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三枝金花
本书标签: 现代  青春年华 

从事公益

三枝金花

  自打雨婷跟着王老师做公益,她的感触就特别大,做了公益之后她才明白,原来把爱带给大家是这么的快乐!她也让她渐渐的爱上了这个工作。

  巧的是,王老师今年决定带完这届毕业生,她就辞职专心去搞公益,并且还要创办一个爱心基金会。

  话说回来,王老师可是绝对有实力搞这些的。因为她的老公有一家房地产公司,在当地也是蛮有名头的,并且她老公也是一个心善之人,他从来都是全力支持老婆的工作的。

  临近毕业的时候,王老师询问雨婷是否有兴趣跟她一起去搞公益,雨婷欣然答应。

  当她将这一好消息告知家人的时候,妈妈是极的反对。她不知道雨婷是怎么想的,在电话那头大喊大叫“刘雨婷,你的脑袋是被驴踢了还是被门夹了,你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要去瞎搞什么破公益,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

  然而这次雨婷确是异常坚定,她斩钉截铁的说“我就是要去,非去不可”

  从小就是乖乖女的雨婷,这一次,她决定任性一回。

  她热爱公益,她要发挥自己的余热去温暖他人,所以这次她豪不顾及家里的反对,毅然决然的跟着王老师选择了公益事业。

  同行组织的还有十几个同学,他们在王老师的组织下出发北上了。

  第一站他们先来到了一个山区学校里助教

  然后他们就将目标锁定了王亚学校,王亚学校是这方圆百里唯一的一所小学。山里的交通很不方便,到处都是羊肠小道,没有办法通车,所以孩子们就只能靠徒步前来上学,有的孩子上学路上需要半个小时,有的孩子则要徒步行走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并且时刻警惕山里的恶狼,就这都还算好的,若是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那就更加加大了上学的难度,总的来说这里的条件是相当的恶劣。

当他们的团队来到之后,是学校校长接待了他们。校长是一个皮肤黝黑,脸上的褶子特别明显的中年男人,他的一双粗糙的手上长满了老茧,看起来有点显老,并不像是一个学校的校长,倒像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

  经过校长的了解,他们知道了,这里的小学是前几年政府筹资建的,虽说有了教室,可是数十间的教学楼里面,却总共只有七八十个学生,而且基本上每个班级只有十来个同学。

  听校长说其实适龄儿童是远大于这些的,因为种种原因吧,有上不起的,有交通不便的,还有辍学打工的,总之是山里的孩子只有一小半能来上学。

  经过简单的了解之后,王老师决定,他们先驻扎下来。

  不得不说,这里的条件真的很艰苦!由于他们人太多了,学校里面没有那么多床位,所以大家就简单的分成了男女宿舍,打了个地铺,临时凑合了下来。

  他们住下来之后才知道,这个季节山里的蚊虫是特别的多,一晚上的,它们轮番在耳边,翁翁的飞个不停,搅得大家无法入睡,刚刚睡下就又被叮醒,好不容易赶走了蚊子,又来了一只老鼠,害的大家尖叫四起,满屋子的追打。折腾了一个晚上,大家睡下没有多久,天就亮了。

  这时校长来喊大家吃饭,早饭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就是一人一个馍,然后再发一根葱,然后还有一碗白开水。

 吃饭之前,有的同学提出来要洗下手,然后校长就从后厨端来一盆水,盆里面的水不光不多并没有看起来还有一些浑浊,眼尖的校长从里面捞出了一片小菜叶子,弹在了地上,一个同学勉强洗过之后,他准备将水倒掉去换新的。

  可是看到的这里的校长,却赶紧上前制止了,他说“水可千万不能到呀,咱们这里的水可真珍贵着呢,洗完手了的水还能再利用洗洗衣服呢。”

  同学们面面相觑,觉得不可思议。还有的同学眼尖,他看到了外面是有一口水井的,校长解释道“虽说院子里有那么一口井,不过这地方常年干旱,雨水又少,有的时候,几个月都不下一次雨的,所以大家平时用水都特别节约”

  王老师问道“为什么不从外面拉水过来呢”

  校长笑说“哪有那么些钱呀,这片地区全是干旱地区,拉水是要到隔壁县城拉的,并且水的价格还不便宜,要把这口井拉满。连运费带水差不多要1000块钱呢。”

  “1000块钱”王老师听了很心酸,一千块钱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的,可是相对于这里的人们,那就是一笔大的开销了。

  然后就听王老师说“这钱我出,校长,你来负责联系人过来送水。”

  “哎呦!那可真是太感谢您了,”校长激动的直说谢谢。

  然后老师吩咐大家赶紧吃饭, 吃过饭后,赶紧工作!今天他们要先去教室里面助教。

  大家草草吃过早饭之后,雨洋就被王老师安排到了三年级带语文课了。当雨洋来到教室时,教室里面孩子们正在自习,见到她的到来,同学们纷纷抬头观望。

  学校里面平时连上校长,只有两名老师,所有的课程都是他们带的,所以他们会经常先给一个班级布置好作业,然后再去下一个班级上课。

  这次他们来了之后,正好可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进了教室的雨洋,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很是心疼,很显然这里的孩子营养肯定都是跟不上的。

   第一次上课的雨洋多少还是有些紧张,她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之后,就开始了上课,由于紧张,中间有几个字她都读错了,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嘲笑她,而是一个个的听的很是认真,望着台下一张张渴望学习的脸,紧张的雨洋备受鼓舞,她一下子就自信了不少。

  下了课后,孩子们纷纷围着她是问东问西,山里的孩子很单纯,也很善良,他们对人没有太多的防备,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雨婷的平易近人,获得了孩子们的好感,他们欣喜地听着雨洋讲着外面的世界,一早上下来他们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中午的伙食,也很简单。一人两个馒头,一份清炒土豆丝,还有一碗白开水。就这也仅是他们的待遇,而孩子们的午饭就更是简单了,就是他们各自从家里带来的馒头,有的带着咸菜,有的带根葱,还有的只是往馒头上撒把盐,就那么吃了,还有两个同学一人带了土豆,一人带了地瓜。

  相比于孩子们的午饭,他们的午饭也算是丰盛的了。

  到了下午,孩子们都回家去了,雨婷他们的晚饭就是一碗葱花面条。

  他们的队伍里面有好几个伙伴,受不了如此艰苦的生活,捱不到天黑就纷纷离开了。

  雨婷没有那么娇气,除了晚上蚊虫多点,其他的她感觉还行,最主要的是她喜欢这里的孩子,他们真诚善良而纯洁,除了穷点,其他的是都样样比城里的孩子强的。

  就这么过了两天之后,王老师联系的的运输车队来了,他们送来了生活用品跟日常蔬菜,并且把学校里的水井也拉满了水,这下子就大大的改善了孩子们的生活水平。

  雨婷他们挨个给孩子好好的洗了一回脸,你还别说洗洗之后还真挺白的,一个个神采奕奕的特别精神。

  午饭也不是单调的啃馒头了,而是帮孩子们把馒头加热,又简简单单的炒了两个小菜,时不时的菜还有点肉丝,这可把孩子们高兴坏了,一个个把饭碗吃的干干净净的,即使有不小心掉的桌子的,他们也会捡起来继续吃了,真正的做到了不浪费一粒粮食。

  王老师看了感慨万分,她对雨婷说“真想把城里的孩子拽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爱惜粮食的”

  有了王老师的资助,孩子们的生活总算是暂时有了保证。

  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奇怪的是班里的孩子们一天比一天少了,到了最后每个班里就只剩下两三个孩子了。

  王老师他们经过询问校长,才知道原来现在是正值农忙的季节,各家各户都忙着秋收,所以家长们就让孩子在家帮忙,不让来上学了。

  了解了这一情况之后,王老师决定让大家全去家访,挨家挨户去做动员工作,告诉家长们一定要以孩子们的学业为重。校长劝说他们别去做无用功了,前些年他早就去过了,没有一个人同意的,等过了秋收,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回到学校的。

  王老师不信才这个邪,她坚信只要动之以礼,晓之以情,大家都会明白的。

  就这样一行人信心满满的去了学生们的家里,学校去往村庄的道路,真的是特别难走,一路上坑坑洼洼的不说,而且有的地方还特别陡峭,稍不注意,就会叫掉落下去,这一路上他们走的真是心惊胆战,真不知道孩子们平时是怎么走的。

  到了村子里,家家户户家门紧锁,他们好不容易才找来了一个老大爷,询问老人大家人呢,大爷颤颤巍巍用手指了指远处说“都去地里忙了”

  随后他们来到了田间地头,说是田里,其实就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山地。雨洋最先看到了她们班里的小路,小路正在帮爷爷干活,她挎着一篮子土豆在往平板车上倒,忽的看见到了老师,她高兴的跑了过来,还没等说上几句话来,就被地里的爷爷喊了过去,接着雨婷就前去做老人的工作,一边帮忙捡着土豆,一边劝说要孩子回去读书的事,孩子爷爷则是以家里就只有这么两个劳动力拒绝了她,并且还说她奶奶还在炕上瘫着呢,家里还有几亩土豆,小路要是不帮着干点,他一个老人家怎么能做的完呢。

  听了之后雨婷也觉的让孩子回去读书,有点不太可能,这不雨婷她们不光没有劝回同学,而且还帮人家捡了一天土豆。

  可他们并没有放弃,到了晚上,村民都从地里回来了,大家又分头前去家里做工作, 可是结果一样不尽人意。

  这不雨婷又从一家灰头灰脸的走了出来,她今天连续去了三家都劝说无果,大家不是以家里没有劳动力,就是以有的农作物必要趁这几天需要抢收为由,不同意孩子回去读书。在这当中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庄嫁可是一家子一年的收入,学可以不上,但是庄嫁必需收。

  通过了解,雨洋也觉得确实是那么回事,现在村里面大多都是老人与孩子,年轻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就像他们说的,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有了孩子们的帮忙,确实是可以帮家里减轻一点负担的。

  转了一圈,大家都是无功而返,王老师也了解了实情,她皱眉说道看来他们的工作也确实有些困难。

  

  

  

  

  

  

  

  

 

  

  

 

  

  

上一章 结婚 三枝金花最新章节 下一章 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