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西蜀帝国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架空历史  穿越改写     

汉中之战(中)

西蜀帝国

汉中府,太守慕容博瘫软地坐在主位上,声音颤抖,询问道:“诸位,蜀军犯境,宁祥城已被攻破,南郑也岌岌可危。如之奈何?”

军司马李振说道:“太守无优,我有一计!诸位,宁祥城虽破,但蜀军三路中伏,损失较大。如今南郑只有五千守军,因此我建议放弃南郑,再让人在城内布置易燃物品,并在四个城门埋伏;蜀军以为城中无人,便引军进城中驻扎;初更以后,西、南、北门燃起大火,将蜀军全部逼至东门,东门设置伏兵,便可一击而破。如此一来,蜀军锐气必破,我等再全力防御汉中,蜀军必退!”此言一出,获得在座诸多将领文臣赞誉。

这李振,在历史上确是个人物。他是朱温手下的第一谋士,李振,类似有贾诩的阴毒和奇智。李振出身贵族,早年科考不第,机缘巧合投靠朱温,自此珠联璧合。但由于时空的错位,此李振非彼李振,但其才能却不如小看。

就在慕容博,正欲拍手叫好之时。长史丁颂却说:“此计虽妙,但不是要将江南郑拱手让人!另外啊火烧城门,必殃及百姓!此计万万不可行!”

李振继续道:“凡战争必有损伤,长史杞人忧天了!”

丁颂此时气急败坏,说道:“岂有此理,李振!一个小小的司马竟敢顶撞我我!此计阴狠毒辣,非正道所行!太守不可采信!”

慕容博见两人争执不下,也无法做出决断。毕竟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丁颂察言观色,继续说道:“太守,如今我军已丢了一座城池,南郑若失,如何向陛下交代?陛下可是最在意城池土地的。况且,太守忘了,咱们不是还有个内应吗?蜀军三路中伏,他可是立了大功!”此言一出,太守会意。只得向其询问决策。

此时丁颂洋洋得意,提出了支援南郑,并以自己的侄子为将。原来这丁欲虽为长史,却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他只是想借机立功扬名,毕竟在这汉中城长史仅此于太守。此外此人趋炎附势,媚上欺下,于朝中京官多有联系。他这一说,虽有人反对,太守依然遵循其计!

李振义愤填膺地说道:“太守昏聩!即便便率军支援,怎么能分出2万精兵呢?更何况丁长史之侄并无领军之才?”

此时丁颂却破口大骂:“大胆,李振!一个小小的展示,竟敢大骂太守昏聩,简直以下犯上目无尊长!”慕容博一听也不舒服,瞬间也来了脾气。就这样,两人将李振打出了太守府邸。

经过三天的修整,张翼正欲攻克南郑!却听到了魏将丁伟派兵两万驰援南郑的消息。此时他计上心头,立刻叫来了孙承(太子妃之弟)。并嘱咐:“如今魏军已增兵,你率军五千于今夜子时趁夜色将粮草转运至米仓山,以便不时之需!”孙承领命而去。同时又叫来康凯、赵爵、毛新如此如此。

米沧山,横亘在南郑城和汉中之间。这里两侧山峰陡峭,中间是处低谷,极易储藏粮食。孙承建好寨栅,正欲派兵返回复命。就在这时,突然喊杀声震天,一支魏军杀到。来人正是丁伟,他率领1万精兵来此处劫粮。蜀军正欲抵抗,保护粮草。孙承却道:“魏军势大,我军快撤!”此时身边的副将不解,为何撤军?孙承却拔剑威胁,命令部队迅速撤退。

此时魏军上去追赶,丁伟却道:“不管蜀军,劫粮为重!命令兄弟们,迅速带好粮食撤退!”魏军也不含糊,直接搬运粮食,运装粮车。

就在这时一名魏军突然慌张来报:“报告将军,这粮食下面有一层木炭。这粮草是假的!”就在这时一只火箭刚好射在粮袋上,突然整个粮草大营瞬间炸开,四处周围顿时火起,无数火箭如蝗虫一般倾泻之下,火势如同毒蛇一般,四处游走蔓延,顿时成为一片火海。魏军措不及防,死伤无数。

孙承带领蜀军撤退至山口,却迎面撞上了康凯的腾龙军。就在这时,康凯拿出军令:“孙承,叛国投敌,残害忠良。特奉元帅军令,将其拿下!”孙承还欲反抗,却早被左右护卫拿下。而在米沧山内部的丁伟叫苦连天,抱头鼠窜,心里将孙承的祖宗18代问候了个遍。就在这时,赵爵与毛新从左右杀出,魏军又被截杀一阵,损失惨重。

丁伟好不容易杀出重围,却发现城头上早已挂上了蜀军的旗帜。原来张翼趁丁伟出城劫粮之际,迅速率军攻取南郑。南郑本就兵马不多,守军措不及防,城池很快失陷。由此蜀军已攻下宁祥,南郑,并重创了丁伟的两万精兵,兵锋直指汉中!

上一章 汉中之战(上) 西蜀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章 汉中之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