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艄公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  原创小说     

1. 卖炭翁

艄公

陇西有天壑,谓之邕陵江。江上多渡客,各执人间事。

我渡江的那一天是个层云滚滚的阴日,老艄公撑着船篙,叼着烟饼,为我讲述了那些来往渡客的故事。

“那天也是个阴天……”

江上的水鸟腾地跃起,在水面上掀起成串涟漪。我在船上望着隐藏于雾霭中的一轮红日,记下了他口中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心中满是说不清的酸涩味道。

我把这些故事整理成集,希望故事里的人们能够获得安宁。

第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卖炭翁。

邢老汉是土生土长的陇西人,自幼混迹山野间。山中久旱,庄稼难种,村民只能靠砍伐林木以土法制炭维生。

邢老汉独身四十余年,在人生的第四十三个年头终于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人——

“眸子水灵灵,皮肤光柔柔,满头黑发散落肩头,一对玉足莹莹点地……那是个外乡人。”

赵恧是个外乡人。村民不知道她的来历,不晓得她的年纪,更不清楚她的家族背景。男人们对她虎视眈眈,女人们对她斥蔑瞪眼,可是邢老汉对她一发不可收拾地心动了。

他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女人。

在一个月隐云聚的夜晚,邢老汉强要了赵恧。

赵恧嫁给了邢老汉。

他们有了三个孩子。老大是个女孩,老二是个男孩,老三还是个女孩。邢老汉最宠爱自己的小女儿,因为她长得与自己最像。他把白菜梗扒给赵恧,把叶子扒给小女儿。他在小女儿的榻上铺满最柔软的蒿草和芦苇。他每晚都坐在小女儿的榻边看她入睡,捏捏她的小脸蛋,亲亲她的额角。

他的小女儿死于山中猛兽的口下。

讲到这里的时候,邢老汉低下头去抹了把脸,声音里带着些木然。

他责怪赵恧没有看好孩子,一怒之下将她打了一顿,谁料赵恧的后颈磕到桌角,美人像朵风中的蒲草一样一吹便散了。赵恧被他打死了。

一下失去妻子和孩子的邢老汉万念俱灰,可为了大女儿和儿子的生计,他仍得奔波卖炭。

山间远离闹市,缺少市集,制好的炭无处可售,而前往县城的山路被邕陵江所拦,邢老汉必须渡江。

艄公的小船每天只渡两趟,上午一趟,夜里一趟。一石粗炭能卖三吊钱,一趟过江费则要一吊钱。邢老汉老了,一次最多只能带五石炭在身上。

如艄公所说,邢老汉渡江的那天是个阴天。

那日的船上坐了五个人,除了卖炭翁外还有一个三口之家和一位作书生打扮的青年。天阴欲雨,没过多久江面上便激起层层水花,大雨倾盆而下,小舟摇摇晃晃。

艄公尽全力撑着船,船上的渡客自顾不暇,邢老汉紧紧护着他的炭。

雨太大了。

小舟在江上随风漂泊,几乎倾翻。卖炭翁的炭被大雨打湿大半,他的浑身湿透,却仍然不松手,如护珍宝一般抱着他脏兮兮的一兜子炭。

过了半个时辰,江上的雨终于停了。

“好冷……” 三口之家中的那个孩子坐在母亲的怀里打着哆嗦,小手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襟,嘴唇青白干裂。孩子的父亲连连叹气,用单薄的身躯护住妻儿,可自己也一阵阵地发抖。

书生静静地坐在一旁打理自己的衣裳,并不吭声。

卖炭翁缓缓抬起眼皮,盯着那个孩子看了很久。

他的眼眶渐渐湿润。

“你看什么看?” 孩子的父亲注意到邢老汉的目光,警惕地扭过脸瞪他一眼。

邢老汉摇了摇头,指一指怀中的炭,连同火折子一起递了两块出去。

“给孩子烧点吧。” 他哑声说,“天冷,别冻着。”

孩子的父亲愣住了。孩子的母亲顿时落下泪来,连声道谢,颤抖地在船上烧起微弱炭火。

“谢谢爷爷!” 孩子嫩声嫩气地对邢老汉道谢,脏兮兮的脸上绽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邢老汉咧开了嘴,满是皱纹的脸上也绽出一个灿烂的、苦涩的笑容。

后来,小船靠岸。邢老汉背着他所剩无几的炭跌跌撞撞地下了船,佝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雨后的雾气中。

这就是卖炭翁的故事。

艄公最新章节 下一章 2. 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