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微醺呓语
本书标签: 幻想 

《人生第一次》3

微醺呓语

上班

“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想要有尊严的活着”-﹣致努力活着的人。

打开纪录片之前我以为会类似于许多其他记录上班族日常工作生活的综艺一样,记录的是千千万万普通人求职、入职、工作的经历。但出乎意料的是,这部综艺的视角放在了残疾人身上。他们找工作,上班的经历无疑是比普通人要艰难上百倍的。片中的主人公本身患有肌肉萎缩,从当年的足球先锋到现在衣食住行都需要别人帮忙,在这种落差和打击下他仍然没有选择躺平,而是创办了残友助残爱心基地,为更多和他一样又或不一样的残疾友人提供工作的机会。最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双十一狂欢购物夜,是他们作为客服最忙碌也是唯一一天允许加班的日子,闪烁的屏幕灯光,不断弹出的询问,充斥在办公室中敲击键盘的声音,对于普通人而言是最忙碌最劳累的一晚,而对于他们而言却是最开心最踏实的一晚,因为在那个晚上,他们真的被当做了普通人,会被客户催促,会被骂,也会被感谢。平时他们在生活中遭遇了太多的异样眼光,只有在这一刻,躲在屏幕后面的他们,觉得自己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王燕钊高考时发生车祸半身瘫痪,醒来时高考也结束了,每次上下楼梯都要父母背,他不忍看父母受累,于是学会用手爬楼梯,通过自己的力量独立生活,也在基地内找到了自己的爱人周奕好,奕好性格开朗爱笑,但也是离不开轮椅,周奕好的母亲一开始不同意她们在一起,担忧的是两个残疾的人如何照料对方,但最后在王燕钊的努力下,在两人的坚持下同意这门婚事。轮椅上的两个人相濡以沫,结伴同行,携手一生,王绍军也为他们在基地里举办了一场温馨的婚礼。

“活着”其实是一个很难的动词,有些人仅仅是简单的和普通人一样的“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但即使艰难万分,他们仍然努力的或者,更想要努力的有尊严的活着。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是先天性的残疾,是后天的疾病或意外导致他们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这种落差足以打倒一个人,而他们中的不少人也曾经有过轻生的想法。但最终,或许是人本能的求生欲,或许是亲人的爱,或许是对世界的不舍,他们决定再坚持坚持。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太多太多,不管是怎样的答案,最终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而工作就是能让你发现自己的价值最好的媒介,所以尽管已经如此艰难了,他们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工作,绵薄的收入也是对他们价值的肯定,这是拾起尊严的方式,是活着的意义。

他们让我想到了一首歌中岛美嘉的《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因为有黑尾鸥在码头悲鸣。

随着浪花起伏消失不见,叼啄着往昔飞离而去。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因为生日那天杏花悄然绽放。

若是在阳光洒落的树荫下打盹,能否和昆虫的死骸一同化为尘土呢?

薄荷糖 渔港的灯塔 生锈的拱桥 丢弃的自行

在木造车站的暖炉前 无处可去的心啊

今日与昨天如出一辙 想要改变明天 就必须从今天开始

我知道 我知道 但是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因为心中已空无一物

感到空虚而哭泣 一定是渴望得到充实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因为鞋带松开了

我也不擅长重新系好 与人的牵绊亦是如此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因为少年深情的凝视着我

我抱膝跪在床上 像那天对自己说抱歉

屏幕的微光 楼上的噪音

电话的铃声 紧塞住双耳 那笼中的少年

与无形的敌人战斗着 六畳一间的堂吉诃德

反正目的也是一样丑陋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因为被人说是冷血

想要被爱而哭泣 是因为尝到了人的温暖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因为你灿烂的笑容

总是考虑着死的事 一定是因为活的太过认真

因为想过一了百了 因为还未与你相遇

因为有像你这样的人出现 我对世界稍微有了好感

因为有像你这样的人活在这个世上 我对世界稍微有了期待

创作人秋田弘解读這首歌的歌词含义为:"为了描写浓烈的希望,必须先描写深层的黑暗。"人生就是这样,你必须经历过黑暗,才会明白光明是什么。

“苦难”本身不值得歌颂,值得歌颂的是没有被苦难打败的人,跨越过苦难的勇敢!

而支撑着他们打败“苦难”,继续和这个世界交手的力量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温暖和爱。

“爱”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可以让人在最深的绝望里看见最美的风景。“我本想这个冬日就去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

祝我们每个人在陷入低谷,不如意的时,能够微笑面对,不要放弃自己。正如杨绛先生说:每个人都会有一段特别艰难的日子,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爱的彷徨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和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你不必害怕,日升月落,总有黎明。

上一章 《人生第一次》2 微醺呓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