建南莺大队。至此,全公社共有27个生产大队。

1976年,经吴江县革命委员会批准,黎东大队第七、第八两个生产队独立建制,组建蔬菜大队,全公社大队数增至28个。

1979年,黎里镇成立街道办事处,下辖9个街道。

1983年7月起,实行镇管村新体制,黎里镇辖9个街道、28个行政村。

1987年,镇区增设人民街。1992年,增设罗汉街。1994年,增设兴黎街。

1998年12月,黎里镇成立副镇级街道办事处,管辖12个街道。

2001年8月,黎里镇行政村区域调整,由原来的28个行政村调整为19个行政村:西阳村、东阳村、黎泾村合并更名为黎阳村;下丝村、黎东村、傅家浜村合并更名为黎丝村;建民村、甘南村合并更名为建南村;南星村、欲字村合并更名为明星村;华字村、南莺村合并更名为华莺村;新方村、四联村合并更名为方联村;富阳村、何扇村合并更名为阳扇村;以及渔业村、雄锋村、史北村、奇士村、大联村、群联村、斜网村、黎锋村、汤角村、青石村、益丰村,乌桥村。

2002年10月,黎里镇区区域调整:东亭街、平楼街、九南街、兴黎街合并为兴黎社区,中心街、浒泾街、建新街、人民街合并为黎新社区,梨花街、南新街、西新街、罗汉街合并为振黎社区。同时撤销12个街道,成立3个社区。

2003年7月,黎里镇第二次行政村区域调整,将19个行政村调整为11个行政村:黎丝村、黎锋村、渔业村合并更名为黎花村;奇士村、史北村合并为史北村;群联村、大联村合并为大联村;阳扇村、汤角村合并为汤角村;明星村、雄锋村合并为雄锋村;斜网村、华莺村合并为华莺村;益丰村、青石村合并为青石村;以及黎阳村、建南村、方联村、乌桥村。

2003年12月,北厍镇与黎里镇合并为黎里镇,全镇辖兴黎、黎新、振黎、北厍等4个社区,黎阳、黎花、建南、雄锋、史北、华莺、大联、方联、汤角、青石、乌桥、元鹤、东方、梅墩、大胜、黎星、汾湖、浮楼、沈家港、永新、大长港、川心港等22个行政村。

2005年7月,镇区增设黎民街,隶属振黎社区。 

区划详情

2005年,黎里镇下辖兴黎社区、黎新社区、振黎社区、北厍社区4个社区,黎阳村、黎花村、建南村、雄锋村、史北村、华莺村、大联村、方联村、汤角村、青石村、乌桥村、元鹤村、东方村、梅墩村、大胜村、黎星村、汾湖村、浮楼村、沈家港村、永新村、大长港村、川心港村22个行政村。政府驻地汾湖高新区。

上一章 南京8 赏景色品味人生最新章节 下一章 苏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