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妖怪大全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邀请驻站 

白鹿记

妖怪大全

又北百二十里, 曰上申之山, 上无草木而多硌石, 下多榛、楛, 兽多白鹿。 ——《西山经·西次四经》 这是一棵大树,也是一棵老树,它苍老得粗壮的树干中央有了一个大洞,可以走过两匹马。上申山上有数不清的榛树和楛树,但,这棵树更老。这树,既不是榛树也不是楛树,它叫丹木树。它究竟活多久了?这是一个谜,知道这个谜底的,只有一个人。这人姓叔,一百零三岁,上申山人称其为叔公。他是个矮小的老人,虽然背有点驼,牙齿也掉光了,但耳聪目明,在屋内能走几步,不过百步之外就不能走了。叔公的一双儿女带着叔公妻在山外谋生,家中唯他老弱一人。然而他并不孤单,有一头小鹿陪伴其左右,他的日常生活起居由小鹿照应。 叔公就住在离老树不远的一座石屋内。 此时,小鹿就在老树下。 这头小鹿长相矫灵,尖嘴,豆眼,细腿,短尾;皮毛油亮细柔而纯白,头顶有两支犀利的角,白蹄、白尾,连额角也是白色的,似白玉雕刻一般。这是一头白鹿。 白鹿对着这棵老树啼叫起来,仿佛在唱歌,好似天籁之音。婉转悦耳的声音飘荡弥散在整座山林,这甜美的声音旋绕着每片树叶,以及每株树的枝干。 只见,老树慢慢低垂下了它祼露的老枝枯干。这树的树盖是那么巨大,上面可站一百匹马。张着洞口的树干是红色的,像红脸巨人的头张着大嘴。在老枝枯干中萌生出无数新嫩的枝叶,每片绿色的叶子都圆圆的,其枝头上开着一朵有五片红、黄、蓝、绿、紫花瓣的五色花长着一颗同样五色的蛋状果子。 白鹿伸长了脖子,用尖尖的嘴轻轻地衔下这颗五色果。 老树低垂的树干又缓缓舒展,恢复了原状。 白鹿衔着五色果,一蹦一跳地进了石屋。 只见白鹿跳蹦到叔公面前,前蹄一跪,口里衔的果子便落在了叔公掌心。 叔公双掌抚果,良久,才说出一句话来: “鹿呀,心好啊!” 白鹿唱歌般地轻啼了一声,叔公听得明白,白鹿说: “叔公,应该的。” 叔公能听懂白鹿的歌声,白鹿也能意会叔公说的话。刚刚在树下白鹿的唱歌啼叫,按叔公的理解是这样的: 大树, 大树。 赐予果果, 赐予果果。 叔公每天都食用大树赐予的五色果。这五色果可不是一般的果子,除了色有五彩之外,果肉嫩脆,咬一口甜汁满腮,更让人称奇的是,一日只需吃一颗果子,这天就不会饥饿。所以,叔公每天只吃一颗五色果,而且大树每天也只开出一朵五色花,只长出一颗五色果。平常的日子,只能看到大树的绿叶,见不到任何花与果,那朵花与那颗果子被叶片裹护着,只有白鹿吟唱这四句歌时花与果才会现身。 叔公每每食五色果时,都会对白鹿说: “鹿呀,树木有义,鹿有情呀!” 叔公已活了一百零三岁,与鹿与树相依为命了一百零三年。叔公祖上传下来的故事却是这树在叔家已有一千五百零五年,这鹿在叔家已有一千五百年。当初,叔公老祖在三十里之外的峚山居住,山上多丹木。一日,叔公老祖在林中见一丹木树苗被连根拔起弃于山野,叔公老祖怜悯小树,用石盆栽下。又一日,叔公老祖见山下丹水河面突然一片沸腾,河水中涌出玉色的膏状之物,便勺取而归,并用玉膏白液浇灌盆中丹木,连续浇灌一月之久。后叔公老祖迁居上申山,盆树也随身迁之,并种于屋前。五年之后,树长大成木,枝叶繁茂。那日,叔公老祖打猎回归途中,捡得一头受伤幼鹿,经过丹木树下时,幼鹿啼鸣,树冠随即下坠,露出五色花、果,且有一叶也呈五色状,叔公老祖大为惊奇。幼鹿径自走到树下衔下一片彩叶,它的伤即刻自愈,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再进食。自此,幼鹿不再离去。叔公老祖食果添寿至一百三十岁后无疾而终,且一千五百年间世代子孙都活到这个岁数,一天不多,一天不少。小鹿已食叶一千五百年,每年三月初一食一片彩叶,如不及时服食,过一个时辰则必死无疑。这样,小鹿守候叔公世代一千五百年,而且都是在先人一百三十岁逝去的当日,在外谋生的长子会返家,往往都已是垂垂老者。也就是说小鹿伺候叔公老祖后辈老人一千五百年。在岁月流逝中,小鹿的毛色也变了,当初幼鹿还是一团黄毛,五百年后泛成灰色,一千五百年过去后变白了。叔公记住了祖上的故事,也记住了祖上传下的话:“树木有义,鹿有情。” 白鹿伏在地上待叔公食毕,又口衔一只空葫芦出屋,沿一条五彩的石子路蹦跳着向山下跑去,山下有河,叫赤水。它去河边灌水,这是叔公当日要饮用的水。 在叔公家,不仅通向河边的路是五彩石铺成的,那幢石屋也是五彩石砌成的。上申山分上山、下山两部分,上山不长草木,山石裸露;下山森林覆盖,郁葱茂密。上山的山坡上有许多带花纹的漂亮石头,诸如紫石英、水晶石、孔雀石、画眉石、黑朱砂等。白鹿每日到上山衔取美石衔到下山叔家居住的茅草与树杆搭起的棚屋旁,一块一块搭摞,一块一块堆叠,日积月累,不知多少天多少月,居然有一天,白鹿摞叠出一幢五彩的美石屋,美石屋的形状也特别,像一朵盛开的五色花,花瓣都朝着大树。此后,叔家拆弃了棚屋,住到了美石屋中。不用说,这条彩石路也是白鹿经年累月一块石一块石衔着铺成的。叔家人还砍了一棵大榛树做了一扇大栅门,门上还涂了山龟血以避邪恶。 白鹿跳跃过一片开阔的河滩,站在浅水里,水很清,看得见水底的黑褐色的沙砾、白色的贝壳残骸。蓝天映在水里,白鹿也映在水里,白鹿的头左右歪了歪,似乎在欣赏观摩自己娇美的身影。白鹿轻轻啼鸣起来,意思是说: 清清的水, 清清的天, 清清的心, 清清的影。 这幅《白鹿鸣》画景,五千年之后被画圣吴道子画了下来,流传于今。 然而不幸却发生在这美景之中。白鹿犀利的豆眼瞄见,平静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个人,此人背朝天伏着。白鹿没有迟疑片刻,丢下葫芦,一跃而起,踏着水面飞驰过去,居然没有溅起一点水花。白鹿走近那人身旁,用嘴衔住他的头发,一路踏水将他拖到岸上,然后又将那人横驮在背上,一路闪电般地奔回石屋。叔公见白鹿拖背着一个人来,正感到惊惑,白鹿又不停鸣叫,叔公听得真切,它在呼喊:“救人,救人!” 白鹿救的那人是个渔夫,叔公认识,叫老猫头,这人不仅像猫一样捉鱼捉得很好,连面孔也长得像老猫的样子。由于老猫头平日喜欢贪小,山里的女人不愿嫁给他,到了四五十岁还是单身一人,他只有一叶独木舟,风里来雨里去栖身舟上。老猫头是如何落水的,叔公与白鹿不得而知,只见老猫头脸色铁青,眉头紧锁,一连数日昏迷不醒只能躺在一张木床上。 白鹿每日除照应叔公的饮食起居之外,还要看管大树洞内的五只羊羔,这是百日之后祭祀山神所用的祭品,须一大早就一只一只地衔出洞口在不远的草地上放养,傍晚收归树洞,余下的时间要满山遍野地找草药为老猫头治病。夜晚,白鹿俯伏在树下守护着叔家的五彩家园。然而,七七四十九天过去了,老猫头还没有苏醒过来,而且病情日渐沉重,呼吸弱微,命在旦夕。叔公不知如何是好,忧心忡忡,一日对白鹿说: “鹿呀,为人做事,救命为大,我们终归要想个办法救醒他。” 白鹿唱言道: “叔公说吧。” “鹿呀,祖上说过,由上申山一直向西一千二百里有一座幽都山山顶有一种蛇含草可治百病,只是路途遥远,怎可去得?” “叔公放心,当日可以来回。” “鹿呀,有这个能耐就去吧,速去速回。” 白鹿前蹄向叔公一拜,随即跳蹦离去。岂知这千年白鹿已是神灵之鹿素有“草上飞”之称,日行千里不是妄言。不消半日就到了幽都山。 幽都山是海中的一座孤山,山上怪石峋嶙、陡壁险恶,但见一大蛇红头白身,蛇身又粗又长,绕着幽都山两周,蛇尾还伸到海里。大蛇的头高昂在山顶,山顶石缝里就长着一棵五小瓣龙牙叶,开两朵八瓣小黄花的蛇含草,这真是名不虚传。白鹿没有一点前顾后盼,跳跃过蛇身就直奔山顶。只听得一声吼叫,如牛嘶怒一般,不过比牛的叫声大多了,山石都抖动起来,碎石“哗啦啦”地滚到了海里,溅起了水花。大蛇张着血盆大口,露出尖利的牙齿,瞪着一双凶残的眼睛,大蛇准确无误地咬住了白鹿的右前蹄,并用蛇身盘缠住白鹿的身子,越缩越紧,白鹿几乎被缠断了所有骨骼,命悬一线,只要大蛇再咬一口,就会被大蛇吞进肚去。奇怪的是白鹿仿佛有缩身术一般,听凭大蛇缠盘。这时,白鹿的一对尖削如剑的鹿角正对着蛇的下颚的七寸之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勇猛而拼命地用尖角向蛇的七寸之处刺插进去。顿时,大蛇被刺开一个大洞,血流喷涌,它扭动了几下,就软瘫下来,松了白鹿。大蛇死了,白鹿也受了重伤,大蛇的牙有剧毒,以致白鹿的豆眼有点模糊起来,头晕觉得犯困,白鹿呻吟起来,这是一首呻吟的歌,歌的大意是: 站起来呀, 站起来呀! 回家, 回家! 岂料,更大的危险就在眼前——一只黑色的海雕,伸着长长的翅膀从天而降,猛然用强壮有力、尖厉的爪子揪住了白鹿的皮毛。海雕喜食兔、羊、鹿这样的动物,见到这头一动不动的白鹿,快要到口的美餐岂能放过。就在海雕逮提白鹿的一瞬间,白鹿口中喷出一团污黑的血,不偏不倚地喷在海雕头上,只听“呀”的一声,海雕松了爪,倒栽到山崖下去了。白鹿吐出的是毒蛇的毒液,击中了海雕,让海雕丧了命。其实,千年白鹿有自愈的能力,它吐出了蛇毒液,豆眼又犀利有光了,衔了蛇含草腾蹄而去。 白鹿又不消半日回到叔公家。白鹿一路辛劳,没来得及停息就向叔公唱吟了自己的遭遇。然后,叔公好一阵忙碌之后,熬了蛇含草汤药让老猫头服下。这药真灵,片刻之间,老猫头睁开了眼睛。 “醒了。”叔公说。 “叔公,这在哪里?”老猫头问。 “在我家里。” “我怎么在你这里?” “是我家的白鹿救了你。” 于是,叔公一五一十地讲了白鹿怎么从河里把他拖上岸,怎样去千里之外找草药差点被蛇与海雕吃了,又杀死了蛇与海雕,拿到了蛇含草救醒了他的经过。从老猫头那里也知道了,他的独木舟被突然而至的风浪打沉,他的头被重重地摔在水里的一块石岩上直到昏厥过去的全过程。 老猫头醒来连喊:“饿死了。” 白鹿用葫芦去河里汲了水,叔公用石锅熬了一锅黄米粥。 时值晚饭时辰,老猫头一面喝粥一面问叔公:“叔公怎么不吃?”叔公摇头说:“我每天只吃一颗果子,就不饿了。”老猫头说:“这倒省事。”叔公说:“白鹿还要省事,一年只吃一片叶子呢。”老猫头说:“这也奇了,只是这种果、叶哪里会有?”叔公说:“就是门口那棵树上结的。”老猫头将叔公的话一一记在了心里。 老猫头走了之后,叔公家又恢复了平静。生活的平静是相对的,不该发生的事常常会发生。就在上申山的山民们一年一度祭祀山神的日子临近时,山里闯进了一头怪兽。据说怪兽昼伏夜出,每当午夜时分,便潜入山民家中袭食山羊,一口吞下一头羊,十分凶恶,连续五天吞下了五头羊。山民们惊恐万分,家家户户夜间不敢外出,守护着家羊。山民们心急如焚,这养着的羊是每年供奉山神的祭品,一百头祭羊一只也不能缺,倘若被怪兽吃了,山神怪罪下来该如何是好?紧接着又传来第六头羊被吞食的消息,山民们干脆都不睡了,堆垒石块,守在羊厩,怪兽一来就用石块乱摔,居然打退了怪兽,换得几日的太平。在这期间,白鹿一步不离石屋、大树,夜里白鹿只需轻吟一声,其意是: 大树, 大树, 护住小羊, 护住小羊。 大树就会把巨大的树盖伏下,将树洞里的羊严实地掩蔽起来。怪兽是得不到一点机会的。 这一夜,有了动静。怪兽在山民们的防护下,好几日没有吞食山羊,便转悠到叔家大树下。月在中天,白鹿看得明白,这怪兽长一雕嘴,头顶生一粗短的独角,身躯是黄毛中夹着黑斑,如豹子一般,尾巴毛也是一样的色斑,长长地翘着,尾尖是一束长须毛。这怪兽名如其形,名字叫蛊雕。怪兽呈威猛状一步步逼近,白鹿尖啼一声离开了原地,想把怪兽引开,使叔家不受侵犯。怪兽也啼叫起来,叫声很奇怪像婴儿啼哭。怪兽当然不肯放过一头小小的白鹿,追上去张开雕嘴就要吞咬。白鹿灵活跳蹦,怪兽近不了白鹿身子,没有半点放松,依旧疯狂追扑。白鹿且跳且退将其向河滩引去,怪兽紧追不舍,待到白鹿退至河滩,它突然四蹄乱蹬,一时间飞沙走石,月色无光。岂料,怪兽并不害怕,依旧缠咬不停。只见,皎洁月色之下,河滩上一团白光一团黄光,闪闪燦燦,燦燦闪闪。这场恶斗,起先并不分胜负,后来白鹿终究不敌怪兽,一蹦一跳向河里退去。怪兽步步逼近,白鹿无路可退,扭头汲了一口河水,向怪兽喷去,像瀑布从天而降,把怪兽劈头盖脑浇个通透。这怪兽也怪,在水中翻滚了一下,居然溶化了,化作了一滩水无影无踪。其实说怪不怪,世上万物都是因果相生,这怪兽表面再强悍,不过是一团邪火的恶形,白鹿得千年灵气,玉净冰心口含河水即生甘霖,甘霖灭火自然天成,这叫一物降一物。 白鹿灭了怪兽后,山村的头人清点了供奉的羊数,只有九十九头独缺一头,于是传话下去,谁想法献出一头可供奉的牲畜,就可得五石黄米。话音刚落,就有人找到头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老猫头。老猫头对头人说:“叔公家的白鹿可用作供品。”头人说:“这怎么可以,白鹿灭了怪兽,保住山里的羊,怎么能拿白鹿开刀呢?”头人不依。老猫头又找头人,说了叔家的秘密,老猫头说:“那棵树树果吃了可长命百岁,白鹿肉吃了能活千年,白鹿皮披在身上可多子多孙,要是捉住白鹿,我只要五石黄米,其余都归你了。”头人动了心,派了八名壮汉随老猫头去捉白鹿。 老猫头率八名壮汉突然围了叔家的彩石屋。老猫头在屋外喊道:“叔公呀,头人有令,把白鹿献出来,凑足百头祭神供品。”叔公在屋内回话说:“你这贼人,捉白鹿,还不是为了五石黄米,你好心狠呀!”老猫头又喊叫道:“叔公,不能这样说嘛,我也是为了山里人,没有百头供品,山神怪罪,山里就会遭殃的呀!”叔公说:“说得好听,你会遭报应的!”这时,伏趴在叔公脚前的白鹿低吟起来,于是,叔公与白鹿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白鹿说:“叔公,我跟他们走吧,只是叔公今后的日子怎么过?” 叔公说:“鹿呀,千万不能跟老猫头走,这种没良心的东西,不能让他得逞。鹿呀,离开这里逃吧。” “叔公,这里是自己的家园,在自己的家园里为什么要逃呢?” “鹿呀,不逃不得安宁呀。” “叔公,有鹿就有家园,鹿不会离开家园,鹿会守着叔公。鹿不怕,来捉吧!” 白鹿勇敢地站在了彩石屋门口唱鸣了两声,其意是:“来呀,来捉呀!”老猫头迫不及待扑上来,白鹿一蹦一跳就没影了,老猫头摔了一个大跟头,脑门碰在石屋上跌出一个大包。白鹿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又唱鸣了两声,还是这个意思:“来呀,来捉呀!”老猫头与八个壮汉又追过来,白鹿就这么一蹦一跳地逗老猫头与壮汉玩儿。这成了一场好玩的游戏。游戏的结局是在上申山的一座悬崖上,白鹿轻盈地跳下崖去,消失得毫无踪影,老猫头与八个壮汉累趴在悬崖坡上第二天,这种游戏又玩了一次,老猫头依旧空手而归。老猫头不想再玩了,想出了一个万无一失的主意,趁白鹿在石屋内的时候,用鱼网把门洞罩起来,只要白鹿一冲出来就会被网住。谁知这门洞的门是涂过山龟血的,山龟血能避邪消灾,使百恶不能近身,这鱼网网着洞门立刻破了个大洞。老猫头又用无数削尖的木棍对着洞门,哪知,木棍的尖刺全都像被蚂蚁啃过一样,一碰洞门就掉下来。老猫头又想,干脆由八个壮汉守住屋门,自己一人进去捉。这时,龟血显灵了,有邪恶之心的人进不了门,老猫头眼睁睁地看着屋门敞开着,而他就是迈不进门半步。老猫头恶计又起,干脆用石斧把大树砍了,断了白鹿与叔公的粮根,让他们饿死。于是,老猫头与八个壮汉挥石斧乱砍大树石斧砍下去火星四溅,树杆上没有一丝伤痕。也不知砍断、砍碎了多少石斧,却连一根枝条也没有砍下。贪心的人是不肯收手的,老猫头知道每天叔公进食果子的时间,心想:趁大树露出果子时去抢下来,看你叔公还交不交白鹿?谁知道这天清晨到来的时候,白鹿啼叫而起的美妙歌音响起来了,这声音的奇异把围着大树的老猫头与八个壮汉震慑住了,呆呆地站着,瞪着空洞的大眼睛,像丢了魂似的动弹不得。等白鹿衔摘下果子,服待叔公进了食,这帮人还没有缓过神来。眼看祭祀山神的日子三月初一就要到了,再不逮住白鹿,五石赏米就落空了。老猫头终于想出一条毒计,他捉了一百只蛤蟆,还有一百只乌鸦。这天正是三月初一,他一早就把蛤蟆和乌鸦放在大树下,“呀呀”、“呱呱”叫声一片,这时,大树因听不到白鹿的叫鸣,也不垂下来。而一旦错过了取果地时间,大树就要等到下一天才会应声而动。叔公一日不进食果子,一个时辰之内就会死去;更严重的是白鹿进食五彩叶片的日子与祭祀山神同一日,也就是说,白鹿这天不食五彩叶片也会在一个时辰之后死去。 此刻,山下的鼓声响了起来,这是祭祀山神的信号。老猫头与八个壮汉不敢迟疑,撤离了大树,去了山下。 山民们都聚集在河滩上。 他们不论男女都戴着鲜花扎的五彩花冠,脖子上吊着五彩花环,女人们腰中围着五彩花裙,男人们都是围着新采摘的树叶裙或者新的兽皮裙、树皮裙。河滩是一片五彩花的世界,空气中飘着花的香气。一条长达百米的白茅草制作的草席铺在河滩上,这是祭神的供席。茅席很是考究,席边都织着好看的花纹。供席上摆设着九十九头羊,一百樽美酒,一百枚花斑纹奇特、形如鹌鹑蛋状的五彩石。山民还挖坑埋下了一百块美玉,这玉器集天地之精的灵性,能够传达人对神的敬意,以获取神的赐福。这时,供席烛点亮了,这是用百草制作的火把。一个女巫师与一个男祝师跳起了舞蹈,他们的花环比别人更长,脸与身躯都涂得又黑又灰,在欢快的鼓点下,人与花都在蹦跳、旋转着。用兽皮、空树干制作的大鼓、小鼓敲打得人心鼎沸。 山神来了。且看这山神模样,长得如水牛一般,身躯硕大无比,有一双细细的弯曲上翘的角,金毛披身,下颔有须,双目闪光。山神飘在云端。女巫师、男祝师停了舞,鼓声陡息。山神说话了,声似雷鸣:“怎么祭品只有九十九头羊呀?”一旁,头人伏地而言:“回大神小山遭怪兽吞食供羊,一时无从收齐,独缺一只。”山神鼻孔一响,地动山摇,显然不悦。那个老猫头从人群中跳了出来,伏跪叫道:“大神息怒,小的有办法捉一头小鹿来凑足百头,我这就去。”老猫头估计白鹿与叔公都快不行了,爬起身来欲走。就在这时,白鹿驮着叔公到了河滩,河滩上一片寂静。 叔公从鹿背上下来伏地不起,白鹿也前蹄跪伏。山神问:“你是鹿的主人?”叔公答:“小人正是。”山神问:“你是来献鹿的?”叔公说:“大神,祭奉大神我愿献鹿,只是有人想用鹿索要五石赏米,我心有不甘。”山神问:“为何?”叔公答:“这头鹿从小为先祖受养之后,小鹿侍候我家世代老人一千五百年,以求报恩,我岂能为贪五石米,而将其贱换。”山神说:“此鹿忠义。”叔公又说:“头人受这贼人所惑,贪心鹿皮可荣子孙,食鹿肉可延千寿,派来一干人捉鹿、砍我家的一株老树,这树也是当初祖上拾而栽下的一株弃苖,五年之后开花结果,一千五百年恩报我家,使世代食其果腹。白鹿每年食得一片彩叶,护树已一千五百年。这贼人欲置白鹿与我于死地。”山神说:“此树有情。”老猫头忍不住跳起来,喊道:“此是妖鹿!”山神问:“何原?”老猫头说:“这鹿残杀生灵。”山神问:“怎讲?”老猫头说:“它杀了独角兽,杀了蛇,杀了雕鹰!”山神问叔公:“可有此事?”叔公说:“一派胡言,独角兽偷袭山羊,白鹿灭它,是它该死,至于蛇与雕鹰,其因是这贼人在河上打渔遇难被白鹿所救,他昏迷不醒四十九天,为了救他,白鹿去千里之外的幽都山取蛇含草,途中差点被蛇与雕吃了,所以白鹿才把蛇与雕打死。”山神鼻孔一响,朝老猫头吐了一口气,说:“你这种恩将仇报的恶人,要你何用?”顿时,老猫头变成了一头羊。随即,有山民把这头羊捆了抬到祭布上。山神又问:“头人安在?”头人伏地良久,知道不妙,随即叩头连答:“小的在。”山神鼻孔一响:“你可知罪?”头人答:“小的有罪。”山神厉声说:“贪婪之人,要你何用!”说完朝头人吐了一口气,头人变成了一只蛤蟆。这时,众山民都争相去扶叔公起身,一人说:“叔公死了。”又摸摸白鹿,又说:“鹿也死了。”众人愕然。 突然,天空响起了音乐声,众山民抬头望去,一片五色祥云之上,白鹿在引颈啼鸣,叔公骑在白鹿身上,身后还有一棵巨大的树。 第二天,上申山的山民都在传——叔家的那棵大树也死了。 不过至今,彩石屋还在,五彩石子路也还在。 故事取材: 《西山经·西次三经》 原文: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mì)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 译文: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是峚山,山上多丹木,圆形的叶子,红色的茎干,开黄花,结红果,果实的味道很甜,人吃了它就不会觉得饥饿。丹水发源于此,向西流入稷泽,水中多白色玉石。这里有玉膏,玉膏之源涌出时一片沸腾。 原文: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 译文:用这里的玉膏浇灌丹木,丹木经过五年的生长,便会开出五色花朵,结下香甜的五色果实。 《西山经·西次四经》 原文:又北百二十里,曰上申之山,上无草木而多硌(luò)石,下多榛、楛,兽多白鹿。 译文:鸟山再往北一百二十里是上申山。山上草木不生,大石裸露。而山下则生长着茂密的榛树和楛树。山上的野兽以白鹿居多。

上一章 黑森林 妖怪大全最新章节 下一章 穿武士服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