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新长安诺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伪历史  萧承轩     

第229章 告御状该不该挨打?

新长安诺

为了行善积德,萧承轩主动请辞了辅政王的职务。

启元假意询问:“十王叔为何要请辞?”

萧承轩皇上已经有足够的能力亲政,臣自然该辞去辅政王的职务回盛京和王妃过简单安稳的日子。

#萧启元朕着实舍不得十王叔希望十王叔多留京城。

#萧承轩臣做辅政王三年已经造成八哥的不满,若继续做辅政王恐有更多人不满。 臣在盛京还有些产业所以就不在北京久住了。

萧启元那么朕就准了十王叔所请。

承轩和家眷回盛京,亲儿子启尼以世子的身份袭了豫王爵,启元为了节省朝廷开支对外宣布承轩和承煦病故。

贺兰本巴不知道真伪则要求去祭拜承煦和承轩。

贺兰本巴九王叔和十王叔的墓在哪里?我要去拜祭他们。

然而半年之后,萧承轩的妾室佟绾绾却生出一个女儿来。

贺兰本巴启元,你骗我,十王叔并没有病逝是不是?否则他的妾室如何生出一个女儿来?

启元点点头

萧启元是啊,不但佟绾绾生了一个女儿,而且元芷婶婶还又怀孕了。

贺兰本巴您会允许元芷婶婶把这个孩子生下来吗?

萧启元朕还不至于不允许自己的叔叔婶婶在隐居之后再生孩子 当然会允许他们生孩子,在现在我们不能给他们修建墓室等他们真的阳寿尽了才能由他们的子女给他们修建墓地。

贺兰本巴这九王叔和九王婶现在在哪里靠什么生活?我可以去看望他们吗?

萧启元现在还不是时候。

没有了萧承煦和萧承轩的约束,朝廷里面那些达官贵族有的暴露出了人性最恶的一面。他们开始互相攻击互相揭短。不仅仅互相攻击互相揭短而且还欺负老百姓,没有多久清河县的百姓和被权贵殴打的驿递工作人员就组团去皇宫告御状了。

其中一个被打得鼻青脸肿的驿递工作人员冲到了人群的前面,见启元和几个才人从旁边走过就跪在前面:“奴才有冤屈奴才有冤屈。”

吴才人:“快把这个人拉下去别惊扰了皇上。”

侍卫不知道什么事就去拉那个人

那个人嚷嚷:“俺是清河县邮差,若皇上纵容他们殴打俺,那么清河县不能安宁,京籍百姓亦不能安宁,皇上若不查清河县的案件,恐会大乱。”

吴才人:“难道你们清河县没有县令了吗?要告状就去县衙告呀?”

那人个露出自己的胳膊说:“我们清河县的县衙昨天被那伙强人砸了县令老爷章尊也被他们给伤了,张衙役,李衙役的板子还被他们强行锯掉了。”

启元对几个才人说:“你们几个先各自回自己的宫,来人把这个人给朕带到合欢宫去。”

萧启元芳草拿个凳子给他坐。

宫女芳草:“是。”

那个被人打伤的驿递差人果断坐下来

启元手持着念珠:“说说看你怎么被打成这样的 ?”

被打的驿站邮差:“回皇上,自从摄政王不在了之后我们清河县的百姓就经常被欺负我们去县衙告状,没想到章县令在问的时候那伙人就牵着狗带着家丁去县衙闹腾,还直接把马骑到了县衙吓唬知县和衙役们。咱清河县衙的衙门牌匾都让他们给打破了。”

萧启元哦!尽有这种事情。那你了解他们是什么人吗?

被打的邮差从自己的鞋子里面取出了写好的 状纸

也难怪他把状纸藏在鞋子里面走上京城,状纸上清晰地写着殴打他们圈占百姓房屋的人是凤啸营阿湛为首,清河县令章良上书弹劾阿湛可都被京城的大官给压了下来没处理阿湛为首的人,老百姓和县令均被欺凌。

萧启元 把刑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给朕叫来

刑部尚书郎郎和吏部尚书谭泰被传讯到合欢宫。

启元先问刑部尚书郎郎:“郎尚书为何清河县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没有看见你派人去调查呢?”

郎郎:“回陛下,臣最近不曾接到清河县的报案文书 所以没有派人调查。”

萧启元是不是朕平日不对你进行考核你就不认真办案

郎郎:“皇上,臣在调查肃亲王被杀一案以及数省百姓被盗贼抢劫杀害的案子所以没顾及清河县这区区小县,臣的确没有收到清河县传来的的诉状和要求查案的文书。”

萧启元那么谭泰你核实过各地官员的政绩吗?各地民风如何你为何不查不核实?

谭泰:“臣要管的是天下官员的政绩也就是他们的办事能力,皇上那清河县驻扎的可是您亲自管辖的凤啸营难道不该是您亲自去考核他们吗?”

郎郎的话还没激怒启元,但是谭泰的话那是让启元不得不动怒了。

萧启元郎郎即日起免除刑部尚书一职改任户部尚书,谭泰玩忽职守 革去吏部尚书一职押入刑部待审。传朕喻凤啸营无论是都统还是普通兵丁不得再去县衙以及民众的家中捣乱否则革职查办,殴打百姓和邮差的人即日起开除八营不得再入营 清河县被侵占的民房一律归还,着命惠民属医官给被打伤的县令,邮差,衙役治疗伤患处,再派邢台惠民属医官为当地百姓医治,太医院吏目现在就去给从清河县徒步来的百姓治疗伤口。

太监唐良辅不怀好意地提醒启元:“皇上在百姓告御状未审判先打40大板这个规矩是不能破的。”😉

启元问梁九斤:“有 这个规矩吗?”

梁九斤:“回皇上这个规矩是前朝太祖定的已经延用了276年了,摄政王在的时候没有让打就是摄政王和郑亲王替皇上分担了当时的御状没人比他们办事更有效率。”

启元想到这还是他们做摄政王的时候好,毕竟这些御状都不是自己亲自审问而是两位摄政王或者三位理政王解决了。但亲政的权利是自己要的逼他们退出朝廷宣布九皇叔去世也是自己的决定。

启元经过思考后说:“这位邮差在来京之前已经被打得鼻青脸肿了再打40大板 朕于心不忍不如这次就免了吧。”

唐良辅:“皇上这礼不可废,这告御状惊扰圣驾挨打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事情怎么可以废除呢?”

萧启元容朕和理政王爷讨论下再决定

次日启洛,启堪,启济,启海一起被叫入宫

萧启元这告御状得先打40板这规矩传了276年 诸位兄弟你们觉得如今还该执行吗?

启海:“既然是礼不可废故臣认为该执行。”

启堪:“臣认为不该执行,因为没有重大冤屈百姓是不能徒步来京告状的。”

萧启元启济说说你的意思

萧启济规矩是人立的,人可以立规矩也可以废除规矩 昔日曾有割去犯人脚筋的酷刑 但右摄政王认为太过于狠毒就废除了 如今百姓因为被地方酷吏骚扰虐待故上京告御状自然当废除此规矩。

萧启元 右摄政王和你爹素来不和 你为何觉得他废除割脚筋的酷刑是对的 为何认为当废除告御状当先打40大板的规矩?

萧启济 我爹和右摄政王不和是因为他们的政治理念不同,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我爹和右摄政王都是为了大晟好所以他们会有不同的治国理论 右摄政王废除割脚筋的酷刑的时候我爹并未反对 因此我认为告御状是有重大冤屈所以当废除打40大板的规矩

启海 :“非也,启济据我所知,告御状打40大板是因为前朝皇帝允许百姓绑缚官员去京城受审但是也因此地方恶霸收买百姓去诬告有能力的官员故前朝宣宗的时候废除大诰按照律条去审问官员和百姓,若是彻底废除告御状先打40大板的规矩会造成滥告之风。对治理国家不利。”

萧启济那就先审问再判断是否诬告,若是诬告再打板子

启堪:“还有一种情况是一半诬告一半又不是诬告。”

萧启元什么是一半诬告一半不是诬告

启堪:“当年先帝在世的时候,有个满洲女子被驸马凌辱了然后郡主得知之后打了这满洲女子一顿 然后女子去刑部也就是承朗叔叔那里告驸马和郡主 她把事实给夸大了,郡主只是打了她但没囚禁她 她为了让郡主得到惩罚所以说是郡主囚禁她 后来问了侍女承朗叔叔判郡主无罪,满洲女子本是苦主但告状夸大其词也属于诬告行为故判苦役10天 郡马入牢20天所以我说有时候是一半诬告一半不是诬告。”

萧启济 这事我怎么没听我爹说过

启堪:“那时候 你还小,你爹当然不会和你说了 要是这样的情况皇上您觉得原告是该打还是不该打。”

萧启元朕觉得还是 该打否则越来越多的人对案情描述不实造成冤案

这时候萧承朗求见

启元准他见驾

然后萧承朗说:“臣参加陛下,臣不认为苦主该打,因为苦主已经被施暴了若再刑罚必然还会导致苦主的身体雪上加霜故臣认为不能再打苦主。”

萧启元那当时您为何判那满族女子苦役10天

萧承朗我是判她10天苦役 但我见她身上有伤并未执行10天苦役 皇上现在百姓的房屋和县衙被凤啸营破坏了您觉得可以用棍棒打百姓吗?

萧启元这自然是不可以 否则我们的民心尽失 但是凤啸营也不能重罚 以后刑事案件的文书直接拿到朕这里不再劳烦六皇叔,邢台知府陈名夏渎职未处理邢台政务革职。

┄┅┄┅┄┅┄┅┄┅┄┅┄┅┄┅┄┅┄┅┄┅┄┅┄° ┄┅┄┅┄┅┄┅┄┅┄┅┄┅┄┅┄┅┄┅┄┅┄┅┄° ┄┅┄┅┄┅┄┅┄┅┄┅┄┅┄┅┄┅┄┅┄┅┄┅┄° ┄┅┄┅┄┅┄┅┄┅┄┅┄┅┄┅┄┅┄┅┄┅┄┅┄° ┄┅┄┅┄┅┄┅┄┅┄

本书纯属虚构 故事未完 萧承煦萧承轩后面还有好的结局

上一章 第228章聪慧果敢的皇后 新长安诺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30章贺兰本巴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