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她不盐不甜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  古代言情     

重判

她不盐不甜

段既卿背完,就到了符溪。

符溪这个位置蛮尴尬的,毕竟先前段既卿已经惊艳了众人了一次,第二次自然比较难,要是她是二甲还好,可偏偏和段既卿并列一甲。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符溪缓缓道出,墨色的眸子里如古井般幽深,里面笼罩着无尽的悲伤,让人不敢直视。

她念的时候,看了段既卿一眼,似怨似痴。

等段既卿反应过来时,符溪已经看向别处。

段既卿不禁疑惑:明明是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为何诗中尽是迷茫与愁绪?

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还是已经识尽愁滋味?

但只有少数人懂了诗中意境和意蕴。

“这明显跑题了!诗中‘柳’未出现半分!”

“对啊对啊,总不能说她是符将军之女就徇私枉法吧。”

“重判!”

“重判!”

呼声越来越大,嫉妒心使他们如初生牛犊不怕虎般忘记了对君王的恐惧。

“聒噪——”

纪虑不悦的皱了皱眉,呵斥道。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此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安静了下来。

纪虑示意段既卿来解释,毕竟状元的话也比较有说服力,总不可能让他一个皇帝自降身份的去跟一群小兔崽子解释吧。

“咳咳。”段既卿清了清嗓子,大家都竖起耳朵在听:

“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表示挽留和祝福。此诗视角敏锐,画面绝美,笔锋老到。

首联一二句,写柳色、柳姿,语句对偶,‘翠色’,是指柳树的颜色。‘连’,不是一棵树,是一片。如果诗人想把自己暗喻成江边柳,那么‘荒岸’这两个字,就有意义了。秋天中柳树的翠色,应该是衰老的颜色,也可以美,但它是一种苍老的美,暗示着诗人已身心疲惫。草木枯黄的秋天,岸也是荒的。“荒岸”是想说明诗人自己的生存环境,环顾四周,不知哪里是自己的人生归宿。

烟波渺渺,隐隐约约中,依稀能看见远方的楼宇,这些楼宇才是诗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可惜,温馨的家庭生活离自己太遥远了,可望而不可及。

颔联三四句,写柳影、柳絮,语句对偶,岸边柳树的倒影铺撒在水面,随波摇晃,成了虚的东西,诗人眼前的处境梦幻迷离,一片茫然。飘扬的落花落在垂钓人的头顶,命运无非就是被人无情地摘扔而去,甚至不曾有过一眼相看,终归被抛弃的担忧涌上心头。

颈联五六句,写柳根、柳枝,语句对偶,柳树老了,根部溃烂,成了鱼儿的避难所。在别人的眼里,自己不再新鲜,已经成了他们的暂寄处,就像一个旅店,过往行客们,匆匆来也匆匆去。柳枝虽然能系客丹,但那是暂时的,客舟终要远行。‘枝低’就像诗人伸出的双手,双目企盼地牵扯着客人的角衣,结果无济于事。

诗的前六句看似写景,实则述己,写江边柳的秋色实是喻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命运。

尾联诗人终于站出来,直抒胸臆。梦醒了,是因为有潇潇风雨;往事不堪回首,诗人猛醒之间,却依然找不到人生的风标,无处可逃。风雨之夜,柳枝引起人的离愁,切合题意。

全诗在写法上,通篇不着一个‘柳’字,但句句写柳,又暗喻自己的身世处境,情真意切,引人同情。”

话音落下,众人脸上一片愧色。

.............题外话...............

板栗文中符溪说的诗是鱼玄机的《赠的江边柳》,段既卿说的乃是诗词赏析,不喜可略过。

上一章 心服口服 她不盐不甜最新章节 下一章 女子无才便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