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经典分享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Fiction:幽默家的自白 中

经典分享

当路易莎看到我的时候,便满是心疼地说:“亲爱的,你才刚开始写作,不要把自己弄得太辛苦。是歌德,还是拿破仑,反正有位名人说过,脑力劳动每天不要超过五小时。那么今天下午,你可不可以带我和孩子到树林里散散步呢?”我很坦白地说:“我还真有些累了。”于是,我们夫妻二人带着孩子在小树林里度过了下午的时光。

至于写作,我还是有一定天赋的,没过多久,我就找到了专职作家的感觉,写作也就变得挥洒自如了。我的文章在一个月内源源不断地涌现,就像我原来公司的五金器皿在出货一样。是的,我成功了。不仅如此,我已经声名远播了,因为我的专栏不仅引起了社会读者的关注,还引起了评论界人士的讨论。他们会低声地议论我的名字,说我是幽默作家里的新秀。除了我负责的专栏以外,我还将我的其他作品投递到别的刊物,所以钱也赚得越来越多。

在这段时间里,我摸索到了这一行的诀窍。假如我有一个有趣的想法,那么我把这个笑料写成笑话,也就两行文字的话,我可以赚一美元。如果我将这个笑话再添枝加叶地伪装一下,那么就变成四行文字,这样我可以多赚一倍的钱。在此基础上,如果我再将这个四行的短文加上韵脚,配上美丽的插画,它就会变成一首诙谐幽默的讽刺诗。而且,你根本看不出它原本只是一个笑话。

我们家开始有了些积蓄,所以添置了新的地毯,还买了风琴。这个小镇上的居民开始意识到我已经成了名人,所以他们对我开始刮目相看,我再也不是那个只在五金店打工的小人物了。

但是这种文思泉涌的状态只维持了五六个月,在之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的才思枯竭了,我再也不能出口成章了。我的幽默感在远离我,我的那些漂亮的双关语也不再出现,甚至有时我已经找不到写作的素材了。于是,我开始特意倾听朋友们的谈话,希望能够从中汲取一些写作的素材。我经常一个人在书桌前苦思冥想,但是这只能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咬着铅笔,盯着墙纸,对我的写作没有一点帮助。我只是想写出一些看起来不那么做作的,又有一些好笑的泡沫而已。

现在的我,在朋友们的眼中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就像是一只吸血鬼,总是无情又贪婪地吸吮着他们的言辞。我会经常和朋友们在一起,但再也不是那个总能给他们带来惊喜和幽默的人了,因为我的笑话和讽刺都是用来赚钱的,我不能免费送给他们我赖以谋生的东西。我只是在一旁听着他们聊天的内容,一旦出现了一些精彩的言论和词语,我就会偷偷转过身,用纸笔将它们记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甚至有时没有带纸,我就会将这些笑料写在我自己的袖口上。我承认,这很煞风景,并且有些厚颜无耻,但我必须这么做。每当如此,我的朋友们都会用一种怜悯的目光看着我。

或许我不是吸血鬼,也不是摩罗神,我没有那么神气。我只是一只骗吃骗喝的狐狸,而我的朋友们就是乌鸦。我站在树下,赞美着乌鸦,祈求它能开口唱歌,之后它嘴里的肉掉下来,变成我的幽默作品中的一部分。但是时间一长,我的角色又改变了,我也不是狐狸,我成了瘟神,大家都开始躲着我。

我的生活轨迹就是寻找笑料,但可笑的是我居然忘记了怎样笑。即使听到了某些我可以盗为己用的笑话,我也只是机械地记录,脸上毫无表情。我四处奔走搜集笑话,我监听所有人的对话,不分时间地点。即使在教堂中,我那龌龊的搜寻工作也没有停止过。当牧师开始朗诵赞美诗时,我也在一刻不停地功利地找着笑点:“赞美诗”,这让我想到了有同样尾音的“吃零食”,之后我又想到了“吃零食的人”;从“韵律”想到“相遇”,再从“相遇”想到“与她相遇”。我只注意他们说过的词会不会牵引出一丝一毫的幽默,完全忽略了赞美诗的含义,也忽略了这里是神圣的教堂。庄严而带领人们进入美好心境的唱诗,只不过是我瞎想的伴奏而已。我在思考怎样将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相互嫉妒的老旧的笑话重新演绎,变成我的稿费。

我除了在外面寻找笑料,家里也必定不能放过。我的妻子是一位非常贤良淑德的人,并且率真有同情心,当然还有些任性。在此之前,她所说的话总是能给我带来快乐,因为在她的思想中,快乐就是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现在,我不得不将她的快乐变成我的矿藏,毫无节制地开采,将女人的可爱和可笑这种矛盾的思想变成我谋生的饭碗。原本这些淳朴的欢笑只应该在家庭中享用,我现在却将它们变成了商品,肆意兜售。

我就像一个贪婪的恶魔,不断地鼓励她讲更多的话,而我善良的妻子完全不知我的用意,她毫无防备地向我敞开心扉。我把它们复制在毫无感情的纸张上,任凭别人评论。我就像《圣经》里出卖耶稣的犹大,亲吻只是为了索取和出卖。为了那区区的稿费,我给她对我说的私房话粗略地穿了件外衣,便装模作样地展现在大众面前。我亲爱的妻子,我就像一匹狼一样盯着你这只小羊羔。每天晚上,当你睡着了,我还试图窃听你的呓语。希望在你的喃喃梦语中找到一丝灵感,为我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

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很糟糕,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更糟糕的在后面。我开始对我幼小的儿女下手,我将魔爪伸进了孩子们天真的童言童语中。不得不承认,我的两个孩子盖伊和维奥拉就如同两个生机勃勃的智慧喷泉,他们的童言趣语体现了另外一种天真的思想,深受读者的喜爱。于是我将他们的幽默变成了另外一家杂志上的专栏,名为:童言妙想。因为是专栏,所以必须定时交稿,也因为这样,我不得不经常潜伏在孩子们的身边,就如同那些要搞偷袭的猎人一样。我会躲在沙发和门的后面,我会匍匐在院子里的树丛中,为了听他们无意中的对话,我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偷窥者,除了自责,我与那些野蛮的掠夺者毫无区别,以致我的孩子们对我避之不及。就像那一次,我的交稿期限马上就到了,必须在规定的日子邮递出稿件,所以我不得已再一次潜伏在孩子们玩的院子中。我把自己藏在一堆树叶下面。我自认为这个伪装毫无破绽,孩子们一定觉察不出我的存在。但事实太出乎我的意料,我实在不敢相信盖伊不仅发现了我,还在那堆落叶上生了把火。这把火不仅毁了我的新衣服,还差点把我直接火化,但是我不会责怪孩子,因为我知道这是我的错。

在家庭中,我变成了孤立的幽魂,没有人愿意和我交谈,但我的收入日渐丰厚。不到一年的时间,我攒下了一千美元。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完全可以用物质衡量,那么我的生活倒算不错。但生活没那么简单。我为了钱,失去了温馨的家庭和朋友,失去了所有的人生乐趣。在精神上我就像一个逃荒者。或许用一个好的比喻,我就像一只蜜蜂,忙碌地、贪婪地吮吸着正在盛开的花朵中的蜜汁,那是花朵最美丽的年华。所以花朵们看见带刺的我就会自然地恐慌、畏惧,巴不得赶快逃走。

有一天,我正从彼得·赫费鲍尔殡仪馆门前经过,彼得站在门口,面带微笑地向我打招呼。我好久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了,在这几个月里,我的朋友见到我都是转身逃走的。我不知道自己是难过还是感动,总之我停下了脚步。于是,彼得请我进去坐。由于那天下了雨,空气中湿气太重,有些阴冷,所以彼得带我进到殡仪馆后面的一个房间后,生了一个小炉子。这时,一个顾客上门,彼得让我自己先待会儿。也就是在我独自一人坐在这个温暖的小屋时,我突然顿悟了一种宁静、自然的满足感。

我环顾四周,满是与殡仪馆相关的配备。一排排发亮的黑黄檀木棺材,棺材上有黑色的棺衣,还有棺材架、灵幡、羽毛……这里的安详与庄严营造出了最佳的沉思场所。因为这里距离死亡太近,这里是所有生命的边缘,所以这里永远被沉寂的氛围笼罩。当我踏进这个屋子时,所有的尘缘琐事便烟消云散。我无心思考什么幽默,只想让我的心灵躺下来休息一下,四周陪伴我的是那些曾经的温柔。前一刻,我还是一个被家人和朋友孤立的幽默家;后一刻,我却成了一个看破世间琐事的哲学家。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能让我安心的地方。在这里,我不用煞费苦心地制造那些我已经完全失去兴趣的幽默;不用挖空心思地去琢磨一句话如何表达才会更讽刺;不用为了一个笑料、一个噱头去偷窥、去剽窃别人的思想,让自己斯文扫地。

过了一会儿,彼得回来了。因为在此之前,我和他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我没有先开口说话。但是我也很害怕他一开口就破坏了这里的圣洁和庄严,破坏了我刚刚感受到的一切,成为恬静美梦中那刺耳的声响。不过最终我知道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他的谈吐与这里的气氛相得益彰。他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为朴实的人,死海与他相比,也会如同喷泉。他的言语中没有一丝油腔滑调和精彩措辞,他的陈词老调就像这里的黑莓一样普遍。他的平铺直叙,如同每周一固定发布的股票行情,轻而易举地就让人忽略掉。他那沉闷的话语居然让我激动得微微发抖。为了确认,我用我最经典的笑话试探他。果不其然,就像太极一样,他将力卸得无影无踪,看不到一点成效。从那一刻起,我喜欢上了我面前的这个人。

从那以后,每周我都会挤出两三个晚上偷偷溜到彼得这里,待在那个能让我心情平静的小房间里。我沉迷于这里,因为这是唯一能给我带来快乐的地方。我会早早起床,我会快速做完我该做的工作,只为能够快些来到这里。因为在除此之外的任何地方,我都会想方设法地搜索幽默的素材,这已经变成了习惯,我无法控制。但在这里,我即便想这样做,也不会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无论我怎么抛砖引玉,他都会按他自己的语言习惯平铺直叙。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我的精神好多了。当然,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娱乐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压力,我需要的就是这里。我在街上邂逅朋友时,偶尔我会面带微笑地和他们打招呼了,甚至说上一两句开心的话,这让我的朋友们很惊诧。在家里也有那么几次,我会和家人畅所欲言,开怀大笑,这同样让我的家人瞠目结舌。我一定是被之前的状态折磨得太久了,以至于我现在就像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一样,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假期和休闲时间。

孩子贪玩自然不能好好学习,一个幽默家贪玩必定会影响他的作品。虽然写作对我来说已经不是那么痛苦的事情了,甚至在创作的过程中我还可以一边吹着口哨,一边文思泉涌。但我收到了几封退稿信。因为我总是急于完成手上的工作,完成我很不感兴趣的工作,之后跑到彼得那里,体验那种能让我快乐的感觉。这就如同一个白领急于下班,将自己置身于酒吧中,排解一天的忧愁。

因为喜爱彼得的那个小屋,所以我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与殡仪馆有关的小玩意。有一天,我将棺材上的银质把手拿回家,作为我的镇纸;还有用来装饰灵车的羽毛,我也将它们带回来,用来轻掸纸上的灰尘。我大大方方地将它们放到了我的几案上,每当我看到它们,就会联想到那个带给我温暖和快乐的小屋。但是当我的妻子看到它们时,她被吓坏了。我只能用蹩脚的谎言来安慰她,但从她那恐惧和疑惑的眼神中,我看得出她依旧恐慌。所以我只能把它们拿走。

上一章 Fiction:幽默家的自白 上 经典分享最新章节 下一章 Fiction:幽默家的自白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