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采芹卷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架空历史  玄幻修仙   

宛在水中央(一)

采芹卷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三清观。

  “这地方……瞧着很是眼熟啊……”项秦掀开车帘,眼朝不远处题字“三清观”处看去,遂挠了挠头,面有不解,眨了眨眼,与马车内几人一一看过,忽而又像是想起了什么,惊呼道,“有些像太平城的玉清观啊!”

  “这两处地界本就有关联的。”董良勒令马夫停稳,率先从马车上下来,语气潇洒,“三清观是为母体,乃在晋国,这三清囊括了三位尊神,而太平城的玉清观则只有玉清一位,所以以我之见,三清观当更伟岸。”

  项秦正从马车上向下一跃,几分轻松顽劣,语气也有几分戏谑,道:“哦……我说你们绛城怎么如此热闹,百姓喜欢当街唱戏,这也可与三清观有关?”言语轻佻,显然是在玩笑。

  董良本就一根筋,竟反复琢磨他言语中的含义,不经露出失语表情,有几分不知所措。

  公子尖同泅夫子也先后下车,公子尖见董良一副老实憨厚,忙接话道:“民俗与信仰哪里可以这样论的?”

  董良才反应过来,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正是、正是,的确是两码事……”

  却见泅夫子一副漫不经心模样,只在近旁踱步,嘴里喃喃道:“怎么会?奇怪……”

  公子尖上前询问:“师傅,可是哪里不妥?”

  泅夫子回过头来,茫然看向几人:“你们难道都没发现?”

  其余三人面面相觑。

  项秦忙道:“啊!没有人?”

  “是了,绛城一派生机勃勃,人潮涌动、车水马龙,就连我们行止一路周围小贩摆摊云云,邻家市民云云,人来人往,怎么到了三清观便如此安静,就是这三清观口连一个小道也无。”公子尖忧心忡忡,“正如那位侍女所说,采芹若在其中,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事。”

  董良也露出恍然神色,随后便是苦涩困窘模样:“果然有问题。”

  “你家主子原应同你说过,这里究竟有什么问题?”公子尖眉毛皱起,有些焦急看他,眼神清明提醒道,“譬如你来,断不是引路这般简单。”

  董良忙点了点头,义正言辞道:“正是有旁的吩咐。”

  项秦一脸好奇看他,泅夫子也饶有兴致朝他这边看来。

  “我本该在马车里同几位讲,可方才颠簸一路,有些焦急,就忘记了。”

  “你快说吧!”项秦催促。

  “殿下收到信件了信件,信件是女士子贴身婢女所写,谈及三清观中有一舶来道人,自与那道人传话后,旁人边不翼而飞,寻不见了,女士子好奇那人目的,便只身前往寻他,现下只不知那唤作舶来的,究竟是不是危险所在。”说了这般多,董良长出一口气,想了想,又补充道,“对了,女士子本是要寻东禹观主的,可舶来说他云游去了,还自称自己是东禹观主的弟子,而后那丫鬟还听得一个叫咚芜大会的集会,据说那集会上死了三个人……”

  公子尖心中思忖,只觉采芹寻舶来与咚芜大会上出人命有何种联系,不由得雾水连连,心中迷雾重重。

  “她现在应还在观中吧。”公子尖一脸严肃道。

  董良摇了摇头,一脸茫然。

  “我只是传话,如几位需要,也会些拳脚。”董良抱拳。

  项秦走近董良,一脸玩味拍了拍他的臂膀,瞧了瞧二人不等的身高,摇了摇头,道:“我也可以。”

  “她不在这里了。”泅夫子摇了摇头,转身欲回马车。

  “她……”公子尖欲言又止道。

  “若以此时辰来定。”公子尖遥望四周,草木葱茏,晴光正好,恰似正午时分,当用膳了,“我们方才舟车,到此地时已过去足两时辰,丫鬟传信是晨时过一个时辰,如此看来,她们的确是走了,再加上这里没人,是以,我们须得换个地方去寻?”

  董良点点头。

  “走吧。”泅夫子看了看远处青葱一片翠绿山林,老观一片安静,如今已是正午时分,却不见炊烟升起,无人候饭,更显冷清。

  “去哪?”项秦回过神来,一脸疲惫问道。

  “咚芜大会。”

  咚芜大会。

  咚芜巷举办的咚芜大会,实乃神明道法交流沟通的一栋必然桥梁,以晋国诸道法之首三清观筹办,可谓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应来者繁复,可来宾数量却是格外讲究,每每举行便有云游道人自五湖四海为传道授业而来,诸位道观中寻求得道升天者数不胜数,为保证传道沟通效益,经来者千挑万选,故而能来者多是不凡之人,亦或是达官贵人,鲜少有身份平常者,故而入会也不是件易事。

  也不知那舶来道人是何身份,竟轻易弄到了两张名帖,而采芹便同她一起进入咚芜大会之中,这一路茫然不可知,她越发不解这舶来道人是何目的,谈不上要她性命,也无旁的加害之意,只想着带她去咚芜大会。

  遥想那时她囫囵吞枣般直截了当提问:“故而你知晓那些消失的人的踪迹?”

  舶来道人不紧不慢喝了杯茶,缓缓抬头看她,眼神阴沉叫人心中生寒。

  采芹心中不由得一阵哆嗦,却不敢发作,只好装作若无其事道:“我忧心我家随行来的婢女,还有……我同你说的那位一定要带的人。”

  “你说的是秦王不成?”

  采芹微微一怔,有些难以置信看他,却又觉意料之中,只点点头。

  “他没事。”舶来语气平淡,“旁的人也都无事,不过我们看不到他们,他们同样也看不到我们。”

  “难道是道长你把他们藏起来了?”

  “他们太吵。”舶来语气冷淡,“我怕他们影响我的大事,自然也影响你的大事,故而叫他们安静些,去到他们该去的地方好好休息,这样不影响我,也不会影响你,岂不是一举两得?”

  “我的大事?”采芹越发不解,“我同你有什么大事,他们又怎么会影响你我?”

  “有道是天机不可泄露。”舶来故弄玄虚道,“去了便清楚了,许多事情我解释不清,自然,你要带他去,我也可稍上他,不过嘛……”

  “不过什么?”

  “他愿不愿意与你同去,确是看他本人了。”

  “为何这般说?”

  “女士子有所不知,那位秦王殿下从一开始就离开了本观,自然临行时也来寻了东禹道长,不过我师傅一向不愿与王室中人过多纠缠,是以,我便同他说清楚了,他也就离去了。”

  话到此处,愈发扑朔迷离,采芹心想:就算昨日我与他不欢而散,也不至于如此冒失不辞而别,就算他是秦王,论谈吐举止,他也万不似那般赌气之徒,故而他一定不会不辞而别,这舶来原说他没事,去到与我相背离之地,如此又说他提前离去了,究竟是自相矛盾。

  “你既说了是你我之大事,可见我同你之间是有些渊源,故而说得清楚些,也好遂了心愿,全当办事容易了。”采芹眼神坚定看他。

  那舶来却丝毫无感,只瞧着远山轻描淡写道:“你是局中人,可他不是。”又转过头来看她,“你懂了吗?”

  懂什么?

  事已至此,她却全然不懂,随那舶来道人来到热闹非凡却诡异非常的咚芜大会,真叫她头脑混沌,恍若梦游一般。

  采芹在心中反复梳理,寻得脉络,只觉此事愈发不可思议起来。寻不见嬴政,自己独个上山遇到了自称本就在等他的舶来道人,又听得舶来道人将其他人放置在了另一个世界之中,她看不见他们,他们自然也看不见她,却不想是何种能力能颠覆两个世界,她有些迷茫,却又不得不打起精神,那舶来说“你我大事”,可见她是其中关键一环,是以她走不了,也不能就此逃走,即便是逃走,又如何能逃得出去呢?

  无力感又上心头,却在跟着舶来在咚芜大会东奔西走时,看到了一熟悉身影,那人行止斯文,一副书生打扮,只站在她与舶来道人身前,摇曳着奔走过来,便跑边道:“好巧,好巧……姑娘,我又遇见你了,如此可真真是有缘!”

  舶来一脸狐疑看向采芹,采芹回以不解看向那青衣书生。

  只见书生一脸笑容灿烂,朝采芹微微颔首。

  “姑娘莫不是不识得小生了?”

  采芹眯眼想了想,心中不由大喜,惊道:“原来是黄埔先生,好久不见。”

  “黄埔先生?”舶来抬头看向两人,眼神中几分迷惑。

  “是黄埔先生?我没说错吧。”采芹投以谄媚神色看向黄埔舛。

  见丽人如此神色瞧向自己,黄埔舛不禁有些腼腆,只眼神高低不敢转,嘴里嘀咕着:“正是在下不错……原来姑娘还记得我……”

  采芹心中猛的一记灵光,道:“都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你我既然有缘再见,不若与我们同游咚芜大会?”

  舶来眼神凌厉看向采芹,采芹心下一沉,却不知这舶来究竟有何能耐,在这人多势众、朗朗乾坤之下,想来也只能忍一时风平浪静。

  却。

  她猛地低头看舶来:“你不会又要变个世界将他装进去吧?”

  舶来却是咬牙切齿道:“多虑了。”

  黄埔舛一脸茫然看向两人,一本正经道:“这位……”遂蹲下身来,瞧了瞧宽松道袍下的舶来道人,微微一笑道,“可是那位叫舶来的?”

  采芹又是疑惑,眼神惊讶看向黄埔舛。

  “你认识他?”

  黄埔舛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朝采芹微微颔首,又朝舶来微微颔首,道:“正是随家中叔父之令,来寻一位……”思索片刻,“身量较小、身着道服的……叔父说那人该是舶来道人。”

  “你叔父?”舶来一脸严肃道,“可是黄埔澜?”

  黄埔舛点点头。

  “黄埔澜?”采芹疑惑,只觉此名无比熟悉,却是在哪里听过,如此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却见那舶来道人朝黄埔舛颔首道:“先生有何指教?”

  采芹狐疑。

  “叔父说,绿兰亭处祭坛已好,就剩个主位了。”言毕,又一眼别有深意看向采芹,遂摇了摇头,道,“从未曾想,这主位竟是留给设下……”

  采芹疑惑不解:“这是何故?”言语中更显诡异,直叫人寒战不已,采芹不由自主朝后退去一二,“你二人,究竟是何缘故,你们认识?还有……什么主位?”

  “我可有同你说过,你与我去梦中一女子十分相像?”

  采芹一脸茫然。

  舶来道人微微一笑,笑得叫人生寒,那张原就与猴头相似的脸更加狰狞,语气却是温和,道:“别相像了,女士子可是有要事在身的,黄埔先生就别添乱了。”

  “道人,你这话便有失分寸了。”

  “我失不失分寸我不清楚,不过你……”舶来依旧语气温和,“黄埔先生若是知晓你这般冒失,想必会怒极的,公子好自斟酌。”

上一章 溯洄从之(五) 采芹卷最新章节 下一章 宛在水中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