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再次开始的无业游民生活
本书标签: 现代  iu李智恩  李栋旭   

信好邮你

再次开始的无业游民生活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从前慢》。以前读不懂最后那段“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后来才知道,没有被我读懂的这一段,才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从中可以让我们看到木心先生生活的全貌。锁着的是什么东西呢?哦,通篇读下来原来是木心先生的信件。从前他四处飘荡,和他所爱之人相隔甚远,有车有马有信也难以拉近他与爱人之间的距离。正因为难以传达音信,让他思念更盛,所以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现在他人到老年,看着他手里锁着信件的盒子,“有的事情只适合收藏,不适合拿出来说。”

——————————————

↑这是一条分界线

我向来是一个有严重收集癖的人,(除了收集盲盒,买过,但是get不到拆盒的快乐,感觉盲盒的作用只是在书桌上放着好看?虽然我知道有人拆到了隐藏款会放在二手平台抬价出售。另外一个决定不如此坑的原因除了太费钱,觉得这个价格可以买到同等价位的更实在的东西,还有一个重中之重的原因,就是我的手气贼拉烂,我抽到的第二个盲盒跟第一个盲盒拆出来的娃娃是一毛一样的,当场炸裂。)

我收集的主要是世界犄角旮旯明信片,每个地方有特殊意义的戳,不喜欢邮局的普票还得特地上网找好看的邮票。还有一些空管的笔芯(高中阶段买的花里胡哨的笔芯我都给存起来了到现在还不舍得扔),到现在成为社畜以后会收集铁皮空管的化妆品,提醒自己少买多用的同时可以让自己感受到物尽其用的快乐。

今天工作日,作为一个时间比较富裕的无业游民,跑了一趟能盖邮戳的特色邮局,(可爽了你知道吗?居然只有我自己)给长期互寄的小姐妹儿寄了长长的信,然后就拿出明信片挨个儿的盖。一站就是一个小时,也忘了自个儿没吃中午饭。

认识了圈子里一位加拿大的姐妹儿,因为加拿大对我来说有特殊意义,首先是因为《鬼怪》是在加拿大魁北克拍的,其次是因为今年四月跟加拿大的狗男人分了手,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位姐妹得到加拿大的章片,她说很喜欢像我这么有故事的人,便欣然答应。还慷慨地给我寄了张很贵的圣诞节贺卡。人间有爱!今天的快乐都是圈子里的姐妹给的。

因为跟她聊天实在是贼拉开心。还加上了微信,和我说一人在国外语言不通的辛酸史。没去国外念大学的时候被家里照顾的太好,以至于一个人到了外面刚开始根本没法照顾自己。我也是一样的。刚开始到了大学觉得自己完全就是个生活白痴。可没关系啊,所有事情都有个过程。谁不是这么长大的,可不像我爸,四岁就会做饭了,年代不一样了啊。

然后是我在这个圈子里交的另外一位小姐妹。我们虽然有六岁的年龄差,但很可贵的是,她每每去一个地方盖戳都会给我捎来一份,我们互通的信件,没有一封是敷衍了事的,要是有话要说,都在信里头说明白,微信偶尔说说话,大致内容基本是,今天我给你寄了个信,你这几天注意查收一下。

她今天去二手书店里看到居然有在卖信。她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堆,是很多很多年前别人写的一些家书,写信的人已故,大概是这位老人家里的后辈夹在书里卖了,书店老板给整理出来的。那个年代的信封很迷你,销票的方式跟现在国外一样是用波浪线销票的。我怎么说也是这个圈子的老玩家了,从未见过国内用波浪线销票,今天可算是长见识了。还有一封是盖了三角形邮戳的“义务兵免费信件”。

写信的旨意在于传递信息,这于我而言是个很慢但非常深刻的一个学习过程。通过那位买了二手信件的姐妹,我还能看到了在那个十分久远,不属于我的年代,那个时代背景下生活的人文,从前慢,任何人的关系都更加密切,大家都勤勤恳恳。

写到这里,其实还蛮想回到那个只有按键手机没有移动网络的年代的。虽然科技的进步方便了你我,但同时让我感到唏嘘,以后的小孩到了中老年,在他们回首想起以前的事情又能记得什么呢?只有手机和电脑的童年吗?

上一章 高不成低不就 再次开始的无业游民生活最新章节 下一章 都什么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