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每日一个短篇小说
本书标签: 现代 

《外套(中)》果戈里

每日一个短篇小说

在彼得堡,对于所有每年挣四百卢布官俸或将近这个数目的人。有一个强大的敌人。这个敌人不是别人,就是我们北方的严寒,虽然也有人说它对健康是有益的。早晨一过了八点钟,正是满街泛滥着上部里去的人的时候,它开始不分青红皂白,对准所有的鼻子狠命地、刺一样地钻起来,简直叫那些可怜的官员们不知道把鼻子往哪儿搁才好。在这连大人先生都冻得脑门发疼、眼泪汪汪的时候,可怜的丸品文官们有时简直是毫无防御的。唯一解救的办法,就是穿着单薄的外套尽快地越过五六条街,然后在门房里使劲地跺脚,直跺到把所有的在路上冻僵了的执行职务的能力和才干融解开来为止。最近以来,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开始觉得脊梁和肩膀奇冷刺骨,虽然他竭尽全力尽快地赶完那段一定的距离。他终于想到,别是他的外套出了什么毛病吧。回到家里把它仔细查看一遍,他发现果然在两三个地方,正是在脊梁和肩膀上,已经只剩下名副其实的几缕棉纱了,呢子磨得都透光了,里子也开了绽。

得交代一下,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的外套也早已成了官员们嘲笑的目标;甚至外套这个高贵的称号也给剥夺了,都管它叫长衫。它的确有一种奇怪的构造:领子一年比一年缩小,因为裁下缝补它的别的部分去了。这也实在显不出裁缝的手艺,补得又臃肿,又寒渗。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看出别无办法,只得把外套拿去求教彼得罗维奇,一个住在某处从后楼梯出进的四层楼上的裁缝,这人虽然只有一只眼,满脸麻子,可是缝补官员们以及其他人等的裤子和燕尾服倒是挺在行的,自然,是当他没有喝醉酒,脑子里没有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关于这位裁缝,当然,不应该说得大多,可是现在已经成了这样的习惯,小说里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非说得清清楚楚不可,所以没有法子,我们只得在这儿也把彼得罗维奇表述一番。

起初人家干脆管他叫格利戈里,他是某一位老爷的农奴;不久他领到了释奴证)于是每逢节日就狂饮起来,起初还是逢到大节日才喝,后来只要看见日历上画着个十字,就不分大小,在任何一个教会节日都喝起酒来,从这时候起,人家就称呼他彼得罗维奇了。从这方面说来,他是忠于祖先的习惯的,他和老婆吵起嘴来,就骂她臭娘们和德国娘们。我们既然提剁了他的老婆,那么,就也得对她讲上两句;,可是遗憾得很,关于她,我们竟知道得不多,只知道彼得罗维奇有一个老婆,她甚至只戴便帽,不包头巾;可是论到容貌,她似乎是无法夸口的;至少,看到她时,只有一些近卫骑兵才往便帽下面望她一眼,翘翘胡子,发出一声怪叫。

通到彼得罗维奇家的楼梯,得说句公道活,沾满着水渍和污水,渗透着一种熏人眼睛的酒味儿,大家知道,这股味儿是跟所有彼得堡房屋的后楼梯不可分离地连在一起的,走上这楼梯,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就盘算着彼得罗维奇会要多大价,并且拿定了主意决不付给他超过两块卢布。门是开着的,因为主妇在烹一条什么鱼,厨房里烟雾弥漫,连蟑螂都看不见了,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穿过厨房时主妇竟会没有瞧见,他终于走迸屋里,看见彼得罗维奇象个土耳其总督似的盘着腿,坐在一张没有上漆的大木桌上。

按照一般坐着干活儿的裁缝的习惯,赤着一双脚。首先映进眼帘的是一只怪眼熟的大拇指,油灰指甲又厚又硬,象乌龟壳一样。彼得罗维奇脖子上挂着一绞丝线和棉线,膝盖上铺着一块破布。他用棉线穿针眼已经穿了三四分钟,没有穿上,所以对黑暗生起气来,甚至对棉线也生了气,低声嘟赎道:"不进去,蛮婆子;折腾得我好苦,你这鬼灵精!"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后悔不该正赶上彼得罗维奇生气的时候来找他,他喜欢在彼得罗维奇有点儿醉意醺然,或者象他老婆所说的,"灌饱了黄汤,这独眼龙"的时候,来找他做点什么。在这种情形下,彼得罗维奇总是肯让点价钱,一口应承下来的,甚至还鞠躬道谢。

后来,固然,老婆会哭哭啼啼地来说,丈夫喝醉了酒,所以价钱要得低了;可是,常常只须多给她十戈比,事情也就顺当了。这会儿,彼得罗维奇却象是挺清醒的,因此,他的脾气就特别别扭,不容易说话,鬼知道会要出多大的价钱。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明白了这一点,象俗话所说的,就想打退堂鼓,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彼得罗维奇把一只独眼眯臆起来,盯住他瞧,于是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不由自主地只得说:

"好啊,彼得罗维奇!"

"祝您好,先生,"彼得罗维奇说,把眼睛往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的手上斜瞟过去,瞧瞧对方带来了一件什么样的好买卖。

"我上你这儿来,彼得罗维寄,是那个……!

得交代一下,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说起话来总喜欢用上许多前置词,副词,还有一些毫无意义的小品词。如果碰到一件非常为难的事情,他甚至有不把话说完的习惯,因此常常用这样的话开场:"这,简直是,那个……"往后就没有下文,连他自己也忘了个干净,以为话已经说完了。

"什么事呀?"彼得罗维奇说,同时用独眼把他那件制服仔细打量了一下,从领子一直看到袖子、后身、 和扣眼,这一切都是他非常熟悉的,因为全是他亲手做的手艺。裁缝的习惯就是这样;这是他一见面时要做的第一件事。

"我是为了那个,彼得罗维奇……一件外套,呢子……你瞧,别的地方都挺厚实,就是有点灰扑扑的,看起来好象旧了,其实它还是新的,只有一个地方有点那个……脊梁上,还有肩膀上,有一个地方磨破了一点,就是这儿肩膀上有一点你瞧,就是这么一点。费不了多大事情……"

彼得罗维奇接过长衫,先把它摊平在桌子上,看了许久,直摇头,伸手到窗台上去拿来一只圆圆的鼻烟匣,上面有一个将军像,可不知道是哪一位将军,因为脸的地方被手指戳肢了,后来给贴上了一块四四方方的小纸片。彼得罗维奇闻了一撮鼻烟,双手把长衫撑开,迎着亮细瞧了一下,又是直摇头。然后把里子翻出来,又摇头,又打开贴着小纸片的匣盖,往鼻子里塞足鼻烟,关上盖,把鼻烟匣藏过一边,终于说:

"不行,不能补了,这衣服简直不成样啦!"

一听这几句话,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心里扑通一跳。

"为什么不能补,彼得罗维奇?"他几乎用小孩子似的恳求的声音说,"总共只有肩膀上磨破了一点呀,你总有一些零碎料子……"

"零碎料子有倒是有,零碎料子倒是容易找到的,"彼得罗维奇说,"可是缝不上去呀;东西全糟了,碰一碰,它就破啦。"

"破就让它破吧,你可以立刻给打上一块补钉。"

"补钉叫我往哪儿打?再缝上几针也不顶事了。破得太厉害了;说是呢子,也不过叫着好听罢了,风一吹,就烂了。"

"给缝上儿针吧。这是怎么说的,实在那个……"

"不行,"彼得罗维奇坚决他说,"一点办法也没有。东西完全不中用了。您还不如等严冬到来的时候,把它改做裹脚布吧,因为袜子不暖和。袜子是德国人发明的,为了要多赚咱们的钱(彼得罗维奇喜欢一有机会就刺德国人几句);可是外套,看来您只能做一件新的了。"

一听见"新的"这两个字,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顿时两眼发黑,屋里的东西都在他眼前打起转来。他看得清楚的只有彼得罗维奇鼻烟匣盖上那个脸上贴着纸片的将军!

"什么做新的?"他说,仍旧好象在做梦似的,"我没有这一笔钱呀。"

"是的、做新的,"彼得罗维奇带着残酷的沉静说。

"唔,要是一定做新的,那可怎么那个……"

"您是说,要花多少钱?"

"是呀。"

"您得花上一百五十多块卢布,"彼得罗维奇说,同时意味深长地抿紧嘴唇。他非常喜欢强烈的效果,喜欢使个什么花招儿,突然把人家难住,然后斜着眼睛去瞧那个被难住的人听了他的话会窘成什么怪模样。

"一百五十卢布做一件外套!"可怜的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喊起来,他有生以来恐怕还是第一次大声地喊,因为一向总是以低声说话出名的。

"是喽。"彼得罗维奇说。"还得看是什么样的外套。如果领子上缝貂皮,帽兜用绸里子,那就得花两百卢布了。"

"彼得罗维奇,劳你的驾,"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用恳求的声音说,没有听见、并且也不想听见彼得罗维奇所说的话以及它的一切效果,"你给想法子补一补,对付再穿一些时候吧,"

"没有用,结果准是:白费工夫,白糟蹋钱,"彼得罗维奇说。于是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听了这些话,就垂头丧气地走了出去。彼得罗维奇在他走后,还站了好一会儿,意味深长地抿紧嘴唇,没有就去干活儿,很满意既没有降低身份,也没有糟蹋裁缝的手艺。

走到街上,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恍恍榴你的仿佛是在梦里。"真是打哪儿说起,"他对自个儿说,"我真没有想到事情会闹到那个……"后来,沉默了一会儿以后,又补上了一句:"瞧!到底闹了这么个结果,我真是想都没有想到。"这之后又是长时间的沉默,接着他说:"瞧!这简直,真是,出人意外,那个……这是怎么也……这步田地!"说完这几句话,他没回家,连自己也没有觉察,糊里糊涂往完全相反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一个浑身煤灰的捅烟囱的人碰了他一下,蹭了他一肩膀的黑;从一幢正在兴建的房子顶上又劈头盖脑撒了他一大把石灰。他一点也没有注意到这些,后来,直等到他碰上一个把朝身旁、正从角形烟盒里往满布老茧的手掌上倒鼻烟的岗警的时候,他才有点清醒过来,并且这也是多亏岗警冲他喊了一声:"怎么往人家身上撞,你不能走人行道吗?"他这才往四下里瞧了瞧,转身走回家去。回到了家里,他才开始凝神思索,清楚而真切地看出自己所处的境遇,并非语无伦次,而是慎重、坦率地、象对一个可以倾谈知心话的明白事理的朋友谈天似的自间自答起来。"唔,不行,"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说,"这会儿去跟彼得罗维奇讲,是讲不通的。他这会儿那个……准是让老婆给揍了。我最好还是星期天早晨去找他。他过了星期六这一晚,第二天眼睛一定会斜着,睡过了头,他就会需要喝两杯解解宿醉,可是老婆不给他钱,这时候,我只要那个,把十戈比塞在他手里,他就肯通融了,于是外套就那个:……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这样自言自语着,振作起精神来,一直等到下一个星期天,远远的瞅见彼得罗维奇的老婆出门上什么地方去,就赶紧找他去了。

彼得罗维奇在星期六以后,果然眼睛斜得很厉害,脑袋垂倒着,一副睡过了头的样子;可是,话虽如此,他一知道对方的来意,就跟有鬼推了他一把似的。"不行,"他说,"请您定做新的吧!"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立刻塞给他十戈比。"谢谢您,先生,我来喝一杯祝您的健康,"彼得罗维奇说,"可是,外套的事,您不用再操心了,它简直不成了。新外套我一定好好地给您做,准保您满意。"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还是唠叨着说要修补,可是彼得罗维奇不等他说完,就打断他:"我一定给您做新的,您把事情交托给我好了,我一定尽力。咱们做时兴样的,领钩用银的。"

这时候,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看到非做新外套不可,心里凉了半截。真的,这可怎么办呢?指望什么,用什么钱来做新的呢?当然,一部分可以指望将来的节赏,可是这笔钱早就顶了别的窟窿了。得做一条新裤子,付清鞋匠给旧靴子换新靴面的一笔旧账,还得向女裁缝定做三件衬衫和两件不便形诸笔墨的内衣,总而言之,所有的钱全要花光,即使部长大发慈悲,不是给四十卢布的赏金,而是给四十五或者五十卢布,也还是剩下寥寥无几,用来做外套,那真是沧海中的一粟罢了。当然,他也知道彼得罗维奇专喜欢漫天讨价,常常连他老婆都忍不住喊起来:"你疯了,你这傻瓜!有时候一个钱不拿就把活儿留下了,这会儿可又鬼迷心窍,要这么大的价钱,把你人卖了也不值呀。"当然,他也知道,彼得罗维奇就是八十卢布也肯做了;可是,打哪儿去弄这八十卢布呢?他可以对付上半数:半数是可以张罗到的;甚至还能更多些;可是,另外的半数上哪儿去找呢?……可是,读者先得知道,第一个半数是打哪儿来的。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有一个习惯,每花掉一块卢布,就往一只上了锁、盖上挖一个投钱的窟窿的小箱子里投进上枚半戈比铜币。每过半年,他就查看一次积蓄起来的铜币的总数,把它换成小银币。他这样继续了许久,因此在几年当中,积蓄起来的钱数已经超过四十卢布。这样,半数总算有了着落;可是,上哪儿去张罗那一半呢?上哪儿去张罗另外的四十卢布呢?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想了又想,于是决定至少在今后一年当中,必须缩减平时的费用:取消晚间的一顿茶,夜里不点蜡烛,如果要赶点什么公事,就到房东太大的屋里去,借她的灯亮;走在街上,要尽可能在石板和扁石子上举步轻些,小心些,光让脚尖着地,这样鞋底就不至于坏得太快;尽可能少拿内衣给洗衣妇洗,为了免得穿脏,每天一回到家里,就脱下内衣,只穿一件年代悠久而还能保持不坏的棉袍。说老实话,他起初对这种种限制也觉着怪别扭的,可是后来也就渐渐习惯,不觉得什么了;他甚至完全习惯了每晚挨饿;另一方面用精神食粮来补足,那就是老是念念不忘地想那件未来的外套。

从此以后,连他的存在都仿佛变得充实起来,仿佛他结了婚,仿佛另外一个人跟他住在一起,仿佛他已经不是一个人,另外一个可爱的终身女伴愿意同他过上一辈子,──这女伴不是别人,正是那件填满厚棉花、衬着穿不破的结实的里子的外套。他变得活泼了些,甚至性格也变得坚强了些,好象是一个拿定了主意、设定了目标的人一样。怀疑,犹豫,总之,一切动摇而含糊的特征自然而然都从他的脸上和行动上消失了。有时他的眼睛冒出火光,脑子里甚至闪过最果敢而大胆的思想:要不要真的在领子上加条貂皮?想到这一点,几乎使他变得茫茫然起来。有一回,正在抄公文的时候,他差点都抄错了,几乎大声地喊起来。"哎呀!"赶快画了个十字。每一个月,他总少不了去找彼得罗维奇一趟,跟他商量商量做外套的事,最好上哪一家去买呢子,什么颜色,什么价钱,虽然不免担点心事,却总是心满意足地回家去,想着总有一天,把所有这些东西都买来,做成一件新外套,事情发展得甚至比他预料的还要快。完全出乎意外,部长赏给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的不是四十或者四十五卢布,而是整整六十卢布。不知道他是不是预感到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需要一件外套呢,还是出于巧合,无论如何,这么一来,他是多出二十卢布来了。

这个情况加速了事态的进展。再稍微饿上两三个月,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就真的能积到将近八十卢布了,他一向很平静的一颗心,开始跳动起来。当天他就跟彼得罗维奇一起到铺子里去。买了质地很好的呢子──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他们俩早在半年以前就在筹划这件事,很少有一个月不上铺子去打听一趟价钱;所以连彼得罗维奇也说,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呢子,里子呢,他们选了一种细棉布,但质地是这样坚固耐穿,照彼得罗维奇的说法,这比绸缎还好,甚至看去也更漂亮些,更光泽些。貂皮没有买,因为价钱的确贵,可是,却买了铺子里仅有的一张好猫皮。远远的看上去是可以冒充貂皮的。彼得罗维奇忙了两个星期才把外套做好。用为许多地方都需要纺线,否则早就完工了。彼得罗维奇要了十二卢布的工钱再少可怎么都不行了:处处满都是用丝线缝的,缝成两道细针脚,彼得罗维奇后来还在每道缝上用牙齿咬了一遍,咬出各式各样的花纹。这是在……很难说是在哪一天,但大概总是在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一生中最隆重的一天,彼得罗维奇终于把外套送来了。他是一清早在正要上部里去办公的时候把它送来的。在任何别的时候外套来的都不会象这样适当其时,因为严寒已经开始,并且似乎还有更加加剧之势。

彼得罗维奇象一个好裁缝应有的那样把外套送了来。他的脸上现出一种意味深长的表情,那是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从来没有见过的。他仿佛充分感觉到自己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忽然在那些只做衬衬补补零碎活儿的裁缝和那些专门裁制新衣服的裁缝之间划出了一道分明的界线。他从一路用来包外套的手帕里把它取出来;手帕是刚从洗衣店拿来的:然后他把手帕叠好,放进口袋里留着使用。取出外套之后,他十分自傲地对它望了一眼,双手提起来,很灵巧地往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的肩膀上一披;然后把它摩掌平整,再把后襟往下扯扯;然后只扣上一两颗钮子,使它在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身上显得服服帖帖的。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象个上了年纪的人似的,想试试袖子;彼得罗维奇帮他把胳膊伸进袖子 结果袖子做得也不差。总之,外套似乎是尽善尽美的,好合身。彼得罗维奇不忘记趁这个机会表白一番,说他不过是因为不挂招牌,店开在小街上,再加上早就认识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所以价钱才要得这么便宜;要是在涅瓦大街上,这样一件外套,光是手工恐怕就得要七十五卢布。

上一章 《外套(上)》果戈里 每日一个短篇小说最新章节 下一章 《外套(中下)》果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