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小灰的写作百宝箱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小说写作素材大全  写作素材 

【素材篇】道家经典著作中篇

小灰的写作百宝箱

云笈七签

道教练养类书。122卷。宋·张君房编。北宋大中祥将五年(1012),张君房奉命校正秘阁道书,至天禧三年(1019)编成《大宋天宫宝藏》4565卷,再摄其精要,总万余条,辑成本书。称《云笈七签》者,“云笈”是珍藏道书的书箱,“七签”是指道书总有七大部: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1—28卷,总论经教宗旨及仙真位籍 之事,其中涉及气功内容的,有《黄庭经》、《中黄真经》、《老君清静心经》、《洞玄灵宝定观经》等经注。29—86卷,分列道家服食练气、内丹外丹、方药符图、守庚申、尸解诸术,其中32--36卷与56--62卷所介绍的种种服气、胎息等法,皆为重要气功内容。87--122卷,则为道教文字及诗歌、传记之属,其中如《七部语录》、《七部名数要记》,均为论述养生要旨之佳作。与气功有密切关系。此书虽然摘录原文,不加论说,但去芜存精.分类编排,条理清楚。书中还保存了部分佚失道书的篇章,涉及气功的如《墨子闭气行气法》、《昙鸾法师服气法》等,均有研究参考价值。

洞元子内丹诀

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宋·洞元子撰。凡21篇,论述玄元、坎宫、离宫、既济、未济、乾宫、坤宫、兑艮二宫、变象、水火、焚魔、交媾、元火、沐浴、母子、抱元守一,道数、神光、总要、广玄等内容。除变象、总要、广玄三篇外,每论论述后以歌诀形式再作概括,除毋子篇为五言诗外,其余均为七言诗。本书主以易理、易象解说内丹修练之术,为其特色。

内丹还元诀

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宋代著作,不题撰人。全篇约850字,简要解释内丹术语如五行(肝、肺、心、肾、脾)、四象(金翁、姹女、婴儿、黄婆)、七宝(津、水、唾、血、神、气、精)及九仙真气(口鼻谷道气之出入及嘘、呵、四、吹、呼、嘻、喜、怒)。

内丹秘诀

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宋代著作,不题编者。系集《内丹赋》、《阴丹诗》、《海蟾子还丹赋》、《至真歌》、《中颊先生增马处士歌》、《青城山后岩栖谷子灵泉井歌》、《金虎白龙诗》(张果述,21首)成一辑,诗赋文辞华丽,有数篇属阴阳派著作。

太清真人绝命诀

气功养生著作。1卷。宋·太清真人撰。其法以存思为主,第一先存五兽,第二历藏,第三守地,第四守人,第五守天。兼以咽津服气,俾得益寿延年。

保生要录

气功养生著作。1卷。宋·蒲虔贯撰。全书分养神气门、调肢体门、论衣服门、论饮食门、他居处门、论药食门。论述平易简明,切于实用。

紫清指玄集

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宋·白玉蟾撰。内容有玄关显秘论、修辨惑论、性命日月论、谷神不死论、阴阳升降论、金液还丹赋、学道自勉文、东楼小参文、冬至小参文、丹语法语、题张紫阳薛紫贤二真人像、谢陈仙师寄书词、鹤林问道篇,以及必竟凭地歌、快活歌等,共40余篇。作者精通内丹术,善属文辞,且喜交游。

金丹直指

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宋·周无所住撰。前有自序,作于淳偌庚戌(1250)年。书前胪列玄关一窍颂、真土颂、阳晶颂、玄化颂、龙虎颂、铅汞颂、真炉鼎颂、真药物颂、斤两颂、抽添颂、火候颂、法度颂、口诀颂、沫浴颂、工夫颂、温养颂,共16颂。颂中内丹术语,概从性功解释,或问中亦宜指:“金丹喻本性长存,是名金刚不坏,……性即命,命即性”。

诸真论还丹诀

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宋代著作,不著撰人。杂录前人内丹歌诀。内容有玉壶颂10首、青霞子赞《金碧龙虎经》、赞魏伯阳《参同契》、容成公内丹歌诀、曹圣图铅汞歌,以及论真鼎、明水火、明火候、明至药等口诀,共18首。其中曹圣图铅汞歌为五言古风,其余均为七言,或绝句,或律、成为俚歌。所收有属双修派内容。

了明篇

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宋·宋先生撰,毛日新编。首为遇真歌,自述遏钟离权授口诀得真道之情;继为解迷歌,讲述内炼要旨;未为和朗然子诗30首及其他词22首。均系论道谈玄,成言内丹炼养心得之作。

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

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宋代著作,不题撰人。全书以图诀相配形式讲述内丹炼养方法,其中多涉五脏气化,为其特色。具体内容为匹配阴阳胎息诀图,真龙虎交媾内丹诀图,周天火候诀图,肘后飞金晶诀图,还丹诀图,炼形秘图,三国既济诀图,炼气成神朝元诀图,内观起火仙丹交换召,弃壳升仙人圣超凡诀图。

龙虎手鉴图

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宋代著作,不题撰人。其图从《周易参同契》立论,以天地阴阳合化、乾坤门户、坎离匡郭、囊合动静等说来阐述龙虎内丹之修炼。次列龙虎、灵药、还丹、文武、神运、黄芽、白汞、金虎、玄曜、真旨、流殊、住世、成真、出世、河车等15个条目,分述内丹修炼的法则。

道枢

道教炼养类书。42卷。宋·曾糙撰。书名源于《庄子·齐物论》中“彼是莫得偶,谓之道枢”,含道术真要之意。全书共108篇,广辑南宋以前道教有关文献资料而成,是研究道教史,道教的思想与方术,以及气功内丹术的重要参考书籍。其中各章。有讨论《阴符经》、《黄庭经》、《悟真篇》等典藉要旨而名阴符、黄庭、内景、外景、悟莫者,有阐释道家理论而名太极、元气、虚白、火侯、归根者,有介绍道家修炼方法而名胎息、调气、运火、大还金丹者。各篇中除引用著名道教学者之论述外,如至朴子、朝元子、纯粹子、嵩岳真人等唐宋时代隐居民间之道教学者,其遗文亦为网罗收入。篇中常有曾氏本人论述,反映了他反对双修而主清修的观点。

太极图说

儒家哲学经典著作。1卷。宋·周敦颐撰。作者绘有太极图,并撰文字诠释,其所列最高哲学范畴是无极,以下依次为太极、阴阳、五行、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之中,惟人最灵,而为人之最高境界,就是圣人倡导的“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自此以后,宋明理学家都重主静之说,且喜静坐。据清·黄宗炎考证,周氏太极图系由北宋初著名道家学者陈传之无极图演化而来。无极图本为阐明内丹术而设,由“玄牝门”、“炼精化气”逐层而上,至顶层为“炼神还虚,复归无极”。周氏则将无极图自下而上之递进关系颠倒,作自上而下之衍化,并改换有关名称,将道家气功思想引进儒家哲学畴。

调息箴

气功养生名篇。宋·朱熹撰。所调“调息”,即调整呼吸以养生之意。此箴取佛道两家气功之内容。如“鼻端有白,我其观之”,在佛典《楞严经》卷五载孙陀罗难陀“观鼻端白,我初谛观……”;面“守一处和,千二百岁”,乃源自《庄子·在宥》篇。

元气论

气功养生名篇。宋·张澡撰。文中认为自然界一切均由元气化生,亦讲到人生命,“禀天地之元气为神为形,受元一气为液为精”。主张返老还童,需七返九还,而其七返九还说则与他说不同:“液化为精,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复化为液,液复化精,精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神”。特别推重服气法,认为“夫长生之术,莫过乎服元气,胎息内固灵液,金丹之上药”。书中对服气法有详细介绍。该论见存于《云笈七签》卷五十六。

圣济总录

中医类书。200卷。宋徽宗主编,系政和年间诏命医官编纂,历时7年(1111---1117年)而成。该书广泛收集历代方书及民间方药,并摘录道家修炼方法,以供选用。属于道家气功修炼的内容有神仙导引、神仙服气、神仙炼丹等篇章。

修真十书

气功内丹术丛书。旧题宋·石泰辑,不确。收书12种,共60卷。计有《杂著指玄篇》8卷,元·萧廷芝《金丹大成集》5卷,唐·施肩吾《钟吕传道集》3卷,《杂著捷径》9卷,宋·张伯端《悟真篇》5卷,《玉隆集》6卷、《上清集》8卷、《武夷集》8卷(以上三集为宋·白玉蟾撰),元·王志谨《盘山语录》1卷,唐·胡惜《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1卷,《黄庭外景玉经注》3卷(以上二书为唐·梁丘子撰)。

金元

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

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金·王哲撰。此书是王氏答其第子马钰所提的30多个问题,主要阐述内丹术语、内炼口诀中所含的内丹理论思想。包括祖宗、性命、根蒂、龙虎、铅汞、刀圭、金公、黄婆、婴儿、姹女、龙蛇、心猿、意马、宾主、觉照、太上、三宝、九星、五刚、三才、抽添火候、金丹、七返、三命、九窍等。共内炼思想主要体现在:一少言语养内气,二戒心性养精气,三薄滋味养血气,四戒嗔怒养肺气,五养饮食养胃气,六少思虑养肝气,七寡嗜欲养心气。认为“凡人出家,绝名弃利,忘情去欲,则心虚。心虚则气住,气住则神清,神清则德合道生矣”。突出明心见性的思想。

重阳真人金关五锁诀

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金·王直公撰。内容涉及较广,主要以问答方式解说全真道的内丹理论和修炼方法。书中将道教秘传内炼法分为三乘,来阐述修炼的基本过程。炼者先从小乘入手,而后入中乘、大乘。并记载了九转还丹法、黄芽穿膝法、射九重铁鼓法、太子游四门法、金鞭轮法、陈希夷大睡法、仙人钓鱼法、金关玉锁法、七返还丹法、肘后飞金晶法、搬精补脑法、三车搬运法、抽添加减法、灌想法、黄婆匹配法等治病与修炼的小、乘功法。这些法诀多为北七真所继承发挥,成为全真道内丹法的基础。

丹阳真人直言

道教炼养著作。1卷。金·马钰撰。本书是作者在龙门山重阳会土讲述的内炼丹法理论与功诀的记录。作者认为修道贵在无为清静,不能急于求成。指出“长要心定,行住坐卧,皆是行道。诸公休起心动念,疾搜性命;但能澄心遣欲,便是仙”。并指出性命、龙虎、铅汞、水火、婴姥、阴阳等全是神气二字的演变,不可执著。但欲成内丹,还以清净为本,“欲要养气全神.须常屏尽万缘,表里清净,绵绵固守动。三年不漏,下丹结;六年不漏,中丹结;九年不漏,大丹结圆备。此名九转大功,亦名三千功满,三因圆奋,谓之丹法,身轻举,永为神仙。”

丹阳真人语录

道教练养著作。1卷。金·马钰撰,王颐中编。主要论述全真道修心养性的理法,以清静无为、柔弱谦下为主。清为清其心源,净为净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扰,故情定而神明;气海净则邪欲不能于、故精全面腹实。突出输净之法在修道中的重要性,“故道家留丹经子书,千经万论,可一言以蔽之,曰清静”。此外,还主张薄滋味以养气,去嗲怒以养性,效污下以养德,守恬淡以养性。

孙不二元君法语

气功内丹术女功代表作。1卷。金·孙不二撰。专论女子内丹理论与功法。全书有神道功夫次第诗14首(收心、养气、行功、斩龙、养丹、胎息、符火、 接药、练神、服食、辟谷、面壁、出神、冲举),女功内丹诗7首。为女子习炼内丹所必读之作。

上清太玄九阳图

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金·侯善渊撰。主要描述内丹修炼过程中的不同境界,并对练功与时辰关系作了探讨。全书以图为主,首列太玄混沌图、未见图等,次按月出、上弦、照望、平阳、下弦、月尽之序,分别配以震、兑、乾、翼、良、坤卦,及离中虚在天为日在人为目,坎中实在天为月在人为耳,亦辅以图,分述神功运移之法规;最后是太玄九阳修真图,概述炼丹的全过程。

启真集

道教炼养著作。3卷。金·刘志渊撰。主要讲述内丹修炼方法。简明易懂方法可行,对后世内丹术的发展较有影响。卷上有七言绝句71首,七言律诗4首;卷中有词56首;卷下分13章,即真心章,天中天章、真土章、心息相依章、死阴生阳章等,皆为内丹修炼之要诀。

大丹直指

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元·丘处机撰。本书是早期全真道最系统完备的内丹著作,发挥了王品的内丹理论,将其分为三成九法。首先阐述了内丹修炼的基本理。认为人与天地禀受一同,始因父母二气交感,混合成珠,肉藏一点元阳真气,与母命蒂相连,受母气滋养,是为先天之气。出生之后,先天之气徽于九窍,呼吸从口鼻而出入,是为后天之气。先天真气逐时耗散,以至病夭。炼内丹求长生,关键在于用神火烹炼真精实气,使气满神壮。次用图、诀、诀义的形式详述九种内丹功法的修炼,其中五行颠倒龙虎媾法、五行颠倒周天火候法、三田返复肘后飞金精法为小成法,三返复金液还丹法、五气朝元太阳炼形法、神水交合三田既济法为中成法,五气朝元炼神入顶法、内观起火炼神合道法、弃壳升仙超凡入圣法为大成法。大成法为内丹最高境界。三成九法由浅入深,较完整阐述了内丹修炼的法则,其核心是修炼性命。此外,还叙述了炼功入静时可能出现的10类幻景及排除方法。只有时闻乐声,异香阵阵,红光闪闪,状如莲花,遍身赛笼罩,色若金光,才是真境妙界。后世内丹家对此书评价甚高,誉之为“北宗丹经之首”。

金丹大成集

气功内丹术代表作。5卷。元·萧廷芝撰。书中以无极太极之理,《周易》八卦之数,天地阴阳、水火囊合升降之机,作为说理根据,来论述内丹的修炼。其中所称“金液还丹”者,即为内丹。载有无极图、天心图、玄地图、既济鼎图、河车图、周天火候图、泄天符火候图、六十卦火候图、大衍数图、金丹囊合图等图,囊合歌、金液还丹赋、金液还丹诗、金液还丹论、金丹问答、七言绝句、乐道歌、茅庐得意歌、剑歌等文,以及崔公《入药镜》与吕公《沁园春》的注解。有图有文,便于理解。全书内容丰富,说理透彻,其中《金丹问答》一篇,尤为初习内丹术者所必读。

金丹大要

气功内丹术代表作。10卷。元·陈致虚撰。作者融合南北两宗内丹理论,对气功内丹术作了较为完备的阐述。书中十分重视精气神的作用,以先天精气神为本,后天精气神为用,养生内炼之士贵在宝其精、壮其气、旺其神。同时还对金丹、药物、器、采取、真土、火候、神化等内炼要诀作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内丹修炼须知作了7个方面的说明,即:运火行符、朔望弦晦、防危护失、卵酉刑德、冰浴心虑、生杀爻铢、脱胎换鼎。书中还常出现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又援引佛家之说来论述明心见性之理,三教合一的思想较为浓厚。是收为内丹理论较为成熟时期的著作,因此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内丹术的基本内容。此书原为10卷,《道藏》本析为16卷。

规中指南

气功内丹术代表作。2卷。元·陈冲素撰。上卷九章,从止念、采药、识炉鼎、入药起火、坎离交媾、乾坤交媾、攒簇火候、阳神脱胎、忘神合虚等方面,介绍具体炼养方法。下卷三论,从玄化、药物、火候等阐述内丹机理,颇为精辟。书中认为玄牝即规中,在肾之上,心之下,人身上下左右之中,是内丹炼养之处。然此又系虚设之处,故“不可以有心守,不可以无心求。以有心守之,终莫之有;以无心求之,终见其无”。并详论药物与火候的辩证关系,认为“盖采时谓之药。药之中有火焉;炼财调之火,火之中有药焉”,而火候的要诀,“尤当于真息中求之”。“盖息从心起,心停息调,息息归根,金丹之母”。此书直指内丹奥秘,要言不繁,颇受后代学者重视。

中和集

道教炼养代表作。6卷。元·李道纯撰。作者精通《周易》与《礼记》,故书中炼养虽重三教合一、性命双修的观点,但援儒入道的倾向却非常明显。卷一为玄门宗旨,卷二为金丹妙诀,卷三为问答语录全真话法,卷四为论、说、歌,卷五为诗,卷六为词及隐语。其论丹法以“守中”为要诀,“致和”为目的。具体作法强调先虚其心以修性,后保其身以修命,最终取得性命双圆、形神俱妙之正果。书中将丹法分成渐与顿两类。渐法为循序渐进之法;又分三系,下乘是安乐法,中乘是养命法,上乘是延生法,由修命入手,取得成功。顿法为最上乘法,只有非常有根基者才能修炼而有所成就,只须一直了性,则自然了命。是书之内丹学说,自成体系,极有自己的特色,具有代表性。

三天易髓

道教炼养著作。1卷。元·李道纯撰。主要以儒、道、释三教之理论,阐释内丹理法。共有3篇,一为“儒曰大极——火符直指”,二为“道曰金丹——金丹了然图”,三为“释曰圆党——心经直指”。书未附《阴符经》注释。

还真集

道教练养著作。3卷。元·王介撰。其内丹理论参合南北两家,强调只有性命混融,才能始成内丹。上卷为图说,中卷为论文及歌词,下卷为诗词。认为“凡诸学道至人,参禅高士,不可执著,必以性命双修,方成大事”。在具体修炼方法上,书中强调三要,“一要知鼎器,二要知药物,三要知火候。知此三者分明,方许下手修之”。并开列鼎器异名39个,药物异名46个,火候异名12个,有解疑惑,提高修炼效果之功效。

悟玄篇

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元·余洞真撰。是书着重探讨天地阴阳交合化生之理及水火交化进退之机在内丹修炼中的作用,而特别突出玄牝的地位。认为“夫人身中窍,名曰玄牝,若人得此窍,期三才万物悉备于我矣。此之一窍,非泥于物也,其理别于他术.止不过忘形灭念,如守其中矣。久久纯熟,中宫静极,则身中阳气自然生也,阳气渐生,阴气渐剥,乃曰阳长阴消之意矣”。此外,书中对形化、气化、坐工、口诀、沐浴、药物、火候、玄关、抱一、解胎等都作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并附图以资补述。

谷神篇

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元·林辕撰。自叙中曰:“篇目之曰谷神,不过以谷养气而已。”上卷为大药还丹诗、理一真篇、火候行持绝句诗等,其论大药云:“大药其最要法,在乎神水华池,为诸丹之基,大道之祖。存守则谓之宝珠,交会则谓之金丹。”下卷为图论,计有五气朝元图、投壶口诀图、含元抱朴之图、木金间闻体用图、元气生成图及静动虚名论、元气论等。对静定、真定、入定、得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元气的生成、功用及其化生变化作了阐述。

析疑指迷论

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元·牛道淳撰。书中分析疑与指述两部分,以问答形式叙述。旨在使学者明了全真性命之理和修行次第之法。其析疑主论心性万物,认为人心“元无一物,等同太虚,本来清净”,为万法之本;“心即性用,性印心体”,心性以“虚寂为体,觉照为用”。指迷则主论性命内丹,认为性命本一,故应兼修。“夫人以精为根,以命为本,以性为宗,命者气也,性者神也。失神、气、精三者,成原于一,而未尝离也”。书中将炼丹之法分为三门九品,渐次修炼,较好地体现出性命双修的内练思想。

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诀

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元·金月岩编,黄公望传。重视心肾水火,性命双修是其特点。认为炼丹要求真铅真汞,真铅真汞即是神气性命;又须明心肾水火、三宫五行变化之理。指出假性命为出阴神,是鬼仙小成之法;真性命乃出阳神,是天仙大成之法。书中还有金蝉脱壳天仙之图、尾闾骨图及七言绝句。

纸舟先生全真直指

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元·金月崖编,黄公望传。全书分为2篇。上篇为“七返七真合同印子”,有诗(并图)7首,分述内丹修炼的7个阶段。即形神相顾、人道初真,形神相伴、名目得真,形神相入、名目守真,形神相抱、名目全真,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形神双合、名曰证真,普度后学、以真觉真。下篇为“入室节目筑室阔狭各自定例”,讲入室静坐功夫及各种景验。其内丹观点仍讲求性命双修。

六根归道篇

气功养生著作。1卷。元代著作,不题撰人。主要论述六根清净在内丹修炼中的重要性。其方法为“守道先须守心”,在内心意不乱,则身能正于外;目视耳闻各得守,则“五色得正,而邪者不干吾之目;五声得其节,而淫者不干吾之耳”;“芬碧之馨,不可以养吾之性”,故无味无馨,则“鼻舌不为我之患矣”。

真仙直指语录

道教练养著作。2卷。元·玄全子编。系全真派师徒授课记录, 卷上录有马钰语录约30条,并录谭处端、刘处玄、郝大通等人的语录及丘处机的《寄西州道友书》,卷下隶尹志平语录。所录者多为全真道修行法诀。

诸真内丹集要

气功内丹术著作。3卷。元·玄全子编。卷上收有老子《函谷关记》、钟离正阳《还丹歌》、张紫阳《石桥歌》、马自然《金石诰》、吕纯阳《玄牝歌》及《大丹歌》和《性命歌》、李仙君《金丹赋》、天来子《青龙歌》和《白戊歌》、刘海蟾《还丹破迷歌》等。卷中收有《王母口诀》、《太上内观正诀》、《玄无口诀》、《鼎器歌》、《金丹火候秘诀十二句》、《金丹证验》、《金丹类名》等。卷下收有青霞真人《内用秘文》。书中广集名篇,对修炼内丹之士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参考书。

三元延寿参赞书

气功养生著作。5卷。元·**飞撰。成书于1291年。作者自称受一官姓道人的三元养生之术,认为人之寿命分天元六十、地元六十、人元六十,三元共一百八十岁,不知保养则日益减少。如精气不固则天元之寿暗损,谋为过度则地元之寿暗损,饮食不节则人元之寿暗损。故在保养同时还宜避忌,以使精神内壮。如何趋益避损,其法在《黄帝内经》、《老子》、《庄子》并名医论著及孔孟之说中均有论述。是书禀承此旨,以医家与道家之论为主干,以各家养生精论为辅,取《中庸》“赞化育,参天地”之意而定书名。共核心内容为:“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下列欲不可绝等9目;“地元之寿,起居有常者得之”,下列养生之道等23目;“人元之寿, 饮食有度者得之”,下列五味等10目。另外,还分类辑录诸家养生要语,极有参考价值。

泰定养生主论

中医气功养生著作。16卷。元·王硅撰。本书是一部医道结合论述养生祛病的著作,对养生祛病之法作了较为祥尽的叙述,并涉及导引、按摩之法。“首以原心为发明之始;次序婚合、孕育、婴幼、童壮、衰老宜摄避忌,以御未然之病;次论运气、标本、阴阳、虚实、脉病、证治,以为全生去病之法;然后类方对证,以为规矩之用”(《自序》)。

寿亲养老新书

综合性养生著作。4卷。元·邹铉撰。本书论述养生方法较详,主要针对老人。卷一原名《养老奉亲书》,为宋·陈直撰;卷二至卷四为邹铉续增。卷一讲饮食调养、形证脉候及简妙老人备急方等15篇,共223条,节宣之法详备;卷二分保养、服药诸篇,罗列古今丸、丹、膏、散、酒、粥、糕、饼等具体方药与主治;卷三与卷四为寝、兴、器、服、饮、膳、药石之忌宜,附妇儿食治诸方,共256条。其中卷三中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为古代记载最详细的六字气诀;尚有“食后将息法”(系摘录沈括《杯山录》,此书现很少见到,颇有参考价值)及“养性”等气功养生方面的内容。

玄要篇

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明·张三丰撰。收入《张三丰全集》中。书中突出先修性后全命的观点,重视元气与真息,强调水火阴阳升降化生在内丹修练中的作用。上卷有发,尤其是强调修心养性为练丹修真之首要。“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牺牲之庐舍”;“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附篇为《三丰先生辑录》,节录了白玉蟾(紫清)、陆西星(潜虚)、李西月(涵虚)等人的内丹名言,各有特色。

无根树

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明·张三丰撰。是《张三丰全集·玄要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张三丰的代表作、颇为后人所推崇。讲述阴阳匹配双修在内丹修炼中的重要作用。丹词作于武当山中,约在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无根树》是道情体裁的内丹秘诀,包括自题词2首和道情24首,提出了一套“阴阳裁接”功法,在内丹功法中别树一帜。丹词中云:“无根树,花正微,材老重新接嫩枝。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金隔木,汞隔铅,阳寡阴孤各一边。世上阴阳男配女,生子生孙代代传。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女子无夫为怨女,男子无妻是旷夫。叹迷徒,太模糊,静坐孤修气转枯”等。都将阴阳匹配作为修练内丹、成仙成圣的重要法门和手段,可谓别开生面,另劈蹊径,自成一个流派。何西复认为《无根树》在学术地位上,与《悟真篇》先后伯仲。清代龙门派传人刘一明与西派代表人物李西月,先后给该丹词作注,有《无根树二注》行世。

玄肤论

气功内丹术著作。不分卷。明·陆西星撰。全书共20篇,每篇一论。系统地论述了东派丹法原理和功夫次第,具有代表性。首论三元,认为丹有三元,即天元、地元、人元,而又突出人元。人元又谓之“大丹”,乃“创鼎于外,炼药于内,取坎填离,盗机逆用之谓也”。以后19篇专论人元丹法,从内外药物、阴阳互藏、先后天论、精气神、性命等方面对其丹法作了深刻的探析。书中内丹二诀以练神调息为要,神即是性,性定则神自安,神安则精住,精住则气自生。炼神又分澄神、养神、凝神三部,缺一不可。书中力求使其丹法理论和功诀显明易懂,其丹法思想来自南宗,而仍主以阴阳双修。

金丹就正篇

气功内丹术著作。不分卷。明·陆西星撰。书共3篇,其要旨在阐述成大丹必须阴阳双修的观点。认为金丹之道必资阴阳相合而成,“阴阳者,一男一女也,一离一坎也,一铅一汞也,此大丹之药物也。夫坎之真气谓之铅,离之真精谓之汞,先天之精积于我,先天之气取予彼。何以故?彼坎也,外阴而内阳,于象为水为月,其于人也为女。我离也,外阳而内阴,于象为火为日,其于人也为男。故夫男女阴阳之道,顺之则生人,逆之则成丹”。同时指出男子修丹,必须得先天其一之气方成,而真一之气必须向外求之,这进一步阐明阴阳双修才为内丹之正统。

性命圭旨

气功内丹术代表作。不分卷。明代著作,不题撰人,相传为尹真人弟子所著。全称《性命双修万神圭旨》。全书分元、亨、利、贞四集,图文相配,以三教合一、性命双修观点介绍内丹理论及具体功法。元集多作图说,指点窍妙;亨、利、贞三集则采儒、释、道三教名家语录及口诀,编成一套完整之功法。尤侗在序中云:“至其精要,尤在真意一说。盖人身真意,是为真土,动极而静,此意属阴,是为已土;静极而动。此意属阳,是为戊土。炼已土者,得离日之汞;炼戊土者,得坎月之铅。铅汞既归,金丹自结。戊已者、重土之象也,斯其有取于圭旨者乎”。可谓对其论内丹之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

金丹真传

气功内丹术代表作。1卷。 明·孙汝忠撰。书中继承南家内丹学说,主张阴阳双修,认为阴阳双修是炼丹修仙的大道。全书包括《西江月词》9首、《葫芦歌》1首、《明道歌》4首及《修真入门》、《修真大略》、《金丹五百字》、《扫邪归正歌》各1篇。对筑基、得药、结丹、炼已、还丹、温养、脱胎、玄珠等丹诀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天仙正理直论

气功内丹术代表作。不分卷。明·伍守阳撰。是书为内丹伍柳派的代表作。前有自序,首为道原浅说篇,次为直论九章。九章包括先天后天二气、药物、鼎器、火候、炼已、筑基、炼药、伏气、胎息等内丹精要之论。其自序云:“以二气为论,所以明生人生仙佛之理也;药物为论,所以明脱死超生之功也;而火候集古为经,所以合群圣仙机列为次第之宜也;喻筑基论二气,渐证于不漏;借炼药论二气,成一而不离,阐伏气论藏之内而不驰诸外,虽反复言气而不见其繁,立一名,彰一义也;论炼已者,论其成始成终之在其我,专言神而不见其简,操一机,贯一义也;鼎器之论,见神气之互相依;胎息之论,密指胎其神而息其气,此又合神气而归其妙,化于神而虚者也”。由此可见是书之大旨。

仙佛合宗语录

气功内丹术著作。不分卷。明·伍守阳撰。书中以道释之论,来证性命双修之旨。前为论丹道9篇,后附门人问答29条,及评古类13条。自序云:“仙宗果位,了证长生;佛宗果位,了证无生。然而了证无生,必以了证长生为宾指;了证长生,必以了证无生为终始,所谓性命双修者也”。其内丹说以佛证仙,是明白无疑的。

遵生八笺

综合性养生著作。20卷。明·高濂撰。全书分《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起居安乐笺》、《延年却病笺》、《饮肴服食笺》、《燕闲清赏笺》、《灵秘丹药笺》、《坐外退举笺》八个部分,阐述养生祛病大旨,故称“八笺”。书中广集前人文论、诸子百家的养生名言,儒释道三教并重。内容涉及衣、食、住、行诸方面,既重视物质调养,又重视精神调摄。同时作者对自身养生心得作了总结介绍。颇有参考价值。

活人心法

气功养生著作。2卷。明·朱权撰。书中强调修心养性在养生中的作用,认为“真人以道治心”、“心静可似通乎神明”。全书主要内容有养生之法、治心、导引法、去病廷藩六字法、四季养生歌,以及中和汤、和气丸等。其中导引法附有行动图8幅,颇为实用。

养生肤语

气功养生著作。1卷。明·陈继么儒撰。以笔记形式记叙作者本人及前辈的 养生观点和实践体会,通俗简易,大要在于葆精、炼气、养神。

养生四要

气功养生著作。5卷。明·万全撰。书中以医理论述气功养生之理,强调寡欲、慎动、法时的养生观。全书分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养生总论5部分。所记叙的气功养生内容多为实例,不同于一般泛泛之谈,所论切实可行,无玄虚妄诞之论,很是可贵。

保生心鉴

气功养生著作。1卷。明·铁蜂居士撰。书中以医理为主,阐述养生却疾之方法,内容充实,也较为实用。观作者所言,是书乃在《圣贤保修通鉴》一书的基础上,参详《礼记·月令》及《素问》、《灵枢》、《运气论奥》、《十四经发挥》等书,反复论证,并将《活人心法》中的八幅导引图改绘成三十二幅,共成此佚。书中对练功前准备、修炼要领、五运六气枢要、脏腑配经络、经络配四时等都作了详细的图说;并重点介绍了《二十四气导引图》,分述二十四节气的练功方法及所治疾病,图文并重,简易实用,对后世医疗气功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摄生要义

气功养生著作。1卷。明·王廷相撰。全书凡十篇,所论多为日常摄生方法,且多为作者自身体验者,颇有心得。其序中云:“余自壮年以来,颇讲此术,缘动达形,缘虚达气,下不著伎,上不泥仙,似于摄生之秘,超然有得。乃会综群文,诠取要旨,以著论十篇,用发蒙学。”十篇为存想、调气、按摩、导引、形景、饮食、居处、房中、四时、杂忌。

卫生真诀

气功养生著作。2卷。明·罗洪先撰。书中对导引、内丹、外丹、气功处方等均有论述。上卷载运气口诀、导引要法及内丹、外丹的炼法等。下卷载有气功处方49则,故又名《仙传四十九方》,每方均有名称、功法、图像、主治病证、配用方药、诗歌等。

万寿仙书

气功养生著作。4卷。明·罗洪先撰。清·曹无极增辑。卷一主要收辑历代名人的养生理论及功法要点;卷二主要收辑著名的导引功法,如六字诀、八段锦坐功捷径等;卷三为诸仙导引图,按病证开列导引处方,并附有方药;卷四为延年总论,辑前人的养生观点而成,似是曹氏所增。

修龄要旨

气功养生著作。1卷。明·冷谦撰。全书系9 篇养生诗文编集而成,分述四时调摄、起居调摄、延年六字诀、四季却病歌、长生一十六字妙诀、十六段锦、八段锦导引法、导引却病歌诀、却病八则。

上一章 【素材篇】那些道家的经典著作 小灰的写作百宝箱最新章节 下一章 【素材篇】道家著作收集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