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艄公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  原创小说     

3. 妪与子

艄公

船上来了位老妪。

老妪鬓发花白,腰背佝偻,瘦爪小足,瘪嘴浊珠,看上去已近古稀之年。船上的渡客们纷纷起身为她让出一条过道,静静地听她涕泪涟涟地复刻一段几十年前至今的往事。

老妪名叫邱纷,年轻时是陇南当地颇有名气的美人。可美人不能当饭吃,邱纷一贫如洗的家境并没能使她嫁个金龟婿。

邱纷的丈夫是个樵夫,虽给不了她衣食无忧的生活,可二人的感情称得上幸福和美。邱纷为她的丈夫生了一个胖乎乎的小子,取名“安胜”。

新生命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欢喜,也引入了又一层忧虑——樵夫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三口人的生计,而小孩子总不能一直饿肚子。

邱纷在许多风声呼啸的夜里淌下滚烫的泪,做出了她此生最后悔的决定——把安胜寄养在他人家。

收养安胜的人家位于陇北山上,条件不比邱纷家好上太多。安胜在寄养家庭里磕磕绊绊地长大,尽自己所能地念书科考,终于在而立之年谋了个九品芝麻官。

到此时,距离他上一次见到父母已经过去了二十六年。

安胜和邱纷都想念彼此,希望能够团聚。他们在重重山峦和滚滚江水间艰难通信,终于约定好在来年中秋相聚陇南。

虫鸣螽跃,来年中秋转瞬而至。邱纷喜滋滋地和丈夫收拾好家中物什,端坐榻前屏息等待着。

他们等来的是一封信——那正是安胜寄来的信。

安胜在信上说,自己因为疏忽,忘记给醉酒的县令提鞋,被人陷害诬告,最终贬了官。他只得于今年六月动身前往蜀地赴任,请爹娘切莫担心。

邱纷不识字,邱纷的丈夫亦是目不识丁。他们相携辗转多地,终于花了两吊钱请一个学堂秀才为自己念了信上的内容。

听罢,邱纷眨了眨眼,很长很慢地吐出一口气。

“去蜀地,” 她对丈夫说,“我要见我的孩子。”

三年又过。

邱纷与樵夫历经沿途波折,终于抵达蜀地。他们在郡守府上求了三天三夜,终于求来儿子的住址。这一次,夫妇二人接到了令人喜上眉梢的消息:安胜由于为官清廉勤勉,为当地的父母官所赏识。那位大人上书陛下慷慨陈词,最终成功为他升了官。

这真是天大的好事情。邱纷掩面而泣,难掩心中激动;樵夫连声慨叹,逢人便夸儿子争气。

他们准备再次相聚。

安胜在府上备好了宴,烛萼相辉,灯彩煌煌,佳肴美酒,只等故人。

邱纷与丈夫提前沐浴更衣,邱纷戴上自己唯一的嫁妆——一柄铜簪,为丈夫挽发梳鬓,心情忐忑地跟着接洽的下人前往安胜的府邸。

行路不到一半,道路前方忽然扬起滚滚尘烟,随之而来的是愈发响亮的马蹄声和刀剑相接的铮鸣。

是匪患。

邱纷与丈夫匆忙而逃,一路跟着流民北上,顺着地方起义军逃回了陇南。

她与安胜再次断了联系。

讲到这里,有好奇的渡客忍不住问道:“那后来呢?”

老妪瘪下嘴唇,浑浊的眼里鼓出条条血丝:“苦啊,我儿命苦……”

安胜在匪患中自顾不暇,被上门报复朝廷命官的起义头子砍去一条胳膊,于逃难的路上不幸感染发炎,一卧不起。他预见了自己的生命将要终结,决定在最后的时光里回到故乡,落叶归根。

安胜的养父母打听到消息,在邕陵江畔接上安胜一家老小,将他带回了陇北。

而此时,邱纷依旧在苦苦等待。

“你是怎么接到他的消息的呢?” 有人问道。

“我只在路上收到过他受伤时托人带来的信。” 老妪摇了摇头,“刚才那段是我编的。我没有他的消息。但是他既然不来找我,那就肯定在隔江等我。”

“那你的丈夫呢?” 又有人问。

“死了。” 老妪答。

众人哑口。

艄公吹了声悠长的哨子,空中飞来几只洁白的水鸟,停在船舷上。

老妪颤颤巍巍地打开卧在腿上的布包裹,从里面掏出一个小小的平安锁。那锁面虽已锈迹斑斑,但依旧能看出是精工打造、名家所制。仔细看去,锁的底部刻着两个端正小楷:安 胜。

旭日高挂,老妪缓缓扭过头,将早已模糊不堪的目光投向葱葱江岸,再也没有移开眼睛。

这就是邱纷与安胜的故事。

上一章 2. 掘墓人 艄公最新章节 下一章 4. 鸳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