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赏景色品味人生
本书标签: 现代  原创日更金币  旅行   

南京2

赏景色品味人生

资源概况

植物资源

紫金山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拥有森林面积三万余亩,占南京城市森林面积的15.6%。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保留了大量古树名木,是南京重要的风景资源。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共有种子植物1138种,其中木本植物499种,草本植物569种,藤本植物70种;本地野生植物113科387属701种,栽培植物393种,外来入侵植物19科36属44种。而栽培植物中有26科31属33种植物现已逸为野生。本地野生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有 2科3属3种,双子叶植物有93科295属534种,单子叶植物有18科89属164种。按本地野生植物的生活型统计,该区701种本地野生种子植物中,草本植物有441种,木本植物有210种,藤本植物有50种,分别占本区植物总种数的62.9%、30.0%和7.1%。

动物资源

紫金山共有昆虫种类1200种,包括中华虎凤蝶、冰清绢蝶、金凤蝶昆、赤眼蜂、黑卵蜂虫等,其中有200多种为江苏分布新纪录;鸟类140余种,主要有山喜鹊、黄鹂、啄木鸟、白头翁、野鸡、山麻雀、四声杜鹃、翠鸟、大杜鹃、小云雀、山斑鸠、画眉、黄眉、家燕、柳莺、野鸭、鸳鸯、苦水鸡等;野生兽类有露牙獐、黄鼠狼、狗獾、野兔、刺猬、灵猫、草狐、穿山甲、艾鼬等;爬行动物有蛇、蜥蜴等;两栖类动物有青蛙、蟾蜍等。

主要景点

明孝陵景区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2003年7月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下马坊

下马坊设于洪武26年,即公元1393年,是明孝陵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两柱冲天式石雕牌坊,它高9米,宽6米,额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是明代初期石刻建筑的精品。200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建成下马坊遗址公园,所有与下马坊有关的文物都聚集于此,中断了多年的下马坊至大金门神道再次恢复,保证了明孝陵陵寝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的紫金山南麓。南京植梅,始于六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梅花山梅园始建于1929年,植梅面积1533余亩,有近400个品种的13000余株梅树,被称为“天下第一梅山”和“中国第一梅花山”,与上海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和武汉东湖磨山梅园并称为“中国四大梅园”,居四大梅园之首。

四方城

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俗称四方城,是现存明清两代皇家陵寝中同类型建筑体量最大的一例,四方城明楼是孝陵地下宫城的象征性城楼,中间有一条甬道,穿过甬道可以登上明楼。明楼屋子顶已毁,现仅存四壁。 内有立于龟肤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

孙权墓

明孝陵前有座土丘,原名孙陵岗,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葬地,也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六朝陵墓。孙陵岗还葬有孙权的夫人步氏和后妻潘氏,宣明太子孙登也葬在孙陵附近。

明东陵

明东陵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明孝陵东,总体布局与明孝陵相似,但规模较小,有陵垣、陵寝大门、享殿前门、享殿及宝顶等建筑要素组成,主要建筑在一条南北轴线上分布,现存明东陵前门基址、排水设施以及门殿月台基址等多处遗址。

紫霞湖

紫霞湖位于明孝陵东北部,是个深藏于山间林海中的人工蓄水湖泊,因与紫霞洞相连而得名。修建于30年代中期,由爱国华侨胡文虎捐资建造,面积约50000平方米,用来汇聚钟山泉水。

石象路

石象路前半段两侧立石兽6种12对,依次是:狮、獬、骆驼、象、麒麟、马,每种4只,两立两卧。石兽尽端立石望柱(又称华表)一对,过此折向北,列石翁仲8躯,文臣武将各四,分立道旁,是明代皇陵石刻中的经典之作。

正气亭

正气亭位于紫霞湖东岸,紫霞洞前,介于中山陵和明孝陵之间。亭后花岗石档土墙中央镶嵌一块碑刻《正气亭记》,碑文为孙科撰写。原来“正气亭”三字为***亲书,并撰楹联一副,上联“浩气远连忠烈塔”(忠烈塔指阵亡将士纪念塔),下联“紫霞笼罩宝珠峰”(指明孝陵宝顶独龙阜玩珠峰,上款“民国三十六年九月”,下款“蒋中正”。)

颜真卿碑林

颜真卿碑林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林,由中山陵园、颜真卿画院和日本东京中国书法研究会共同兴建,占地2500平方米,立碑近百块,有的是著名书法家林散之、胡小石等大家手笔,有的是日本著名书法挥毫创作。

海底世界

南京海底世界坐落于中山陵梅花山旁,由新加坡投资与中山陵园管理局合作兴建,投资额约2亿人民币,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海底隧道,全长74米,180度的环绕亚克力玻璃让您领略到海洋的博大。

中山陵景区

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5A级景区。其中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中山书院等纪念性建筑,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音乐台

中山陵音乐台位于南京中山陵广场东南。建于1932年至1933年,占地面积约为4200平方米,由杨廷宝设计,1932年秋动工兴建,1933年8月建成。音乐台是中山陵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作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

流徽榭

流徽榭又名水榭亭,是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内一处景色优美的风景点,位于中山陵园,在中山陵至灵谷寺公路的南边。榭长14米,宽 10米,顶为乳白琉璃瓦,红色立柱; 三面临水,碧水如镜,倒映水榭, 别有情趣。

永丰社

永丰社建于1933年,位于南京市紫金山,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建,抗战期间被毁,片瓦无存。1993年,管理部门按原貌重建,红柱白墙,顶为卷棚式,原来的黑色筒瓦屋面已改用蓝色琉璃瓦,以与中山陵取得一致色调。

行健亭

行健亭坐落在南京中山陵西南隅道路旁,中山陵陵墓大道与明陵路相接处,以便前来谒陵的游人驻足休憩。中山陵行健亭是1931年4月广州市政府捐款一万元修建,由著名建筑师赵荣设计。行健亭为方形,边长为9.3米,高12米,重檐攒光顶,上覆蓝色琉璃瓦。“行健”二字,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孝经鼎

孝经鼎高4.3米,重万斤。壁上铸“智仁勇”,内藏六角形铜牌,上刻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之母黄太夫人手书的《孝经》全文。孝经鼎1932年由金陵兵工厂制造,国民党元老、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与国立中山大学师生捐赠。孝经鼎现展览于南京钟山景区中山陵景区园内。

中山陵陵门

中山陵陵门平面图为长方形,宽27米,高16.5米,进深8.8米,计有三个拱门,各装有对开的镂花铜门。中门的横额上镌刻着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字。陵门进口两侧还有一对石狮高约3米。陵门后是碑亭,亭正中立有一块高达9米的花岗石碑,上刻谭延闿所书“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镏金颜体大字。

藏经楼

头陀岭景区

头陀岭

头陀岭位于南京紫金山主峰,景区地形险要、六朝古迹遗址众多。开发建设的有:白云亭、白云泉茶社(紫云轩)、刘基洞、一人泉名僧塔林、拥翠亭、弹琴石、黑龙潭、山晓亭以及应潮井、摩崖石刻、永慕庐、议政亭、天文台等。

永慕庐

永慕庐位于南京中山陵东北的小茅山顶,是兴建中山陵时所建造的一座孙中山亲属守灵处,建于1929年春。原建筑抗战期间被毁,1993年由陵园管理部门按原貌复建,并陈列了《纪念孙中山图片展》,供游人观瞻。

上一章 南京1 赏景色品味人生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南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